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仇台召集朝會,說大軍壓境,自己不想讓城內生靈塗炭,決定開城投降。
文武百官聽了,皆是捶胸頓足,說自己無能,害得大王受辱,實在愧為人臣。
但很多人心裏都暗暗鬆了一口氣,不用打仗,意味著自己這些人都能保住性命,還有比這更好的事情嗎?
仇台拿出降表交給曹昂,還特別展開給其觀看,說道:“公子不必擔心,我已經特別在降表中寫明,獻城的條件,就是必須要保住公子和你部下的性命。”
曹昂看了眼降表,便即向仇台拜道:“大王如此關心,昂感激不盡。”
仇台笑道:“為表明誠意,我想讓公子帶兵出城,向兇虎獻表。”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兇虎看在公子獻表的麵上,也不會為難公子,反而能化幹戈為玉帛,未知公子意下如何?”
曹昂當即迴道:“昂願為大王出使。”
仇台大喜,拉著曹昂道:“好,若是兩邊化幹戈為玉帛,我當立刻送公子歸鄉!”
賈詡從一邊冷眼旁觀,心道仇台也是個人物,還能將自己的計策發揚光大,連曹昂也當做籌碼送了出去。
這一招確實很妙,曹昂要是安全,仇台能落個人情,要是兇虎忍不住把曹昂殺了,事後仇台麵對曹操,也能將責任推掉,可謂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至於賈詡會不會提醒曹昂,仇台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他數次和賈詡提起要平分三韓,期間都沒有提過曹昂,這擺明就是單獨收買賈詡。
在仇台看來,賈詡既然能在三韓稱王,又何須為曹昂賣命?
不多時,百濟城門大開,先前百濟已經給袁熙下書請求停戰三天,所以城頭的攻擊已經停止,曹昂帶著僅剩的六七百名幽州叛軍出城,向著袁熙軍營而去。
袁熙這幾天自然沒有閑著,他將一切事情布置妥當,便等城內消息,如今終於是等到了百濟都城的使節和降表。
袁熙收下了降表,好言安撫曹昂,然後借口讓掾屬寫迴信,讓曹昂退下等候。
曹昂退下後,使團裏麵仇台心腹帶著的真正的降表,才送到了袁熙手裏。
他拿著兩封降表對比看完,忍不住笑了起來,說實在的,如果這兩討降表,是其有一封是真的,後麵的事情反倒難辦了。
如今這兩封假信,都是計策的一部分,這也是袁熙派出賈詡的原因,也隻有賈詡,才能想出這種誰都坑的計策,當然其中也包括袁熙。
他將兩封降表交給田豫,田豫看完後便領會了其中意思,皺眉道:“這賈詡的計策,怎麽這麽陰?”
“而且主公想要達成目的,便要親自入城冒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主公非要以身犯險嗎?”
“這賈詡要是包藏禍心怎麽辦?”
“而且裏麵還有曹昂這個曹氏子弟,要是其用計對付主公,後果不堪設想,還望主公三思啊。”
袁熙歎道:“我知道,此舉不可能一點風險也沒有。”
“但我彎來繞去,要的便是一個大義名分,這個是最麻煩,也是最重要的。”
“古往今來,若興不義之師征服一地,固然能憑武力一時壓服,但之後卻後患無窮,造反不斷。”
“我征百濟,名號是百濟縱兵劫掠,不義在先,此為正途。”
“但百濟投降,我於義於理,都應接受降表,否則便有趕盡殺絕之疑,從有理變成了理虧。”
“但我走之後,百濟肯定會反悔,這等於我這次仗白打了,我自然不會接受。”
“所以我再也隻能讓百濟看到好處而背信棄義,方有大義之名分討伐,讓其一脈徹底斷絕。”
“為了這個目的,我隻能鋌而走險,最好的誘餌,自然是我自己。”
“國讓放心,我帶入城中的都是幽州兵精銳,世上能打敗他們的人不多。”
田豫再三思量,最後說道:“但是主公帶入城的幽州兵必然不會很多,不然百濟王也不敢動手。”
“我還是擔心…..”
袁熙笑道:“國讓忘了,還有子龍呢。”
“我入城後,城外的事情就交給你了,隨時待命,準備行動。”
“若是順利的話,我便能擺平城內,若是事情不諧,我便發出求救信號,你便強攻城池,如何?”
田豫聽了,知道袁熙其意已決,便點頭道:“豫領命!”
未幾,袁熙命人寫好迴信,交給曹昂,讓其帶迴城裏,但將其手下的幽州叛軍留了下來。
曹昂一走,他便下命令,將這批人全部繳械,然後分別關押審訊。
這批叛軍裏麵,自然有袁熙的探子,而且為數不少,至於其他人,則有很大嫌疑是別的勢力眼線。
這次袁熙用曹昂釣魚的行動,本來就是一舉多得,他先用檢事府密探鼓動看押曹昂的幽州兵中,本來就心懷不滿,亦或根本就是奸細的人,策劃了一出營救曹昂逃走的戲碼。
將這些人調出來,然後聚在曹昂身旁,利用叛逃事件暴露出來,本身就是一出釣魚大戲,這些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曹昂因為種種原因,早為袁熙所用了。
這看上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自然也有其原因,這個條件,自然就是至於用來釣住曹昂的誘餌。
丁夫人。
這誘餌一環套一環,陰險程度和賈詡的計策不相上下,袁熙承認自己不是什麽好人,爭奪天下方麵他學不來劉備,那樣的他可能早就死在路上了。
所以現在的他,隻能盡力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條件,努力走到最後。
曹昂迴到城中,仇台得知之後頗為意外,心道兇虎倒是大度,竟然把曹昂放了迴來,這應該是中計了吧?
他還未確定主意,但隨後叛逃的幽州兵被關押,甚至有人被處死的消息傳入城中,仇台這才放下心來,兇虎還是對叛逃的人耿耿於懷,而且此時他沒入城就動手,顯然是有恃無恐,覺得百濟這邊投降是真的了!
反之如果兇虎善待叛逃兵士,仇台反而要想一想了,因為這有可能是兇虎在安撫人心,這說不定是想圖謀自己!
至此仇台才下定決心,將城門打開,命令城內的萬名百濟兵士出城,同時發信給袁熙,請其入城赴宴。
便如仇台所料,袁熙收到信後,當即答應下來,帶著數百人馬入城了。
當然,在仇台看來,袁熙很是警覺,甚派出兵士封鎖了都城四門,這樣即使城外的百濟兵士倒戈,其也能關閉城內自守。
仇台聽說後,心內得意,兇虎托大,自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如今自己在城內的布置,連賈詡都不知道,到時候一旦發動,兇虎便在劫難逃!
他站起身來,帶著文武百官,往皇宮門口去迎接袁熙。
不多時,袁熙帶著兵馬,騎在馬上,趾高氣揚前來,道路兩旁都是好奇觀看的百姓。
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對於這袁熙的名號並不熟悉,但在打仗動不動屠城的這個時代,對方入城後卻沒有為難當地百姓,應該不是什麽壞事吧?
當然,百濟的官員地主不會這麽想,他們已經聽說袁熙帶來了很多流民安置,這無疑會占據他們的土地,擠壓他們的財產收入。
更重要的是,袁熙過來肯定會安插自己的人手,那新朝之中,大部分人都會降級,甚至丟官,這讓很多官員苦著臉跟在仇台後麵,如喪考妣。
袁熙跳下馬來,仇台趕緊迎了上來,躬身道:“小王仇台,領百濟十三年,今向大王稱臣,望大王恩準。”
袁熙哈哈一笑,將仇台扶起,說道:“百濟王是識時務的,我就喜歡你這種人。”
他轉向後麵的文武百官,說到:“諸位勸諫有道,百濟王方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汝等皆是可用之才,我承諾各位能保留官職,且之後還有額外封賞!”
這一下子,文武百官皆是喜笑顏開,皆是跪在地上,搞搞撅起屁股,連聲稱頌。
袁熙看到這些人見風使舵如此之快,也是有些意外,心道這百濟傳統,果然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隻怕自己走後,隻要一有造反的機會,他們就會馬上翻臉吧。
所以後世的史書上,對高句麗等半島國家的評價就是叛服不常,兵來就降,人走就叛,同時小動作不斷。
這也是華夏人好麵子,喜歡懷德教化,才信了其花言巧語,可惜這邊的人一開始就沒教化好。
不過說起來高麗人也是幸運,遇到了華夏人,至少老實低頭還有好處,要是換成後世大航海時代的昂撒人來殖民,隻怕高麗人早就被殺幹淨了。
袁熙知道後世朝鮮半島的隱患,自然不會將這些留給後世解決,一切的一切,便在今日。
他和仇台各自麵上堆笑,相攜進入皇宮赴宴。
仇台命人大擺宴席,他這次下了血本,將府庫裏麵的好東西都拿了出來,百濟地處半島沿海,雖然是落後的部族製,但確實有不少特產,山珍海味,乃至珍稀藥材,上好皮貨,卻都是不少,不然也不會成為商隊貿易的來往港口了。
當然,其另外一個很有名的,是後世叫做新羅婢的。
新羅在百濟東麵,兩者分占半島,但新羅國力弱,所以容貌好的女子常被百濟劫掠過來充作宮女。
如今仇台便是招出了數十新羅婢,為袁熙獻舞勸酒。
(本章完)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文武百官聽了,皆是捶胸頓足,說自己無能,害得大王受辱,實在愧為人臣。
但很多人心裏都暗暗鬆了一口氣,不用打仗,意味著自己這些人都能保住性命,還有比這更好的事情嗎?
仇台拿出降表交給曹昂,還特別展開給其觀看,說道:“公子不必擔心,我已經特別在降表中寫明,獻城的條件,就是必須要保住公子和你部下的性命。”
曹昂看了眼降表,便即向仇台拜道:“大王如此關心,昂感激不盡。”
仇台笑道:“為表明誠意,我想讓公子帶兵出城,向兇虎獻表。”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兇虎看在公子獻表的麵上,也不會為難公子,反而能化幹戈為玉帛,未知公子意下如何?”
曹昂當即迴道:“昂願為大王出使。”
仇台大喜,拉著曹昂道:“好,若是兩邊化幹戈為玉帛,我當立刻送公子歸鄉!”
賈詡從一邊冷眼旁觀,心道仇台也是個人物,還能將自己的計策發揚光大,連曹昂也當做籌碼送了出去。
這一招確實很妙,曹昂要是安全,仇台能落個人情,要是兇虎忍不住把曹昂殺了,事後仇台麵對曹操,也能將責任推掉,可謂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至於賈詡會不會提醒曹昂,仇台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他數次和賈詡提起要平分三韓,期間都沒有提過曹昂,這擺明就是單獨收買賈詡。
在仇台看來,賈詡既然能在三韓稱王,又何須為曹昂賣命?
不多時,百濟城門大開,先前百濟已經給袁熙下書請求停戰三天,所以城頭的攻擊已經停止,曹昂帶著僅剩的六七百名幽州叛軍出城,向著袁熙軍營而去。
袁熙這幾天自然沒有閑著,他將一切事情布置妥當,便等城內消息,如今終於是等到了百濟都城的使節和降表。
袁熙收下了降表,好言安撫曹昂,然後借口讓掾屬寫迴信,讓曹昂退下等候。
曹昂退下後,使團裏麵仇台心腹帶著的真正的降表,才送到了袁熙手裏。
他拿著兩封降表對比看完,忍不住笑了起來,說實在的,如果這兩討降表,是其有一封是真的,後麵的事情反倒難辦了。
如今這兩封假信,都是計策的一部分,這也是袁熙派出賈詡的原因,也隻有賈詡,才能想出這種誰都坑的計策,當然其中也包括袁熙。
他將兩封降表交給田豫,田豫看完後便領會了其中意思,皺眉道:“這賈詡的計策,怎麽這麽陰?”
“而且主公想要達成目的,便要親自入城冒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主公非要以身犯險嗎?”
“這賈詡要是包藏禍心怎麽辦?”
“而且裏麵還有曹昂這個曹氏子弟,要是其用計對付主公,後果不堪設想,還望主公三思啊。”
袁熙歎道:“我知道,此舉不可能一點風險也沒有。”
“但我彎來繞去,要的便是一個大義名分,這個是最麻煩,也是最重要的。”
“古往今來,若興不義之師征服一地,固然能憑武力一時壓服,但之後卻後患無窮,造反不斷。”
“我征百濟,名號是百濟縱兵劫掠,不義在先,此為正途。”
“但百濟投降,我於義於理,都應接受降表,否則便有趕盡殺絕之疑,從有理變成了理虧。”
“但我走之後,百濟肯定會反悔,這等於我這次仗白打了,我自然不會接受。”
“所以我再也隻能讓百濟看到好處而背信棄義,方有大義之名分討伐,讓其一脈徹底斷絕。”
“為了這個目的,我隻能鋌而走險,最好的誘餌,自然是我自己。”
“國讓放心,我帶入城中的都是幽州兵精銳,世上能打敗他們的人不多。”
田豫再三思量,最後說道:“但是主公帶入城的幽州兵必然不會很多,不然百濟王也不敢動手。”
“我還是擔心…..”
袁熙笑道:“國讓忘了,還有子龍呢。”
“我入城後,城外的事情就交給你了,隨時待命,準備行動。”
“若是順利的話,我便能擺平城內,若是事情不諧,我便發出求救信號,你便強攻城池,如何?”
田豫聽了,知道袁熙其意已決,便點頭道:“豫領命!”
未幾,袁熙命人寫好迴信,交給曹昂,讓其帶迴城裏,但將其手下的幽州叛軍留了下來。
曹昂一走,他便下命令,將這批人全部繳械,然後分別關押審訊。
這批叛軍裏麵,自然有袁熙的探子,而且為數不少,至於其他人,則有很大嫌疑是別的勢力眼線。
這次袁熙用曹昂釣魚的行動,本來就是一舉多得,他先用檢事府密探鼓動看押曹昂的幽州兵中,本來就心懷不滿,亦或根本就是奸細的人,策劃了一出營救曹昂逃走的戲碼。
將這些人調出來,然後聚在曹昂身旁,利用叛逃事件暴露出來,本身就是一出釣魚大戲,這些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曹昂因為種種原因,早為袁熙所用了。
這看上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自然也有其原因,這個條件,自然就是至於用來釣住曹昂的誘餌。
丁夫人。
這誘餌一環套一環,陰險程度和賈詡的計策不相上下,袁熙承認自己不是什麽好人,爭奪天下方麵他學不來劉備,那樣的他可能早就死在路上了。
所以現在的他,隻能盡力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條件,努力走到最後。
曹昂迴到城中,仇台得知之後頗為意外,心道兇虎倒是大度,竟然把曹昂放了迴來,這應該是中計了吧?
他還未確定主意,但隨後叛逃的幽州兵被關押,甚至有人被處死的消息傳入城中,仇台這才放下心來,兇虎還是對叛逃的人耿耿於懷,而且此時他沒入城就動手,顯然是有恃無恐,覺得百濟這邊投降是真的了!
反之如果兇虎善待叛逃兵士,仇台反而要想一想了,因為這有可能是兇虎在安撫人心,這說不定是想圖謀自己!
至此仇台才下定決心,將城門打開,命令城內的萬名百濟兵士出城,同時發信給袁熙,請其入城赴宴。
便如仇台所料,袁熙收到信後,當即答應下來,帶著數百人馬入城了。
當然,在仇台看來,袁熙很是警覺,甚派出兵士封鎖了都城四門,這樣即使城外的百濟兵士倒戈,其也能關閉城內自守。
仇台聽說後,心內得意,兇虎托大,自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如今自己在城內的布置,連賈詡都不知道,到時候一旦發動,兇虎便在劫難逃!
他站起身來,帶著文武百官,往皇宮門口去迎接袁熙。
不多時,袁熙帶著兵馬,騎在馬上,趾高氣揚前來,道路兩旁都是好奇觀看的百姓。
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對於這袁熙的名號並不熟悉,但在打仗動不動屠城的這個時代,對方入城後卻沒有為難當地百姓,應該不是什麽壞事吧?
當然,百濟的官員地主不會這麽想,他們已經聽說袁熙帶來了很多流民安置,這無疑會占據他們的土地,擠壓他們的財產收入。
更重要的是,袁熙過來肯定會安插自己的人手,那新朝之中,大部分人都會降級,甚至丟官,這讓很多官員苦著臉跟在仇台後麵,如喪考妣。
袁熙跳下馬來,仇台趕緊迎了上來,躬身道:“小王仇台,領百濟十三年,今向大王稱臣,望大王恩準。”
袁熙哈哈一笑,將仇台扶起,說道:“百濟王是識時務的,我就喜歡你這種人。”
他轉向後麵的文武百官,說到:“諸位勸諫有道,百濟王方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汝等皆是可用之才,我承諾各位能保留官職,且之後還有額外封賞!”
這一下子,文武百官皆是喜笑顏開,皆是跪在地上,搞搞撅起屁股,連聲稱頌。
袁熙看到這些人見風使舵如此之快,也是有些意外,心道這百濟傳統,果然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隻怕自己走後,隻要一有造反的機會,他們就會馬上翻臉吧。
所以後世的史書上,對高句麗等半島國家的評價就是叛服不常,兵來就降,人走就叛,同時小動作不斷。
這也是華夏人好麵子,喜歡懷德教化,才信了其花言巧語,可惜這邊的人一開始就沒教化好。
不過說起來高麗人也是幸運,遇到了華夏人,至少老實低頭還有好處,要是換成後世大航海時代的昂撒人來殖民,隻怕高麗人早就被殺幹淨了。
袁熙知道後世朝鮮半島的隱患,自然不會將這些留給後世解決,一切的一切,便在今日。
他和仇台各自麵上堆笑,相攜進入皇宮赴宴。
仇台命人大擺宴席,他這次下了血本,將府庫裏麵的好東西都拿了出來,百濟地處半島沿海,雖然是落後的部族製,但確實有不少特產,山珍海味,乃至珍稀藥材,上好皮貨,卻都是不少,不然也不會成為商隊貿易的來往港口了。
當然,其另外一個很有名的,是後世叫做新羅婢的。
新羅在百濟東麵,兩者分占半島,但新羅國力弱,所以容貌好的女子常被百濟劫掠過來充作宮女。
如今仇台便是招出了數十新羅婢,為袁熙獻舞勸酒。
(本章完)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