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懇請你們放慢點看,思考著看。當然,學過波函數的,懂量子理論的,可以跳過知識點。)
唐起在腦袋裏搜索了一下自己的學位出身經曆,可以確定自己的博導老師是葉學海不假。
……我記得葉教授也是數學出身,要是在這個世界裏也變成了物理出身,那他是不是——也是一名意識穿越者?
等等,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就算唐起不承認自己是一名物理學家,可好歹他對物理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並不差遜數學有多少。
就拿那七張白幀畫麵來說,那團白光的出現,就涉及到量子力學——波函數問題。
量子力學中測不準微觀粒子的位置與動量,隻能用量子方程計算出它的波函數。
對於波函數的見解,量子理論存在十幾種詮釋,但主流詮釋有三種:哥本哈根詮釋、多世界詮釋和一致曆史詮釋。
波函數在實際操作的測量實驗中,表現為疊加態,它囊括了所有正確答案的總數:即每次測量都是唯一解,但每次測出的結果都不同。
“既然對的隻有一個,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個?而且它們每一個都是對的?”
這是普羅大眾的疑問!
1、哥本哈根詮釋是:測量導致波函數塌縮,但塌縮的結果符合它的本征態。
哥本哈根詮釋的思想,隻認準量子方程解出來的波函數,偏重承認波函數的真實存在,對測量結果不作表態。意思是:波函數代表了全部信息,你不要去測量,一測量隻能得到一個符合它本征態的結果,得一芝麻而失一西瓜!
哥本哈根詮釋有點不求“實證”色彩,即不去解釋世界的由來——波函數就代表了所有,我告訴了你它有不確定性,它是一個概率事件,至於這世界是怎麽來的,你自己看著辦。
哥本哈根詮釋讓所有人都不滿,畢竟科學講究實證,於是多世界詮釋為了彌補這一缺陷而生。
2、“每一個測量的結果,都是對的,都對應著一個現實世界。正確答案的總數有多少,就對應著有多少個現實世界。至於你選到了哪個答案,取決於你是哪個現實世界的自己。”
這就是多世界詮釋,即平行宇宙詮釋。
它即承認了波函數代表的全部信息真實存在,又符合“科學”實證。
但解釋出現了悖論:合著“我”還有很多個“我”?這不瞎扯蛋嗎?“我”就隻有一個啊,就在這裏!
就算承認有很多個“我”真實存在,哪天實現了時間旅行,多個“我”還能湊到一起相互握手?
更離譜的是,多個“我”湊到同一時空下,都喜歡同一個姑娘,卻最終隻能一個擁有,那麽你告訴我:“我到底娶沒娶到她?”
3、一致曆史詮釋:塌縮的結果不是隨機的,它符合曆史性;在塌縮之前,它的父母祖輩就在這裏了,所以塌縮成這個結果是必然的。
一致曆史詮釋符合因果定律,有宿命論色彩,否定了事物積極一麵,這也間接否定了波函數代表的其他信息。
一致曆史不詮釋還好,一詮釋,反而更讓這個理論見絀:既然最終結果隻能一個,那你為什麽隻算出一個概率結果?這說明你的量子方程不精準,或者說這套理論是不完整的。
關於量子理論的所有詮釋,主流接受的是哥本哈根詮釋,畢竟他站在了薛定諤方程解出來的結果——解釋不通沒關係,好歹站的位置是絕對正確的,至於正確的解釋就留給後人去做吧。
後來出現了“量子退相幹”做為一種補救,意思就是:波函數代表了全部信息,由於這是一個開放的係統,量子相幹性會因為與外在環境發生量子糾纏而隨著時間逐漸喪失,所以才發生了塌縮。
但就算這種補救,仍然存在漏洞:除非永遠實現不了光速,除非永遠沒有時間機器,否則祖父悖論就會出現——穿越過去殺死祖父,現在的你是跟著一起消失,還是不消失?
跟著一起消失,則否認了你的退相幹;不消失,則否認了你祖父的退相幹。
正是由於量子理論經不起詰難,科學家們自己創造出的東西,竟然連自己都解釋不通,這是多讓科學家蒙羞的一件事情?也難怪吃瓜觀眾這樣調侃:凡事不要慌,遇到無法解釋的事情,就統統甩給量子力學去吧。
作為基礎科學的研究人員,唐起也偏向於哥本哈根詮釋,也接受了量子退相幹的補救——畢竟就目前科技而言,光速旅行和時間機器,是十分遙遠的事情。
隻要這兩大武器沒有問世,就永遠也推翻不了哥本哈根詮釋。
“但是,量子退相幹沒有等到這兩大武器的問世,就已經被我的親身經曆給打破掉了!”
唐起的穿越,是意識穿越,竟然巧妙地突破了退相幹的壁壘:
……如果我真的穿越到了平行世界,那麽做為量子退相幹的身體是怎麽解決的?畢竟身體是在原世界裏“土生土長”起來的,紮根在原世界的環境裏的,構成身體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於原世界。因此,從理論上講,我是不可能發生穿越的。
但現在,一個意識穿越就完全突破了這種壁壘了!
——屬於原世界的身體,直接拋棄掉了,用意識穿越到這個世界裏了。
“也即是說,意識隻要能夠脫離身子,是可以完全打破量子退相幹的束縛。所以,意識究竟是什麽東西?”
唐起感覺又繞了一圈迴來,迴到他做那個失敗實驗的起點了。
當初冒死做那個實驗,不就是要弄明白意識究竟是什麽東西嗎?
“意識能夠脫離身體,那它是一種什麽形態呢?粒子?能量體?波?”
又繞迴實驗的起點——
“為什麽會發生意識穿越?如果不發生意識穿越,我還能迴到原世界裏去嗎?”
唐起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他在想波函數的塌縮,在時間上可逆不可逆?即塌縮之後,反向恢複,還能迴到波函數裏麵去嗎?
如果可以反向恢複,那一定就能迴到原世界裏去。
如果不能,那肯定就到了平行世界了。
“到底能不能?關於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從宇稱裏找到答案。”
根據宇稱原理,在強相互作用和電磁作用過程中宇稱守恆,而在弱作用過程中宇稱不守恆。
宇稱守恆,粒子可進行空間反演。
宇稱不守恆,粒子在空間反演中實現不了左右(鏡像)對稱。
很明顯,在那個失敗實驗中,唐起的意識沒有迴到原身體裏去,可能是發生了“衰變”,致使宇稱不守恆的出現,導致來到了平行空間。
“這樣的解釋,到底對不對?”
唐起不敢相信這個解釋是對的——對的話,表明他真的發生了穿越,這是他打心裏不想接受的結果。他甚至寧願接受自己發瘋的事實。
“如果最終確定,我是發生了穿越,那我怎麽辦?”
“迴不去了,我活在這裏能幹什麽?一個似是而非的世界,生活軌跡跟工作軌跡都發生了變化,我還能適應過來嗎?”
“難道會因禍得福,根據這個經曆找到了波函數的正確詮釋,拿個諾貝爾獎?”
“不行,這肯定不是意識穿越。”
“量子理論雖然提及意識,但並非是意識所主宰,所以這不可能是意識穿越。”
“至少目前來看,沒有出現讓我信服的證據,證明我是發生了意識穿越。”
……
“唐起,你在發什麽呆?”
劉幫一句話,讓唐起迴過神來。
他們三個正走在下山的石階路上,唐起向劉幫打聽智禪大師的出身,隻聽劉幫繼續道:
“有一篇開山怪級別的科研論文,你應該知道吧?我所從事的量子通訊,之所以有了今天的成果,完全得益於這篇論文的發表。《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儲技術,實現具有存儲和讀出功能的糾纏交換》,就是智禪大師出家前寫的。我跟智禪大師結緣,正是緣於這篇論文。”
陳虹露出一個吃驚的臉色:
“天啊,因為這個,我國實現了首個‘量子中繼器’,掃除了量子通訊中的一大絆腳石,正式躋身量子通訊的國際競技舞台。沒想到啊,智禪大師這麽大成就的出身,結果竟然跑來出家了!?”
聽到智禪大師這個雷人的背景,唐起不禁有些驚怔起來。
雖然他在揣摩中,預料這個智禪大師的出身不低,但沒想到是這麽不低——原來是個領軍人物啊!
……看來我應該去找這個智禪大師!這個智禪大師也是物理出身,而且有過這麽大的成就。關於我的經曆,他應該能給我一個確定的結果!
“量子中繼器這事我當時是有所耳聞,那篇論文我還沒看過。老劉你手上還有那篇論文吧?迴去之後,把它傳給我。”
唐起表示感興趣道,心裏卻有了另一個打算。
“沒問題,迴去之後就傳給你。”
劉幫爽快答應。
三人下山之後,在路邊攔了輛出租車。劉幫、陳虹都坐了進去,還沒上車的唐起突然把門一關:
“你倆先走,我猶豫了好久,還是決定迴去找一下智禪大師。我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向他請教。”
……
四天之後,劉幫、陳虹所在的山城傳來一個震撼全國的事情:封城!
作為鄰市,大多數石城的居民剛聽到這個消息,都給驚呆了。
“發生什麽事情了,山城實行封城了?”
“這是戰爭暴發才會有的封城舉動啊!”
“沒看新聞嗎?山城在幾天前暴發了一種叫‘e’狀感染視網膜的病毒,剛開始通過粉塵顆粒傳播,現在發展成人傳人了。”
“不是說,那是一種眼科疾病嗎?跟紅眼病差不多,根本就不致命啊!”
“剛開始我也覺得不就一個眼科疾病嘛,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可看新聞這幾天的態勢,有點瘮人啊。”
“死人了沒?”
“那倒沒有。”
“那用得著封城嗎?”
“主要是傳播速度太快了,而且這‘e’狀病毒是新型病毒,對它的危害性還沒完全掌握。為了不把這不明危機漫延全國,必須實行封城管製,先把這病毒圈定在山城裏。”
唐起趕緊登陸山城的官方新聞網站。
沒想到事態這麽緊迫和嚴重啊,常住人口近四百萬的山城,已經確診感染了一百多萬人,從發現第一例開始,才過去五天時間,就讓山城四分之一的世界,變成了灰色世界。
雖然還沒出現致死病例,但這傳播速度實在太嚇人了,關鍵連疾控中心的專業人員,對這“e”狀病毒還不完全了解,誰知道它會不會變異?會不會在未來時間突然致死?
山城緊急成立了應急指揮部,封城之後開始追溯每一位感染者的傳播途徑。
疾控中心召集了全城出名的眼科專家、傳染病學專家、病毒學專家,但完全無濟於事。
眼科專家搞不懂這“e”狀病毒的病理性:搞不懂這種病毒感染了視網膜之後,為什麽不產生器質型的損害,卻隻讓彩色的視界褐色成灰白世界。
“初步判斷病理與色盲症相似,是視錐細胞缺少多種對波長敏感的化學物質,造成無法感知全部基色而導致。”
感染者被隔離治療,眼科專家給出的治療方案是當色盲症來對治,但發現作用甚微。
“雖然暫時不致死,但無藥可醫,再加上傳播速度快,光這兩者因素疊加在一起,就引發民眾大片的恐慌。”
感染“e”狀病毒的患者,根本沒有一個病發征兆,一感染該病毒,馬上就“失盲”。大街上,隨處都是感染者驚叫聲,毫無征兆的感染症狀,讓沒有心理準備的行人尖叫連連。
感染者“失盲”後,眼球會分泌出特質分泌物、淚液,經過手觸、幹化甚至揮發,迅速傳播。
淚液揮發在空氣中,“e”狀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沾在人體皮膚上能存活72個小時之久,陽光中的紫外線根本起不到殺滅的作用。
戴眼鏡無法阻止這種傳播途徑,隻有戴密封型的眼罩才可以避免。
由於密封型眼罩用途太窄,市場貨量極其少,當專家確定這類眼罩有效防禦後,該眼罩瞬間價錢翻倍,供不應求。產商拓線生產,導致原材料哄搶……各方麵因素湊到一起,即使該類型眼罩沒有及時、有效地阻擋住“e”狀病毒傳染,如杯水車薪,根本就阻擋不住傳播的腳步。
【雙e病毒第一區域建網成功,矩陣數據產生中……】
唐起在腦袋裏搜索了一下自己的學位出身經曆,可以確定自己的博導老師是葉學海不假。
……我記得葉教授也是數學出身,要是在這個世界裏也變成了物理出身,那他是不是——也是一名意識穿越者?
等等,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就算唐起不承認自己是一名物理學家,可好歹他對物理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並不差遜數學有多少。
就拿那七張白幀畫麵來說,那團白光的出現,就涉及到量子力學——波函數問題。
量子力學中測不準微觀粒子的位置與動量,隻能用量子方程計算出它的波函數。
對於波函數的見解,量子理論存在十幾種詮釋,但主流詮釋有三種:哥本哈根詮釋、多世界詮釋和一致曆史詮釋。
波函數在實際操作的測量實驗中,表現為疊加態,它囊括了所有正確答案的總數:即每次測量都是唯一解,但每次測出的結果都不同。
“既然對的隻有一個,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個?而且它們每一個都是對的?”
這是普羅大眾的疑問!
1、哥本哈根詮釋是:測量導致波函數塌縮,但塌縮的結果符合它的本征態。
哥本哈根詮釋的思想,隻認準量子方程解出來的波函數,偏重承認波函數的真實存在,對測量結果不作表態。意思是:波函數代表了全部信息,你不要去測量,一測量隻能得到一個符合它本征態的結果,得一芝麻而失一西瓜!
哥本哈根詮釋有點不求“實證”色彩,即不去解釋世界的由來——波函數就代表了所有,我告訴了你它有不確定性,它是一個概率事件,至於這世界是怎麽來的,你自己看著辦。
哥本哈根詮釋讓所有人都不滿,畢竟科學講究實證,於是多世界詮釋為了彌補這一缺陷而生。
2、“每一個測量的結果,都是對的,都對應著一個現實世界。正確答案的總數有多少,就對應著有多少個現實世界。至於你選到了哪個答案,取決於你是哪個現實世界的自己。”
這就是多世界詮釋,即平行宇宙詮釋。
它即承認了波函數代表的全部信息真實存在,又符合“科學”實證。
但解釋出現了悖論:合著“我”還有很多個“我”?這不瞎扯蛋嗎?“我”就隻有一個啊,就在這裏!
就算承認有很多個“我”真實存在,哪天實現了時間旅行,多個“我”還能湊到一起相互握手?
更離譜的是,多個“我”湊到同一時空下,都喜歡同一個姑娘,卻最終隻能一個擁有,那麽你告訴我:“我到底娶沒娶到她?”
3、一致曆史詮釋:塌縮的結果不是隨機的,它符合曆史性;在塌縮之前,它的父母祖輩就在這裏了,所以塌縮成這個結果是必然的。
一致曆史詮釋符合因果定律,有宿命論色彩,否定了事物積極一麵,這也間接否定了波函數代表的其他信息。
一致曆史不詮釋還好,一詮釋,反而更讓這個理論見絀:既然最終結果隻能一個,那你為什麽隻算出一個概率結果?這說明你的量子方程不精準,或者說這套理論是不完整的。
關於量子理論的所有詮釋,主流接受的是哥本哈根詮釋,畢竟他站在了薛定諤方程解出來的結果——解釋不通沒關係,好歹站的位置是絕對正確的,至於正確的解釋就留給後人去做吧。
後來出現了“量子退相幹”做為一種補救,意思就是:波函數代表了全部信息,由於這是一個開放的係統,量子相幹性會因為與外在環境發生量子糾纏而隨著時間逐漸喪失,所以才發生了塌縮。
但就算這種補救,仍然存在漏洞:除非永遠實現不了光速,除非永遠沒有時間機器,否則祖父悖論就會出現——穿越過去殺死祖父,現在的你是跟著一起消失,還是不消失?
跟著一起消失,則否認了你的退相幹;不消失,則否認了你祖父的退相幹。
正是由於量子理論經不起詰難,科學家們自己創造出的東西,竟然連自己都解釋不通,這是多讓科學家蒙羞的一件事情?也難怪吃瓜觀眾這樣調侃:凡事不要慌,遇到無法解釋的事情,就統統甩給量子力學去吧。
作為基礎科學的研究人員,唐起也偏向於哥本哈根詮釋,也接受了量子退相幹的補救——畢竟就目前科技而言,光速旅行和時間機器,是十分遙遠的事情。
隻要這兩大武器沒有問世,就永遠也推翻不了哥本哈根詮釋。
“但是,量子退相幹沒有等到這兩大武器的問世,就已經被我的親身經曆給打破掉了!”
唐起的穿越,是意識穿越,竟然巧妙地突破了退相幹的壁壘:
……如果我真的穿越到了平行世界,那麽做為量子退相幹的身體是怎麽解決的?畢竟身體是在原世界裏“土生土長”起來的,紮根在原世界的環境裏的,構成身體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於原世界。因此,從理論上講,我是不可能發生穿越的。
但現在,一個意識穿越就完全突破了這種壁壘了!
——屬於原世界的身體,直接拋棄掉了,用意識穿越到這個世界裏了。
“也即是說,意識隻要能夠脫離身子,是可以完全打破量子退相幹的束縛。所以,意識究竟是什麽東西?”
唐起感覺又繞了一圈迴來,迴到他做那個失敗實驗的起點了。
當初冒死做那個實驗,不就是要弄明白意識究竟是什麽東西嗎?
“意識能夠脫離身體,那它是一種什麽形態呢?粒子?能量體?波?”
又繞迴實驗的起點——
“為什麽會發生意識穿越?如果不發生意識穿越,我還能迴到原世界裏去嗎?”
唐起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他在想波函數的塌縮,在時間上可逆不可逆?即塌縮之後,反向恢複,還能迴到波函數裏麵去嗎?
如果可以反向恢複,那一定就能迴到原世界裏去。
如果不能,那肯定就到了平行世界了。
“到底能不能?關於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從宇稱裏找到答案。”
根據宇稱原理,在強相互作用和電磁作用過程中宇稱守恆,而在弱作用過程中宇稱不守恆。
宇稱守恆,粒子可進行空間反演。
宇稱不守恆,粒子在空間反演中實現不了左右(鏡像)對稱。
很明顯,在那個失敗實驗中,唐起的意識沒有迴到原身體裏去,可能是發生了“衰變”,致使宇稱不守恆的出現,導致來到了平行空間。
“這樣的解釋,到底對不對?”
唐起不敢相信這個解釋是對的——對的話,表明他真的發生了穿越,這是他打心裏不想接受的結果。他甚至寧願接受自己發瘋的事實。
“如果最終確定,我是發生了穿越,那我怎麽辦?”
“迴不去了,我活在這裏能幹什麽?一個似是而非的世界,生活軌跡跟工作軌跡都發生了變化,我還能適應過來嗎?”
“難道會因禍得福,根據這個經曆找到了波函數的正確詮釋,拿個諾貝爾獎?”
“不行,這肯定不是意識穿越。”
“量子理論雖然提及意識,但並非是意識所主宰,所以這不可能是意識穿越。”
“至少目前來看,沒有出現讓我信服的證據,證明我是發生了意識穿越。”
……
“唐起,你在發什麽呆?”
劉幫一句話,讓唐起迴過神來。
他們三個正走在下山的石階路上,唐起向劉幫打聽智禪大師的出身,隻聽劉幫繼續道:
“有一篇開山怪級別的科研論文,你應該知道吧?我所從事的量子通訊,之所以有了今天的成果,完全得益於這篇論文的發表。《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儲技術,實現具有存儲和讀出功能的糾纏交換》,就是智禪大師出家前寫的。我跟智禪大師結緣,正是緣於這篇論文。”
陳虹露出一個吃驚的臉色:
“天啊,因為這個,我國實現了首個‘量子中繼器’,掃除了量子通訊中的一大絆腳石,正式躋身量子通訊的國際競技舞台。沒想到啊,智禪大師這麽大成就的出身,結果竟然跑來出家了!?”
聽到智禪大師這個雷人的背景,唐起不禁有些驚怔起來。
雖然他在揣摩中,預料這個智禪大師的出身不低,但沒想到是這麽不低——原來是個領軍人物啊!
……看來我應該去找這個智禪大師!這個智禪大師也是物理出身,而且有過這麽大的成就。關於我的經曆,他應該能給我一個確定的結果!
“量子中繼器這事我當時是有所耳聞,那篇論文我還沒看過。老劉你手上還有那篇論文吧?迴去之後,把它傳給我。”
唐起表示感興趣道,心裏卻有了另一個打算。
“沒問題,迴去之後就傳給你。”
劉幫爽快答應。
三人下山之後,在路邊攔了輛出租車。劉幫、陳虹都坐了進去,還沒上車的唐起突然把門一關:
“你倆先走,我猶豫了好久,還是決定迴去找一下智禪大師。我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向他請教。”
……
四天之後,劉幫、陳虹所在的山城傳來一個震撼全國的事情:封城!
作為鄰市,大多數石城的居民剛聽到這個消息,都給驚呆了。
“發生什麽事情了,山城實行封城了?”
“這是戰爭暴發才會有的封城舉動啊!”
“沒看新聞嗎?山城在幾天前暴發了一種叫‘e’狀感染視網膜的病毒,剛開始通過粉塵顆粒傳播,現在發展成人傳人了。”
“不是說,那是一種眼科疾病嗎?跟紅眼病差不多,根本就不致命啊!”
“剛開始我也覺得不就一個眼科疾病嘛,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可看新聞這幾天的態勢,有點瘮人啊。”
“死人了沒?”
“那倒沒有。”
“那用得著封城嗎?”
“主要是傳播速度太快了,而且這‘e’狀病毒是新型病毒,對它的危害性還沒完全掌握。為了不把這不明危機漫延全國,必須實行封城管製,先把這病毒圈定在山城裏。”
唐起趕緊登陸山城的官方新聞網站。
沒想到事態這麽緊迫和嚴重啊,常住人口近四百萬的山城,已經確診感染了一百多萬人,從發現第一例開始,才過去五天時間,就讓山城四分之一的世界,變成了灰色世界。
雖然還沒出現致死病例,但這傳播速度實在太嚇人了,關鍵連疾控中心的專業人員,對這“e”狀病毒還不完全了解,誰知道它會不會變異?會不會在未來時間突然致死?
山城緊急成立了應急指揮部,封城之後開始追溯每一位感染者的傳播途徑。
疾控中心召集了全城出名的眼科專家、傳染病學專家、病毒學專家,但完全無濟於事。
眼科專家搞不懂這“e”狀病毒的病理性:搞不懂這種病毒感染了視網膜之後,為什麽不產生器質型的損害,卻隻讓彩色的視界褐色成灰白世界。
“初步判斷病理與色盲症相似,是視錐細胞缺少多種對波長敏感的化學物質,造成無法感知全部基色而導致。”
感染者被隔離治療,眼科專家給出的治療方案是當色盲症來對治,但發現作用甚微。
“雖然暫時不致死,但無藥可醫,再加上傳播速度快,光這兩者因素疊加在一起,就引發民眾大片的恐慌。”
感染“e”狀病毒的患者,根本沒有一個病發征兆,一感染該病毒,馬上就“失盲”。大街上,隨處都是感染者驚叫聲,毫無征兆的感染症狀,讓沒有心理準備的行人尖叫連連。
感染者“失盲”後,眼球會分泌出特質分泌物、淚液,經過手觸、幹化甚至揮發,迅速傳播。
淚液揮發在空氣中,“e”狀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沾在人體皮膚上能存活72個小時之久,陽光中的紫外線根本起不到殺滅的作用。
戴眼鏡無法阻止這種傳播途徑,隻有戴密封型的眼罩才可以避免。
由於密封型眼罩用途太窄,市場貨量極其少,當專家確定這類眼罩有效防禦後,該眼罩瞬間價錢翻倍,供不應求。產商拓線生產,導致原材料哄搶……各方麵因素湊到一起,即使該類型眼罩沒有及時、有效地阻擋住“e”狀病毒傳染,如杯水車薪,根本就阻擋不住傳播的腳步。
【雙e病毒第一區域建網成功,矩陣數據產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