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打全明星,韋夏都會不由自主地和60年代以及70年代與90年代的全明星做對比。


    60年代的全明星和正式比賽沒區別,因為本來觀眾就那一些,為觀眾表演的概念雖然有,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麽做。


    所以,最早的全明星賽非常接近於現代球迷想在全明星賽上看到的那種“東西部最好的球員聚集一起真刀真槍地幹上一仗”的模式。


    70年代初,厄爾·門羅和馬拉維奇帶來了表演的模式。


    籃球技術從此進入革新時代,各種現代技術的雛形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


    韋夏以哈夫利切克的視角親身經曆過那兩個年代的全明星賽,感覺非常有實戰價值。


    隻可惜,60年代期間,紅衣主教總是擔任東部明星隊的主帥,他會故意多上其他球隊的明星,從而讓自己的球員得到休息的時間。


    這個現象在現代反而倒了過來。


    明星隊的主教練都想讓自己手下的球員多打,有助於提升他們的曝光度。


    90年代的話,韋夏主要是通過家裏的電視觀看。


    那個年代的全明星賽,可能是最接近球迷標準的全明星賽。除超遠三分外,一切酷炫技巧都已完善,邁克爾·喬丹三天兩頭來一出21世紀都罕見的空中舞蹈,滑翔機起飛、魔術師“秀他”、就連尤因看似猥瑣的兔子蹦跳投看著都頗有趣味——或許這是韋夏的童年濾鏡導致的。他認為90年代的全明星賽是最好的。


    等到韋夏可以親自打全明星賽的時候,願意在這舞台上較真的人不多了。


    全明星周末開始走向合家歡式的娛樂化,進入巴克利口中所謂“在全明星賽上認真打的人都特麽有病”的年代。


    幸好這個年代還有科比這種特麽有病的人,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全明星賽上的火藥味十有八九都是他帶出來的,典型的“害群之馬”。


    今年,科比霍霍不動了。


    由於非凡的人氣,他依然是最火爆的球星之一,球迷盛情地將其投入首發。


    但,主角不是他。


    韋夏、詹姆斯、杜蘭特等中生代才是主角。


    庫裏、哈登、威斯布魯克、利拉德、安東尼·戴維斯、考辛斯、海沃德、洛瑞等新星,才是主角。


    然後,這場堪比lck比賽的正賽,開始了。


    詹姆斯·哈登三分線外開炮,給比賽定下了大方向——達瓦裏希們,一起投三分吧!


    哈登連續命中三分球,讓西部處於領先。


    首節中段,詹姆斯好似要給他的投籃正名,三記三分球,一個扔得比一個遠。韋夏由此確定,將目標放在萬神殿王座上的天選之子,至少目前已經有一項技藝已經超越了芝加哥那個陰魂不散的幽靈——三分球!他的三分顯然比後者更好。


    可是本場比賽的真正主角是近來多次在比賽上砍下三雙的拉塞爾·威斯布魯克。


    他第一節拿下12分,第二節開始連續命中三分球。


    三分球開始形成一種風潮,你也投,我也投,大家都在外線出手。越來越多的球員投入到三分球投射的“洪流”中來,除了一眾後衛外,連拉馬庫斯·阿爾德裏奇也來湊熱鬧。


    他們的射程展示讓韋夏昏昏欲睡。


    當隊友把球傳到他的手上,科比主動上前防守。


    幾乎用三分球把麥迪遜催眠的東西部明星們,總算發現觀眾喜歡什麽了。


    至少和他們這種不負責任的x**亂投三分相比,觀眾更喜歡韋夏和科比這種明明很熟卻非要下死手的單挑。


    科比大概把他晚上迴家和瓦妮莎一起造人的力氣都用上了。


    看他的表情,驚悚得猶如小向美奈子的絕頂時刻,你看完隻想給差評並評價浮誇。


    就在與科比對位的這個迴合,韋夏施展神乎其技的體前胯下背後銜接球接單手變向。


    科比被晃飛,韋夏旋即單腳起跳。


    他優雅地跳到空中,投籃命中。


    然後,那句現場球迷期待了一整晚的“holywish!”趁勢從解說員的口中尖叫而出。


    隻是,韋夏和科比不同。盡管他在比賽開始前熱鬧了西部明星,可是比賽一開始,他們雖然臉上很生氣,肢體動作卻無比真誠地選擇更輕鬆的比賽方式。


    他們表現出來的散漫和無所謂,是這場比賽催眠的主要原因。


    三分球,三分球,還是三分球。


    東西部兩個詹姆斯的三分手感火熱,威斯布魯克屢屢用他的僵屍跳投強暴籃筐。


    可是,看他們投三分的趣味性還沒金州勇士的水花兄弟接連投籃打鐵折磨籃筐來的有趣。


    水花兄弟攜手進入全明星,又是在主帥科爾的麾下,勇士可謂是全明星周末的大贏家,而作為勇士主將,庫裏的表現空間自然是更加寫意。不過他對於afmvp的似乎並不那麽渴望,在拿到三分大賽冠軍後,庫裏並沒有在全明星正賽的賽場上有太過明顯的追求。


    他和湯普森全部都在折磨籃筐這件事上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們一樣投三分,公認的全聯盟最準的兩個三分手,在最沒出手壓力的比賽裏,投出了糟糕的手感。


    湯普森是典型的實戰型射手,就像二號位裏的鄧肯。


    他有一切古典二號位應該具備的技能,好用實在,就是沒觀賞性,如今連球都投不進,場麵弄得很難看。


    幸好西部還有庫裏。


    第三節,庫裏就上演了驚世駭俗的一條龍突破。


    他從後場運球突破,麵對第一個防守人韋夏時,庫裏一個變向,借助小加索爾的擋拆甩開全世界默認的聯盟第一人,隨後一記背後運球,將球從左手繞到右手,順勢從補防的海沃德身邊擠過,這時,他的左側又有考辛斯一路領防。如果是一般球員,這時或許會減速虛晃,但庫裏並沒有這麽做,他不加速也不減速,就這麽逶逶迤迤趟進籃下,空中雙腿一前一後,用身體做掩護,右手一記低手高拋,將球從考辛斯手臂遠端拋起,高高打板後彈進籃筐。


    這一球,無論是過掩護時的加速變向,麵對關門防守時的背後運球接體前快速倒手,還是最後階段的空中探身低手高拋,都有非常高的技術含量。


    而且,庫裏打球自帶輕盈的節奏,更顯得姿態優美,舒展大方,有很高的觀賞性,能打出這麽一套瀟灑飄逸的一條龍,庫裏也對得起球迷的支持,順帶幫湯普森挽了尊。


    雖然有韋夏單挑科比的噱頭;


    但科比畢竟老了,他很難打迴來;


    詹姆斯一向是全明星賽上的扣籃機器,今晚卻迷戀起了三分球;


    三分球,該死的三分球成為了正賽的核心。


    整場比賽,雙方三分球的分布呈現出誇張的一麵,雙方出場的24名球星,僅韋夏、鄧肯、考辛斯和霍福德沒有出手過三分球;有7人三分球出手不低於10次。


    按理說,三分投的多,長籃板也多,球員抓了長籃板直接推動反擊。全明星賽的模式下,大家防守都鬆,拿到籃板球就是暴扣表演的機會。


    但是...這幫人好像對觀眾的g點有錯誤的認知。


    他們手握反擊暴扣的機會卻茫然得像手握遠古龍buff卻到處逛街的蠢貨,不知道如何為繼就來一發追身三分球讓觀眾的情緒更加低落。


    著名的毒舌比爾·西蒙斯在半場結束的時候就發推吐槽了:“2011年全明星賽雙方共出手60記三分球,2012年是66記,2013年是71記,2014年是100記。而2015年全明星賽在不到9分鍾就沒意思了,雙方已出手了113記。李們在贛?”


    由於雙方對三分球過於執著,韋夏雖然不願意同流合汙,卻也無法改變大勢。


    他隻能以拒絕投三分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態度。


    全場比賽,韋夏得到8分,這8分球,一個單挑科比,其他三個全是反擊扣籃。他認為他對得起觀眾的票。


    所有人都投三分的情況下,科比沒什麽心情,而另一個受到矚目的杜蘭特在狂懟記者之後好像被世界遺忘,全場得到3分,實在不是他這個天下第三人該有的的表現。


    全場,西區明星隊命中25記三分,東區明星隊出手68記,均為曆史第一;雙方全場共出手133記三分球命中48球,同樣也是全明星賽曆史之最。三分球出手數增多,也造就了一場高得分且打破多項全明星正賽曆史紀錄的比賽。本場,西區明星隊半場以83-82領先,雙方共得到165分,全場雙方共砍下321分,均創全明星曆史新高。而西區明星隊砍下163分則追平去年東區明星隊創下的曆史紀錄。


    韋夏遠遠地看著威斯布魯克捧起amvp,絲毫不為輸掉正賽而難過。


    他對著話筒,微笑地說:“給大家講個鬼故事,明年,這幫家夥會投更多的三分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當像勇者翻過群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愛並收藏你當像勇者翻過群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