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特巴爾斯基的角球開了出來,直取中路。
在那裏,克林斯曼、巴拉克、薩默爾等幾名高大的球員在那裏候著。
點傳得極好,送到了巴拉克的頭頂附近,但巴西隊的中後衛布蘭科對落點的判斷同樣準確,他和巴拉克同時起跳。
布蘭科搶到了這個點,用力頂出了禁區。
在禁區外,哈斯勒把球攔截了下來,迎著球,順勢一推,球重新飛迴到禁區裏。
二次進攻的威脅甚至會更大,一些球隊就會刻意的加強二次進攻的演練,畢竟想要利用定位球,搶到第一點攻門成功,概率並不算高。
搶下第二點重新組織進攻,不失為上策。
球隊也正是按照這樣的方針進行著比賽。
哈斯勒迎接一推,不要小看這個技術動作,你不敢太發力,所以對球的控製就不會那麽精準,要根據來球的力量和速度,還有角度等綜合考慮,然後再利用你腳法和擊球點的變化,來決賽力量的多少。
這簡單的一傳,對球員的能力要求極高,沒有長年累月的訓練和比賽,不可能傳出好球。
球送到了禁區裏,這是一個半高球。
哈斯勒也隻能把球控製到這個程度,他已經做到了極致。
克林斯曼在迴跑,見球飛過來,他沒有時間去停球調整,在禁區內停球是大忌,機會就會讓你一停馬上消失。
優秀的球員在禁區裏通常都是直接射門,利用身體的變化去適應球的線路。
而不是讓球來適應你,讓你慢慢的調整到最佳的位置才去射門。
那是業餘球員才做的事情。
對於他們來說,擊球前的工作更重要,他們要學會用各種姿勢去適應,機會就在瞬間。
克林斯曼也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做出決定。
下意識的,克林斯曼的身體半勾了下來,他要碰到球,並且完成進攻,還需要一點向前的俯衝力。
他的身體幾乎變成了一條平行線,頭用力的一甩!
這是怎麽做到的?
這簡直是雜技演員的身手呀!
克林斯曼如此高大,動作還能做得極其輕盈、靈活,身為德國三架馬車之一,名不虛傳!
德國隊的輝煌,就是在這些敬業的球員身上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球被克林斯曼頂到,有些略高,飛行起來也顯得有些漂浮,線路不穩定,這也是和克林斯曼的發力沒有完全控製住皮球有關。
他已經盡力了,能夠頂到球,並讓球按照設計的線路而去,他已經做到了極致。
後麵的事情,就看運氣。
運氣好像也站到了德國隊一邊,這個有些飄蕩的皮球飛了過去,在球的線路上,阿爾代爾本可以碰到皮球,他用頭一頂,想將球再次頂出禁區。
頂空了!
這可真不是阿爾代爾的錯,克林斯曼將頭甩出去以後,皮球的軌跡就已經變得相當詭異,而且在空中出現了一道小小的曲線。
在阿爾代爾的那個防守區域,皮球滑過。
這種變向的球很快,阿爾代爾傾盡全力,也沒有碰到球。
球越過他以後,有一個明顯的下墜,站在門前保護的卡洛斯也來不及做出反應,球從他的身側滾進了球網。
每一個環節看上去都好像剛剛到位。
太精細了!
相信克林斯曼在把球頂出去的時候,也不可能會想到後麵發生的事情,他隻是盡到了一個前鋒的責任,拚盡全力的去爭搶這個頭球。
而結果讓人滿意。
克林斯曼高舉著雙手,站在原地,一臉驕傲。
這個進球太關鍵了!
在被巴西隊圍攻和占盡風光了近三十分鍾以後,德國人終於發威,利用一個同樣漂亮的進球,板迴一分。
一比二!
能夠盡快的將比分差距縮短,也會讓德國隊員的心態及時的調整迴來。
加油!
球迷們為德國隊的精彩表演喝彩。
在中國隊的轉播室裏,隊員們也集體鼓起了掌,這個進球相當漂亮。
他們紛紛討論起來。
“克林斯曼身體的柔韌性可真強呀,這個球這樣處理,恐怕真沒有幾個人能想到!”。
“是呀,他甩頭的那一些,身體完全繃緊,這腰腹和力量也真強!”。
“最主要的還是他的意識強,能夠在那一瞬間做出這樣的決定!”。
江亦辰靜靜聽著他們討論,不時點一下頭。
“江亦辰,這個球換成你,你會怎麽處理?”,有人問他。
這小子摸了摸頭,“我呀,我會把球再傳出禁區,送到哈斯勒腳下,由他來一腳遠射!”,江亦辰沒有猶豫。
隊友們有人點起了頭,其實江亦辰的這個處理方式可能會更好,哈斯勒將球傳出去以後,已經向前,在他身邊的防守隊員也已經被拉開,禁區正處於混亂之中。
如果這個球可以傳得很好,讓他有直接迎球遠射的機會,破門的概率同樣不小。
隻是和克林斯曼的進球比起來,就太沒有創意了。
“切!”,有隊員甩了甩手。
“你小子呀,就知道胡說,那樣處理,我也會,我們是想問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江亦辰不想理他們,他的腦子要留到比賽中去用,平時他更多的是學習和沉澱,靈感可不是你苦思冥想得到的,靈感是迸發出來的,你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會自然迸發,這好像也是自然原理。
他不和隊友爭辯,換了個話題,“現在德國隊進球了,你們是不是後悔剛才選擇錯誤了,現在還可以改變主意,有沒有人願意和我站在一起?”。
這小子平時不太愛說話,隊友們對他更多的是敬重,隻有幾名老球員在和他說話的時候,可以開開玩笑,像今天這樣自然,真的不太多。
球隊想要成為一家人,就需要這樣的氛圍,讓隊員們可以在輕鬆的氣氛下交流感情,這對於他們在場上是有幫助的。
金誌陽也笑了起來,“這樣吧,規則改一下,在雙方差距隻有一個球的範圍內,你們都可以隨時改變主意!”。
是嗎?
這是不是有些不太慎重了?
其實就是玩玩,沒有人當真,金誌陽這樣做也是讓大家可以玩得更隨意。
“那金指導,您現在選哪一隊呢?”。
在那裏,克林斯曼、巴拉克、薩默爾等幾名高大的球員在那裏候著。
點傳得極好,送到了巴拉克的頭頂附近,但巴西隊的中後衛布蘭科對落點的判斷同樣準確,他和巴拉克同時起跳。
布蘭科搶到了這個點,用力頂出了禁區。
在禁區外,哈斯勒把球攔截了下來,迎著球,順勢一推,球重新飛迴到禁區裏。
二次進攻的威脅甚至會更大,一些球隊就會刻意的加強二次進攻的演練,畢竟想要利用定位球,搶到第一點攻門成功,概率並不算高。
搶下第二點重新組織進攻,不失為上策。
球隊也正是按照這樣的方針進行著比賽。
哈斯勒迎接一推,不要小看這個技術動作,你不敢太發力,所以對球的控製就不會那麽精準,要根據來球的力量和速度,還有角度等綜合考慮,然後再利用你腳法和擊球點的變化,來決賽力量的多少。
這簡單的一傳,對球員的能力要求極高,沒有長年累月的訓練和比賽,不可能傳出好球。
球送到了禁區裏,這是一個半高球。
哈斯勒也隻能把球控製到這個程度,他已經做到了極致。
克林斯曼在迴跑,見球飛過來,他沒有時間去停球調整,在禁區內停球是大忌,機會就會讓你一停馬上消失。
優秀的球員在禁區裏通常都是直接射門,利用身體的變化去適應球的線路。
而不是讓球來適應你,讓你慢慢的調整到最佳的位置才去射門。
那是業餘球員才做的事情。
對於他們來說,擊球前的工作更重要,他們要學會用各種姿勢去適應,機會就在瞬間。
克林斯曼也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做出決定。
下意識的,克林斯曼的身體半勾了下來,他要碰到球,並且完成進攻,還需要一點向前的俯衝力。
他的身體幾乎變成了一條平行線,頭用力的一甩!
這是怎麽做到的?
這簡直是雜技演員的身手呀!
克林斯曼如此高大,動作還能做得極其輕盈、靈活,身為德國三架馬車之一,名不虛傳!
德國隊的輝煌,就是在這些敬業的球員身上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球被克林斯曼頂到,有些略高,飛行起來也顯得有些漂浮,線路不穩定,這也是和克林斯曼的發力沒有完全控製住皮球有關。
他已經盡力了,能夠頂到球,並讓球按照設計的線路而去,他已經做到了極致。
後麵的事情,就看運氣。
運氣好像也站到了德國隊一邊,這個有些飄蕩的皮球飛了過去,在球的線路上,阿爾代爾本可以碰到皮球,他用頭一頂,想將球再次頂出禁區。
頂空了!
這可真不是阿爾代爾的錯,克林斯曼將頭甩出去以後,皮球的軌跡就已經變得相當詭異,而且在空中出現了一道小小的曲線。
在阿爾代爾的那個防守區域,皮球滑過。
這種變向的球很快,阿爾代爾傾盡全力,也沒有碰到球。
球越過他以後,有一個明顯的下墜,站在門前保護的卡洛斯也來不及做出反應,球從他的身側滾進了球網。
每一個環節看上去都好像剛剛到位。
太精細了!
相信克林斯曼在把球頂出去的時候,也不可能會想到後麵發生的事情,他隻是盡到了一個前鋒的責任,拚盡全力的去爭搶這個頭球。
而結果讓人滿意。
克林斯曼高舉著雙手,站在原地,一臉驕傲。
這個進球太關鍵了!
在被巴西隊圍攻和占盡風光了近三十分鍾以後,德國人終於發威,利用一個同樣漂亮的進球,板迴一分。
一比二!
能夠盡快的將比分差距縮短,也會讓德國隊員的心態及時的調整迴來。
加油!
球迷們為德國隊的精彩表演喝彩。
在中國隊的轉播室裏,隊員們也集體鼓起了掌,這個進球相當漂亮。
他們紛紛討論起來。
“克林斯曼身體的柔韌性可真強呀,這個球這樣處理,恐怕真沒有幾個人能想到!”。
“是呀,他甩頭的那一些,身體完全繃緊,這腰腹和力量也真強!”。
“最主要的還是他的意識強,能夠在那一瞬間做出這樣的決定!”。
江亦辰靜靜聽著他們討論,不時點一下頭。
“江亦辰,這個球換成你,你會怎麽處理?”,有人問他。
這小子摸了摸頭,“我呀,我會把球再傳出禁區,送到哈斯勒腳下,由他來一腳遠射!”,江亦辰沒有猶豫。
隊友們有人點起了頭,其實江亦辰的這個處理方式可能會更好,哈斯勒將球傳出去以後,已經向前,在他身邊的防守隊員也已經被拉開,禁區正處於混亂之中。
如果這個球可以傳得很好,讓他有直接迎球遠射的機會,破門的概率同樣不小。
隻是和克林斯曼的進球比起來,就太沒有創意了。
“切!”,有隊員甩了甩手。
“你小子呀,就知道胡說,那樣處理,我也會,我們是想問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江亦辰不想理他們,他的腦子要留到比賽中去用,平時他更多的是學習和沉澱,靈感可不是你苦思冥想得到的,靈感是迸發出來的,你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會自然迸發,這好像也是自然原理。
他不和隊友爭辯,換了個話題,“現在德國隊進球了,你們是不是後悔剛才選擇錯誤了,現在還可以改變主意,有沒有人願意和我站在一起?”。
這小子平時不太愛說話,隊友們對他更多的是敬重,隻有幾名老球員在和他說話的時候,可以開開玩笑,像今天這樣自然,真的不太多。
球隊想要成為一家人,就需要這樣的氛圍,讓隊員們可以在輕鬆的氣氛下交流感情,這對於他們在場上是有幫助的。
金誌陽也笑了起來,“這樣吧,規則改一下,在雙方差距隻有一個球的範圍內,你們都可以隨時改變主意!”。
是嗎?
這是不是有些不太慎重了?
其實就是玩玩,沒有人當真,金誌陽這樣做也是讓大家可以玩得更隨意。
“那金指導,您現在選哪一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