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永春宮內。
那坐在紫檀木椅上的皇後,一身常服,彩繡輝煌,頭上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倚靠著椅背,麵色冰冷,眸間掠過一抹凝重。
在她的麵前,跪著一個男子。
“皇後八二娘娘,是微臣辦事不利。”
皇後唇角卻掠過一抹淡淡笑意,道,“天命難違而已。”
“皇後娘娘?”男子眼底露出一抹詫異。
皇後伸手,一旁的宮女玉容立刻走上前,皇後搭著他的手站了起來,說道,“命人好好看著太子,萬不可再出什麽差錯,如今這宮裏的形式更加兇險,要好好保住太子,保住了太子,便保住了所有的人。”
“是,娘娘,微臣明白。”國舅段文博站了起來,說道。
段文博退了下去後,皇後迴了寢殿,那冰冷的臉色,更加凝重了。
“永寧宮那邊如何,那孩子的麵,可見著呢?”皇後問道。
“迴娘娘的話,奴婢遠遠地看了一眼,有韋將軍護著,看不大真切,不過倒是長得很高,韋將軍隻停留了一會便走了,柳貴妃吩咐了禦膳房,做了一桌子菜,大約是給新來的皇子接風洗塵的。”玉容稟報道。
“聽說他流落民間,靠賣藥為生,倒也算堅強,如今還迴到了宮裏,這柳貴妃必要傾盡心思保住這個兒子了。”皇後悠悠地道。
“不管是誰的兒子,這三皇子始終是民間長大的,鄉間野夫罷了,如何比得上咱們太子爺,太子爺有國舅爺和娘娘您靠著,可不是那鄉下來的小子能比得上的。”玉容說道。
皇後唇角露出微微淡笑,道,“他能活到這麽大,已經不易,他那個娘,病懨懨了十多年,皇上照樣還是寵愛,他們母子就是有這種本事,所以,凡是大意不得,往後要更加謹慎些。”
“是,娘娘,奴婢知道了。”玉容道。
“明日,皇上會見他,本宮也會前去,本宮倒要瞧瞧,這柳貴妃在外頭生活了十二年的孩子,如今拿什麽和其他皇子競爭。”皇後說道
“對了,太子妃這兩日怎麽沒有進宮來?”皇後想起了這事,便問道。
“奴婢正要跟娘娘稟報,方才東宮派了人來,說太子妃這兩日偶感風寒,臥床不起,才不能來請安。”玉容說道。
聽到這裏,皇後臉色沉了沉,道,“當初是看中她的身世,才要了來給太子成親,誰料到,身子和雞蛋一樣,一碰就碎,這成婚都已經兩年了,肚子裏還沒個動靜。”
“太子妃娘娘還年輕,皇後娘娘不要太著急了,太醫們也調理著呢。”玉容繼續安慰道。
“皇上上次賞賜本宮的人參給她送過去。”皇後說著,眼中卻有些掩不住的厭煩。
她十三歲進宮,十六歲為後,父親兄長都朝廷棟梁,一輩子順風順水。
偏生下的孩子,一個雖然憑著嫡子的身份,和外戚的力保被立為了太子,可表現卻不盡人意,還屢屢犯錯,惹得皇上十分不快;而另一個呢,哎……想一想,皇後隻覺得心中更加憂愁了。
玉容拿著人參出去,她緩緩閉上眼睛,那袖中的手漸漸握緊了。
她驕傲了一輩子,柳貴妃已經打擊過她的好強心了,她的兒子決不能落於人後。
*
用完了晚膳。
又有人拿了幹淨的衣裳來,給曜曈換洗。
他坐在高高的沐浴桶內,那溫熱的水包裹著他的身體,一身的疲勞才終於慢慢退去,而他的精神也越來越清醒了。
“殿下,您洗完了嗎?奴婢進去給您換衣裳了。”
他朝四處看去,外頭有宮女等著伺候,原來是要等著進來給她換衣裳。
他一急,忙用手攀住了桶,漲紅了臉,說道,“不用,不要進來,我自己穿,你們把衣裳放在上麵!”
“這……”外頭的宮女有些遲疑,道,“這是規矩,若不照搬,奴婢等人,怕是要受罰。”
曜曈皺緊眉頭,護住了身子,道,“我保證你們不會受罰,總之不要進來,否則,否則……”
否則什麽?
他還沒學會教訓恐嚇奴才這一套。
在他的心目中,這些人現在和他是平等的。
大約外頭有個年紀大些宮女懂了,低聲說了幾句話後,提高聲音,說道,“是,三殿下,奴婢們走了,您換好衣裳再叫我們。”
“知道了!”曜曈這才籲了口氣,鬆開了護著身子的手。
不過這次,他沒有繼續泡了,而是匆匆洗了幾下,擦幹淨了水,穿好了為他預備好的衣裳,才走了出去。
“殿下……”幾個宮女聽到動靜,轉過身來,看到剛剛沐浴完畢,換上了錦袍的曜曈,她們全都愣住了。
這,這還是剛剛那穿著一身粗布衣服的鄉下孩子嗎?
眼前的三皇子,穿著絳紫色錦袍,風度翩翩,俊美非凡,一頭烏黑的頭發為綰,占著些濕氣披散在身後,光滑如同那柔軟的絲緞,俊美之下,一雙眼眸竟會勾魂攝魄似的深邃……
“怎麽了?”曜曈自然不知道現在的自己有多迷人,見這些人呆愣的模樣,還以為自己的衣裳不妥,便低頭去看。
幾個宮女紅了臉,忙道,“殿下洗完了,奴婢們伺候您歇著。”
“伺候我歇著?”他又一愣,道,“我自己睡,用不著伺候!”
幾個宮女一愣,“可是,殿下……”
“我習慣自己來,我累了,告訴我,睡覺的地方在哪裏?”曜曈忙問道。
“奴婢們領您過去。”
幾個宮女領著曜曈到了寢殿門口,她們還未上前開門,曜曈已經率先將門打開,並將門砰的一聲關上了。
“你們別守在我外麵,否則,我睡不著。”曜曈的聲音從裏麵傳來。
“可是……”
“罷了,殿下剛來,有所不適是正常的,我們退下吧,這些事情,你們不許在外頭嚼舌根,倘若有人議論殿下,那對咱們整個永寧宮都不利,我們與永寧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明白嗎?”年齡偏大的宮女紅棠說道。
“是,紅棠姐姐。”
眾人便都一一退了下去。
紅棠則去向柳貴妃稟報去了。
永春宮內。
那坐在紫檀木椅上的皇後,一身常服,彩繡輝煌,頭上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倚靠著椅背,麵色冰冷,眸間掠過一抹凝重。
在她的麵前,跪著一個男子。
“皇後八二娘娘,是微臣辦事不利。”
皇後唇角卻掠過一抹淡淡笑意,道,“天命難違而已。”
“皇後娘娘?”男子眼底露出一抹詫異。
皇後伸手,一旁的宮女玉容立刻走上前,皇後搭著他的手站了起來,說道,“命人好好看著太子,萬不可再出什麽差錯,如今這宮裏的形式更加兇險,要好好保住太子,保住了太子,便保住了所有的人。”
“是,娘娘,微臣明白。”國舅段文博站了起來,說道。
段文博退了下去後,皇後迴了寢殿,那冰冷的臉色,更加凝重了。
“永寧宮那邊如何,那孩子的麵,可見著呢?”皇後問道。
“迴娘娘的話,奴婢遠遠地看了一眼,有韋將軍護著,看不大真切,不過倒是長得很高,韋將軍隻停留了一會便走了,柳貴妃吩咐了禦膳房,做了一桌子菜,大約是給新來的皇子接風洗塵的。”玉容稟報道。
“聽說他流落民間,靠賣藥為生,倒也算堅強,如今還迴到了宮裏,這柳貴妃必要傾盡心思保住這個兒子了。”皇後悠悠地道。
“不管是誰的兒子,這三皇子始終是民間長大的,鄉間野夫罷了,如何比得上咱們太子爺,太子爺有國舅爺和娘娘您靠著,可不是那鄉下來的小子能比得上的。”玉容說道。
皇後唇角露出微微淡笑,道,“他能活到這麽大,已經不易,他那個娘,病懨懨了十多年,皇上照樣還是寵愛,他們母子就是有這種本事,所以,凡是大意不得,往後要更加謹慎些。”
“是,娘娘,奴婢知道了。”玉容道。
“明日,皇上會見他,本宮也會前去,本宮倒要瞧瞧,這柳貴妃在外頭生活了十二年的孩子,如今拿什麽和其他皇子競爭。”皇後說道
“對了,太子妃這兩日怎麽沒有進宮來?”皇後想起了這事,便問道。
“奴婢正要跟娘娘稟報,方才東宮派了人來,說太子妃這兩日偶感風寒,臥床不起,才不能來請安。”玉容說道。
聽到這裏,皇後臉色沉了沉,道,“當初是看中她的身世,才要了來給太子成親,誰料到,身子和雞蛋一樣,一碰就碎,這成婚都已經兩年了,肚子裏還沒個動靜。”
“太子妃娘娘還年輕,皇後娘娘不要太著急了,太醫們也調理著呢。”玉容繼續安慰道。
“皇上上次賞賜本宮的人參給她送過去。”皇後說著,眼中卻有些掩不住的厭煩。
她十三歲進宮,十六歲為後,父親兄長都朝廷棟梁,一輩子順風順水。
偏生下的孩子,一個雖然憑著嫡子的身份,和外戚的力保被立為了太子,可表現卻不盡人意,還屢屢犯錯,惹得皇上十分不快;而另一個呢,哎……想一想,皇後隻覺得心中更加憂愁了。
玉容拿著人參出去,她緩緩閉上眼睛,那袖中的手漸漸握緊了。
她驕傲了一輩子,柳貴妃已經打擊過她的好強心了,她的兒子決不能落於人後。
*
用完了晚膳。
又有人拿了幹淨的衣裳來,給曜曈換洗。
他坐在高高的沐浴桶內,那溫熱的水包裹著他的身體,一身的疲勞才終於慢慢退去,而他的精神也越來越清醒了。
“殿下,您洗完了嗎?奴婢進去給您換衣裳了。”
他朝四處看去,外頭有宮女等著伺候,原來是要等著進來給她換衣裳。
他一急,忙用手攀住了桶,漲紅了臉,說道,“不用,不要進來,我自己穿,你們把衣裳放在上麵!”
“這……”外頭的宮女有些遲疑,道,“這是規矩,若不照搬,奴婢等人,怕是要受罰。”
曜曈皺緊眉頭,護住了身子,道,“我保證你們不會受罰,總之不要進來,否則,否則……”
否則什麽?
他還沒學會教訓恐嚇奴才這一套。
在他的心目中,這些人現在和他是平等的。
大約外頭有個年紀大些宮女懂了,低聲說了幾句話後,提高聲音,說道,“是,三殿下,奴婢們走了,您換好衣裳再叫我們。”
“知道了!”曜曈這才籲了口氣,鬆開了護著身子的手。
不過這次,他沒有繼續泡了,而是匆匆洗了幾下,擦幹淨了水,穿好了為他預備好的衣裳,才走了出去。
“殿下……”幾個宮女聽到動靜,轉過身來,看到剛剛沐浴完畢,換上了錦袍的曜曈,她們全都愣住了。
這,這還是剛剛那穿著一身粗布衣服的鄉下孩子嗎?
眼前的三皇子,穿著絳紫色錦袍,風度翩翩,俊美非凡,一頭烏黑的頭發為綰,占著些濕氣披散在身後,光滑如同那柔軟的絲緞,俊美之下,一雙眼眸竟會勾魂攝魄似的深邃……
“怎麽了?”曜曈自然不知道現在的自己有多迷人,見這些人呆愣的模樣,還以為自己的衣裳不妥,便低頭去看。
幾個宮女紅了臉,忙道,“殿下洗完了,奴婢們伺候您歇著。”
“伺候我歇著?”他又一愣,道,“我自己睡,用不著伺候!”
幾個宮女一愣,“可是,殿下……”
“我習慣自己來,我累了,告訴我,睡覺的地方在哪裏?”曜曈忙問道。
“奴婢們領您過去。”
幾個宮女領著曜曈到了寢殿門口,她們還未上前開門,曜曈已經率先將門打開,並將門砰的一聲關上了。
“你們別守在我外麵,否則,我睡不著。”曜曈的聲音從裏麵傳來。
“可是……”
“罷了,殿下剛來,有所不適是正常的,我們退下吧,這些事情,你們不許在外頭嚼舌根,倘若有人議論殿下,那對咱們整個永寧宮都不利,我們與永寧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明白嗎?”年齡偏大的宮女紅棠說道。
“是,紅棠姐姐。”
眾人便都一一退了下去。
紅棠則去向柳貴妃稟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