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
似乎隻是一眨眼的功夫,近四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這四年間,陸府也有了許多的變化。
長房裏,陸家長媳李氏一舉得男生下了陸家的嫡長孫,陸家二少爺陸弛也成了親,陸瀅則在三年前嫁去了劉家,生活得順遂美滿。
二房的陸音也已經出嫁,晏池則學業有成,於去年的秋闈中了舉人,而且還是頭名的解元,讓章氏這半年來麵上的笑容就沒有斷過,尤其是在旁人誇晏池有出息的時候,眼中更是壓不下的滿足。
三房,陸尋也由當初十二歲的小姑娘長成了馬上就要滿十六歲的大姑娘,瑋哥兒和恆哥兒也都成了小小少年郎。
除了陸尋這些小輩,陸府的長輩們這幾年也都過得極為順利,陸政平時就沒少得隆佑帝的嘉獎,陸績在翰林院亦是天子近臣,近來愈發為隆佑帝所倚重,陸栩則在上一任的國子監祭酒告老之後,成為了新一任的祭酒,天天忙著教書育人。
比起四年前剛剛除服,如今的陸家無疑更讓人不可小覷。
這日一早,陸尋洗漱妥當就先去了朝雲院。
她到得早,衛氏這時也正由丫鬟們服侍著梳洗,見了陸尋,衛氏微微揚眉,“尋姐兒,你今天如何來這麽早?”
陸尋笑嘻嘻地坐到一邊看著衛氏梳洗,“母親,今兒文哥兒滿周歲,我這個做姨母也不知道該送點什麽好,可不就到母親這裏來打秋風了嗎?”
文哥兒是陸瀅的兒子,今天正好滿周歲。
三年前陸瀅便與劉家的劉安成親,入門兩年懷了身孕,之後便有了文哥兒,文哥兒可是劉家這一代的嫡長,自然被劉家的長輩們當作是眼珠子一樣疼著,今天文哥兒周歲,劉家大夫人喬氏更是親自大操大辦,請了所有的親朋去看文哥兒抓周。
陸尋身為姨母,給文哥兒準備一些小玩意兒,倒也確該如此。
“你這丫頭!”衛氏笑著搖了搖頭。
她也知道,這隻不過是陸尋的玩笑話罷了,早在前幾日,陸尋就已經讓人去打了些適合孩子戴的手鐲平安鎖什麽的,可不就是給文哥兒準備的嗎?
母女倆又笑談了幾句,衛氏便也梳妝打扮妥當了。
看著鏡中自己的容貌,衛氏突然輕輕歎了一聲:“……那劉家倒確實是個好人家,你大姐姐的夫婿也是個值得托付的,就是那劉家的大夫人……你大姐姐也就是有了文哥兒之後才總算是過得舒坦些了!”
陸尋聞言深以為然。
早在當初與劉家結親時,陸府眾人便都知道劉家大夫人喬氏不是個好相與的,不過一來劉家確實是個好人家,劉安也確實才學品性都極為出眾,二來也是想著劉家到底還有劉拙劉大人坐鎮,喬氏縱是再如何不好相與,這樁婚事也是劉大人主動求來的,哪怕是看在這一點上,喬氏總也不至於太過為難陸瀅。
至於旁的……
這女子出嫁,又哪裏有能完全不受婆婆的氣的?
卻不想,那喬氏比起陸家眾人所知的還要難纏一些,陸瀅嫁到劉家的頭兩年,就沒少明裏暗裏的在喬氏手裏吃虧。
喬氏到底是婆婆,陸瀅這個做兒媳的總不能悖了孝道人倫吧,因而很多時候都隻能有苦難言。
好在,陸瀅的夫婿劉安雖然是個孝順的,卻並不全然愚孝,對陸瀅也是極盡體貼,再加上劉拙對陸瀅這個孫媳婦極為看重,平時多少也會敲打著喬氏一些,這才叫陸瀅的日子不至於那麽難過。
後來陸瀅有了身孕,喬氏念在她腹中的孩子,這才總算沒有再折騰了。
等到陸瀅生下文哥兒,喬氏更是將孫子當作是心肝兒寶貝兒,連帶著陸瀅這個兒媳也跟著沾了光,這才算是真正在劉家站穩了腳跟。
想到這些,陸尋又忍不住搖了搖頭。
陸瀅出身陸家,並不是什麽小門小戶的女兒,身後還有陸家作為依靠,嫁去了婆家之後尚且如此,可見出嫁的女子有多艱難。
“好在,大姐姐這也算是否極泰來了。”陸尋道。
衛氏聞言卻有些不讚同地擰了擰眉頭,不過到底沒有再說什麽,而是站起身,招唿了陸尋準備往福壽居去。
陸尋自然能看出來衛氏還有未盡之意,一邊挽著衛氏的胳膊往外走,一邊有些驚訝地道:“母親,難不成大姐姐那裏還有什麽事嗎?”
前世的陸尋與兩個姐姐的關係可沒這一世好,而且前世的她本也沒有什麽多細膩的心思,對於陸瀅成親之後的日子,也隻是知道個囫圇,別的倒還真的沒有怎麽關心過。
衛氏原是不想與陸尋多說的,但想想看,陸尋馬上也要滿十六了,便是親事也該提上日程了,倒不如將這些內宅之事多與她說些,總好過她什麽也不知道吧?
於是又略歎了口氣,道:“那劉家大夫人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先前確實因為文哥兒的出世而待你大姐姐和善了幾分,但如今瞅著文哥兒漸漸大了,可不就又想著起妖蛾子了……”
衛氏的話中多有不屑。
劉家同陸家一樣,也是從劉拙這一代才開始興盛的,當初劉拙的長子劉業娶妻時,劉拙可沒有現在這內閣首輔的風光,因而長媳喬氏的出身並不怎麽高。
這如今,可不就看出來出身低的壞處了麽。
喬氏其人,說精明倒也確實精明,因為劉老夫人身體不好,喬氏進門便掌了內宅,倒也將劉家的內宅打理得井井有條的。
沒有被婆婆刁難,又掌握內宅多年,喬氏這性子漸漸就變得格外的強勢起來。
陸瀅初進門時,之所以會被喬氏變著法子的折騰,也是因為喬氏自知她這兒媳婦的出身比起她要好了不少,為了不讓陸瀅壓她一頭,這才仗著婆婆的身份給陸瀅苦頭吃。
後來也是陸瀅有了身孕,又被公公劉拙好生敲打了一番,喬氏這才算安分下來。
而現在,眼瞅著文哥兒就要滿周歲了,喬氏心裏便又有了別的想法。
似乎隻是一眨眼的功夫,近四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這四年間,陸府也有了許多的變化。
長房裏,陸家長媳李氏一舉得男生下了陸家的嫡長孫,陸家二少爺陸弛也成了親,陸瀅則在三年前嫁去了劉家,生活得順遂美滿。
二房的陸音也已經出嫁,晏池則學業有成,於去年的秋闈中了舉人,而且還是頭名的解元,讓章氏這半年來麵上的笑容就沒有斷過,尤其是在旁人誇晏池有出息的時候,眼中更是壓不下的滿足。
三房,陸尋也由當初十二歲的小姑娘長成了馬上就要滿十六歲的大姑娘,瑋哥兒和恆哥兒也都成了小小少年郎。
除了陸尋這些小輩,陸府的長輩們這幾年也都過得極為順利,陸政平時就沒少得隆佑帝的嘉獎,陸績在翰林院亦是天子近臣,近來愈發為隆佑帝所倚重,陸栩則在上一任的國子監祭酒告老之後,成為了新一任的祭酒,天天忙著教書育人。
比起四年前剛剛除服,如今的陸家無疑更讓人不可小覷。
這日一早,陸尋洗漱妥當就先去了朝雲院。
她到得早,衛氏這時也正由丫鬟們服侍著梳洗,見了陸尋,衛氏微微揚眉,“尋姐兒,你今天如何來這麽早?”
陸尋笑嘻嘻地坐到一邊看著衛氏梳洗,“母親,今兒文哥兒滿周歲,我這個做姨母也不知道該送點什麽好,可不就到母親這裏來打秋風了嗎?”
文哥兒是陸瀅的兒子,今天正好滿周歲。
三年前陸瀅便與劉家的劉安成親,入門兩年懷了身孕,之後便有了文哥兒,文哥兒可是劉家這一代的嫡長,自然被劉家的長輩們當作是眼珠子一樣疼著,今天文哥兒周歲,劉家大夫人喬氏更是親自大操大辦,請了所有的親朋去看文哥兒抓周。
陸尋身為姨母,給文哥兒準備一些小玩意兒,倒也確該如此。
“你這丫頭!”衛氏笑著搖了搖頭。
她也知道,這隻不過是陸尋的玩笑話罷了,早在前幾日,陸尋就已經讓人去打了些適合孩子戴的手鐲平安鎖什麽的,可不就是給文哥兒準備的嗎?
母女倆又笑談了幾句,衛氏便也梳妝打扮妥當了。
看著鏡中自己的容貌,衛氏突然輕輕歎了一聲:“……那劉家倒確實是個好人家,你大姐姐的夫婿也是個值得托付的,就是那劉家的大夫人……你大姐姐也就是有了文哥兒之後才總算是過得舒坦些了!”
陸尋聞言深以為然。
早在當初與劉家結親時,陸府眾人便都知道劉家大夫人喬氏不是個好相與的,不過一來劉家確實是個好人家,劉安也確實才學品性都極為出眾,二來也是想著劉家到底還有劉拙劉大人坐鎮,喬氏縱是再如何不好相與,這樁婚事也是劉大人主動求來的,哪怕是看在這一點上,喬氏總也不至於太過為難陸瀅。
至於旁的……
這女子出嫁,又哪裏有能完全不受婆婆的氣的?
卻不想,那喬氏比起陸家眾人所知的還要難纏一些,陸瀅嫁到劉家的頭兩年,就沒少明裏暗裏的在喬氏手裏吃虧。
喬氏到底是婆婆,陸瀅這個做兒媳的總不能悖了孝道人倫吧,因而很多時候都隻能有苦難言。
好在,陸瀅的夫婿劉安雖然是個孝順的,卻並不全然愚孝,對陸瀅也是極盡體貼,再加上劉拙對陸瀅這個孫媳婦極為看重,平時多少也會敲打著喬氏一些,這才叫陸瀅的日子不至於那麽難過。
後來陸瀅有了身孕,喬氏念在她腹中的孩子,這才總算沒有再折騰了。
等到陸瀅生下文哥兒,喬氏更是將孫子當作是心肝兒寶貝兒,連帶著陸瀅這個兒媳也跟著沾了光,這才算是真正在劉家站穩了腳跟。
想到這些,陸尋又忍不住搖了搖頭。
陸瀅出身陸家,並不是什麽小門小戶的女兒,身後還有陸家作為依靠,嫁去了婆家之後尚且如此,可見出嫁的女子有多艱難。
“好在,大姐姐這也算是否極泰來了。”陸尋道。
衛氏聞言卻有些不讚同地擰了擰眉頭,不過到底沒有再說什麽,而是站起身,招唿了陸尋準備往福壽居去。
陸尋自然能看出來衛氏還有未盡之意,一邊挽著衛氏的胳膊往外走,一邊有些驚訝地道:“母親,難不成大姐姐那裏還有什麽事嗎?”
前世的陸尋與兩個姐姐的關係可沒這一世好,而且前世的她本也沒有什麽多細膩的心思,對於陸瀅成親之後的日子,也隻是知道個囫圇,別的倒還真的沒有怎麽關心過。
衛氏原是不想與陸尋多說的,但想想看,陸尋馬上也要滿十六了,便是親事也該提上日程了,倒不如將這些內宅之事多與她說些,總好過她什麽也不知道吧?
於是又略歎了口氣,道:“那劉家大夫人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先前確實因為文哥兒的出世而待你大姐姐和善了幾分,但如今瞅著文哥兒漸漸大了,可不就又想著起妖蛾子了……”
衛氏的話中多有不屑。
劉家同陸家一樣,也是從劉拙這一代才開始興盛的,當初劉拙的長子劉業娶妻時,劉拙可沒有現在這內閣首輔的風光,因而長媳喬氏的出身並不怎麽高。
這如今,可不就看出來出身低的壞處了麽。
喬氏其人,說精明倒也確實精明,因為劉老夫人身體不好,喬氏進門便掌了內宅,倒也將劉家的內宅打理得井井有條的。
沒有被婆婆刁難,又掌握內宅多年,喬氏這性子漸漸就變得格外的強勢起來。
陸瀅初進門時,之所以會被喬氏變著法子的折騰,也是因為喬氏自知她這兒媳婦的出身比起她要好了不少,為了不讓陸瀅壓她一頭,這才仗著婆婆的身份給陸瀅苦頭吃。
後來也是陸瀅有了身孕,又被公公劉拙好生敲打了一番,喬氏這才算安分下來。
而現在,眼瞅著文哥兒就要滿周歲了,喬氏心裏便又有了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