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兩人默默地關掉了電腦,整理好了東西離開了。


    一路無話。


    隻是沉默的兩個人,一個看起來鬥誌滿滿,一個卻是滿臉沉悶。


    但是不約而同的,兩人都了然了一件事,那就是為什麽這個課題是南宮暖暖在研究,何誌那樣的一級教授以及魏嚴那樣的三即教授卻隻能做輔助的原因。


    南宮暖暖這個研究項目簡直……太瘋狂了。


    很快,石雅琳這邊就得到了南宮暖暖的研究課題內容。


    聽到內容的時候,就連基因、神經和細胞研究所的所長都震驚了。


    震驚之後就是不屑。


    周祥林是最先發表意見的。


    “這恐怕是天方夜譚吧?這不可能。”作為神經研究所除了所長王啟仁外最厲害的一名教授,周祥林首先表示不信。


    王啟仁點頭,同意了周祥林的說法。


    細胞研究所的李弭說道:“對於細胞來說,隻要有基因和神經做支撐,良好細胞的確是可以再生的。不過她能研究出來基因和神經元的修複方程式嗎?”


    “那不可能。”朗震直接否決。


    “每個人的遺傳基因都是不同的,每個部位細胞所受的基因控製也是不一樣的。基因對性狀的控製不但有一對等位基因控製一對相對性狀,也有一對等位基因控製影響多個性狀,還有多個基因控製影響一種性狀的現象。


    每一個燒傷病人燒傷的部位都不同。這就導致每一個燒傷部位的損壞基因和神經都不同。根本就是不同部位,不同的控製係統。你不能讓炮兵團的指揮跑去打海仗和空仗吧?這怎麽能是一個方程式就可以一勞永逸地搞定的?”


    王啟仁點頭,對朗震的話深表讚同。


    此刻這裏除了石雅琳以及署醫大研究院的幾個人外,醫協院院長石茂誠、石雅琳的母親裴季雲,以及醫協院的幾名資深專家教授都在。


    石茂誠和裴季雲也都是教授級別的存在,看著一眾專家教授們紛紛否決,他們卻是將目光看向了石雅琳。


    石雅琳進入署醫大研究院也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了。李弭、王啟仁和朗震三人剛開始不過是把石雅琳當成了一個助力,一個可以幫他們聯係醫協院,請醫協院專家教授幫著他們研究手上項目的助力。結果在和石雅琳接觸的這一個月的時間裏,大家才知道,這個大一的新生,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但卻卻是一肚子的貨。


    如今見到醫協院這些專家教授,甚至就連院長石茂誠都隱隱以她為尊,三位這才真正證實了心中的猜想。


    石雅琳這個女娃娃,絕不簡單!


    她的造化絕對不比南宮暖暖差!


    見大家都看向自己,石雅琳卻是微微一笑。


    “基因和神經雖然都是千頭萬緒,千變萬化的,但大家不要忘了,它們都是出自於人體。我們這個星球之所以能夠凝聚出生物體,就是因為所有的生物體都和這個星球的生命息息相關。基因鏈是可以轉變的,基因鏈一旦轉變,人也將變一個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唯有情深似暖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原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原來並收藏唯有情深似暖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