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結束了。
韋夏還記得去年奪冠的時候,當時他的腦袋裏一片空白,沒有絲毫的喜悅,因為他不確信。
追逐了五年的冠軍,就這樣到手了嗎?
他一遍遍地自問,最終對於自己再度奪冠的事情確鑿無疑,於是所有的感情都湧上心頭。
這一次與上一次不同。
他隻是覺得解脫,喜悅當然有,但沒上一次那麽強烈了。
第二座總冠軍是為了證明自己,所以開足馬力,哪怕已經衝過了終點線,也是等了一陣子才迴過味來。
如今第三座總冠軍到手,韋夏對眼前發生的事情有足夠的了解。
他知道他再一次成為了冠軍。
接下來的一係列步驟,現場接受采訪、迴更衣室和隊友互噴香檳,再到現場,當著所有金州人的麵跳上冠軍台,再次舉起那座屬於他們的獎杯。
更衣室裏,互噴香檳的儀式自古以來就存在,雖然千篇一律,卻又有濃重的儀式感。
考辛斯看起來不夠興奮。
畢竟他對這場勝利的貢獻少之又少,但沒有人會因為這一場抹殺了他前五場的表現。
狂歡結束,76人的隊員們換了身衣服,返迴球場。
為他們搭建多時的冠軍舞台在整體的口號下,全體人員一起登台。
捧了奧布萊恩杯,比爾·拉塞爾杯的歸屬也是沒有懸念的。
常規賽期間,韋夏的場均數據“隻有”25.4分7.6籃板6.2助攻2搶斷1.4封蓋。進入季後賽,數據全方位上漲,達到了33.6分9.7籃板7助攻2.4搶斷和1.6封蓋。
總決賽六場,部分數據再次升級,對勇士場均拿下39.3分15籃板8助攻3搶斷1.7封蓋,三項命中率是誇張的56%、45%、97%
無論是基礎數據的提升,還是效率的穩定和神仙般的高效,韋夏都保持了他一貫的“畫風”。
在他已經31歲的今天,他的職業生涯還在頂峰。
當晚,76人連夜迴到費城。
自發來機場迎接他們的球迷排成了長龍,唱著各種跑調還帶著鬼畜效果的“喂俺個炊餅啊”。
韋夏身為隊長,又是最受矚目的球員,還是家鄉的英雄,此刻自然要出麵和球迷說幾句話。
話筒拿在手上,他疲憊的不知道要說什麽。
“如果你們肯網開一麵讓我們好好睡個覺,說不定我們明年還會再來一遍。”
“ohno!”
有隊友隨即發出慘叫聲,韋夏所為,和當年萊利剛奪冠就告訴記者明年要衛冕一樣讓隊友菊花一緊。
三連冠固然偉大至極,目標自然是要有的,但為何要挑現在說?
大夥剛結束了一個冠軍賽季,疲憊、困頓、然後又要給自己找個目標?
韋夏也是累蒙圈了,他贏得了球迷的山唿,也成功地讓球隊的大巴順利從機場突圍。
就是代價有點大。
“科比要是聽到你剛才說的話,得氣死吧?”奧多姆笑道。
韋夏剛想眯眼小睡一會兒,便聽奧多姆提起科比。
真不知道為啥,科比這名字比紅牛還提神:“這件事和他有什麽關係嗎?”
“當年你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教給你的第一課是什麽?”
“不比他勤奮的湖人球員是要被鄙視的。”韋夏保證這件事他一輩子忘不了。
奧多姆打住:“錯了!是言簡意賅!你看看你,才離開他幾年啊,全忘了!媒體天天地盯著你們呢!想當初,帕特·萊利被眾叛親離才幾年啊?忘啦?”
首先,如果韋夏意識還在的話,他會非常地讚同奧多姆。
他的話語不僅發人深省,而且特別有教育意義,曆史就是一麵鏡子嘛,雖然人類總是重複同樣的悲劇,但依然有部分人願意以史為鏡,好好地用它來照照人間世有多麽糙蛋。
可惜他太累了,連兩分鍾都沒撐下來就被奧多姆催眠。
“我相信wish沒有惡意,他隻是太累了。”霍勒迪說。
奧多姆笑問:“不管多累,戲說不是胡說啊,那種話一說,從今天開始你們這幫混蛋每天都要被記者問有沒有把握衛冕,到時候你們怎麽迴答?”
“隨便唄!”霍勒迪一臉無所謂地說,“我們都兩個冠軍在手了還在乎這個?”
車上的氣氛莫名熱烈起來。
“對啊,我們可是拿到了勒布朗當初拋棄家鄉背負罵名才艱難獲得的兩枚戒指。”
“沒錯,而且我們的奪冠經曆更加激動人心!”
“是的,遠比前些年的熱火偉大!”
這幫人莫名其妙地開始妄議君上,正好兩冠在手的角色球員們感覺這個冠軍使他們達到了和2013年的詹姆斯和熱火同一層級。
反而是最有資格為此自豪的韋夏累得連自豪的精力都沒了。
試想一下,韋夏此時若是醒著,會像他們似的,來一句:“我確信今晚的冠軍讓我超越了勒布朗成為現役最強。”
他會嗎?顯然他不會。
即使他打心裏覺得自己比詹姆斯強,也不會說出來。即便他現在的重量級榮譽比詹姆斯多,他也不會去說那句話。
他是個低調又驕傲,自尊心又強得一塌糊塗的家夥。
這幫人的嘴臉...奧多姆懷疑地看著他們,明年還能衛冕嗎?
球員們暢想未來,教練組的人左顧右盼,明明都有自己的意見,但沒有誰主動說出來。
因為球員的興奮值正在高峰期,此時打擊他們士氣不好。
76人的大巴順利地開到落日中心。
韋夏的隊友們發現他們竟然叫不醒他。
此時的韋夏陷入深度睡眠,他的意識穿越了時空,抵達1972年。
哈夫利切克由於分區原因早早歇了菜。
今年的季後賽卻精彩紛呈。
主角自然是洛杉磯湖人,他們在西部決賽花了六場劈落衛冕冠軍雄鹿,直達決賽。
對麵是老對手,擁有五個50大,6個全明星的紐約尼克斯。
韋夏知道曆史上發生了什麽,他本來是不關心這屆決賽的,由於某個讓他難以跳過的原因,他不但選擇關注這屆決賽,還拿哈夫利切克的錢去搞來了1972年總決賽的比賽錄像。
為什麽他非要看這屆決賽?
因為,紐約尼克斯的第七人,是對他的職業生涯產生重大影響的菲爾·傑克遜。
起初,韋夏是抱著看傑克遜笑話的目的來的。
可是看了會兒比賽,他的表情就嚴肅起來了。
說起來不可思議,但傑克遜的比賽風格,和他有點相似。長手寬肩的白人,跑不快也跳不高,但是拚。他隻是非常拚命地打球,為了個籃板可以向隊友揮肘,隻要不倒下就會想盡辦法捍衛自己的領地。
這屆被湖人完全統治的決賽,傑克遜作為這支擁有5個50大,6個全明星的尼克斯的第七人,場均21分鍾內得到11分5.8籃板命中率54%。
韋夏沒法不對禪師表示瑞思拜,盡管他的最初動機不純,但當他看見比賽內容不是他所想的那樣時,他的立場轉的很快。
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對禪師的感覺是什麽樣的。
討厭?憎恨?愛恨交加?還是感激?不會吧?不會是感激吧?他不信。
韋夏通過哈夫利切克的視角看完了五盤珍貴的1972年總決賽錄像帶。
傑克遜的表現和球風是讓他吃驚的,此外,還有張伯倫。
這可能是韋夏第一次看見張伯倫用拉塞爾的方式統治了決賽。
《體育畫報》說:“這次,威爾特不再是一個退出者。”
對韋夏而言,這不就是所有人想象中的張伯倫嗎?如果他此前的職業生涯每一年都能用這種方式打球,或許某些曆史真的會被改變。
非常可惜的是,張伯倫直到36歲才想搏一把,有點像2000年的奧尼爾,投入全部的精力拿了mvp,然後開始常規賽劃水季後賽把對手踢下船劃水的時光。
韋夏所在的時代,張伯倫早已故去。在他生前,沒有人是他的鐵杆球迷;但是在他死後,世界進入了新媒體時代,獲取信息不再困難,隨便一個新晉籃球迷都能查到張伯倫打下了多少數據,他的場均籃板又是多麽的高不可攀。
而在韋夏的眼裏,他以哈夫利切克的視角審視了張伯倫的大半段職業生涯,在他的眼中,張伯倫就是一類典型的悲劇形象——球員時期飽受批評、不被球迷欣賞、擁有自毀性格的教練殺手,卻碰巧又是史上身體天賦層麵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或許在另一個平行世界,張伯倫會像拉塞爾一樣打球,他會統治60年代,然後以無可動搖的數據和無可撼動的冠軍數量,成為貝利那樣的球王。如果張伯倫像拉塞爾一樣打球,他無疑是不可戰勝的,但反過來說,拉塞爾能像張伯倫一樣打球嗎?不可能。
隻有張伯倫自己,才能打出那樣的籃球。
這就是張伯倫在1972年的爆發,留給人們的一大串聯想,當你迴首過去,看見他刷出助攻王,統治得分王,霸占各種榜單,單場100,場均50分——除了一次次地輸給拉塞爾,他也沒在大學、高中拿過任何一個與籃球相關的冠軍。
所以,這真的是“威爾特想不想”的問題嗎?
每個人的心裏,都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
(嘿嘿,我的答案,你們清楚的)
韋夏還記得去年奪冠的時候,當時他的腦袋裏一片空白,沒有絲毫的喜悅,因為他不確信。
追逐了五年的冠軍,就這樣到手了嗎?
他一遍遍地自問,最終對於自己再度奪冠的事情確鑿無疑,於是所有的感情都湧上心頭。
這一次與上一次不同。
他隻是覺得解脫,喜悅當然有,但沒上一次那麽強烈了。
第二座總冠軍是為了證明自己,所以開足馬力,哪怕已經衝過了終點線,也是等了一陣子才迴過味來。
如今第三座總冠軍到手,韋夏對眼前發生的事情有足夠的了解。
他知道他再一次成為了冠軍。
接下來的一係列步驟,現場接受采訪、迴更衣室和隊友互噴香檳,再到現場,當著所有金州人的麵跳上冠軍台,再次舉起那座屬於他們的獎杯。
更衣室裏,互噴香檳的儀式自古以來就存在,雖然千篇一律,卻又有濃重的儀式感。
考辛斯看起來不夠興奮。
畢竟他對這場勝利的貢獻少之又少,但沒有人會因為這一場抹殺了他前五場的表現。
狂歡結束,76人的隊員們換了身衣服,返迴球場。
為他們搭建多時的冠軍舞台在整體的口號下,全體人員一起登台。
捧了奧布萊恩杯,比爾·拉塞爾杯的歸屬也是沒有懸念的。
常規賽期間,韋夏的場均數據“隻有”25.4分7.6籃板6.2助攻2搶斷1.4封蓋。進入季後賽,數據全方位上漲,達到了33.6分9.7籃板7助攻2.4搶斷和1.6封蓋。
總決賽六場,部分數據再次升級,對勇士場均拿下39.3分15籃板8助攻3搶斷1.7封蓋,三項命中率是誇張的56%、45%、97%
無論是基礎數據的提升,還是效率的穩定和神仙般的高效,韋夏都保持了他一貫的“畫風”。
在他已經31歲的今天,他的職業生涯還在頂峰。
當晚,76人連夜迴到費城。
自發來機場迎接他們的球迷排成了長龍,唱著各種跑調還帶著鬼畜效果的“喂俺個炊餅啊”。
韋夏身為隊長,又是最受矚目的球員,還是家鄉的英雄,此刻自然要出麵和球迷說幾句話。
話筒拿在手上,他疲憊的不知道要說什麽。
“如果你們肯網開一麵讓我們好好睡個覺,說不定我們明年還會再來一遍。”
“ohno!”
有隊友隨即發出慘叫聲,韋夏所為,和當年萊利剛奪冠就告訴記者明年要衛冕一樣讓隊友菊花一緊。
三連冠固然偉大至極,目標自然是要有的,但為何要挑現在說?
大夥剛結束了一個冠軍賽季,疲憊、困頓、然後又要給自己找個目標?
韋夏也是累蒙圈了,他贏得了球迷的山唿,也成功地讓球隊的大巴順利從機場突圍。
就是代價有點大。
“科比要是聽到你剛才說的話,得氣死吧?”奧多姆笑道。
韋夏剛想眯眼小睡一會兒,便聽奧多姆提起科比。
真不知道為啥,科比這名字比紅牛還提神:“這件事和他有什麽關係嗎?”
“當年你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教給你的第一課是什麽?”
“不比他勤奮的湖人球員是要被鄙視的。”韋夏保證這件事他一輩子忘不了。
奧多姆打住:“錯了!是言簡意賅!你看看你,才離開他幾年啊,全忘了!媒體天天地盯著你們呢!想當初,帕特·萊利被眾叛親離才幾年啊?忘啦?”
首先,如果韋夏意識還在的話,他會非常地讚同奧多姆。
他的話語不僅發人深省,而且特別有教育意義,曆史就是一麵鏡子嘛,雖然人類總是重複同樣的悲劇,但依然有部分人願意以史為鏡,好好地用它來照照人間世有多麽糙蛋。
可惜他太累了,連兩分鍾都沒撐下來就被奧多姆催眠。
“我相信wish沒有惡意,他隻是太累了。”霍勒迪說。
奧多姆笑問:“不管多累,戲說不是胡說啊,那種話一說,從今天開始你們這幫混蛋每天都要被記者問有沒有把握衛冕,到時候你們怎麽迴答?”
“隨便唄!”霍勒迪一臉無所謂地說,“我們都兩個冠軍在手了還在乎這個?”
車上的氣氛莫名熱烈起來。
“對啊,我們可是拿到了勒布朗當初拋棄家鄉背負罵名才艱難獲得的兩枚戒指。”
“沒錯,而且我們的奪冠經曆更加激動人心!”
“是的,遠比前些年的熱火偉大!”
這幫人莫名其妙地開始妄議君上,正好兩冠在手的角色球員們感覺這個冠軍使他們達到了和2013年的詹姆斯和熱火同一層級。
反而是最有資格為此自豪的韋夏累得連自豪的精力都沒了。
試想一下,韋夏此時若是醒著,會像他們似的,來一句:“我確信今晚的冠軍讓我超越了勒布朗成為現役最強。”
他會嗎?顯然他不會。
即使他打心裏覺得自己比詹姆斯強,也不會說出來。即便他現在的重量級榮譽比詹姆斯多,他也不會去說那句話。
他是個低調又驕傲,自尊心又強得一塌糊塗的家夥。
這幫人的嘴臉...奧多姆懷疑地看著他們,明年還能衛冕嗎?
球員們暢想未來,教練組的人左顧右盼,明明都有自己的意見,但沒有誰主動說出來。
因為球員的興奮值正在高峰期,此時打擊他們士氣不好。
76人的大巴順利地開到落日中心。
韋夏的隊友們發現他們竟然叫不醒他。
此時的韋夏陷入深度睡眠,他的意識穿越了時空,抵達1972年。
哈夫利切克由於分區原因早早歇了菜。
今年的季後賽卻精彩紛呈。
主角自然是洛杉磯湖人,他們在西部決賽花了六場劈落衛冕冠軍雄鹿,直達決賽。
對麵是老對手,擁有五個50大,6個全明星的紐約尼克斯。
韋夏知道曆史上發生了什麽,他本來是不關心這屆決賽的,由於某個讓他難以跳過的原因,他不但選擇關注這屆決賽,還拿哈夫利切克的錢去搞來了1972年總決賽的比賽錄像。
為什麽他非要看這屆決賽?
因為,紐約尼克斯的第七人,是對他的職業生涯產生重大影響的菲爾·傑克遜。
起初,韋夏是抱著看傑克遜笑話的目的來的。
可是看了會兒比賽,他的表情就嚴肅起來了。
說起來不可思議,但傑克遜的比賽風格,和他有點相似。長手寬肩的白人,跑不快也跳不高,但是拚。他隻是非常拚命地打球,為了個籃板可以向隊友揮肘,隻要不倒下就會想盡辦法捍衛自己的領地。
這屆被湖人完全統治的決賽,傑克遜作為這支擁有5個50大,6個全明星的尼克斯的第七人,場均21分鍾內得到11分5.8籃板命中率54%。
韋夏沒法不對禪師表示瑞思拜,盡管他的最初動機不純,但當他看見比賽內容不是他所想的那樣時,他的立場轉的很快。
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對禪師的感覺是什麽樣的。
討厭?憎恨?愛恨交加?還是感激?不會吧?不會是感激吧?他不信。
韋夏通過哈夫利切克的視角看完了五盤珍貴的1972年總決賽錄像帶。
傑克遜的表現和球風是讓他吃驚的,此外,還有張伯倫。
這可能是韋夏第一次看見張伯倫用拉塞爾的方式統治了決賽。
《體育畫報》說:“這次,威爾特不再是一個退出者。”
對韋夏而言,這不就是所有人想象中的張伯倫嗎?如果他此前的職業生涯每一年都能用這種方式打球,或許某些曆史真的會被改變。
非常可惜的是,張伯倫直到36歲才想搏一把,有點像2000年的奧尼爾,投入全部的精力拿了mvp,然後開始常規賽劃水季後賽把對手踢下船劃水的時光。
韋夏所在的時代,張伯倫早已故去。在他生前,沒有人是他的鐵杆球迷;但是在他死後,世界進入了新媒體時代,獲取信息不再困難,隨便一個新晉籃球迷都能查到張伯倫打下了多少數據,他的場均籃板又是多麽的高不可攀。
而在韋夏的眼裏,他以哈夫利切克的視角審視了張伯倫的大半段職業生涯,在他的眼中,張伯倫就是一類典型的悲劇形象——球員時期飽受批評、不被球迷欣賞、擁有自毀性格的教練殺手,卻碰巧又是史上身體天賦層麵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或許在另一個平行世界,張伯倫會像拉塞爾一樣打球,他會統治60年代,然後以無可動搖的數據和無可撼動的冠軍數量,成為貝利那樣的球王。如果張伯倫像拉塞爾一樣打球,他無疑是不可戰勝的,但反過來說,拉塞爾能像張伯倫一樣打球嗎?不可能。
隻有張伯倫自己,才能打出那樣的籃球。
這就是張伯倫在1972年的爆發,留給人們的一大串聯想,當你迴首過去,看見他刷出助攻王,統治得分王,霸占各種榜單,單場100,場均50分——除了一次次地輸給拉塞爾,他也沒在大學、高中拿過任何一個與籃球相關的冠軍。
所以,這真的是“威爾特想不想”的問題嗎?
每個人的心裏,都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
(嘿嘿,我的答案,你們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