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下意識抖了抖腿,見孫禮還是抓住自己不放,無奈道:“我在和他說話,你先起來。”
孫禮還想說話,卻瞥到田豫對自己使了個眼色,趕緊知機地站到一邊,袁熙方才看向剛才那個什長。
那什長顯然已經醒悟過來袁熙是什麽人了,臉色有些發白,袁熙說道:“我問你幾個問題。”
“你多大年紀?”
“你進幽州軍多久了,立了什麽戰功升到什長的?”
那什長磕磕巴巴解釋幾句,袁熙方才了解情況,這人比孫禮大一些,代郡人,進幽州軍時間也不短了,去年轉做斥候,之後殺了幾個馬賊立功,這才升到什長,應該不是靠的孫禮關係。
袁熙說道:“你怎麽沒繼續當斥候,而是來巡城了?”
那什長漲紅了臉,“小人剛成親,家中還有老人,幽州最近沒有戰事,加上薊城巡視缺人,我便請了調職,來照顧家人。”
“但如果幽州遭逢外敵,我一定會上戰場的!”
田豫出聲道:“確實薊城最近很亂,公與先生調撥了近千人維持秩序,才勉強讓城內運作正常。”
袁熙微微點頭,心道這確實是個麻煩事,越大的城池,管理起來越是困難,平日還好,但遇到戰事或者疫病,城內壓力倍增,這個時代的城池其實負擔不起過於龐大的人口,看來要好好怎麽解決這個問題了。
他對那什長道:“你做的不錯,但是還稍微欠缺一些。”
“作為斥候。最重要的是要頭腦清楚,看明白事情真相,而你現在卻像個猛將。”
眾人聽了都笑了起起來,袁熙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去吧,遇事多想,我看好伱。”
那什長一臉激動地對著袁熙行禮,然後帶著兵士離開了。
孫禮想要張口說話,但發現袁熙自始至終沒有看向自己,又把話咽了迴去。
袁熙問田豫道:“當初我不是讓孫禮跟著你,怎麽他也迴薊城了?”
田豫答道:“當時我去徐州向主公報信,也不放心讓孫禮掌管船隊,於是安排他巡視薊城到漂榆邑的道路,現在他也是在兩頭跑。”
袁熙點點頭,他見城門口的人流漸漸稀疏,便起身道:“走,進城。”
他叫上呂玲綺,引著馬車,領著眾人進了城,孫禮見袁熙自始至終沒有和自己說話,不禁心內惴惴,悄悄拉住後麵的田豫道:“大哥怎麽了?”
“他好像有些生氣?”
田豫搖頭歎道:“你啊,我怎麽說你呢。”
“你這一出現,便在好幾處上惹到了主公,做的還極為欠缺考慮,主公剛才對那什長說的話,其實也是對你說的。”
“啊?”孫禮張大了嘴巴,“田哥你別嚇我,到底咋迴事啊?”
田豫恨鐵不成鋼道:“誰都看的出來,你是想借機提攜你那兄弟,但是找的場合也太不對了。”
“主公正和其說話,也沒有要怪罪他的意思,你這時候出來摻和,口不擇言公開攀關係,這是要主公徇私網開一麵,還是怎的?”
“我呆在主公身邊這幾年,不止一次聽主公對你說過,私下裏麵可以稱兄道弟,但你別以為這是理所當然,這話的意思是私下可以談感情,明麵上要公事公辦,咱們這些部下,都是要稱唿主公官職的,你跟的時間比我還長,難道還沒想明白?”
“那監軍陸伯言,也是主公義弟,已經做到了江淮都督,他從沒有在公開場合以義兄相稱過,你在公開場合稱唿大哥,讓主公怎麽開口,都會被人懷疑是搞裙帶關係,所以他才將你那位兄弟先打發走了。”
“而且主公應該對你方才的表現很失望,他讓你跟著我,就是讓你能獨當一麵,可是你現在都無法做到。”
“你要是真的頭腦清楚,辦事可靠,我當時不早就將船隊交給你了?”
“你也該好好想想今後的路了,主公現在身邊不缺侍衛,再說了,你還想當一輩子侍衛不成?”
孫禮聽了,咬緊了嘴唇,澀聲道:“我也想趕上你們,但包括大哥和你在內,都是妖孽,我不懂的東西,你們看一眼就明白,肚子裏麵還有這麽多彎彎繞,我也想學,但是學不會啊!”
“陸監軍就不說了,聽說大哥還找了個軍師,才半年時間就讓其獨掌青州了,我怎麽比得上?”
“而且我想不通,幾年前我都是公開稱唿大哥的,怎麽現在就不行了呢?”
田豫歎息道:“現在情況當然不同了,當時主公和我們一起打天下,一群人都是幽州軍,稱兄道弟未嚐不可。”
“但現在主公麾下的兵士來自各地,黑山,冀州,青州,徐州,甚至江淮,他若是公開偏袒幽州軍,其他兵士會怎麽想,尤其是看到主公有這麽多的兄弟關係,他們會不會也上行下效?”
“要知道,主公現在占據半個中原,治下人口數百萬,考慮的事情可比以前多多了,你現在不僅不能給他分憂,還給他出難題,你說他會怎麽想?”
孫禮聽了,悶聲道:“我明白了,我迴去好好想想,再向大哥不,主公去賠罪。”
田豫歎息一聲,“孫禮啊,人確實各有所長,但你絕不像自認的那樣不堪大用。”
“你也不想想,從麴義到子龍,都稱讚過你,他們難道是看在主公麵子上才發違心之論的嗎?”
“你不要和陸監軍和諸葛軍師去比,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孫禮聽了,重重點了點頭。
前麵呂玲綺對袁熙耳語道:“你的小兄弟正糾結著呢。”
袁熙淡淡道:“遲早都會發生的。”
“隨著往山頂攀爬,有些人會掉隊,有些人竭盡全力跟著,有些人輕輕鬆鬆登頂,天下本沒有公平可言。”
“孫禮需要找準定位,認清自己到底想要幹什麽,能幹什麽,這點我幫不了他,隻有他自己想做才行。”
“而且我也是有苦衷,暫改軍令確實有助於維持秩序,但也不是長久之計,根本上還在軍隊不能摻和賺錢的東西,這是最為危險的事情。”
“加上這時候孫禮過來打岔,我也不好公開偏袒誰。”
“隻能說越高,越是孤獨吧。”
“咱們先不迴府,去官邸召集掾屬議事。”
過不多時,袁熙官邸裏麵,重要的掾屬們都到場了,眼下真正能夠決定事務的,也不過就是沮授和田豫等寥寥數人,餘者地位相若的,幾乎都不在薊城。
沮授起身說人到齊了,簡單介紹一番後,袁熙開門見山道:“我迴薊城之前,還以為可以直接著手明年開春的西進並州的計劃。”
“但今日我在薊城門外,卻看到了冀州逃難過來的流民難民,已經是遠遠超出了薊城的承受能力,這多出來的人,雖然大部分人都有些身家,但幽州的糧食可不是地裏變出來的,有限的糧食分給數倍的人,必然催高糧價上漲。”
他止住了想要說話的沮授,“我知道可能又人說可以控製糧價,按人頭配給,我覺得可能會有用,但私下交易糧食的現象絕對會多起來,如果有數倍數十倍的錢財放在麵前,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甚至家人的大部分口糧都賣出去。”
“別的問題我先不說,對於糧食的問題,我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眾人一時間猶豫起來,剛才袁熙一句話就堵死了他們的大部分建議,因為糧食這東西可是活命的根本,誰也無法斷言缺糧之後會發生什麽。
沮授首先出聲道:“是下官考慮不周,請主公降罪。”
袁熙搖頭道:“我今天來不是問罪的,我也知道諸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但為何沒有提前采取措施?”
當下有人發話解釋,袁熙這才知道,薊城不是沒有應對,而是想盡辦法通過商路購買了,但商路幾個關鍵點,青州徐州今年打仗,糧食用了很多,幽州是有錢也買不到。
袁熙心中有點小鬱悶,合著原來根源在於自己頻繁打仗,讓幽州糧食問題惡化了?
但他明白,如今天下吃不飽飯才是常態,大部分諸侯的態度對流民的態度都是自生自滅,畢竟他們軍隊的糧食都缺,而像自己這種近乎執著的保證領地內糧食供應的,才是極為罕見,這也給了掾屬們很大的壓力。
最後眾人討論一番,所以的建議無非就是對外來人口收定居稅,以及鼓勵富戶去遼東乃至朝鮮半島一帶拓荒,減輕漁陽的糧食壓力,亦或高價購買北邊胡人的牛羊等等。
但這而措施,都不是那麽立竿見影的,想要看到成效,可能還要過幾個月,偏偏現在快要過年了,誰願意折騰?
袁熙心裏確是已經有了個想法,他出聲道:“先和並州境內各部族聯係,盡量收購牛羊,不用在乎價錢,讓冀州的那些士族也出出血。”
“其他的舉措,公與先生召集掾屬,這幾日商量好了告訴我。”
“你們先各自迴去辦事吧。”
袁熙向來長話短說,掾屬們聽了紛紛告辭,袁熙獨獨讓沮授留了下來。
沮授再次告罪,同時苦笑道:“我知道主公為了防止意見相左,將其他和我的地位相若的謀士都調走了,但是我現在實在是獨木難支,還請主公多給幾個人吧。”
袁熙樂了,心道你總算明白過來,一個人幹幾個人的活不合算了?
(本章完)
孫禮還想說話,卻瞥到田豫對自己使了個眼色,趕緊知機地站到一邊,袁熙方才看向剛才那個什長。
那什長顯然已經醒悟過來袁熙是什麽人了,臉色有些發白,袁熙說道:“我問你幾個問題。”
“你多大年紀?”
“你進幽州軍多久了,立了什麽戰功升到什長的?”
那什長磕磕巴巴解釋幾句,袁熙方才了解情況,這人比孫禮大一些,代郡人,進幽州軍時間也不短了,去年轉做斥候,之後殺了幾個馬賊立功,這才升到什長,應該不是靠的孫禮關係。
袁熙說道:“你怎麽沒繼續當斥候,而是來巡城了?”
那什長漲紅了臉,“小人剛成親,家中還有老人,幽州最近沒有戰事,加上薊城巡視缺人,我便請了調職,來照顧家人。”
“但如果幽州遭逢外敵,我一定會上戰場的!”
田豫出聲道:“確實薊城最近很亂,公與先生調撥了近千人維持秩序,才勉強讓城內運作正常。”
袁熙微微點頭,心道這確實是個麻煩事,越大的城池,管理起來越是困難,平日還好,但遇到戰事或者疫病,城內壓力倍增,這個時代的城池其實負擔不起過於龐大的人口,看來要好好怎麽解決這個問題了。
他對那什長道:“你做的不錯,但是還稍微欠缺一些。”
“作為斥候。最重要的是要頭腦清楚,看明白事情真相,而你現在卻像個猛將。”
眾人聽了都笑了起起來,袁熙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去吧,遇事多想,我看好伱。”
那什長一臉激動地對著袁熙行禮,然後帶著兵士離開了。
孫禮想要張口說話,但發現袁熙自始至終沒有看向自己,又把話咽了迴去。
袁熙問田豫道:“當初我不是讓孫禮跟著你,怎麽他也迴薊城了?”
田豫答道:“當時我去徐州向主公報信,也不放心讓孫禮掌管船隊,於是安排他巡視薊城到漂榆邑的道路,現在他也是在兩頭跑。”
袁熙點點頭,他見城門口的人流漸漸稀疏,便起身道:“走,進城。”
他叫上呂玲綺,引著馬車,領著眾人進了城,孫禮見袁熙自始至終沒有和自己說話,不禁心內惴惴,悄悄拉住後麵的田豫道:“大哥怎麽了?”
“他好像有些生氣?”
田豫搖頭歎道:“你啊,我怎麽說你呢。”
“你這一出現,便在好幾處上惹到了主公,做的還極為欠缺考慮,主公剛才對那什長說的話,其實也是對你說的。”
“啊?”孫禮張大了嘴巴,“田哥你別嚇我,到底咋迴事啊?”
田豫恨鐵不成鋼道:“誰都看的出來,你是想借機提攜你那兄弟,但是找的場合也太不對了。”
“主公正和其說話,也沒有要怪罪他的意思,你這時候出來摻和,口不擇言公開攀關係,這是要主公徇私網開一麵,還是怎的?”
“我呆在主公身邊這幾年,不止一次聽主公對你說過,私下裏麵可以稱兄道弟,但你別以為這是理所當然,這話的意思是私下可以談感情,明麵上要公事公辦,咱們這些部下,都是要稱唿主公官職的,你跟的時間比我還長,難道還沒想明白?”
“那監軍陸伯言,也是主公義弟,已經做到了江淮都督,他從沒有在公開場合以義兄相稱過,你在公開場合稱唿大哥,讓主公怎麽開口,都會被人懷疑是搞裙帶關係,所以他才將你那位兄弟先打發走了。”
“而且主公應該對你方才的表現很失望,他讓你跟著我,就是讓你能獨當一麵,可是你現在都無法做到。”
“你要是真的頭腦清楚,辦事可靠,我當時不早就將船隊交給你了?”
“你也該好好想想今後的路了,主公現在身邊不缺侍衛,再說了,你還想當一輩子侍衛不成?”
孫禮聽了,咬緊了嘴唇,澀聲道:“我也想趕上你們,但包括大哥和你在內,都是妖孽,我不懂的東西,你們看一眼就明白,肚子裏麵還有這麽多彎彎繞,我也想學,但是學不會啊!”
“陸監軍就不說了,聽說大哥還找了個軍師,才半年時間就讓其獨掌青州了,我怎麽比得上?”
“而且我想不通,幾年前我都是公開稱唿大哥的,怎麽現在就不行了呢?”
田豫歎息道:“現在情況當然不同了,當時主公和我們一起打天下,一群人都是幽州軍,稱兄道弟未嚐不可。”
“但現在主公麾下的兵士來自各地,黑山,冀州,青州,徐州,甚至江淮,他若是公開偏袒幽州軍,其他兵士會怎麽想,尤其是看到主公有這麽多的兄弟關係,他們會不會也上行下效?”
“要知道,主公現在占據半個中原,治下人口數百萬,考慮的事情可比以前多多了,你現在不僅不能給他分憂,還給他出難題,你說他會怎麽想?”
孫禮聽了,悶聲道:“我明白了,我迴去好好想想,再向大哥不,主公去賠罪。”
田豫歎息一聲,“孫禮啊,人確實各有所長,但你絕不像自認的那樣不堪大用。”
“你也不想想,從麴義到子龍,都稱讚過你,他們難道是看在主公麵子上才發違心之論的嗎?”
“你不要和陸監軍和諸葛軍師去比,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孫禮聽了,重重點了點頭。
前麵呂玲綺對袁熙耳語道:“你的小兄弟正糾結著呢。”
袁熙淡淡道:“遲早都會發生的。”
“隨著往山頂攀爬,有些人會掉隊,有些人竭盡全力跟著,有些人輕輕鬆鬆登頂,天下本沒有公平可言。”
“孫禮需要找準定位,認清自己到底想要幹什麽,能幹什麽,這點我幫不了他,隻有他自己想做才行。”
“而且我也是有苦衷,暫改軍令確實有助於維持秩序,但也不是長久之計,根本上還在軍隊不能摻和賺錢的東西,這是最為危險的事情。”
“加上這時候孫禮過來打岔,我也不好公開偏袒誰。”
“隻能說越高,越是孤獨吧。”
“咱們先不迴府,去官邸召集掾屬議事。”
過不多時,袁熙官邸裏麵,重要的掾屬們都到場了,眼下真正能夠決定事務的,也不過就是沮授和田豫等寥寥數人,餘者地位相若的,幾乎都不在薊城。
沮授起身說人到齊了,簡單介紹一番後,袁熙開門見山道:“我迴薊城之前,還以為可以直接著手明年開春的西進並州的計劃。”
“但今日我在薊城門外,卻看到了冀州逃難過來的流民難民,已經是遠遠超出了薊城的承受能力,這多出來的人,雖然大部分人都有些身家,但幽州的糧食可不是地裏變出來的,有限的糧食分給數倍的人,必然催高糧價上漲。”
他止住了想要說話的沮授,“我知道可能又人說可以控製糧價,按人頭配給,我覺得可能會有用,但私下交易糧食的現象絕對會多起來,如果有數倍數十倍的錢財放在麵前,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甚至家人的大部分口糧都賣出去。”
“別的問題我先不說,對於糧食的問題,我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眾人一時間猶豫起來,剛才袁熙一句話就堵死了他們的大部分建議,因為糧食這東西可是活命的根本,誰也無法斷言缺糧之後會發生什麽。
沮授首先出聲道:“是下官考慮不周,請主公降罪。”
袁熙搖頭道:“我今天來不是問罪的,我也知道諸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但為何沒有提前采取措施?”
當下有人發話解釋,袁熙這才知道,薊城不是沒有應對,而是想盡辦法通過商路購買了,但商路幾個關鍵點,青州徐州今年打仗,糧食用了很多,幽州是有錢也買不到。
袁熙心中有點小鬱悶,合著原來根源在於自己頻繁打仗,讓幽州糧食問題惡化了?
但他明白,如今天下吃不飽飯才是常態,大部分諸侯的態度對流民的態度都是自生自滅,畢竟他們軍隊的糧食都缺,而像自己這種近乎執著的保證領地內糧食供應的,才是極為罕見,這也給了掾屬們很大的壓力。
最後眾人討論一番,所以的建議無非就是對外來人口收定居稅,以及鼓勵富戶去遼東乃至朝鮮半島一帶拓荒,減輕漁陽的糧食壓力,亦或高價購買北邊胡人的牛羊等等。
但這而措施,都不是那麽立竿見影的,想要看到成效,可能還要過幾個月,偏偏現在快要過年了,誰願意折騰?
袁熙心裏確是已經有了個想法,他出聲道:“先和並州境內各部族聯係,盡量收購牛羊,不用在乎價錢,讓冀州的那些士族也出出血。”
“其他的舉措,公與先生召集掾屬,這幾日商量好了告訴我。”
“你們先各自迴去辦事吧。”
袁熙向來長話短說,掾屬們聽了紛紛告辭,袁熙獨獨讓沮授留了下來。
沮授再次告罪,同時苦笑道:“我知道主公為了防止意見相左,將其他和我的地位相若的謀士都調走了,但是我現在實在是獨木難支,還請主公多給幾個人吧。”
袁熙樂了,心道你總算明白過來,一個人幹幾個人的活不合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