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一個禪者迴到真實自我的時候,花草樹木是在哪裏呢?這是法華精神,就是一地即是種種山川草木,而不是除去山川草木還別有一地,那麽,山川草木不都是我們自性法身的流露,不也是成就我們的一部分嗎?
在無明的冰火中
所以修習禪法的人,固然是迴到真實本來的麵目,要從自性開始,可是外在的對應上,卻必須知道連花草樹木都是不可輕慢、不可任意摧折的,如果我們在麵對外在的事物的時候不能有敬重包容的心,不能把它放進自我心量的一部分,那我們就難以理解“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的真諦了。
山川草木還不是很難對應的,最難對應的是我們四散飄飛的心念,我們常說想像力如天馬行空,是難以駕馭的,其實,從無明升起的妄念也是想像力的一部分,如同天馬一樣飄忽來去,不要說駕馭了,有時我們一點都不知道它升起的地方,當然也不能控製它飛往的所在了。
想像力如果是天馬,天馬總要有一個來處的,總要有一處天馬的故鄉;或者說,這天馬在飛行動盪的途中,總有落下歇息的時候。對禪者來說,那天馬的故鄉,那天馬偶爾息足,正是進入禪定的第一步,所以佛經裏才說:“多知多識,不如息念。”息念也等於係住了那匹沒有一定方向飛行的天馬。
不過,有一些禪者,因此認為人的想像力、意識、妄念是無意義的,這反而使他們的禪失去了活潑有國力的生機,而成為枯木寒岩一派了。想像力乃至妄念這樣的東西,固然是禪者的幹擾,何嚐不是禪者最好的鍛鍊呢?
佛經裏不是有一位“罔明菩薩”嗎?罔明就是天明,無明是想像、意識、妄念的來處,也正是意念天馬的故鄉,連無明都成就了大菩薩,我們如何敢輕視無明呢?無明從何處來?《中阿含經》說:“人以愛為食,愛以無明為食,無明以五蓋為食,乃至不信以聞惡法為食,譬如大海以大河為食,大河以小河為食,乃至溪澗平澤以雨為食。”也就是由於聽到惡法而不能正法,不能信正法就生出貪、嗔、癡、慢、疑五種蓋障,因為五蓋而生出無明,由於無明才生愛欲,有了愛欲才有了人。
如果一個人沒有無明就不會投生為人了,因此我們不能輕視無明。
《止觀輔行》裏說:“為迷冰者,指水為冰。為迷水者,指冰為水。如迷法性即指無明。如迷無明即指法性。若失此意,俱迷二法。幫知世人非但不識即無明之法性,亦乃不識即法性之無明。”這是多少晶瑩剔透的見解,法性與無明本來就是一體,就像冰與水一樣,無明的冰就是法性的水呀!無明一轉,就是般若;煩惱一轉,即成智慧;迷執一迴身,就是覺悟了。這正是六祖慧能說的:“一念迷,即是眾生;一念覺,即是佛。”
修行人對待自我的無明,並不是斬斷無明,而是在無明的冰火中,冶煉出般若慧水;同樣的,修行人在對待山川草木時,是不輕賤一片地、一根草、一朵花、一棵樹,那是因為大地無不是法界,法界中無不是我們自性的流露,而且即使是小草上的一滴露水,無不是飽孕著般若的,隻看我們有沒有明淨的心地去觀照罷了。曾經有人問牛頭慧忠禪師說:“阿那個是佛心?”他主:“牆壁瓦礫是。”又有人問他說:“你說無情也有佛性,那麽有情又怎麽說?”他說:“無情尚爾,況有情耶?”
在禪宗時在,類似這樣的說法很多,有一個有名的公案,可以使我們更清楚這種說法的題旨。
一闡提人,皆有佛性
晉朝的大禪師竺道生,他曾向當時最偉大的譯師鳩摩羅什修學佛法,他常說:“一闡提人,皆得成佛。”當時《大涅 經》尚未流傳於中土,大家聽到了這種說法都非常驚懼,認為非佛所說,是背離了佛道的。
因為:“一闡提人”依照《楞伽經》的說法是:“一闡提有二種,一者舍一切善根。及於無始眾生發願。”意思是闡提分為兩種,一種是斷善闡提,就是起大邪見而斷一切善根的人。二種是大悲闡提,是指有大悲心的菩薩,發願要度盡一切眾生才成佛,由於眾生沒有度盡的時候,自己也就成佛無期。理論上,充滿邪見的人、毫無善根的人,成佛當然無望;而那些要度盡眾生才成佛的菩薩們,由於他自許的諾言,成佛也是遙不可及的事了。
可是竺道生竟敢說他們都能成佛,很自然引起了眾人的疑慮,甚至都屏棄他的說法,但他仍堅持這個看法,還發下誓言:“若我所說,反於經義者,請於現身即表厲疾,若於實相不相違背者,願舍壽時據獅子座。”(如果我說的話有違反經義,現在就讓我得重病,如果我說的法不違背實相,但願我死時是坐在獅子座上說法,安然而逝。)說完,他拂袖而去。
竺道生後來進入平江虎丘山,搬了一堆石頭豎起來做聽眾,他就為那些石頭講經,講到“闡提悉有佛性”的時候,他問那些石頭說:“如我所說,契佛心否?”聽講的石頭全部點頭。這個景象被路過的人看見了,傳說:“道生說法,頑石點頭”,大家又認為他有道,十天之內來跟隨他的學徒有數百人,後來他到廬山去,從眾更多。
十斛芝麻樹上攤
唐朝的時候,我國出現過一位偉大的居士龐蘊,他是石頭希遷、馬祖道一兩位禪師的弟子,他雖未出家,但後世禪宗仍把他列入重要的地位。
</br>
在無明的冰火中
所以修習禪法的人,固然是迴到真實本來的麵目,要從自性開始,可是外在的對應上,卻必須知道連花草樹木都是不可輕慢、不可任意摧折的,如果我們在麵對外在的事物的時候不能有敬重包容的心,不能把它放進自我心量的一部分,那我們就難以理解“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的真諦了。
山川草木還不是很難對應的,最難對應的是我們四散飄飛的心念,我們常說想像力如天馬行空,是難以駕馭的,其實,從無明升起的妄念也是想像力的一部分,如同天馬一樣飄忽來去,不要說駕馭了,有時我們一點都不知道它升起的地方,當然也不能控製它飛往的所在了。
想像力如果是天馬,天馬總要有一個來處的,總要有一處天馬的故鄉;或者說,這天馬在飛行動盪的途中,總有落下歇息的時候。對禪者來說,那天馬的故鄉,那天馬偶爾息足,正是進入禪定的第一步,所以佛經裏才說:“多知多識,不如息念。”息念也等於係住了那匹沒有一定方向飛行的天馬。
不過,有一些禪者,因此認為人的想像力、意識、妄念是無意義的,這反而使他們的禪失去了活潑有國力的生機,而成為枯木寒岩一派了。想像力乃至妄念這樣的東西,固然是禪者的幹擾,何嚐不是禪者最好的鍛鍊呢?
佛經裏不是有一位“罔明菩薩”嗎?罔明就是天明,無明是想像、意識、妄念的來處,也正是意念天馬的故鄉,連無明都成就了大菩薩,我們如何敢輕視無明呢?無明從何處來?《中阿含經》說:“人以愛為食,愛以無明為食,無明以五蓋為食,乃至不信以聞惡法為食,譬如大海以大河為食,大河以小河為食,乃至溪澗平澤以雨為食。”也就是由於聽到惡法而不能正法,不能信正法就生出貪、嗔、癡、慢、疑五種蓋障,因為五蓋而生出無明,由於無明才生愛欲,有了愛欲才有了人。
如果一個人沒有無明就不會投生為人了,因此我們不能輕視無明。
《止觀輔行》裏說:“為迷冰者,指水為冰。為迷水者,指冰為水。如迷法性即指無明。如迷無明即指法性。若失此意,俱迷二法。幫知世人非但不識即無明之法性,亦乃不識即法性之無明。”這是多少晶瑩剔透的見解,法性與無明本來就是一體,就像冰與水一樣,無明的冰就是法性的水呀!無明一轉,就是般若;煩惱一轉,即成智慧;迷執一迴身,就是覺悟了。這正是六祖慧能說的:“一念迷,即是眾生;一念覺,即是佛。”
修行人對待自我的無明,並不是斬斷無明,而是在無明的冰火中,冶煉出般若慧水;同樣的,修行人在對待山川草木時,是不輕賤一片地、一根草、一朵花、一棵樹,那是因為大地無不是法界,法界中無不是我們自性的流露,而且即使是小草上的一滴露水,無不是飽孕著般若的,隻看我們有沒有明淨的心地去觀照罷了。曾經有人問牛頭慧忠禪師說:“阿那個是佛心?”他主:“牆壁瓦礫是。”又有人問他說:“你說無情也有佛性,那麽有情又怎麽說?”他說:“無情尚爾,況有情耶?”
在禪宗時在,類似這樣的說法很多,有一個有名的公案,可以使我們更清楚這種說法的題旨。
一闡提人,皆有佛性
晉朝的大禪師竺道生,他曾向當時最偉大的譯師鳩摩羅什修學佛法,他常說:“一闡提人,皆得成佛。”當時《大涅 經》尚未流傳於中土,大家聽到了這種說法都非常驚懼,認為非佛所說,是背離了佛道的。
因為:“一闡提人”依照《楞伽經》的說法是:“一闡提有二種,一者舍一切善根。及於無始眾生發願。”意思是闡提分為兩種,一種是斷善闡提,就是起大邪見而斷一切善根的人。二種是大悲闡提,是指有大悲心的菩薩,發願要度盡一切眾生才成佛,由於眾生沒有度盡的時候,自己也就成佛無期。理論上,充滿邪見的人、毫無善根的人,成佛當然無望;而那些要度盡眾生才成佛的菩薩們,由於他自許的諾言,成佛也是遙不可及的事了。
可是竺道生竟敢說他們都能成佛,很自然引起了眾人的疑慮,甚至都屏棄他的說法,但他仍堅持這個看法,還發下誓言:“若我所說,反於經義者,請於現身即表厲疾,若於實相不相違背者,願舍壽時據獅子座。”(如果我說的話有違反經義,現在就讓我得重病,如果我說的法不違背實相,但願我死時是坐在獅子座上說法,安然而逝。)說完,他拂袖而去。
竺道生後來進入平江虎丘山,搬了一堆石頭豎起來做聽眾,他就為那些石頭講經,講到“闡提悉有佛性”的時候,他問那些石頭說:“如我所說,契佛心否?”聽講的石頭全部點頭。這個景象被路過的人看見了,傳說:“道生說法,頑石點頭”,大家又認為他有道,十天之內來跟隨他的學徒有數百人,後來他到廬山去,從眾更多。
十斛芝麻樹上攤
唐朝的時候,我國出現過一位偉大的居士龐蘊,他是石頭希遷、馬祖道一兩位禪師的弟子,他雖未出家,但後世禪宗仍把他列入重要的地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