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刻,六人各顯神通,紛紛在自己國主麵前哀聲怒號:
“國主,我冤枉,真的冤枉啊!我都是為您……您和國家考慮啊!”,
“國主,我跟隨您多年,沒有功勞,也有……有苦勞,您怎麽能……能聽信讒言?”,
“國主,這都是劉表的奸計啊!”,
“對,劉表就是想削弱我們,國主萬不可上當啊!”,
……
張魯、尹薇薇、瞻禮三人聽到屬下申辯,不由眉頭緊鎖,一動不動的看著公西華與劉表。
說實話,現在最疑心的莫過於張魯,自從上次華雄事情過後,張魯不僅性情大變,而且變得十分小心、謹慎,非常非常的信任自己手下。
半響,張魯臉色一變,說道:“軍師,你若是沒有任何證據,請不要信口胡說,小心我對你……你不客氣!”。
公西華朝張魯鞠了一躬,說道:“請國主稍等片刻,證據馬上就到,在下已經派人去寨中搜查,應該用不了多久……多久便會來到”。
劉表好奇的問道:“你不是一直在這嗎?什麽時候派人去的?”。
公西華嗬嗬一笑,說道:“其實很簡單,我們隻需調查幾日內出入長沙城的人員名單即可,這些人都是近臣,很容易就可查出……”。
話音未落,張魯帳下的一員將軍插話道:“各位國主,你們有沒有想過,若是此人就是豫章郡派來的奸細,那……那我們又當如何?”。
說完,整間屋子瞬間安靜了下來。
公西華掃了掃張魯、尹薇薇、瞻禮,以及剛剛說話的那位將軍,不由漏出一絲冷笑,說道:“難道……難道你們不知我的背影?我可是孔子門生,幾月前剛剛效忠仙國,你們說我有何理由成為奸細?倒是你,為何這般的心虛?不是奸細,又是什麽?”。
那位將軍冷哼一聲,說道:“哼,老子心虛什麽,要搜便搜,當老子怕啊!”。
半小時後……
一名士卒跑了進來,對著公西華說道:“公西大人,我們找到了”。
公西華看了看麵如死灰的六人,跟著那位士卒走了出去,四位國主見此,紛紛緊隨其後,一起向外走去。
不久,公西華、劉表、張魯等人抵達帳外,公西華冷漠的說道:“幾位,這五千金可否認識?你們還有要說的嗎?還是……?”。
六人見狀,不由自主的嘀咕道:“不可能,明明隻有三千,怎會……”。
“啊,不好,上當了……”,
六人恍然大悟,急忙捂上嘴,似乎知道自己上套了。
公西華詭異一笑,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幾天裏,豫章郡依舊沒有任何舉動,似乎早就知道了內奸被識破;麵對謹慎的敵人,公西華不敢大意,仍然小心的暗自探查、堤防。
兩天後……
…………
公西華不由心中一驚,自己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難怪……難怪這兩天裏敵人沒一丁點動靜,原來……原來是在醞釀陰謀啊!
“不行,不能在這樣的被動下去了,必須盡快掌握戰爭主動權,否則時間一長,軍中必然內亂……在說了,四國存有內隙,若是時間一長,真的就……”,
想到這,公西華頓時變得緊張起來,不知不覺中便進入了深思。
這兩天以來,四位國主的臉色越發變得難看,甚至就連平常對公西華嬉皮笑臉的劉表,都已經是一臉嚴肅,這……這怎能不叫公西華心存擔憂?
“唉,這世間缺少明主啊!”,
“古往今來,天下有多少明主?有多少聖主?有多少能夠開疆擴土、成就一番偉業的千古帝王?少啊,實在是太少太少啊!在這個世上,絕大多數都是庸主、昏主,甚至暴主……他們不明是非,不信忠臣……”,
“唉,我終於體會到了那些慘死的忠臣的心了……”,
公西華長舒一口氣,立即拂袖離去,隻留下了一絲哀歎之氣在空中迴蕩。
可悲,可歎啊!
------
此時,長沙城猶如籠繞上了一層濃霧,顯得死氣沉沉的,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街麵上晚風輕輕吹過,傳來了路人們焦急,而又沉重的腳步。
公西華獨自一人走在大街上,看著這落寞的城池,不由長長地舒一口氣。
隨後,公西華找到劉表,立即匯報道;“國主,我感覺這幾天有些不對勁,對方很有可能又在耍花招,不如……不如我帶兵出城,一看究竟如何?”。
劉表想了想,說道:“不太好吧,現在貿然出城,很有可能被敵人分而擊之”。
公西華一愣,似乎察覺到了一種不好的預感,一動不動的看著劉表,眼中充滿了懷疑的目光。
一分鍾後……
公西華想了想,輕聲問道:“國主,這兩天是不是又有人說我的事了?”。
劉表稍微的遲疑了一下,笑道:“卻是有點,最近長沙城流傳一首民謠,聽說是……”。
“是什麽?”,
公西華心中一驚,連忙問道。
劉表想了想,說道:“沒什麽他們說……說豫章郡的內奸就是……是你”。
公西華閉上雙眼,心中長歎一口氣,對著劉表說道:“這……這是敵人無中生有之計,假話一旦多了,則變成真話,想來對方……對方是個高人……”,
……
與此同時,交州蒼南郡,一位神秘的士子緩緩走進皇宮大殿,大殿之上,用著豪邁,而又嚴謹的話語,將虎國罵了個狗血噴頭、一無是處。
…………
三月二十六日,下午。
四位國主不忍心讓公西華如此操勞,於是四人一致決定為公西華開辟一間房屋,讓他好好休息,並派了“重兵”分布四周,以護衛公西華“安全”。
對於兵權,則是歸還四位國主,繼續由劉表擔任盟主。
第二日,傍晚,就在四位國主以為萬事大吉的時候,豫章郡數萬士兵在公孫醜的帶領下,迅速集合兵馬,準備奇襲長沙城。
與此同時,四位國主,張魯麾下,尹薇薇麾下,以及瞻禮麾下,紛紛背叛,出城迎接公孫醜,長沙(外城)失守。
值得慶幸的是,劉表、張魯、尹薇薇,以及瞻禮等四位國主並未受害,因為他們一個個的畏縮在內城之中,一邊把酒言歡,一邊玩弄美人,十分快樂。
就這樣,長沙(外城)失守,下屬背叛,四國兵力大損!
四位國主聽後,頓時臉色大變,一麵收攏殘兵,一麵將公西華放出,繼續讓他大權獨攬。
說實話,事到如今,公西華真是不想在管這個爛攤子,但是為了曆練,為了增加自己的閱曆,公西華依然將此事答應了下來。
看著四位國主尷尬的麵色,公西華長舒一口氣,不由搖了搖頭,歎道:“現在雙方兵力懸殊,我方隻剩一萬二千人,而對方經過收攏降兵,已增加到……到了三萬五千左右,優勢完全……完全展現出來,所以……”,
“……所以我們隻能駐守,不可進攻,慢慢等待援軍,若是……是援軍能夠盡快趕來,那我們便有……有反敗為勝的機會,若是援兵不能……能如時到達,隻好……隻好聽天由命!”。
恭公西華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唉,要是當初能夠……也不會變得這般,如今退不能退、守不好守,真是……是讓我沒有一點辦法……啊!”,
四位國主聽到了公西華的話,不由互相責備起來,一個個的吐沫直飛。
------
這時候,劉表想了想,不動神色的問道:“請問,你說的援兵……援兵可是……是虎國?”。
張魯深思片刻,附和道:“可能是,畢竟虎國想要削弱我們,讓我們兩敗俱傷,但又不想讓我們這麽快……被消滅,所以……”。
公西華聽後,嗬嗬一笑,說道:“即使虎國肯出兵相救,但你們好好想想,從零靈郡到長沙郡,一共需要多少天?在這幾天中,足夠對方消滅我們的了……”,
“……說實話,在你們關押我的時候,我早已想到了這個局麵,所以……”,
張魯大喜,連忙問道:“那人是誰?”。
公西華看了看張魯,詭異的笑道:“這個人,若是有大智慧、明白事理,一定會出兵救援;反之,若是他沒有發兵,不僅稱不上大智慧,而且還是一個浪得虛名之輩!”。
對於四位國主隨意關押公西華之事,盡管公西華沒有計較,但依舊還是心存芥蒂,到現在都不肯告訴他們那位神秘人姓字名誰。
四位國主聽此,不由麵露尷尬,一動不動的站在原地。
…………
此刻,另一處情景。
四千騎兵策馬飛奔長沙郡,胯下馬蹄“鐺、鐺”作響,神駿無比,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西涼特種良馬,一匹價值千金、萬金。
四千騎兵,個個身穿黑色戰袍,手持鋒利長矛,在他們的身上,分別標注著一個“飛鷹”圖案,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極其威風,猶如神兵下凡一般。
特別是為首的將軍,一襲白袍,紅色戰鎧,真是霸氣十足。
說起這位領頭將軍,姓吳名廣,自幼飽讀兵書,知書達理,不僅長的一表人才,而且精通兵法、謀略,雖說沒有大將之材,但勉強也可以鎮守一方。
人物:吳廣
朝代:秦朝
簡介:吳廣,字叔,陽夏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時,因被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於是,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
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次年,吳廣在攻打滎陽時,被同為起義軍將領的陳勝手下田臧所殺。
(作者提醒:這個吳廣在本書中不僅有著非常神秘的身份,而且還與秦霸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至於他們究竟有著怎樣的關係?我們日後自然揭曉)
------
四千騎兵猛奔一天一夜,終於抵達長沙郡邊境,預計還有半天便可以到達。
就在這時……
公孫醜二話不說,立即調動大軍攻城,高聲喊道:“眾將聽令,攻城!”。
隨著公孫醜的一聲令下,數萬士兵不由分說,紛紛拿起長槍、戰刀,二話不說,立即一個個的朝城牆爬去,一邊爬,一邊高聲呐喊。
“殺,殺啊!”,
看著如此興奮的士卒,公孫醜露出一絲笑容,向著城頭大喊:“公西老弟,念在你我都是一個學院走出來的,我不想為難你,隻要你率眾投降,我不僅不會傷害你,反而將你舉薦給我國國主,讓他……他重用你;至於那幾位……幾位廢物國主,人家本來就不信任你,你又何必為他們賣命?”,
“不如將他們交出,來換取……取新的榮華富貴,師弟意下如何?”,
公西華站在牆頭上,看了看這位孟子的弟子,說道:“師兄好意在下心領,隻不過這是家師的吩咐,若是……是眼見他們身死,我又如何……如何向恩師交代?”。
公孫醜嗬嗬一笑,繼續說道:“師弟莫要擔心,怎麽說我恩師孟子與你恩師孔子也有些交情,師兄可以為你求情,師弟以為如何?”。
“多謝師兄好意,但西華還是不能如你所願!”,
公西華拱了拱手,客氣的說道。
公孫醜聽此,哈哈大笑道:“好,不愧是孔門弟子,既然師弟如此執著,那可就別怪師兄無情了;今天我倒要看看,孔師伯究竟教出來了一個怎樣的弟子!”。
“好,那我也看看孟師叔的弟子如何?”,
公西華露出一絲笑容,說道。
…………
(作者提醒:在本書中,古代有聯係的大家以及弟子們都安排成了師兄弟的關係,不如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莊子、列子……等等)。
--------
未完待續。
這一刻,六人各顯神通,紛紛在自己國主麵前哀聲怒號:
“國主,我冤枉,真的冤枉啊!我都是為您……您和國家考慮啊!”,
“國主,我跟隨您多年,沒有功勞,也有……有苦勞,您怎麽能……能聽信讒言?”,
“國主,這都是劉表的奸計啊!”,
“對,劉表就是想削弱我們,國主萬不可上當啊!”,
……
張魯、尹薇薇、瞻禮三人聽到屬下申辯,不由眉頭緊鎖,一動不動的看著公西華與劉表。
說實話,現在最疑心的莫過於張魯,自從上次華雄事情過後,張魯不僅性情大變,而且變得十分小心、謹慎,非常非常的信任自己手下。
半響,張魯臉色一變,說道:“軍師,你若是沒有任何證據,請不要信口胡說,小心我對你……你不客氣!”。
公西華朝張魯鞠了一躬,說道:“請國主稍等片刻,證據馬上就到,在下已經派人去寨中搜查,應該用不了多久……多久便會來到”。
劉表好奇的問道:“你不是一直在這嗎?什麽時候派人去的?”。
公西華嗬嗬一笑,說道:“其實很簡單,我們隻需調查幾日內出入長沙城的人員名單即可,這些人都是近臣,很容易就可查出……”。
話音未落,張魯帳下的一員將軍插話道:“各位國主,你們有沒有想過,若是此人就是豫章郡派來的奸細,那……那我們又當如何?”。
說完,整間屋子瞬間安靜了下來。
公西華掃了掃張魯、尹薇薇、瞻禮,以及剛剛說話的那位將軍,不由漏出一絲冷笑,說道:“難道……難道你們不知我的背影?我可是孔子門生,幾月前剛剛效忠仙國,你們說我有何理由成為奸細?倒是你,為何這般的心虛?不是奸細,又是什麽?”。
那位將軍冷哼一聲,說道:“哼,老子心虛什麽,要搜便搜,當老子怕啊!”。
半小時後……
一名士卒跑了進來,對著公西華說道:“公西大人,我們找到了”。
公西華看了看麵如死灰的六人,跟著那位士卒走了出去,四位國主見此,紛紛緊隨其後,一起向外走去。
不久,公西華、劉表、張魯等人抵達帳外,公西華冷漠的說道:“幾位,這五千金可否認識?你們還有要說的嗎?還是……?”。
六人見狀,不由自主的嘀咕道:“不可能,明明隻有三千,怎會……”。
“啊,不好,上當了……”,
六人恍然大悟,急忙捂上嘴,似乎知道自己上套了。
公西華詭異一笑,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幾天裏,豫章郡依舊沒有任何舉動,似乎早就知道了內奸被識破;麵對謹慎的敵人,公西華不敢大意,仍然小心的暗自探查、堤防。
兩天後……
…………
公西華不由心中一驚,自己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難怪……難怪這兩天裏敵人沒一丁點動靜,原來……原來是在醞釀陰謀啊!
“不行,不能在這樣的被動下去了,必須盡快掌握戰爭主動權,否則時間一長,軍中必然內亂……在說了,四國存有內隙,若是時間一長,真的就……”,
想到這,公西華頓時變得緊張起來,不知不覺中便進入了深思。
這兩天以來,四位國主的臉色越發變得難看,甚至就連平常對公西華嬉皮笑臉的劉表,都已經是一臉嚴肅,這……這怎能不叫公西華心存擔憂?
“唉,這世間缺少明主啊!”,
“古往今來,天下有多少明主?有多少聖主?有多少能夠開疆擴土、成就一番偉業的千古帝王?少啊,實在是太少太少啊!在這個世上,絕大多數都是庸主、昏主,甚至暴主……他們不明是非,不信忠臣……”,
“唉,我終於體會到了那些慘死的忠臣的心了……”,
公西華長舒一口氣,立即拂袖離去,隻留下了一絲哀歎之氣在空中迴蕩。
可悲,可歎啊!
------
此時,長沙城猶如籠繞上了一層濃霧,顯得死氣沉沉的,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街麵上晚風輕輕吹過,傳來了路人們焦急,而又沉重的腳步。
公西華獨自一人走在大街上,看著這落寞的城池,不由長長地舒一口氣。
隨後,公西華找到劉表,立即匯報道;“國主,我感覺這幾天有些不對勁,對方很有可能又在耍花招,不如……不如我帶兵出城,一看究竟如何?”。
劉表想了想,說道:“不太好吧,現在貿然出城,很有可能被敵人分而擊之”。
公西華一愣,似乎察覺到了一種不好的預感,一動不動的看著劉表,眼中充滿了懷疑的目光。
一分鍾後……
公西華想了想,輕聲問道:“國主,這兩天是不是又有人說我的事了?”。
劉表稍微的遲疑了一下,笑道:“卻是有點,最近長沙城流傳一首民謠,聽說是……”。
“是什麽?”,
公西華心中一驚,連忙問道。
劉表想了想,說道:“沒什麽他們說……說豫章郡的內奸就是……是你”。
公西華閉上雙眼,心中長歎一口氣,對著劉表說道:“這……這是敵人無中生有之計,假話一旦多了,則變成真話,想來對方……對方是個高人……”,
……
與此同時,交州蒼南郡,一位神秘的士子緩緩走進皇宮大殿,大殿之上,用著豪邁,而又嚴謹的話語,將虎國罵了個狗血噴頭、一無是處。
…………
三月二十六日,下午。
四位國主不忍心讓公西華如此操勞,於是四人一致決定為公西華開辟一間房屋,讓他好好休息,並派了“重兵”分布四周,以護衛公西華“安全”。
對於兵權,則是歸還四位國主,繼續由劉表擔任盟主。
第二日,傍晚,就在四位國主以為萬事大吉的時候,豫章郡數萬士兵在公孫醜的帶領下,迅速集合兵馬,準備奇襲長沙城。
與此同時,四位國主,張魯麾下,尹薇薇麾下,以及瞻禮麾下,紛紛背叛,出城迎接公孫醜,長沙(外城)失守。
值得慶幸的是,劉表、張魯、尹薇薇,以及瞻禮等四位國主並未受害,因為他們一個個的畏縮在內城之中,一邊把酒言歡,一邊玩弄美人,十分快樂。
就這樣,長沙(外城)失守,下屬背叛,四國兵力大損!
四位國主聽後,頓時臉色大變,一麵收攏殘兵,一麵將公西華放出,繼續讓他大權獨攬。
說實話,事到如今,公西華真是不想在管這個爛攤子,但是為了曆練,為了增加自己的閱曆,公西華依然將此事答應了下來。
看著四位國主尷尬的麵色,公西華長舒一口氣,不由搖了搖頭,歎道:“現在雙方兵力懸殊,我方隻剩一萬二千人,而對方經過收攏降兵,已增加到……到了三萬五千左右,優勢完全……完全展現出來,所以……”,
“……所以我們隻能駐守,不可進攻,慢慢等待援軍,若是……是援軍能夠盡快趕來,那我們便有……有反敗為勝的機會,若是援兵不能……能如時到達,隻好……隻好聽天由命!”。
恭公西華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唉,要是當初能夠……也不會變得這般,如今退不能退、守不好守,真是……是讓我沒有一點辦法……啊!”,
四位國主聽到了公西華的話,不由互相責備起來,一個個的吐沫直飛。
------
這時候,劉表想了想,不動神色的問道:“請問,你說的援兵……援兵可是……是虎國?”。
張魯深思片刻,附和道:“可能是,畢竟虎國想要削弱我們,讓我們兩敗俱傷,但又不想讓我們這麽快……被消滅,所以……”。
公西華聽後,嗬嗬一笑,說道:“即使虎國肯出兵相救,但你們好好想想,從零靈郡到長沙郡,一共需要多少天?在這幾天中,足夠對方消滅我們的了……”,
“……說實話,在你們關押我的時候,我早已想到了這個局麵,所以……”,
張魯大喜,連忙問道:“那人是誰?”。
公西華看了看張魯,詭異的笑道:“這個人,若是有大智慧、明白事理,一定會出兵救援;反之,若是他沒有發兵,不僅稱不上大智慧,而且還是一個浪得虛名之輩!”。
對於四位國主隨意關押公西華之事,盡管公西華沒有計較,但依舊還是心存芥蒂,到現在都不肯告訴他們那位神秘人姓字名誰。
四位國主聽此,不由麵露尷尬,一動不動的站在原地。
…………
此刻,另一處情景。
四千騎兵策馬飛奔長沙郡,胯下馬蹄“鐺、鐺”作響,神駿無比,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西涼特種良馬,一匹價值千金、萬金。
四千騎兵,個個身穿黑色戰袍,手持鋒利長矛,在他們的身上,分別標注著一個“飛鷹”圖案,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極其威風,猶如神兵下凡一般。
特別是為首的將軍,一襲白袍,紅色戰鎧,真是霸氣十足。
說起這位領頭將軍,姓吳名廣,自幼飽讀兵書,知書達理,不僅長的一表人才,而且精通兵法、謀略,雖說沒有大將之材,但勉強也可以鎮守一方。
人物:吳廣
朝代:秦朝
簡介:吳廣,字叔,陽夏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時,因被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於是,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
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次年,吳廣在攻打滎陽時,被同為起義軍將領的陳勝手下田臧所殺。
(作者提醒:這個吳廣在本書中不僅有著非常神秘的身份,而且還與秦霸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至於他們究竟有著怎樣的關係?我們日後自然揭曉)
------
四千騎兵猛奔一天一夜,終於抵達長沙郡邊境,預計還有半天便可以到達。
就在這時……
公孫醜二話不說,立即調動大軍攻城,高聲喊道:“眾將聽令,攻城!”。
隨著公孫醜的一聲令下,數萬士兵不由分說,紛紛拿起長槍、戰刀,二話不說,立即一個個的朝城牆爬去,一邊爬,一邊高聲呐喊。
“殺,殺啊!”,
看著如此興奮的士卒,公孫醜露出一絲笑容,向著城頭大喊:“公西老弟,念在你我都是一個學院走出來的,我不想為難你,隻要你率眾投降,我不僅不會傷害你,反而將你舉薦給我國國主,讓他……他重用你;至於那幾位……幾位廢物國主,人家本來就不信任你,你又何必為他們賣命?”,
“不如將他們交出,來換取……取新的榮華富貴,師弟意下如何?”,
公西華站在牆頭上,看了看這位孟子的弟子,說道:“師兄好意在下心領,隻不過這是家師的吩咐,若是……是眼見他們身死,我又如何……如何向恩師交代?”。
公孫醜嗬嗬一笑,繼續說道:“師弟莫要擔心,怎麽說我恩師孟子與你恩師孔子也有些交情,師兄可以為你求情,師弟以為如何?”。
“多謝師兄好意,但西華還是不能如你所願!”,
公西華拱了拱手,客氣的說道。
公孫醜聽此,哈哈大笑道:“好,不愧是孔門弟子,既然師弟如此執著,那可就別怪師兄無情了;今天我倒要看看,孔師伯究竟教出來了一個怎樣的弟子!”。
“好,那我也看看孟師叔的弟子如何?”,
公西華露出一絲笑容,說道。
…………
(作者提醒:在本書中,古代有聯係的大家以及弟子們都安排成了師兄弟的關係,不如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莊子、列子……等等)。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