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紫凝的話令雙方父母十分為難,溫父心疼女兒,陸父覺得人家好好一個名門望族的獨生女兒能自降身份,不惜續弦,甚至為自己的兒子而終生不嫁,這樣一份盛情實在不好拒絕。
而且,兩家都是頗具名氣的修仙世家,本來就門當戶對,如果陸家始終不答應,隻怕修真界中會有難聽的說法。最後,陸展鳴在全家人的壓力下,答應了這門婚事。
溫家雖修仙,但副業是經商,在姑蘇的產業很強大,也是姑蘇最有錢的名門望族,又因為溫紫凝是獨女,所以,陸家這才讓陸展鳴入贅溫家。
陸展鳴和溫紫凝結婚後,便挑了偏僻的寒山院居住,生意的打理都交給了管家,自己卻潛心靜意地在寒山院修仙。
溫紫凝從小是被爹娘捧在手心裏長大的,嬌蠻任性,脾氣很大。陸展鳴雖開朗熱情,但也受不住溫紫凝的脾氣。
剛開始,二人尚能勉強度日,雖然也有不少矛盾,究竟也沒撕破臉麵。
但後來發生了一件事,兩人關係便開始惡化。
溫紫疑嫁給陸展鳴的第二年,便生下了陸文彥,陸文彥小的時候也是天資聰慧,活潑可愛。陸文彥兩歲的時候,家裏又添了一個妹妹,陸展鳴十分喜歡女孩,便取名為如玉,隨母姓,叫溫如玉。
溫如玉從小便生得粉雕玉琢,修仙根骨極佳,這使兩年來沒怎麽笑過的陸展鳴十分開懷。可能是因為女兒的緣故,陸展鳴對溫紫凝倒比以前更加忍讓了。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福禍旦夕”。
溫如玉兩歲的時候,忽生怪病。陸展鳴和溫紫凝用盡各種辦法,都沒能治好,眼見孩子病入膏肓,很快便要命歸黃泉。
這時,寒山院便來了一白發婆婆,自稱“鳳歧姥姥”,來自海外仙島。
因外出遊曆,經過姑蘇時聽人們談起溫小姐的怪病,便有心來瞧瞧。
陸展鳴一邊命人沏茶,一邊趕忙叫著把小姐抱出來。
溫如玉的小臉此時臉色發黑,氣若遊絲,已是奄奄一息。鳳歧姥姥細細看完後,拍著胸脯保證能治好溫如玉的病,但條件卻是得讓她把這孩子抱走,養到十五歲再送還。
陸展鳴和溫紫凝雖然萬般不願,但實在是無法眼睜睜地看著孩子死在麵前。最後,咬咬牙,死馬當活馬醫。
鳳歧姥姥在抱走溫如玉前,見她病重得厲害,便當堂給溫如玉紮了一針,這才使喚溫如玉氣息稍有緩和。
陸展鳴和溫紫凝也看出鳳歧姥姥確實是有本事,知她絕非打誑語,便放心地讓她帶走了溫如玉,臨行前,再三叮囑,三五年來個信,好讓他們少些牽掛。
溫紫凝雖有一個兒子在跟前,但無奈女兒也是心頭肉。日日思念女兒,脾氣竟越發暴躁,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冷厲。
兩人不時發生口角,先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到後來,二人竟是天天吵,完全沒法生活在一起。而且,最要命的是,溫紫凝一吵架,便戳陸展鳴的痛處,動不動便提他死去的前妻。
陸展鳴明知“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他也想努力對溫紫凝好,但桃菀畢竟是他心中最愛之人,人死後還被溫紫凝作踐,自然不肯罷休。
這一來二去,傷了感情根本,最後,連貌合神離都做不到,完全成了陌路人。終於,溫紫凝搬出了東院,一個人住到了西院,兩人平日裏能不見麵就不見麵。
鳳歧姥姥抱走陸家小姐後,果真救活了,每隔三五年,便會傳訊於寒山院報平安。
不知不覺中,溫如玉十五歲的生辰到了。陸展鳴和溫紫凝十分高興地盼著溫如玉早些迴家。可是,半年前,卻收到鳳歧姥姥的來信,說孩子突然離家出走了,也沒說去哪。
陸展鳴看到來信時,心想:若是此事給四娘子知道了,還不知鬧成啥樣。於是,便瞞著溫紫凝私下派了人出去尋找。
好巧不巧,陸展鳴正在安排這事時,偏偏被陸文彥聽到,陸文彥這才知道妹妹失蹤了。
陸文彥雖不是個傻子,但這些年來,陸展鳴和溫紫凝隻顧著吵架、冷戰,對兒子的教育疏漏了。他做事也不太帶腦子,竟將這事立即告訴了母親。
溫紫凝一聽,這還了得。人丟了,你陸展鳴竟還有心思坐在家裏!
其實,陸展鳴哪裏是坐得住,隻不過,他若長時間不在寒山院,勢必引起溫紫凝的懷疑。
這下,陸展鳴見事情露餡,也不再遮遮掩掩,準備光明正大地出發。
偏巧這時候,兒媳婦江吟雪家又出事了。他又不得不停下親自去找女兒的事,而是一早便帶人去了江家,一番查探之後,也沒有線索。就派出四路人馬,分四個方向,一麵查溫如玉的行蹤,一麵調查江吟雪的線索。
雖然因為江家的事,陸展鳴隻耽擱了一天,但溫紫凝卻不樂意了。溫紫凝將絕情劍插在東院院子中央,指著陸展鳴的鼻子罵:“陸展鳴,你說說,那個人都死了那麽多年了,你還向著她。你摸摸自己的心是不是石頭做的?就算石頭,也被孩子給溫暖了。”
陸展鳴憤然道:“這些年,你左一個死人,右一個死人,究竟鬧夠了沒有?”
“你摸著你的良心說,若不是因為那個死人,你會對江家如此上心?”
陸展鳴一時竟無言以對。
他真的是因為桃菀才對江家好的嗎?兒媳真的比女兒更重要嗎?
他隻不過耽擱了一天沒有出發,派出去的人不是在路上嗎?
兩人心灰意冷。
陸文彥見自己惹得父母吵架,心裏內疚,便主動請纓,要去尋找妹妹。
陸展鳴認為陸文彥曆事少,修為差,加上現在魔道盛行,萬一出點事,他更是顧不過來,故斥責他不懂事,這才惹下了溫紫凝衝入靜室大鬧的一幕。
而此時,溫如玉卻正在迴寒山院的路上。
她自小受鳳歧姥姥寵愛,活潑任性。聽姥姥講了那麽多江湖遊曆的故事,很想一個人持劍走天崖,又怕姥姥不同意,便留書一封,離家出走了。
而且,兩家都是頗具名氣的修仙世家,本來就門當戶對,如果陸家始終不答應,隻怕修真界中會有難聽的說法。最後,陸展鳴在全家人的壓力下,答應了這門婚事。
溫家雖修仙,但副業是經商,在姑蘇的產業很強大,也是姑蘇最有錢的名門望族,又因為溫紫凝是獨女,所以,陸家這才讓陸展鳴入贅溫家。
陸展鳴和溫紫凝結婚後,便挑了偏僻的寒山院居住,生意的打理都交給了管家,自己卻潛心靜意地在寒山院修仙。
溫紫凝從小是被爹娘捧在手心裏長大的,嬌蠻任性,脾氣很大。陸展鳴雖開朗熱情,但也受不住溫紫凝的脾氣。
剛開始,二人尚能勉強度日,雖然也有不少矛盾,究竟也沒撕破臉麵。
但後來發生了一件事,兩人關係便開始惡化。
溫紫疑嫁給陸展鳴的第二年,便生下了陸文彥,陸文彥小的時候也是天資聰慧,活潑可愛。陸文彥兩歲的時候,家裏又添了一個妹妹,陸展鳴十分喜歡女孩,便取名為如玉,隨母姓,叫溫如玉。
溫如玉從小便生得粉雕玉琢,修仙根骨極佳,這使兩年來沒怎麽笑過的陸展鳴十分開懷。可能是因為女兒的緣故,陸展鳴對溫紫凝倒比以前更加忍讓了。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福禍旦夕”。
溫如玉兩歲的時候,忽生怪病。陸展鳴和溫紫凝用盡各種辦法,都沒能治好,眼見孩子病入膏肓,很快便要命歸黃泉。
這時,寒山院便來了一白發婆婆,自稱“鳳歧姥姥”,來自海外仙島。
因外出遊曆,經過姑蘇時聽人們談起溫小姐的怪病,便有心來瞧瞧。
陸展鳴一邊命人沏茶,一邊趕忙叫著把小姐抱出來。
溫如玉的小臉此時臉色發黑,氣若遊絲,已是奄奄一息。鳳歧姥姥細細看完後,拍著胸脯保證能治好溫如玉的病,但條件卻是得讓她把這孩子抱走,養到十五歲再送還。
陸展鳴和溫紫凝雖然萬般不願,但實在是無法眼睜睜地看著孩子死在麵前。最後,咬咬牙,死馬當活馬醫。
鳳歧姥姥在抱走溫如玉前,見她病重得厲害,便當堂給溫如玉紮了一針,這才使喚溫如玉氣息稍有緩和。
陸展鳴和溫紫凝也看出鳳歧姥姥確實是有本事,知她絕非打誑語,便放心地讓她帶走了溫如玉,臨行前,再三叮囑,三五年來個信,好讓他們少些牽掛。
溫紫凝雖有一個兒子在跟前,但無奈女兒也是心頭肉。日日思念女兒,脾氣竟越發暴躁,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冷厲。
兩人不時發生口角,先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到後來,二人竟是天天吵,完全沒法生活在一起。而且,最要命的是,溫紫凝一吵架,便戳陸展鳴的痛處,動不動便提他死去的前妻。
陸展鳴明知“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他也想努力對溫紫凝好,但桃菀畢竟是他心中最愛之人,人死後還被溫紫凝作踐,自然不肯罷休。
這一來二去,傷了感情根本,最後,連貌合神離都做不到,完全成了陌路人。終於,溫紫凝搬出了東院,一個人住到了西院,兩人平日裏能不見麵就不見麵。
鳳歧姥姥抱走陸家小姐後,果真救活了,每隔三五年,便會傳訊於寒山院報平安。
不知不覺中,溫如玉十五歲的生辰到了。陸展鳴和溫紫凝十分高興地盼著溫如玉早些迴家。可是,半年前,卻收到鳳歧姥姥的來信,說孩子突然離家出走了,也沒說去哪。
陸展鳴看到來信時,心想:若是此事給四娘子知道了,還不知鬧成啥樣。於是,便瞞著溫紫凝私下派了人出去尋找。
好巧不巧,陸展鳴正在安排這事時,偏偏被陸文彥聽到,陸文彥這才知道妹妹失蹤了。
陸文彥雖不是個傻子,但這些年來,陸展鳴和溫紫凝隻顧著吵架、冷戰,對兒子的教育疏漏了。他做事也不太帶腦子,竟將這事立即告訴了母親。
溫紫凝一聽,這還了得。人丟了,你陸展鳴竟還有心思坐在家裏!
其實,陸展鳴哪裏是坐得住,隻不過,他若長時間不在寒山院,勢必引起溫紫凝的懷疑。
這下,陸展鳴見事情露餡,也不再遮遮掩掩,準備光明正大地出發。
偏巧這時候,兒媳婦江吟雪家又出事了。他又不得不停下親自去找女兒的事,而是一早便帶人去了江家,一番查探之後,也沒有線索。就派出四路人馬,分四個方向,一麵查溫如玉的行蹤,一麵調查江吟雪的線索。
雖然因為江家的事,陸展鳴隻耽擱了一天,但溫紫凝卻不樂意了。溫紫凝將絕情劍插在東院院子中央,指著陸展鳴的鼻子罵:“陸展鳴,你說說,那個人都死了那麽多年了,你還向著她。你摸摸自己的心是不是石頭做的?就算石頭,也被孩子給溫暖了。”
陸展鳴憤然道:“這些年,你左一個死人,右一個死人,究竟鬧夠了沒有?”
“你摸著你的良心說,若不是因為那個死人,你會對江家如此上心?”
陸展鳴一時竟無言以對。
他真的是因為桃菀才對江家好的嗎?兒媳真的比女兒更重要嗎?
他隻不過耽擱了一天沒有出發,派出去的人不是在路上嗎?
兩人心灰意冷。
陸文彥見自己惹得父母吵架,心裏內疚,便主動請纓,要去尋找妹妹。
陸展鳴認為陸文彥曆事少,修為差,加上現在魔道盛行,萬一出點事,他更是顧不過來,故斥責他不懂事,這才惹下了溫紫凝衝入靜室大鬧的一幕。
而此時,溫如玉卻正在迴寒山院的路上。
她自小受鳳歧姥姥寵愛,活潑任性。聽姥姥講了那麽多江湖遊曆的故事,很想一個人持劍走天崖,又怕姥姥不同意,便留書一封,離家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