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的兩個孩子如今也都是十八九歲的小夥子,結果因為他們娘的一兩句話而羞得麵紅耳赤的,甚至連抬頭看都不敢。
“這有什麽可害羞的,婚姻嫁娶這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不如你們跟三嬸說說你們自己究竟喜歡什麽樣的姑娘,我也能幫著給你們掌掌眼。”
雖然羅氏知道林舒並不一定能真的給兩個孩子找一門像樣的親事,但林舒說出來的這話就已經讓羅氏很是高興了。
“還不趕緊謝謝你們三嬸子,有你們三嬸子幫忙,你們的親事可算是有著落了。”羅氏笑道。
老二薛正堂一向都是沉默寡言的人,哪怕就算是親密的人再多,也很難聽見他能夠說上一兩句話的,所以現在家裏外麵基本上一把抓的就是羅氏了,而羅氏這些年更是曆練成了一個雷厲風行的人。
好在薛正堂這個人雖然話不多,但是幹活卻很賣力,當年林舒給他出了這麽一個主意,而他更是利用林舒給他出的這個主意,這麽多年來攢下了不少的家產。
不過薛正堂這個人並不是什麽貪心的人,現在也就是在鎮上開著一兩家店鋪。每個月的收入也挺穩定的,而他最在乎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多多的買些田地。
畢竟莊戶人家最在乎的就是田產了,而他基本上攢了一兩百兩銀子之後就會開始添置田地。
這幾年的時間下來,竟然也讓他攢到了幾百畝地,這要是放在從前,那就已經是妥妥的小地主了。不過現在的他卻已經誌不在此,還是希望能夠再多攢一點,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多積累一些。
雖然說薛正堂的這種想法,看起來有些小市民的心理,但在經過了幾乎算是一夜暴富之後,還能有這樣的心態,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而且哪怕現在二房的積蓄已經算作是很不少了,也依舊沒有說給家裏添個人伺候的人什麽的,基本上都還是家裏人自己做。
“我們這些皮糙肉厚的,哪裏用得著人伺候,再說了又不是走不動路,這哪裏就用的著等別人來伺候了。”
羅氏這話雖然說的是自己,但是聽在董氏的耳朵裏卻覺得很刺耳,因為她現在的年紀也不是很大,但是使喚起人來卻很順手,甚至在不少的時候,還會使喚使喚羅氏。
不過羅氏作為一個兒媳婦,被婆婆使喚自然不會拒絕了,隻是有的時候其實就是董氏她沒事找事,故意跟羅氏為難。
一般來說董氏要是故意跟董氏為難,那麽羅氏就會把董氏吩咐給她的事情做完以後,再借故離開,絕對不會在董氏麵前多呆一刻。
而早在當年鬧分家的時候,董氏就已經見識到羅氏了,知道羅氏其實並不是像從前所表現的那樣軟弱可欺,而且一個一旦被經常壓迫的人突然爆發了以後,絕對要比平時看上去兇狠的人要嚇人的多。
所以董氏雖然會時不時的找羅氏一些麻煩,但卻絕對不敢太過分了,而且是還要拿捏著分寸的。
“也是為了方便,像我們現在這屋裏裏外外伺候的人也挺多的。”林舒說道。
“三弟妹,你的情況又不一樣。再說了,我就是覺得這真要是有人來伺候吧,恐怕我多半還是不習慣的。”
林舒知道羅氏其實這已經是打定了自己的主意,便決定不再勸說了,反正家裏要不要添人口,那都是他們二房自己的事情,自己隻要稍微提一提,旁人要是不願意的話,自己又何必勉強呢?
“對了三弟妹,這一趟你們迴來準備在家裏呆多長時間?”羅氏問道。
林舒笑了笑看向董氏說道,“當初是因為收到了家鄉的來信,說是家裏的老人病的一病不起。所以我們這才急匆匆的從京城趕了迴來,但現在看來,這情況似乎有些不符實啊!”
這就很尷尬了,當初董氏給京城去信的時候的確是這麽說的,不過那也隻是因為薛老爹感染了一些小毛病而已。但董氏覺得如果自己不說得嚴重一些的話,京城那邊肯定不會理會的,但是結果誰知道竟然是林舒攜家帶口的迴來了,而且還一次性帶迴來了這麽多的孩子。
最關鍵的就是林舒他們迴來的實在是太突然了,讓她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她想的是自己去那封信,迴來的肯定是薛紹,畢竟薛紹才是她的親兒子,誰知道結果迴來的竟然是林舒。
“都是些小毛病,哪裏就用得著你們特意迴來了。”薛老爹說道。
不過當初董氏寫這封家書的時候,其實他也看見了,自然也是知道董氏的這份信裏到底寫了一些什麽,現在說這句話也不過就是為了讓自己這個當公爹的麵子上好看一些罷了。
“爹病了,我們迴來看看那也是應該的。”林舒笑道。
“你們在京城過得都還好吧?”薛老爹問道。
“都挺好的。”
“聽說薛恆考上了探花,現在在京城裏當官,究竟是當個什麽官?”
“在翰林院裏麵當編修,也算是一個清苦的衙門。”當然翰林院這個衙門雖然清苦,可是一旦進入翰林院,那麽在皇帝麵前露臉的機會自然也就多了,所以其實現在朝廷上很多的大臣棟梁支柱都是從翰林院出去的。
薛正明也算是讀了些年的書了,一聽見薛恆進翰林院裏麵了,竟然有些激動了起來。
“薛恆當真進了翰林院?”薛正明一臉驚訝的問道。
那可是堂堂的翰林院,有幾個讀書人是不知道的?他們多少讀書人的終身夢想就是能夠進入翰林院,可現在聽見自己的侄子竟然進了翰林院,薛正明覺得似乎有一種腳踩在鬆土上麵的感覺,仿佛一點都不真實。
他都讀了一輩子的書了,都還僅僅隻是一個秀童生而已,可是他那侄子呢,從讀書到現在入朝為官一共才花了多少年的時間而已。可以說是有些人拍馬一輩子都追趕不上的速度了,而且能夠在京城為官,那麽今後的前途肯定是不可限量的。
如果當初沒有鬧著分家的話,說不定現在還能讓自己這個在京城當了官的侄子提攜提攜自己這個做大伯的呢。當然,隻可惜現在這一切都不可能了,因為他們大房已經跟三房鬧的撕破臉皮了。
“這有什麽可害羞的,婚姻嫁娶這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不如你們跟三嬸說說你們自己究竟喜歡什麽樣的姑娘,我也能幫著給你們掌掌眼。”
雖然羅氏知道林舒並不一定能真的給兩個孩子找一門像樣的親事,但林舒說出來的這話就已經讓羅氏很是高興了。
“還不趕緊謝謝你們三嬸子,有你們三嬸子幫忙,你們的親事可算是有著落了。”羅氏笑道。
老二薛正堂一向都是沉默寡言的人,哪怕就算是親密的人再多,也很難聽見他能夠說上一兩句話的,所以現在家裏外麵基本上一把抓的就是羅氏了,而羅氏這些年更是曆練成了一個雷厲風行的人。
好在薛正堂這個人雖然話不多,但是幹活卻很賣力,當年林舒給他出了這麽一個主意,而他更是利用林舒給他出的這個主意,這麽多年來攢下了不少的家產。
不過薛正堂這個人並不是什麽貪心的人,現在也就是在鎮上開著一兩家店鋪。每個月的收入也挺穩定的,而他最在乎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多多的買些田地。
畢竟莊戶人家最在乎的就是田產了,而他基本上攢了一兩百兩銀子之後就會開始添置田地。
這幾年的時間下來,竟然也讓他攢到了幾百畝地,這要是放在從前,那就已經是妥妥的小地主了。不過現在的他卻已經誌不在此,還是希望能夠再多攢一點,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多積累一些。
雖然說薛正堂的這種想法,看起來有些小市民的心理,但在經過了幾乎算是一夜暴富之後,還能有這樣的心態,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而且哪怕現在二房的積蓄已經算作是很不少了,也依舊沒有說給家裏添個人伺候的人什麽的,基本上都還是家裏人自己做。
“我們這些皮糙肉厚的,哪裏用得著人伺候,再說了又不是走不動路,這哪裏就用的著等別人來伺候了。”
羅氏這話雖然說的是自己,但是聽在董氏的耳朵裏卻覺得很刺耳,因為她現在的年紀也不是很大,但是使喚起人來卻很順手,甚至在不少的時候,還會使喚使喚羅氏。
不過羅氏作為一個兒媳婦,被婆婆使喚自然不會拒絕了,隻是有的時候其實就是董氏她沒事找事,故意跟羅氏為難。
一般來說董氏要是故意跟董氏為難,那麽羅氏就會把董氏吩咐給她的事情做完以後,再借故離開,絕對不會在董氏麵前多呆一刻。
而早在當年鬧分家的時候,董氏就已經見識到羅氏了,知道羅氏其實並不是像從前所表現的那樣軟弱可欺,而且一個一旦被經常壓迫的人突然爆發了以後,絕對要比平時看上去兇狠的人要嚇人的多。
所以董氏雖然會時不時的找羅氏一些麻煩,但卻絕對不敢太過分了,而且是還要拿捏著分寸的。
“也是為了方便,像我們現在這屋裏裏外外伺候的人也挺多的。”林舒說道。
“三弟妹,你的情況又不一樣。再說了,我就是覺得這真要是有人來伺候吧,恐怕我多半還是不習慣的。”
林舒知道羅氏其實這已經是打定了自己的主意,便決定不再勸說了,反正家裏要不要添人口,那都是他們二房自己的事情,自己隻要稍微提一提,旁人要是不願意的話,自己又何必勉強呢?
“對了三弟妹,這一趟你們迴來準備在家裏呆多長時間?”羅氏問道。
林舒笑了笑看向董氏說道,“當初是因為收到了家鄉的來信,說是家裏的老人病的一病不起。所以我們這才急匆匆的從京城趕了迴來,但現在看來,這情況似乎有些不符實啊!”
這就很尷尬了,當初董氏給京城去信的時候的確是這麽說的,不過那也隻是因為薛老爹感染了一些小毛病而已。但董氏覺得如果自己不說得嚴重一些的話,京城那邊肯定不會理會的,但是結果誰知道竟然是林舒攜家帶口的迴來了,而且還一次性帶迴來了這麽多的孩子。
最關鍵的就是林舒他們迴來的實在是太突然了,讓她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她想的是自己去那封信,迴來的肯定是薛紹,畢竟薛紹才是她的親兒子,誰知道結果迴來的竟然是林舒。
“都是些小毛病,哪裏就用得著你們特意迴來了。”薛老爹說道。
不過當初董氏寫這封家書的時候,其實他也看見了,自然也是知道董氏的這份信裏到底寫了一些什麽,現在說這句話也不過就是為了讓自己這個當公爹的麵子上好看一些罷了。
“爹病了,我們迴來看看那也是應該的。”林舒笑道。
“你們在京城過得都還好吧?”薛老爹問道。
“都挺好的。”
“聽說薛恆考上了探花,現在在京城裏當官,究竟是當個什麽官?”
“在翰林院裏麵當編修,也算是一個清苦的衙門。”當然翰林院這個衙門雖然清苦,可是一旦進入翰林院,那麽在皇帝麵前露臉的機會自然也就多了,所以其實現在朝廷上很多的大臣棟梁支柱都是從翰林院出去的。
薛正明也算是讀了些年的書了,一聽見薛恆進翰林院裏麵了,竟然有些激動了起來。
“薛恆當真進了翰林院?”薛正明一臉驚訝的問道。
那可是堂堂的翰林院,有幾個讀書人是不知道的?他們多少讀書人的終身夢想就是能夠進入翰林院,可現在聽見自己的侄子竟然進了翰林院,薛正明覺得似乎有一種腳踩在鬆土上麵的感覺,仿佛一點都不真實。
他都讀了一輩子的書了,都還僅僅隻是一個秀童生而已,可是他那侄子呢,從讀書到現在入朝為官一共才花了多少年的時間而已。可以說是有些人拍馬一輩子都追趕不上的速度了,而且能夠在京城為官,那麽今後的前途肯定是不可限量的。
如果當初沒有鬧著分家的話,說不定現在還能讓自己這個在京城當了官的侄子提攜提攜自己這個做大伯的呢。當然,隻可惜現在這一切都不可能了,因為他們大房已經跟三房鬧的撕破臉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