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以後,新聞媒體都刊發了這樣的一篇報導:《我國生物基因發生誘導性異變》。


    篇中介紹了各類生物、動物都出現了個別基因異變,包括人類試管嬰兒的胚胎在內。


    這種看似“個別”突發現象,分散在各類生物、動物族群裏,似乎是一種偶然。但經過生物基因專家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它們都出現了相同的基因誘導信號。


    至於是什麽原因導致,這篇報導的記者並沒有明確說明,隻是在篇章末尾引用一位生物基因專家的話:


    “這世界有上帝嗎?如果沒有,那一定是外星人幹的。”


    報導一出,很快掀起了科研界或質疑、或深感憂慮、或佐證、或多方解讀……


    而民眾,一片祥和、安靜,連點擊閱讀這篇報導的人數,都是廖廖無幾。


    這篇報導之所以引發科研界注意,是因為篇中報導了“相同的基因誘導信號”——這種跨物種的基因誘導信號,讓他們神經繃緊。


    這不是空穴來風的猜測,篇中從專業的角度分析、羅列出了這個“相同的基因誘導信號”,它經得起在各生物、動物族群中的對比,得出近似相同的結論。


    一時之間,紮身在各領域的科研人員,比如搞生物培植的、動物物種保護協會、基因研究工程的、人工受精卵培育機構的……馬上進行了解讀和驗證。


    他們都驚訝地證實了這種誘導信號的存在。


    雖然這隻是發生在其領域個別現象,並且還是一個苗頭階段,但已足夠引發他們的恐慌和焦慮。


    “個別物種發生基因異變,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這次是跨物種統一出現了相同的誘導信號,這讓人細想極恐。”


    各領域科研人員,一邊發出驚訝的聲音,一邊開始尋找那幕後“操縱者”。


    “怎麽樣,效果如何?”


    唐起約到陳虹,又在同一家咖啡館裏見麵。


    把這篇報導提供給各大新聞媒體的陳虹,興勃勃地問唐起道。


    “引發一波討論的聲音,至少在我的科研論壇裏,是這樣的效果。”


    唐起道。


    畢竟唐起的圈子,不是與基因、物種的研究,有直接的關係,所以沒有那些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那麽熱烈。


    “民眾的反應,出乎平靜,幾乎沒有絲毫的波瀾。”


    陳虹道。


    “情理當中的事情。”


    唐起道:


    “不是有一首歌,是為這樣奔波勞累的民眾而唱的嗎?‘一日為了三餐,不至於寒酸,為了給你取暖,我把翅膀折斷’。科研上的事情,民眾感覺離他們很遙遠,他們更關心他們的柴米油鹽。再說,他們的學識,也討論不了科研上的事情。所以,科研上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科研人員去操勞吧。”


    “這是秦燦去年出的專輯,其中一首叫《麻雀》,想不到你也喜歡聽啊?”


    陳虹有點意外。


    印象中的唐起,不是一個無趣的家夥嗎,怎麽還會有興致去聽流行音樂?


    “是秦燦唱的嗎?”


    唐起愕然,想到原唱可愛的柴犬,變成了憨憨土狗一樣的家夥……秦燦真是不要臉啊!公然剽竊!


    陳虹點點頭,然後詫異地看著唐起……你既然聽過,連歌詞都記住了,卻不知道是秦燦唱的?


    “對了,我想起來了,提醒你一下,”


    陳虹拿調羹默默攪拌麵前的咖啡,不想揭穿唐起這個假粉絲的身份,就在這尷尬的安靜中,她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


    “上次我跟你,還有劉幫,從龍拳寺迴來,你不是要劉幫發一篇什麽量子中繼器論文的嗎?劉幫發給你沒有?”


    陳虹這一提醒,讓唐起如夢初醒——


    “你不說,我都忘記這件事情了。”


    “看樣子,劉幫是沒發給你了。還好,我現在提醒你了——劉師兄有嚴重的拖延症,你不催他,他是不可能發給你的。”


    陳虹有點哭笑不得地道:


    “以前我經常跟他要資料,他就是這樣子對我的。你現在打電話給他,催他發。你不催他,他永遠也不會發給你!”


    唐起搖搖頭,道:


    “不必了。之前是想看那篇論文,了解一下那個智禪大師的物理學識。現在感覺沒那個必要了。”


    “沒那個必要?”


    陳虹停下攪拌的手,並把調羹從杯子裏提取出來,看著唐起問:


    “怎麽又沒那個必要了?對了,那次從龍拳寺下山後,你突然返迴寺院去,說是向智禪大師討教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麽問題呢?”


    唐起愣了一下,不知道要不要講那次的經曆?


    看看陳虹期待的眼神,唐起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然後腦海裏浮起了那個向智禪大師討教的問題:


    “關於量子方程的波函數,主流詮釋都存在不足,給人一種用‘一個謊言去圓另一個謊言’的假象,讓人無法信服。大師也是物理出身的,你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那晚返迴寺院,唐起找到了智禪大師。


    智禪大師正在打坐,見到唐起去而複返,而且一迴來,就問量子波函數的詮釋問題,這有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這年青人,從實驗裏死而複生,也發現了不明光點進入他的腦袋,他心裏肯定有很多疑問,我料定他會迴來——卻沒想到他迴來竟然是問這種問題。


    “唐老師,我出家前的確是搞物理研究的。你也看到了,我現在是一名和尚,已經不搞物理研究很多年了。”


    言下之意是,學術上的討論,你找錯人啦,老衲已不過問塵世間的事情啦。


    唐起一聽,於是在智禪大師麵前來迴走動幾下,想到智禪大師出家前的出身和成就,他有理由堅信對方肯定有這方麵的真知灼見,於是停下來問道:


    “釋迦牟尼號稱正遍知,連宇宙邊緣地帶某個星球的大氣層,落下一滴雨,摔成多少瓣,他都知曉,那麽——他肯定知道量子方程裏的波函數,正確的詮釋是什麽。”


    智禪大師眨了眨眼睛,本來不想迴應,但看到唐起故意擠出一臉看笑話的表情,還是忍不住道:


    “唐老師好像有備而來,相信也了解我們老師的身世背景。想想,他連國王都不當,就為了尋找生命的究竟……什麽榮華富貴、權力地位,統統都肯拋棄掉,你覺得他還會記掛什麽學術上的問題嗎?況且他那個年代,壓根沒有科學一說,民眾連大地是個球都不知道,何況是近代才發展起來的量子理論,他們更不知曉!”


    唐起看著結跏而坐的智禪大師,繼續刺探道:


    “他老人家肯定不會記掛什麽學術上的問題,但他既然成佛了,肯定知道宇宙的真相,生命的真相。那麽,作為他的弟子——大師你又是物理出身,秉著釋迦牟尼究竟的思想,肯定能正確解讀量子方程的波函數。”


    智禪大師閉上眼睛,思考了一會,然後睜開眼睛道:


    “我剛剛翻遍老師所有的經典,都沒有找到他解讀的答案啊!所有經典裏麵,老師隻寫下兩個字——修行!”


    “大師,如果你知道正確解讀的答案,卻不肯告訴我這個虛心好學之徒,這算不算吝法?”


    佛門弟子沒開悟之前,可以什麽都不說,但要是開悟後,一定要把知道的告訴別人,否則就是吝法。


    唐起的話,很有煸動力——但是,智禪大師又閉上了眼睛。


    智禪大師似乎不想迴答這問題。


    別說是他了,隻怕釋迦牟尼再世,也未必能迴答得了這麽專業、奧妙、高深的問題……唐起暗想。


    “基礎科學近一個世紀以來,沒有新的突破,感覺像被什麽東西鎖死了似的。科學界都在傳言,這是能級沙漠的到來,科研已無出路。正是這個大背景下,很多搞基礎科學研究的工作人員,都跳海了。大師出身物理專業,怕是眼光獨到,早就看到了今天的局麵,所以才提早削發出家的吧?”


    唐起加大了語言力量的輸出,激將道。


    這智禪大師拋棄物理研究,轉投佛學研究,一定是有所發現,或者感悟到了什麽,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唐起心想就算你解釋不了波函數的奧義,也該讓我知道一下你為什麽“跳槽”佛門的原因。


    “非也!”


    智禪大師長長歎了一口氣,終究是睜開了眼來,道:


    “我投身物理研究,為的是尋找萬物之理,圖的是宇宙的真相,也想知道生命的真諦到底是什麽。而我出家,正是受到了量子理論的影響,尤其是量子方程的波函數,它似乎正是釋迦牟尼所描述的心!我們的心,眾生的心,也即是佛性。我就是為了弄懂這個,才出家的。”


    ……這怎麽牽扯到心了?


    唐起感覺這——太牽強附會了:


    “大師,我們科學界創立量子理論,是為了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可不是研究人的心。研究人的心,有心理學……”


    唐起有點後悔向智禪大師請教波函數的看法了。


    他原以為大師是物理學家出身,而且在出家前就取得那麽大的成就,對波函數一定有獨到的見解,結果一請教之下,他竟然是用佛學來生啃這樣的物理名詞。


    “知道科學界為什麽一直以來解釋不了量子波函數嗎?科學家一直在研究世界萬物、宇宙萬物,把萬事萬物當成了研究的對象,卻在研究的時候,偏偏把研究的主體隔離開來,把‘我’排除在外,把意識排除在外。量子現象一直在提醒科學家們——這跟意識有關,要把意識並入研究體係裏,才能成立……”


    “大師,意識隻是大腦思維的產物,它沒有實質,空無一物!”


    唐起有點反感起來,覺得智禪大師這是典型的“牛頭不對馬嘴”……我在跟你討論物理,你卻在跟我討論佛學?


    “你也知道它是空無一物!?”


    智禪大師突然把手一伸,伸到了唐起的麵前,虛空一抓,然後牢牢握起了拳頭:


    “我抓到了什麽?”


    唐起後退一步,用看神經病的眼神看著這位大師:


    “空空如也,實無一物,還能抓到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工狂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裏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裏其並收藏科工狂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