西苑值房內,首輔嚴嵩與大都督陳迪對坐著。


    嚴嵩合上一本奏折,對陳迪說道:“迪兒,戶部的張居正、龍子興真是難得的人才!國事艱難如此,他們還能盡力維持。戶部如今賬目清楚,這二人功不可沒。要想牢牢掌控住朝局,就要將自己的人扶植到高位上!我的意思,調張居正入閣做閣員。龍子興本就是河南懷慶的知府出身,對河南地麵十分熟悉。我看升他個河南巡撫,讓他在封疆大吏的位置上曆練曆練今後定能有一番作為。”


    陳迪心中一陣驚愕。升張居正和龍子興?要知道張居正和龍子興管著大明錢莊,大明錢莊可是陳迪的錢袋子。


    要說內閣閣員和河南巡撫也都是實缺,有實權。如果這二人到了這兩個位置上,也不能算是明升暗降。


    嚴嵩一雙老眼看著陳迪:“迪兒,如何啊?”


    陳迪道:“義父如此安排固然好。不過禮部左、右侍郎兩職由誰接任?”


    嚴嵩想了想說道:“你那不成器的義兄哪裏是什麽帶兵打仗的材料?讓他做飛虎軍的副參謀長,總有一天他要貽誤軍情!我看就把他調離飛虎軍吧,讓他到戶部任左侍郎。右侍郎嘛,我再斟酌一個人選。”


    陳迪品出了嚴嵩話裏的意思。嚴嵩的潛台詞是,今後軍隊的事情我不再插手。財政上的事情,你也不要再插手。大家涇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笑話,飛虎軍本來就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你嚴嵩就是想插手也得能插的進來!大明錢莊是陳迪一手創建的,陳迪怎會拱手讓給嚴嵩?


    陳迪問:“那大明錢莊呢?大明錢莊是戶部的寶泉主事在管,張居正這個左侍郎兼任著寶泉主事。。。。。”


    嚴嵩道:“寶泉主事一職看似隻有正六品,實則為朝廷掌控著上千萬兩的銀子,這職務可是職責重大!我的意思,今後我這個正一品的內閣首輔兼任寶泉主事。”


    陳迪剛剛舉起茶碗喝了一口,嚴嵩說出這句話時,陳迪差點一口茶噴了出來。都說嚴嵩是老謀深算,可他今天的企圖也太明顯了些罷?他這是在跟陳迪做買賣,拿一個內閣閣員、一個河南巡撫的職位換大明錢莊!


    陳迪對嚴嵩的話並不表態,隻是端起茶碗繼續喝茶。


    嚴嵩見以為陳迪是在嫌價碼不夠高。他繼續說道:“另外,興明書院外派出去的那二十幾個做縣令的學子著實很有才幹。不愧是你的門生!我看這些人也應該挪挪位置了,一部分就地升任知府,一部分調入京,充任六部主事如何?”


    陳迪見嚴嵩不依不饒,計上心來。


    陳迪道:“咳,要說義父兼任著戶部尚書,大明錢莊本來就該義父親管。義父日理萬機,百忙之中抽出精力兼顧大明錢莊那一攤子事,自然是大好事!”


    嚴嵩見陳迪鬆了口,喜上眉梢。他已經有了一個架空陳迪的計劃。計劃的第一步就是先控製大明錢莊這個朝廷的錢袋子。


    陳迪道:“就按照義父的意思辦吧!不過已到年根,年根前變動人事似乎不吉。這些事還是過了年再辦,義父你說呢?”


    嚴嵩點頭道:“那好,就年後辦!”


    公事談完了,嚴嵩開始關心起陳迪的私事:“笑嫣公主還是住在福慶寺?應該已有六個月身孕了吧?我看你還是將她接迴府內吧!怎麽說也是夫妻,老這樣牛郎織女一般也不是個事情。女人嘛,還是要哄的,多給她解釋解釋你的良苦用心,笑嫣公主那樣天生高貴識大體的人,絕對會明白你的苦心。”


    陳迪苦笑一聲:“接迴府,難啊!在她眼裏,我就是個犯上作亂,囚禁她父皇的亂臣賊子!”


    福慶寺。


    笑嫣公主在佛堂理完佛,在小青的攙扶下來到寺中散步。


    一位年過七旬的老農挑著兩擔菜蔬給寺裏的夥房送去。福慶寺中多有理石台階,這老農一個趔趄被石階絆倒。


    笑嫣公主看到,挺著孕肚將那老農扶起。


    “老人家,沒摔著吧?”笑嫣公主生性善良,見到如此年齡的老人還在給福慶寺送菜,心中不免生出了幾分同情。


    那老農道:“不打緊不打緊。人上了年紀就這樣,老眼昏花的,坐一會兒就好了。”


    笑嫣公主問:“老人家,看你的年歲總有七十了,應該在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了。怎麽還在勞累?”


    老農道:“頤養天年?咱莊戶人家哪有那個好命哦!活到多少歲,就得幹多少年的力氣活。”


    笑嫣公主聽了心生憐憫:“小青,拿十兩銀子給老人家。”


    小青掏出銀子遞給那老農,老農卻擺手:“小老兒雖是莊戶人,受了一輩子窮,卻不是乞丐!這銀子我不要!再說,自從朝廷裏有了位陳大都督,咱莊戶人的日子已然好過多了!”


    笑嫣公主聽到老農提及陳迪,心中生出了幾分厭惡:“那位陳大都督有什麽好的?一個謀逆的反賊而已。”


    笑嫣公主這話不像是說給那老農聽的,倒像是說給自己聽的。


    老農雖不懂什麽叫“謀逆”,卻懂得一個“賊”字不是什麽好話。


    老農道:“閨女,可不能這麽說陳大都督!陳大都督對小老兒的一家人都有恩!”


    笑嫣公主問:“他對你們家有什麽恩?”


    老農迴答道:“閨女啊,這可要從頭說了。小老兒祖祖輩輩都是種田的,勞碌命。起早貪黑能混個半飽就已經謝天謝地。到了那災年下,那日子甭提多苦了!陳大都督掌了權,壓在我們百姓上的稅負減了一半還多!老百姓交的稅少了,就能多一口吃的。陳大都督還在各處辦了不少義學,年滿十歲的孩童都可以不交錢進那義學讀書。我那小孫子聰明著呐,要說以前咱莊戶人家,哪能奢望讓子孫讀書?可現在不一樣了,陳大都督辦的義學不但不收學資,困難的孩子家裏還能從義學領到口糧補貼。。。。。咳,要說陳大都督的好啊,真是有一萬條,說不說不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高於一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叫劉可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叫劉可樂並收藏大明高於一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