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我們有很大一部分人可以迴家。”
“不用你說,我們都知道,孟大人和蘇大人一起迴來。”
“那真是太好了。”
整個軍中的將士都知道和談的消息,有高興也有傷心,因為他們之中有一部分人要留下。
不過像梁慎和趙文,作為炮兵團的主要人物,肯定要留下來,這是必須的,因為他們還要帶領他們繼續學習如何使用。
留下來的許多士兵,都需要學習大炮發射,不然單單依靠這點人,很難麵對今後的戰爭,不用誰提醒,都能預測到以後的路。
若是他們兩個知道周子浩在臨淄以及其他地方,正在趕造大量大炮,他們會做何感想。
還有他們沒有見過的輪船,甲板之上放的大炮,那些他們都不知道,隻懂得孫臏吩咐他們做什麽就做什麽,不需要做太多考慮。
梁慎問身邊的趙胖子:“你想家嗎?”
趙文說:“當然想,不過我更喜歡大王說過的一句話,齊國就是我們的家,我隻不過是守在家門口的孩子,保護家園是我們的責任。”
梁慎見這個胖子居然說出這麽有哲理的話,讓他很是驚訝,經過他這麽一說,自己的那點愁緒也拋之腦後。
梁慎問:“那你成家了嗎?”
趙文撓了撓頭說:“還沒,我現在也不大,再說家裏比較困難,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女人。”
梁慎聽到他還沒成親,安慰他一下,其實他自己也沒有成親,兩個光棍湊在一起,聊家常有些奇怪,不過卻沒有覺得沒有什麽不好。
趙文臉上帶著感激,隨即兩眼看向東方,說:“若不是大王給我安排開炮這麽一個職務,也不可能有我今天的地位。”
趙文想起他剛剛被拉到軍中,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兵,之前就是一個低賤到不能再卑微的農民,雖然不是奴隸,但是過的生活和奴隸差不多,所以他非常感激周子浩。
現在怎麽也是一個小頭領,俸祿比普通的士兵翻了一番不止,他的錢除了留給他家裏的父母,幾乎都不留一點在身上,因為他不喜歡出去玩。
每次占領一座城池,齊軍不像其他國家一樣隨便破壞,但是多多少少也會獲得一些戰利品,他自然也得到不少,不過都被他換成銀子,一並寄送迴老家。
在這提一下,齊軍之中,每隔一段時間迴有一隊信使專門為軍中的士兵送信送物資,但是每個人的數量不能多,是被限定的。
梁慎有些憂慮,感歎一聲:“也不知道這樣混亂的年代何時結束。”
他可不想一輩子在這裏,這樣的日子快點結束最好,這樣他也能過上平常的人生活。
趙文說:“我聽人說,我們齊國的稷下學宮裏的學者們在討論,是恢複以前周朝好還是用嚴酷的法製來治理國家,反正就是要統一成為一個國家。”
戰國的許多小民都不太懂周朝的禮樂製度,而孔孟之道的儒學對他們來說太過於飄渺,聽起來像是神話。
對他們來說,自己的國家強大,開疆擴土,擁有更大的土地,他們也能擁有更多好處,即使現在好處還沒有多少進入他們的手中。
他們不知道的是,周子浩在臨淄收到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在臨淄種的棉花長的不錯,若是收成不錯,種下的那一片棉花,起碼可以製造幾千床棉被。
是的,幾千床而已,看起來不多,但是留下的種子就多了,來年繼續不用像之前那樣摸索,隻要用之前的經驗,讓那些地主大量種植就行。
當然,不能占用種糧食的田地,要多開荒地種植,這樣可以加快土地的開發,增加齊國收入,雖然這些在周子浩看來很不起眼,但是在齊國百姓眼中,這些東西都是開天辟地的東西。
除了棉花,還有玉米地瓜等作物也是大豐收,在這荒年,周子浩目睹了太多人餓死在路上,還有許多人吃野菜吃樹皮度日。
有了新的抗旱作物,可以盡快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周子浩知道自己的係統不可能什麽東西都可以買到,可是抗旱作物的種植,可是集結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總結出來的。
在那個季節該種什麽,到了豐收季節才能獲得多大的豐收。
既然係統提供了種子,那麽種下去就是,也正是當初自己的決定,才有這樣的大豐收。
這個喜悅還不能立即和別人分享,因為作物還沒有完全成熟,並沒有收迴來。
不過棉花已經收了幾批迴來,去棉花籽的機器早就已經讓人做好,正好派上用場。
這棉花去籽若是沒有技術,光靠手工去籽,那簡直就是扯淡,有機器當然用機器,雖然機器也是手工搖動,但是比其他好上很多。
中國自夏、商、周三代以來,約四千年中,中國古人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是以絲、麻為主,之後的一千年,逐漸轉變為以棉花為主。
禦寒還可以用動物的毛皮,做成裘衣,但是這是貴族階層才能享受,普通禦寒還比較原始。
所以周子浩對於用棉花編製棉被是非常熱衷的,這些年他都沒有怎麽享受到蓋棉被的舒服了,那些絲,麻做成的衣物實在是不能說能夠禦寒,動物皮毛還行,但是毛茸茸的,有的還有異味,很不舒服。
隻要等棉花成為齊國的大眾種植物,市麵上流通起來,然後再傳到其他地方,這樣就是真正實現穿暖了。
周子浩相信古人的智慧肯定不會太差,都是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好的東西,對他們有用,都會一一被他們保留。
孫臏這幾天帶著人一遍遍仔細記錄,問候,做到讓大部分士兵服從這次安排。
最後決定讓軍中人數的四分之三陪著蘇秦他們迴去,留下的四分之一守在邊境線,一邊操練一邊學習。
留下的人有一個好處就是待遇提高很多,比那些迴去的人獲得很多,並且讓蘇秦和孟嚐君安排人去做一件事,那就是讓留下的人的家人知道,他們孩子是英雄。
蘇秦直接答應了,這些事並不算難,再說他帶迴那麽多人,這點人手支出,一點都不愁。
“不用你說,我們都知道,孟大人和蘇大人一起迴來。”
“那真是太好了。”
整個軍中的將士都知道和談的消息,有高興也有傷心,因為他們之中有一部分人要留下。
不過像梁慎和趙文,作為炮兵團的主要人物,肯定要留下來,這是必須的,因為他們還要帶領他們繼續學習如何使用。
留下來的許多士兵,都需要學習大炮發射,不然單單依靠這點人,很難麵對今後的戰爭,不用誰提醒,都能預測到以後的路。
若是他們兩個知道周子浩在臨淄以及其他地方,正在趕造大量大炮,他們會做何感想。
還有他們沒有見過的輪船,甲板之上放的大炮,那些他們都不知道,隻懂得孫臏吩咐他們做什麽就做什麽,不需要做太多考慮。
梁慎問身邊的趙胖子:“你想家嗎?”
趙文說:“當然想,不過我更喜歡大王說過的一句話,齊國就是我們的家,我隻不過是守在家門口的孩子,保護家園是我們的責任。”
梁慎見這個胖子居然說出這麽有哲理的話,讓他很是驚訝,經過他這麽一說,自己的那點愁緒也拋之腦後。
梁慎問:“那你成家了嗎?”
趙文撓了撓頭說:“還沒,我現在也不大,再說家裏比較困難,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女人。”
梁慎聽到他還沒成親,安慰他一下,其實他自己也沒有成親,兩個光棍湊在一起,聊家常有些奇怪,不過卻沒有覺得沒有什麽不好。
趙文臉上帶著感激,隨即兩眼看向東方,說:“若不是大王給我安排開炮這麽一個職務,也不可能有我今天的地位。”
趙文想起他剛剛被拉到軍中,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兵,之前就是一個低賤到不能再卑微的農民,雖然不是奴隸,但是過的生活和奴隸差不多,所以他非常感激周子浩。
現在怎麽也是一個小頭領,俸祿比普通的士兵翻了一番不止,他的錢除了留給他家裏的父母,幾乎都不留一點在身上,因為他不喜歡出去玩。
每次占領一座城池,齊軍不像其他國家一樣隨便破壞,但是多多少少也會獲得一些戰利品,他自然也得到不少,不過都被他換成銀子,一並寄送迴老家。
在這提一下,齊軍之中,每隔一段時間迴有一隊信使專門為軍中的士兵送信送物資,但是每個人的數量不能多,是被限定的。
梁慎有些憂慮,感歎一聲:“也不知道這樣混亂的年代何時結束。”
他可不想一輩子在這裏,這樣的日子快點結束最好,這樣他也能過上平常的人生活。
趙文說:“我聽人說,我們齊國的稷下學宮裏的學者們在討論,是恢複以前周朝好還是用嚴酷的法製來治理國家,反正就是要統一成為一個國家。”
戰國的許多小民都不太懂周朝的禮樂製度,而孔孟之道的儒學對他們來說太過於飄渺,聽起來像是神話。
對他們來說,自己的國家強大,開疆擴土,擁有更大的土地,他們也能擁有更多好處,即使現在好處還沒有多少進入他們的手中。
他們不知道的是,周子浩在臨淄收到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在臨淄種的棉花長的不錯,若是收成不錯,種下的那一片棉花,起碼可以製造幾千床棉被。
是的,幾千床而已,看起來不多,但是留下的種子就多了,來年繼續不用像之前那樣摸索,隻要用之前的經驗,讓那些地主大量種植就行。
當然,不能占用種糧食的田地,要多開荒地種植,這樣可以加快土地的開發,增加齊國收入,雖然這些在周子浩看來很不起眼,但是在齊國百姓眼中,這些東西都是開天辟地的東西。
除了棉花,還有玉米地瓜等作物也是大豐收,在這荒年,周子浩目睹了太多人餓死在路上,還有許多人吃野菜吃樹皮度日。
有了新的抗旱作物,可以盡快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周子浩知道自己的係統不可能什麽東西都可以買到,可是抗旱作物的種植,可是集結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總結出來的。
在那個季節該種什麽,到了豐收季節才能獲得多大的豐收。
既然係統提供了種子,那麽種下去就是,也正是當初自己的決定,才有這樣的大豐收。
這個喜悅還不能立即和別人分享,因為作物還沒有完全成熟,並沒有收迴來。
不過棉花已經收了幾批迴來,去棉花籽的機器早就已經讓人做好,正好派上用場。
這棉花去籽若是沒有技術,光靠手工去籽,那簡直就是扯淡,有機器當然用機器,雖然機器也是手工搖動,但是比其他好上很多。
中國自夏、商、周三代以來,約四千年中,中國古人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是以絲、麻為主,之後的一千年,逐漸轉變為以棉花為主。
禦寒還可以用動物的毛皮,做成裘衣,但是這是貴族階層才能享受,普通禦寒還比較原始。
所以周子浩對於用棉花編製棉被是非常熱衷的,這些年他都沒有怎麽享受到蓋棉被的舒服了,那些絲,麻做成的衣物實在是不能說能夠禦寒,動物皮毛還行,但是毛茸茸的,有的還有異味,很不舒服。
隻要等棉花成為齊國的大眾種植物,市麵上流通起來,然後再傳到其他地方,這樣就是真正實現穿暖了。
周子浩相信古人的智慧肯定不會太差,都是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好的東西,對他們有用,都會一一被他們保留。
孫臏這幾天帶著人一遍遍仔細記錄,問候,做到讓大部分士兵服從這次安排。
最後決定讓軍中人數的四分之三陪著蘇秦他們迴去,留下的四分之一守在邊境線,一邊操練一邊學習。
留下的人有一個好處就是待遇提高很多,比那些迴去的人獲得很多,並且讓蘇秦和孟嚐君安排人去做一件事,那就是讓留下的人的家人知道,他們孩子是英雄。
蘇秦直接答應了,這些事並不算難,再說他帶迴那麽多人,這點人手支出,一點都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