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隋朝——十年一覺揚州夢(1)
記憶裏的故事——詩詞話中國 作者:楊少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揚州,對於隋朝而言,對於隋煬帝,實在有著太不尋常的意義了。
讀《隋書》的時候,我總是有著幾分好奇:那個與商紂王齊名的暴君——隋煬帝楊廣,為什麽那麽喜歡揚州?生前數次巡遊也就罷了,後來天下大亂之時,甚至幹脆守在揚州不再走了,到最後免不了身死揚州也不願意返迴京師長安?
對於隋煬帝楊廣,曆史早已經給了他應有的評判。一個“煬”字,生動而恰如其分。按照中國傳統的諡法對“煬”字的解釋:煬者,輕禮而遠眾也。
對這幾個字的評價,隋煬帝是當之無愧的!
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曾在做幕僚的時候寫過這樣一首詩:“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我總以為,這首詩仿佛不是寫給作者自己的,而是寫給早他幾百年前的隋煬帝楊廣的。
試想,在中國曆史上,除了他隋煬帝楊廣,曆史上真真有幾個帝王能對揚州如此鍾情,如此的眷念?放著富麗堂皇的皇宮不呆,放著日理萬機的朝政不管,放著萬裏江山不去愛,卻偏偏眷念著揚州的山山水水?
隻不過,到頭來,隋煬帝贏得的並不是什麽“青樓薄幸名”,而是曆史對他的最後審判和嘲諷。
說起來,揚州對隋煬帝楊廣而言,實在是意義非同尋常。
他喜歡這個地方,眷想著這塊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想當年,開皇元年,剛滿13歲的楊廣就被自己的父皇——隋文帝楊堅冊封為晉王,並州總管。開皇八年,隋文帝以楊廣為行軍元帥,統轄91路總管,合兵51萬8千渡江滅陳。一年之後(公元589年),隋滅陳,結束了南北朝長期的對峙,統一全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在平定南方的陳朝之後,為了鞏固對江南的統治,隋文帝以楊廣為揚州總管,出鎮揚州。
揚州,是隋煬帝生命中重要的拐點。
少年封王,父親是九五至尊的大隋皇帝,母親是母儀天下的皇後,一奶同胞的哥哥楊勇則是大隋的皇太子,按理他應該知足了。可是楊廣並不滿意,對自己的大哥楊勇尤為嫉恨。本來按照封建社會嫡長子繼承傳統,隋朝的江山是沒有他楊廣的份的。可楊廣就是不服氣,他楊勇憑什麽當太子,我楊廣為什麽就不能當太子呢?論才華,我楊廣少小敏慧,文我能詩善文,武我能定國安邦,掃滅陳朝不就是我統帥的大軍嗎?論相貌,我楊廣美姿儀,我哪一點比不上他楊勇,他之所以能當上太子不就是比我年長幾歲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楊廣的這種野心和欲望變得更加的強烈,強烈到幾乎不可遏止的地步了。楊廣知道,要想實現自己的願望,就必須先把自己的兄長楊勇趕下台去。然而,楊勇早在父親楊堅作為北周輔政大臣的時候,就被立為世子;隋朝建立的當年他更被立為皇太子。為了培養自己的兒子,大隋王朝的儲君,軍國政事及尚書奏死罪以下楊堅皆令他參與決斷。此外,楊勇為人好學,性格寬和而仁厚,這些年來,作為太子的他身邊也聚集了一批元老大臣在護著他衛著他,要想撼動他東宮太子的地位實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曆史上,曆朝曆代,有不少也曾想想謀奪太子(繼承人)地位的人因此命喪黃泉,但是,在皇位(王位)的巨大誘惑之下,在野心和欲望的膨脹和驅使之下,使盡各種手段想要當上太子的人仍然是“前赴後繼”。
難怪有人說,野心和欲望有時候比毒蛇還要狠毒。
早已經被欲火燒得發燙的楊廣自然不能例外。雖然要撼動太子楊勇並不容易。但是不容易,並不等於沒有辦法。在與自己的心腹張衡、楊素、楊約、宇文述父子等經過一番合計,楊廣終於有了一條製服太子楊勇的妙計,這就是:投其所好,奪兄之寵。原來,文帝素喜節儉,對自己皇子、對自己身邊的大臣亦十分注意約束。偏偏太子楊勇生性奢侈,素為文帝所斥。楊廣決定投其所好,以奪父母之寵。
既然文帝夫婦,喜歡節儉,他楊廣就裝出一副比任何人都節儉的麵目來。每一次,當隋文帝夫婦上楊廣的王府的時候,總能看見他的王府顏色陳舊,王府的大廳裏絲竹管弦之上灰塵日久,不少的地方甚至還有幾處蜘蛛網,一望便知此間的主人是那麽的節儉,那麽的不喜歡宴飲之人。再看看他的書房,藏書豐富自不用說,案幾上總是堆放著一疊疊看似剛剛翻看過的書,不少次甚至還能在旁邊看到一篇篇剛剛寫就的華美的文章。
“此兒節儉如斯,竟然不像我大隋的皇子!”每次說到這裏,隋文帝獨孤皇後總是感慨萬千。既為自己的兒子節儉高興,又為自己的兒子節儉難過。“此兒類我,不像勇兒,性太奢!”隋文帝對楊廣的“節儉”也不得不大為讚賞。
“不過,廣兒有一點就不像您。”做母親的很是不滿地望著自己的丈夫。
“哪一點不像我?”文帝問。
“我們的廣兒,還不喜美色呢,你沒看見在他的王府裏往來侍侯的全都是上了年紀,人老色衰的老宮女嗎?”獨孤皇後看著自己的丈夫別有深意,而又不無欣賞地說。
“這……”文帝知道自己皇後的意思,一時說不出話來。
原來,獨孤皇後不喜歡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好色,更不願意他們寵愛除了正室以外的女人,太子楊勇偏偏沒做好。獨孤皇後給他娶得一個太子妃很不得寵,沒多久竟然病死了。據說太子妃死的時候,楊勇還在和別的女人廝混,這一來,更是大大逆了獨孤皇後的意思。而楊廣卻很“聰明”,很能聽母親的話,他和自己的妃子蕭氏始終是“恩愛有加”,和其他女人也很少有什麽“緋聞”。
當然,楊廣這麽做的目的還是要做給文帝和獨孤皇後看的。總之,文帝夫妻喜歡什麽,提倡什麽,他楊廣就喜歡什麽就做出什麽來。楊廣的這一招收效甚佳,不僅自己的父皇、母後對他是另眼相看,朝廷中不少大臣對他的“美德”亦是讚不絕口。
當然,楊廣也知道,單靠奪兄之寵之一手並不一定就能實現自己的野心。要成大事,還須廣結黨羽。此所謂羽翼豐,方才可成其勢。而時為安州總管的宇文述素為隋文帝所信,此人驍勇善戰,手握兵權,更兼多謀善斷,且與自己的私交頗厚,可以約為腹心。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為了進一步拉攏,楊廣便向文帝奏請其為壽州刺史總管。對於楊廣的野心,宇文述豈能不知。有一天,當楊廣請宇文述為他出謀劃策的時候,早有準備的宇文述侃侃而談:“皇太子失愛已久,而且並沒有什麽美好的德行聞於天下。而大王您仁孝著稱,才能蓋世,數經將領,深有大功。主上之與內宮,鹹所鍾愛,四海之望,實歸於大王。然廢立者,國家之大事,非外臣所能謀劃也。然能改變皇上的人,唯有楊素一人耳。而楊素之謀,多仰仗其弟楊約。述素與楊約交好,請還於京師,與約相見,共圖廢立。”楊廣聽後大喜,當即讓宇文述帶了大量金銀財寶進京拜會楊素楊約兄弟二人。
楊約當時為大理少卿,此人能謀善斷,頗有些過人之處。其兄清河公楊素凡有所為,都願意先與他商量,然後再去做。宇文述迴京後,多次宴請楊約。有一天,酒酣之際,宇文述拿出所帶珍奇寶玩,讓楊約觀賞。楊約為人貪財,見如此多的珍寶,一時間愛不釋手。宇文述提出與楊約賭博,乘機卻將珍寶輸與楊約。楊約所得既多,便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於是迴請宇文述吃飯。席間提起諸多珍寶來,宇文述淺笑道:“此晉王之賜,令述與公為歡樂耳。”
楊約大驚道:這到底是為什麽啊?
宇文述說:“夫守正履道,固人臣之常致,反經合義,亦達者之令圖。自古賢人君子,莫不與時消息,以避禍患。公之兄弟,功名蓋世,當途用事,有年歲矣。朝臣為足下家所屈辱者,可勝數哉!又儲宮以所欲不行,每切齒於執政。公雖自結於人主,而欲危公者固亦多矣。主上一旦棄群臣,公亦何以取寵?今皇太子失愛於皇後,主上素有廢黜之心,此公所知也。今若請立晉王,在賢兄之口耳。誠能因此時建大功,王必鐫銘於骨髓,斯則去累卵之危,成泰山之安也”。
楊約以為宇文述說的很有道理。隨即找到楊素,暗中將此番心意透露給楊素。誰曾想,楊素早有此意,聞後自然大喜。從此,楊素常與宇文述密謀策劃此事。
宇文述的京都之行,為楊廣奪取太子鋪平了道路。從此楊廣與宇文述的交情遠勝於他人,並將自己的長女,以後的南陽公主許配給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前後賞賜給宇文述的財物更是多的不可勝數。功夫不負有心人,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一月,在楊素、宇文述等人不斷的勸奉之下,在獨孤皇後“耳旁風”的不斷影響之下,隋文帝終於頂著“廢長立幼,違禮不祥。”的壓力,下定了決心,正式下詔冊立此子晉王楊廣為皇太子。
四年之後的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楊廣乘自己的父皇隋文帝病危之機,殺父自立,是為隋煬帝。隋煬帝即位之後,立即下令處死了廢太子,自己的親哥哥楊勇。
可以這樣說,作為藩邸所在的揚州實際上已經成了隋煬帝的“龍興之地”。隋煬帝,對帶給自己命運極大轉折的揚州當然是不會忘記的。
讀《隋書》的時候,我總是有著幾分好奇:那個與商紂王齊名的暴君——隋煬帝楊廣,為什麽那麽喜歡揚州?生前數次巡遊也就罷了,後來天下大亂之時,甚至幹脆守在揚州不再走了,到最後免不了身死揚州也不願意返迴京師長安?
對於隋煬帝楊廣,曆史早已經給了他應有的評判。一個“煬”字,生動而恰如其分。按照中國傳統的諡法對“煬”字的解釋:煬者,輕禮而遠眾也。
對這幾個字的評價,隋煬帝是當之無愧的!
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曾在做幕僚的時候寫過這樣一首詩:“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我總以為,這首詩仿佛不是寫給作者自己的,而是寫給早他幾百年前的隋煬帝楊廣的。
試想,在中國曆史上,除了他隋煬帝楊廣,曆史上真真有幾個帝王能對揚州如此鍾情,如此的眷念?放著富麗堂皇的皇宮不呆,放著日理萬機的朝政不管,放著萬裏江山不去愛,卻偏偏眷念著揚州的山山水水?
隻不過,到頭來,隋煬帝贏得的並不是什麽“青樓薄幸名”,而是曆史對他的最後審判和嘲諷。
說起來,揚州對隋煬帝楊廣而言,實在是意義非同尋常。
他喜歡這個地方,眷想著這塊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想當年,開皇元年,剛滿13歲的楊廣就被自己的父皇——隋文帝楊堅冊封為晉王,並州總管。開皇八年,隋文帝以楊廣為行軍元帥,統轄91路總管,合兵51萬8千渡江滅陳。一年之後(公元589年),隋滅陳,結束了南北朝長期的對峙,統一全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在平定南方的陳朝之後,為了鞏固對江南的統治,隋文帝以楊廣為揚州總管,出鎮揚州。
揚州,是隋煬帝生命中重要的拐點。
少年封王,父親是九五至尊的大隋皇帝,母親是母儀天下的皇後,一奶同胞的哥哥楊勇則是大隋的皇太子,按理他應該知足了。可是楊廣並不滿意,對自己的大哥楊勇尤為嫉恨。本來按照封建社會嫡長子繼承傳統,隋朝的江山是沒有他楊廣的份的。可楊廣就是不服氣,他楊勇憑什麽當太子,我楊廣為什麽就不能當太子呢?論才華,我楊廣少小敏慧,文我能詩善文,武我能定國安邦,掃滅陳朝不就是我統帥的大軍嗎?論相貌,我楊廣美姿儀,我哪一點比不上他楊勇,他之所以能當上太子不就是比我年長幾歲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楊廣的這種野心和欲望變得更加的強烈,強烈到幾乎不可遏止的地步了。楊廣知道,要想實現自己的願望,就必須先把自己的兄長楊勇趕下台去。然而,楊勇早在父親楊堅作為北周輔政大臣的時候,就被立為世子;隋朝建立的當年他更被立為皇太子。為了培養自己的兒子,大隋王朝的儲君,軍國政事及尚書奏死罪以下楊堅皆令他參與決斷。此外,楊勇為人好學,性格寬和而仁厚,這些年來,作為太子的他身邊也聚集了一批元老大臣在護著他衛著他,要想撼動他東宮太子的地位實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曆史上,曆朝曆代,有不少也曾想想謀奪太子(繼承人)地位的人因此命喪黃泉,但是,在皇位(王位)的巨大誘惑之下,在野心和欲望的膨脹和驅使之下,使盡各種手段想要當上太子的人仍然是“前赴後繼”。
難怪有人說,野心和欲望有時候比毒蛇還要狠毒。
早已經被欲火燒得發燙的楊廣自然不能例外。雖然要撼動太子楊勇並不容易。但是不容易,並不等於沒有辦法。在與自己的心腹張衡、楊素、楊約、宇文述父子等經過一番合計,楊廣終於有了一條製服太子楊勇的妙計,這就是:投其所好,奪兄之寵。原來,文帝素喜節儉,對自己皇子、對自己身邊的大臣亦十分注意約束。偏偏太子楊勇生性奢侈,素為文帝所斥。楊廣決定投其所好,以奪父母之寵。
既然文帝夫婦,喜歡節儉,他楊廣就裝出一副比任何人都節儉的麵目來。每一次,當隋文帝夫婦上楊廣的王府的時候,總能看見他的王府顏色陳舊,王府的大廳裏絲竹管弦之上灰塵日久,不少的地方甚至還有幾處蜘蛛網,一望便知此間的主人是那麽的節儉,那麽的不喜歡宴飲之人。再看看他的書房,藏書豐富自不用說,案幾上總是堆放著一疊疊看似剛剛翻看過的書,不少次甚至還能在旁邊看到一篇篇剛剛寫就的華美的文章。
“此兒節儉如斯,竟然不像我大隋的皇子!”每次說到這裏,隋文帝獨孤皇後總是感慨萬千。既為自己的兒子節儉高興,又為自己的兒子節儉難過。“此兒類我,不像勇兒,性太奢!”隋文帝對楊廣的“節儉”也不得不大為讚賞。
“不過,廣兒有一點就不像您。”做母親的很是不滿地望著自己的丈夫。
“哪一點不像我?”文帝問。
“我們的廣兒,還不喜美色呢,你沒看見在他的王府裏往來侍侯的全都是上了年紀,人老色衰的老宮女嗎?”獨孤皇後看著自己的丈夫別有深意,而又不無欣賞地說。
“這……”文帝知道自己皇後的意思,一時說不出話來。
原來,獨孤皇後不喜歡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好色,更不願意他們寵愛除了正室以外的女人,太子楊勇偏偏沒做好。獨孤皇後給他娶得一個太子妃很不得寵,沒多久竟然病死了。據說太子妃死的時候,楊勇還在和別的女人廝混,這一來,更是大大逆了獨孤皇後的意思。而楊廣卻很“聰明”,很能聽母親的話,他和自己的妃子蕭氏始終是“恩愛有加”,和其他女人也很少有什麽“緋聞”。
當然,楊廣這麽做的目的還是要做給文帝和獨孤皇後看的。總之,文帝夫妻喜歡什麽,提倡什麽,他楊廣就喜歡什麽就做出什麽來。楊廣的這一招收效甚佳,不僅自己的父皇、母後對他是另眼相看,朝廷中不少大臣對他的“美德”亦是讚不絕口。
當然,楊廣也知道,單靠奪兄之寵之一手並不一定就能實現自己的野心。要成大事,還須廣結黨羽。此所謂羽翼豐,方才可成其勢。而時為安州總管的宇文述素為隋文帝所信,此人驍勇善戰,手握兵權,更兼多謀善斷,且與自己的私交頗厚,可以約為腹心。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為了進一步拉攏,楊廣便向文帝奏請其為壽州刺史總管。對於楊廣的野心,宇文述豈能不知。有一天,當楊廣請宇文述為他出謀劃策的時候,早有準備的宇文述侃侃而談:“皇太子失愛已久,而且並沒有什麽美好的德行聞於天下。而大王您仁孝著稱,才能蓋世,數經將領,深有大功。主上之與內宮,鹹所鍾愛,四海之望,實歸於大王。然廢立者,國家之大事,非外臣所能謀劃也。然能改變皇上的人,唯有楊素一人耳。而楊素之謀,多仰仗其弟楊約。述素與楊約交好,請還於京師,與約相見,共圖廢立。”楊廣聽後大喜,當即讓宇文述帶了大量金銀財寶進京拜會楊素楊約兄弟二人。
楊約當時為大理少卿,此人能謀善斷,頗有些過人之處。其兄清河公楊素凡有所為,都願意先與他商量,然後再去做。宇文述迴京後,多次宴請楊約。有一天,酒酣之際,宇文述拿出所帶珍奇寶玩,讓楊約觀賞。楊約為人貪財,見如此多的珍寶,一時間愛不釋手。宇文述提出與楊約賭博,乘機卻將珍寶輸與楊約。楊約所得既多,便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於是迴請宇文述吃飯。席間提起諸多珍寶來,宇文述淺笑道:“此晉王之賜,令述與公為歡樂耳。”
楊約大驚道:這到底是為什麽啊?
宇文述說:“夫守正履道,固人臣之常致,反經合義,亦達者之令圖。自古賢人君子,莫不與時消息,以避禍患。公之兄弟,功名蓋世,當途用事,有年歲矣。朝臣為足下家所屈辱者,可勝數哉!又儲宮以所欲不行,每切齒於執政。公雖自結於人主,而欲危公者固亦多矣。主上一旦棄群臣,公亦何以取寵?今皇太子失愛於皇後,主上素有廢黜之心,此公所知也。今若請立晉王,在賢兄之口耳。誠能因此時建大功,王必鐫銘於骨髓,斯則去累卵之危,成泰山之安也”。
楊約以為宇文述說的很有道理。隨即找到楊素,暗中將此番心意透露給楊素。誰曾想,楊素早有此意,聞後自然大喜。從此,楊素常與宇文述密謀策劃此事。
宇文述的京都之行,為楊廣奪取太子鋪平了道路。從此楊廣與宇文述的交情遠勝於他人,並將自己的長女,以後的南陽公主許配給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前後賞賜給宇文述的財物更是多的不可勝數。功夫不負有心人,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一月,在楊素、宇文述等人不斷的勸奉之下,在獨孤皇後“耳旁風”的不斷影響之下,隋文帝終於頂著“廢長立幼,違禮不祥。”的壓力,下定了決心,正式下詔冊立此子晉王楊廣為皇太子。
四年之後的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楊廣乘自己的父皇隋文帝病危之機,殺父自立,是為隋煬帝。隋煬帝即位之後,立即下令處死了廢太子,自己的親哥哥楊勇。
可以這樣說,作為藩邸所在的揚州實際上已經成了隋煬帝的“龍興之地”。隋煬帝,對帶給自己命運極大轉折的揚州當然是不會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