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想借這個機會來談談我對閱讀的看法,來交流一下我的閱讀觀。我對閱讀的看法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就是直接閱讀經典,這句話包含三個關鍵詞:直接,閱讀,經典。我今天就講這三個關鍵詞。第一個是閱讀,講為什麽要讀書,閱讀的意義。第二個是經典,講讀什麽書,我的主張是讀經典。第三個是直接,講怎麽讀經典,我的主張是直接讀大師的原著。我的主張實際上是針對我認為的今天在閱讀上所存在的問題的,在這個媒體主導的時代,我們一定要多讀書,少看電視少上網,要多讀經典,少讀暢銷書,要直接讀大師的作品,少讀第二手、第三手的讀物。
一、為什麽讀:閱讀的意義
第一個問題講為什麽要讀書。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在讀書,但是可能抱著不同的目的。第一種是實用的目的。你的專業書你總得看,比如學生要讀本專業的教科書,或者走上工作崗位以後讀與職業有關的書,這個占了相當一部分。第二種是消遣,業餘時間隨便翻翻報紙、看看書,休息頭腦,消磨時光。在我看來,這兩種讀書都不算嚴格意義上的閱讀,如果一個人隻看專業書或者隻看消遣書,還不能說這個人是有閱讀生活的。那麽還必須有第三種閱讀,我認為是真正符合閱讀這個詞的本義的,就是作為精神生活的閱讀。通過讀書,你是在過精神生活,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啟迪和提高,隻有這樣,我認為才算是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我才承認你是有閱讀生活的。當然這三種讀書未必是衝突的,尤其是從事文化職業的人,如果你真正喜歡你的工作,就完全可以統一起來,你讀文史哲方麵的書,既是精神生活,又有助於你在專業領域的拓展,同時還是輕鬆的享受。
那麽作為精神生活的閱讀到底是一個什麽概念呢?人和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就是人是有精神屬性的,人是有精神生活的。從人類來說,人類自古以來有精神追求,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精神文化方麵的學科,比如哲學、宗教、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世世代代積累了很多精神上的財富,使得人類變得越來越文明,越來越和動物不同。作為個人來說,一個人精神生活的品質越高,就越是真正作為人在生活,每個人的生活品質、人生價值實際上取決於他的精神生活的品質、他的精神素質。
一個人怎麽樣才能具備比較高的精神生活品質呢?個人是不可能自發地擁有精神生活的,他必須加入到人類精神生活的傳統中去。這個傳統在什麽地方呢?很大程度上就在書籍裏麵,古今中外世世代代的書籍刻錄了人類精神追求的軌跡,保存了人類精神生活的成果。那麽個人要提高自己精神生活的品質,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去讀這些書,人類精神生活所積累的成果你去把它消化,接受成為自己的營養,這樣你的精神生活品質就提高了,你的精神素質就提高了。如果說書籍是人類精神生活最主要的載體,那麽閱讀就是個人精神生活最主要的方式。通過閱讀,個人超越時空的限製,與一切時代的優秀靈魂交談,從全人類的精神土壤中吸取營養。
可以把人類的精神生活相對地分為智力生活、情感生活、道德和信仰生活三個方麵。在書籍世界中,按學科劃分,與智力生活密切相關的是哲學和自然科學。哲學分兩大塊,一是對世界本質的沉思,二是對人生意義的尋求,前麵這一塊是很純粹的智力生活。與情感生活密切相關的是文學書籍和藝術。與道德和信仰生活密切相關的是哲學中人生哲學這一大塊,包括專門探究道德問題的倫理學,還有就是宗教、人文社會科學方麵的書籍。歷史書籍情況比較複雜,通史就可能涉及所有這三個方麵,分類史比如哲學史、科學史、文學史、宗教史則按照其類別而有所側重。我覺得讀史是一個捷徑,可以了解人類精神生活各個方麵的基本狀況。當然,這麽區分是極其相對的,因為無論人類還是個人,精神生活原本就是一個整體。事實上,一本真正的好書,它可以使你各個方麵的精神生活都活躍起來,同時得到智力的激勵、情感的滿足和靈魂的提升。
人活著到底什麽東西是最值得追求的?我自己的體會,隻要得到三樣東西就夠了。一個是優秀,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第二是幸福,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第三是寧靜,要有一顆寧靜的心。那麽,通過閱讀,我覺得就可以得到這三樣東西,這是閱讀能給我們的最好禮物。
優秀,就是有好的精神素質,精神生活的三個方麵都是高質量的。
先說智力生活。閱讀能使我們頭腦聰明,這有兩個含義,一是通過閱讀獲取知識。知識就是力量,我們都知道培根的這句名言,知識當然很重要,人類依靠知識可以改變世界的麵貌,個人依靠知識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過,我認為智力生活不僅僅是、甚至主要不是獲取知識,一個裝滿了知識的腦袋未必是一個聰明的腦袋,有時候適得其反,會是一個笨腦袋。智力品質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和獨立思考能力,是對智力活動的熱愛。什麽是真正的好書?如果隻是給我們一些知識,我認為這樣的書它的好處是有限的。真正的好書應該能夠激活我們的理性,使我們的智力活動保持在一個活躍的狀態,你會覺得作者思考的問題太有意思了,思考本身太有意思了,你也不由自主地要去想這個問題,這樣的書才是好書。一個智力活動始終保持在活躍狀態的人,我就說他是一個真正聰明的人,這樣的人才會是有創造性的。
其次,從情感生活來說,閱讀能讓我們的心靈變得豐富。人不隻是有理性,人不是一架思維的機器,人在生活的時候是帶著感情的,對人生會有情感層麵的體驗和感悟。正因為人是帶著感情看世界的,才會有美或醜的感受,美感是人類的創造。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和生命感悟都包含著矛盾,比如愛與孤獨,美與崇高,幸福與苦難,生與死。對於心靈來說,即使看似負麵的經歷,痛苦的經歷,因為豐富了情感的體驗,加深了生命的感悟,它們都是正麵的財富。通過閱讀,尤其是讀文學經典,那些大文豪都是情感大師、心靈大師,對人類情感的體會和觀察非常敏銳、細緻、到位,通過閱讀他們的作品,我們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得到了印證。從他們那裏,我們還可以學習怎樣作為旁觀者來觀察和分析自己的情感經歷,從而超越這些具體的經歷,加深對人性的認識。
最後,在道德和信仰方麵,閱讀可以給予我們幫助和指導。對於道德,我們要理解得深一些、寬一些。按照柏拉圖的說法,最高的哲學概念是“善”,也就是“好”。什麽樣的人是好人?什麽樣的社會是好社會?這是道德要闡明的問題。不但哲學和宗教,而且一切偉大的文學作品,還有許多偉人的自傳和傳記,都告訴我們,作為個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質是善良和高貴,好人就是心地善良、靈魂高貴的人。關於社會的道德,不但哲學中的倫理學,而且社會科學特別是政治學、法學、經濟學方麵的著作,都有深入的探討。社會科學領域裏的大師,隻要真正是大師,絕對不會限製在自己的專業裏就事論事,他一定會有一個理想目標,思考人類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一個基本的共識是正義,雖然對正義的理解會有差異,但都承認正義是最重要的社會道德,正義的社會才是好社會。價值觀是社會科學的靈魂,社會往什麽方向發展,人類和民族對此不是無能為力的,始終存在著我們往什麽方向推動的問題,價值觀起了巨大的作用。
</br>
一、為什麽讀:閱讀的意義
第一個問題講為什麽要讀書。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在讀書,但是可能抱著不同的目的。第一種是實用的目的。你的專業書你總得看,比如學生要讀本專業的教科書,或者走上工作崗位以後讀與職業有關的書,這個占了相當一部分。第二種是消遣,業餘時間隨便翻翻報紙、看看書,休息頭腦,消磨時光。在我看來,這兩種讀書都不算嚴格意義上的閱讀,如果一個人隻看專業書或者隻看消遣書,還不能說這個人是有閱讀生活的。那麽還必須有第三種閱讀,我認為是真正符合閱讀這個詞的本義的,就是作為精神生活的閱讀。通過讀書,你是在過精神生活,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啟迪和提高,隻有這樣,我認為才算是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我才承認你是有閱讀生活的。當然這三種讀書未必是衝突的,尤其是從事文化職業的人,如果你真正喜歡你的工作,就完全可以統一起來,你讀文史哲方麵的書,既是精神生活,又有助於你在專業領域的拓展,同時還是輕鬆的享受。
那麽作為精神生活的閱讀到底是一個什麽概念呢?人和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就是人是有精神屬性的,人是有精神生活的。從人類來說,人類自古以來有精神追求,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精神文化方麵的學科,比如哲學、宗教、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世世代代積累了很多精神上的財富,使得人類變得越來越文明,越來越和動物不同。作為個人來說,一個人精神生活的品質越高,就越是真正作為人在生活,每個人的生活品質、人生價值實際上取決於他的精神生活的品質、他的精神素質。
一個人怎麽樣才能具備比較高的精神生活品質呢?個人是不可能自發地擁有精神生活的,他必須加入到人類精神生活的傳統中去。這個傳統在什麽地方呢?很大程度上就在書籍裏麵,古今中外世世代代的書籍刻錄了人類精神追求的軌跡,保存了人類精神生活的成果。那麽個人要提高自己精神生活的品質,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去讀這些書,人類精神生活所積累的成果你去把它消化,接受成為自己的營養,這樣你的精神生活品質就提高了,你的精神素質就提高了。如果說書籍是人類精神生活最主要的載體,那麽閱讀就是個人精神生活最主要的方式。通過閱讀,個人超越時空的限製,與一切時代的優秀靈魂交談,從全人類的精神土壤中吸取營養。
可以把人類的精神生活相對地分為智力生活、情感生活、道德和信仰生活三個方麵。在書籍世界中,按學科劃分,與智力生活密切相關的是哲學和自然科學。哲學分兩大塊,一是對世界本質的沉思,二是對人生意義的尋求,前麵這一塊是很純粹的智力生活。與情感生活密切相關的是文學書籍和藝術。與道德和信仰生活密切相關的是哲學中人生哲學這一大塊,包括專門探究道德問題的倫理學,還有就是宗教、人文社會科學方麵的書籍。歷史書籍情況比較複雜,通史就可能涉及所有這三個方麵,分類史比如哲學史、科學史、文學史、宗教史則按照其類別而有所側重。我覺得讀史是一個捷徑,可以了解人類精神生活各個方麵的基本狀況。當然,這麽區分是極其相對的,因為無論人類還是個人,精神生活原本就是一個整體。事實上,一本真正的好書,它可以使你各個方麵的精神生活都活躍起來,同時得到智力的激勵、情感的滿足和靈魂的提升。
人活著到底什麽東西是最值得追求的?我自己的體會,隻要得到三樣東西就夠了。一個是優秀,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第二是幸福,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第三是寧靜,要有一顆寧靜的心。那麽,通過閱讀,我覺得就可以得到這三樣東西,這是閱讀能給我們的最好禮物。
優秀,就是有好的精神素質,精神生活的三個方麵都是高質量的。
先說智力生活。閱讀能使我們頭腦聰明,這有兩個含義,一是通過閱讀獲取知識。知識就是力量,我們都知道培根的這句名言,知識當然很重要,人類依靠知識可以改變世界的麵貌,個人依靠知識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過,我認為智力生活不僅僅是、甚至主要不是獲取知識,一個裝滿了知識的腦袋未必是一個聰明的腦袋,有時候適得其反,會是一個笨腦袋。智力品質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和獨立思考能力,是對智力活動的熱愛。什麽是真正的好書?如果隻是給我們一些知識,我認為這樣的書它的好處是有限的。真正的好書應該能夠激活我們的理性,使我們的智力活動保持在一個活躍的狀態,你會覺得作者思考的問題太有意思了,思考本身太有意思了,你也不由自主地要去想這個問題,這樣的書才是好書。一個智力活動始終保持在活躍狀態的人,我就說他是一個真正聰明的人,這樣的人才會是有創造性的。
其次,從情感生活來說,閱讀能讓我們的心靈變得豐富。人不隻是有理性,人不是一架思維的機器,人在生活的時候是帶著感情的,對人生會有情感層麵的體驗和感悟。正因為人是帶著感情看世界的,才會有美或醜的感受,美感是人類的創造。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和生命感悟都包含著矛盾,比如愛與孤獨,美與崇高,幸福與苦難,生與死。對於心靈來說,即使看似負麵的經歷,痛苦的經歷,因為豐富了情感的體驗,加深了生命的感悟,它們都是正麵的財富。通過閱讀,尤其是讀文學經典,那些大文豪都是情感大師、心靈大師,對人類情感的體會和觀察非常敏銳、細緻、到位,通過閱讀他們的作品,我們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得到了印證。從他們那裏,我們還可以學習怎樣作為旁觀者來觀察和分析自己的情感經歷,從而超越這些具體的經歷,加深對人性的認識。
最後,在道德和信仰方麵,閱讀可以給予我們幫助和指導。對於道德,我們要理解得深一些、寬一些。按照柏拉圖的說法,最高的哲學概念是“善”,也就是“好”。什麽樣的人是好人?什麽樣的社會是好社會?這是道德要闡明的問題。不但哲學和宗教,而且一切偉大的文學作品,還有許多偉人的自傳和傳記,都告訴我們,作為個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質是善良和高貴,好人就是心地善良、靈魂高貴的人。關於社會的道德,不但哲學中的倫理學,而且社會科學特別是政治學、法學、經濟學方麵的著作,都有深入的探討。社會科學領域裏的大師,隻要真正是大師,絕對不會限製在自己的專業裏就事論事,他一定會有一個理想目標,思考人類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一個基本的共識是正義,雖然對正義的理解會有差異,但都承認正義是最重要的社會道德,正義的社會才是好社會。價值觀是社會科學的靈魂,社會往什麽方向發展,人類和民族對此不是無能為力的,始終存在著我們往什麽方向推動的問題,價值觀起了巨大的作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