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寺卿鄭田叔、都察院禦史中丞劉文良、刑部尚書薑國子、吏部尚書蕭統。
還有兵部尚書,何文靖。
掃過,趙鳳曜的目光落在何文靖身上,開口道:“恭賀何大人任命兵部尚書。”
何文靖站起身,衝著趙鳳曜一揖:“得靠郡公爺提擢。”
趙鳳曜也不虛禮,看著何文靖點點頭:“何大人坐下吧。”說著,目光掃過屋中眾人:“今日召集幾位大人前來,是有要事商議。”
說著,趙鳳曜頓了頓。再次看向屋中的眾人。眾人都正襟危坐,一臉肅然的看著他。
“第一件事,是我父王病歿了。”趙鳳曜看著眾人,緩緩說道。
朝中所謀布局,這些日子他常有跟幾位大人商討謀劃。但是從接到此事後,便未曾告知幾位大人。也並不是刻意隱瞞,而是此事說出來對於朝局謀劃也於事無補,還平添個人心中的恐慌。而選在此時說,一是兵部尚書已定;二s再隔不久噩耗就會傳入京城。
下麵坐著的幾位大人一陣啞然,驚詫之後,便是薑國子先開了口。他看著趙鳳曜,皺著眉頭:“這是何時的事?”
“正月辛醜日便到了。”趙鳳曜也不想隱瞞,如實迴道。
底下一眾吸氣聲。
“那般早就去了嗎?”鄭田叔也著實驚駭道了。
“天哪,京城竟然一丁點兒消息都沒有收到。”都察院禦史中丞劉文良不可置信的搖搖頭。
“是啊,這也瞞得太好了。這半年來我都從沒有聽到一絲風吹草動。”蕭統也跟著嘆了一聲。
趙鳳曜看著下麵驚詫不已的眾人,接道:“這是父皇的意思。秘不發喪,待將軍們凱旋迴朝再傳訃聞。一是為了不動搖軍心,二是,”說著,趙鳳曜頓了頓,又道:“為了我們在京城能順利。”
薑國子聽了點點頭:“王爺大義,臨行都還心繫大局,隻是,難為他了。”說著,薑國子嘆了一聲。懷榮王最後無聲無息的死在了纏綿多年的吧病榻上。還有多少人記得,他也曾是一名驍勇善戰的大將軍啊。
薑國子想至此,又嘆著氣惋惜的搖了搖頭。
趙鳳曜多看了他一眼,很快收迴目光。
“那何時訃告會傳入京城?”問話的人是吏部尚書蕭統。他臉色嚴肅沉穩。
“流光將軍凱旋的消息傳來時就會送往京城。”趙鳳曜看著蕭統迴道。
聞言,下麵的幾位大臣不解的互相看了看。劉文良轉頭看向趙鳳曜:“流光將軍不是不知所蹤了嗎?”
趙鳳曜搖搖頭:“流光將軍其實是暗中追著西齊的殘兵一路往西齊邊塞去了。”
第423章
“往西齊去了?”說話的是一直未曾開口的何文靖。他聽著趙鳳曜的話,眉頭皺起。對於軍中之事,他也曾在兵部做過,自然知道這意味這什麽。
“既然大勝,為何還要多此一舉的跟著西齊的殘將去往西齊?我們大軍酣戰半年,也該修養了。如此一來,對國力不甚有好啊。”何文靖看著趙鳳曜不解的問道。臉上帶著疑惑和嚴肅。雖然他是很敬佩這流光將軍的。先不說以女子之身帶兵打仗。便是打仗的作風都是淩厲而果決。以少勝多不講,還能不費一城打敗西齊大軍。
這樣的勝仗,是真正的大捷。難得的是,這場仗從任何意義和角度上來講都是大勝的。可若這流光將軍是個好戰分子,南商的國力也可能會被她拖垮。他作為兵部尚書,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趙鳳曜看著何文靖,溫和的道:“今日來找你們商談的事,其中第一件,便是說一下這遼北的情況。”說著,目光掃過眾人。
下麵坐著的幾位大人都肅然危坐,一本正經的看著趙鳳曜。
趙鳳曜端坐在上位上,談及此,整個人便沉了下來。戰場上的事讓他整個人發出難以讓人忽視的淩厲氣勢。他也是南商的常勝將軍,也是南商難得的將才。雖然這些年偏居京城一隅,但骨子裏也是個戰士。
“我先說的,便是流光將軍此時的行跡。”趙鳳曜邊說,目光便掃過下麵眾人:“流光將軍現在正在去往西齊的途中。她此次,準備大舉進攻西齊。讓西齊,至少百年之內不能恢復。”
其實他跟她都想過,直接攻打西齊併入南商。但是時間不對。一是西齊與南商之間隔了一個大戈壁山原,不利於統治。二是西有江晉虎視眈眈,內有南商朝中明爭暗鬥權利割讓,現在這個內憂外患時機,實在是不適合占領西齊。
下麵的眾大人沒有趙鳳曜想得多,隻是乍一聽到此言,皆是倒吸一口冷氣。
這個這個流光將軍,竟然帶著大軍往西齊攻去?
西齊就算退兵了,好歹也是強國之一,哪裏能隨便攻打。再以南商現在的處境……天哪,這個流光將軍到底是有多膽大?
趙鳳曜看著下麵幾個大人驚疑不定的樣子,最先反應過來的是鄭田叔跟薑國子,兩人對視一眼,便是鄭田叔看著趙鳳曜先開了口:“此舉,是不是太不妥了?”
趙鳳曜沒有迴道是與否,好與壞,隻是開口繼續道:
“我再說一下遼北實際的情況。西齊此次大軍七十萬犯境,七十萬是個什麽概念,我想在座的大人們都清楚。那是西齊的舉國之力。強國如南商,也不過百萬軍師,還因疆土遼闊分居遼北、淮川兩地。此番七十萬人,舉國之力便是有占國之欲。既然西齊都有滅我南商的欲望了,為何還要容忍?他們想打便打,想退便退?若是此番不能讓西齊知曉好歹,這一場仗,便是白打了。北有西齊,西有江晉,內有朝堂爭權腐敗。若是此次能將西齊完全收服,便是最好的。”
趙鳳曜說著,停了停,又道:“這是我跟流光將軍兩人的意思。”
他曾經被動,敵人打就應戰,敵人走就送,是因為無兵符不能隨意調動大軍。如今有了兵符,還那麽好欺負?四兒不是那種人,他也不是。
下麵的幾個大人聽著趙鳳曜的話,雖然認同,但是卻依舊帶著擔憂。這事兒,自然是擔憂的。常年在朝堂混跡的他們,大多都是文官,隻能從國力民生發展處來想此事。雖然覺著郡公爺說的有道理,可詳細到軍中事宜後,便沒了經驗。如此也不好說話。
便有兵部新任尚書何文靖皺著眉頭道:“話雖這樣說,可若是我軍穿過那隔壁山原進攻西齊,一是人力,二是地勢,都不及啊。長途征戰必損耗,那西齊大軍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趙鳳曜看著何文靖,給了個稍安勿躁的眼神,又解釋道:“遼北大勝時,還有一事大人們可能不清楚。京中有言傳遼北大軍以十萬大軍,退了西齊七十萬大軍。的確如是。但還有一個事兒。遼北七十萬大軍進攻被退,退者不過五萬人。”
密室中一陣靜默。
好一會兒,才有人反應過來。那吏部尚書蕭統,看著趙鳳曜顫巍巍的開口:“你是說,那流光將軍用十萬人打敗了西齊七十萬大軍……還是全滅?”
</br>
還有兵部尚書,何文靖。
掃過,趙鳳曜的目光落在何文靖身上,開口道:“恭賀何大人任命兵部尚書。”
何文靖站起身,衝著趙鳳曜一揖:“得靠郡公爺提擢。”
趙鳳曜也不虛禮,看著何文靖點點頭:“何大人坐下吧。”說著,目光掃過屋中眾人:“今日召集幾位大人前來,是有要事商議。”
說著,趙鳳曜頓了頓。再次看向屋中的眾人。眾人都正襟危坐,一臉肅然的看著他。
“第一件事,是我父王病歿了。”趙鳳曜看著眾人,緩緩說道。
朝中所謀布局,這些日子他常有跟幾位大人商討謀劃。但是從接到此事後,便未曾告知幾位大人。也並不是刻意隱瞞,而是此事說出來對於朝局謀劃也於事無補,還平添個人心中的恐慌。而選在此時說,一是兵部尚書已定;二s再隔不久噩耗就會傳入京城。
下麵坐著的幾位大人一陣啞然,驚詫之後,便是薑國子先開了口。他看著趙鳳曜,皺著眉頭:“這是何時的事?”
“正月辛醜日便到了。”趙鳳曜也不想隱瞞,如實迴道。
底下一眾吸氣聲。
“那般早就去了嗎?”鄭田叔也著實驚駭道了。
“天哪,京城竟然一丁點兒消息都沒有收到。”都察院禦史中丞劉文良不可置信的搖搖頭。
“是啊,這也瞞得太好了。這半年來我都從沒有聽到一絲風吹草動。”蕭統也跟著嘆了一聲。
趙鳳曜看著下麵驚詫不已的眾人,接道:“這是父皇的意思。秘不發喪,待將軍們凱旋迴朝再傳訃聞。一是為了不動搖軍心,二是,”說著,趙鳳曜頓了頓,又道:“為了我們在京城能順利。”
薑國子聽了點點頭:“王爺大義,臨行都還心繫大局,隻是,難為他了。”說著,薑國子嘆了一聲。懷榮王最後無聲無息的死在了纏綿多年的吧病榻上。還有多少人記得,他也曾是一名驍勇善戰的大將軍啊。
薑國子想至此,又嘆著氣惋惜的搖了搖頭。
趙鳳曜多看了他一眼,很快收迴目光。
“那何時訃告會傳入京城?”問話的人是吏部尚書蕭統。他臉色嚴肅沉穩。
“流光將軍凱旋的消息傳來時就會送往京城。”趙鳳曜看著蕭統迴道。
聞言,下麵的幾位大臣不解的互相看了看。劉文良轉頭看向趙鳳曜:“流光將軍不是不知所蹤了嗎?”
趙鳳曜搖搖頭:“流光將軍其實是暗中追著西齊的殘兵一路往西齊邊塞去了。”
第423章
“往西齊去了?”說話的是一直未曾開口的何文靖。他聽著趙鳳曜的話,眉頭皺起。對於軍中之事,他也曾在兵部做過,自然知道這意味這什麽。
“既然大勝,為何還要多此一舉的跟著西齊的殘將去往西齊?我們大軍酣戰半年,也該修養了。如此一來,對國力不甚有好啊。”何文靖看著趙鳳曜不解的問道。臉上帶著疑惑和嚴肅。雖然他是很敬佩這流光將軍的。先不說以女子之身帶兵打仗。便是打仗的作風都是淩厲而果決。以少勝多不講,還能不費一城打敗西齊大軍。
這樣的勝仗,是真正的大捷。難得的是,這場仗從任何意義和角度上來講都是大勝的。可若這流光將軍是個好戰分子,南商的國力也可能會被她拖垮。他作為兵部尚書,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趙鳳曜看著何文靖,溫和的道:“今日來找你們商談的事,其中第一件,便是說一下這遼北的情況。”說著,目光掃過眾人。
下麵坐著的幾位大人都肅然危坐,一本正經的看著趙鳳曜。
趙鳳曜端坐在上位上,談及此,整個人便沉了下來。戰場上的事讓他整個人發出難以讓人忽視的淩厲氣勢。他也是南商的常勝將軍,也是南商難得的將才。雖然這些年偏居京城一隅,但骨子裏也是個戰士。
“我先說的,便是流光將軍此時的行跡。”趙鳳曜邊說,目光便掃過下麵眾人:“流光將軍現在正在去往西齊的途中。她此次,準備大舉進攻西齊。讓西齊,至少百年之內不能恢復。”
其實他跟她都想過,直接攻打西齊併入南商。但是時間不對。一是西齊與南商之間隔了一個大戈壁山原,不利於統治。二是西有江晉虎視眈眈,內有南商朝中明爭暗鬥權利割讓,現在這個內憂外患時機,實在是不適合占領西齊。
下麵的眾大人沒有趙鳳曜想得多,隻是乍一聽到此言,皆是倒吸一口冷氣。
這個這個流光將軍,竟然帶著大軍往西齊攻去?
西齊就算退兵了,好歹也是強國之一,哪裏能隨便攻打。再以南商現在的處境……天哪,這個流光將軍到底是有多膽大?
趙鳳曜看著下麵幾個大人驚疑不定的樣子,最先反應過來的是鄭田叔跟薑國子,兩人對視一眼,便是鄭田叔看著趙鳳曜先開了口:“此舉,是不是太不妥了?”
趙鳳曜沒有迴道是與否,好與壞,隻是開口繼續道:
“我再說一下遼北實際的情況。西齊此次大軍七十萬犯境,七十萬是個什麽概念,我想在座的大人們都清楚。那是西齊的舉國之力。強國如南商,也不過百萬軍師,還因疆土遼闊分居遼北、淮川兩地。此番七十萬人,舉國之力便是有占國之欲。既然西齊都有滅我南商的欲望了,為何還要容忍?他們想打便打,想退便退?若是此番不能讓西齊知曉好歹,這一場仗,便是白打了。北有西齊,西有江晉,內有朝堂爭權腐敗。若是此次能將西齊完全收服,便是最好的。”
趙鳳曜說著,停了停,又道:“這是我跟流光將軍兩人的意思。”
他曾經被動,敵人打就應戰,敵人走就送,是因為無兵符不能隨意調動大軍。如今有了兵符,還那麽好欺負?四兒不是那種人,他也不是。
下麵的幾個大人聽著趙鳳曜的話,雖然認同,但是卻依舊帶著擔憂。這事兒,自然是擔憂的。常年在朝堂混跡的他們,大多都是文官,隻能從國力民生發展處來想此事。雖然覺著郡公爺說的有道理,可詳細到軍中事宜後,便沒了經驗。如此也不好說話。
便有兵部新任尚書何文靖皺著眉頭道:“話雖這樣說,可若是我軍穿過那隔壁山原進攻西齊,一是人力,二是地勢,都不及啊。長途征戰必損耗,那西齊大軍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趙鳳曜看著何文靖,給了個稍安勿躁的眼神,又解釋道:“遼北大勝時,還有一事大人們可能不清楚。京中有言傳遼北大軍以十萬大軍,退了西齊七十萬大軍。的確如是。但還有一個事兒。遼北七十萬大軍進攻被退,退者不過五萬人。”
密室中一陣靜默。
好一會兒,才有人反應過來。那吏部尚書蕭統,看著趙鳳曜顫巍巍的開口:“你是說,那流光將軍用十萬人打敗了西齊七十萬大軍……還是全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