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太史慈仰頭看著天上炸開的火箭,他對身邊的偏將道:“掛帆,全速北進。”


    偏將聽了,當下喝令兵士升起船帆,幾艘樓船緩緩駛出兩邊被林木遮擋的港灣,開始在夜風的吹拂下緩緩加速。


    巢湖在這個時代,方圓上百裏,想要藏幾艘船實在太容易,何況江東軍兩翼的水軍為了爭功,在進軍的時候搶先前進,誰也顧不上搜索沿岸。


    這樣一來,藏在巢湖隱秘處的太史慈這幾艘船,很容易的蒙混了過去,現在他的位置,已經處在了周瑜中軍的側後方。


    當下夜色降臨,整個巢湖開始籠罩在黑暗之中,趁著這黑漆漆的夜色,太史此要做的事情,便是戰前他一力主張的戰術。


    趁黑突襲敵方主帥旗艦!


    一開始這個計劃遭到了包括陸遜諸葛亮等人的反對,認為太過冒險,一個不甚,太史慈帶的這些人都要有去無迴!


    太史慈卻是笑道:“某雖不才,但聽下來之後,即使裏麵有那麽多計策,最終還要是真刀真槍拚消耗,即使最順利的情況,也要填上很多人命,才能將對麵逼迫退軍吧?”


    陸遜和諸葛亮等人默然,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次江東至少出動了數萬兵士,即使他們用障眼法眼掩蓋了留守在合肥壽春的兵士,但也不過和對麵旗鼓相當。


    雖然陸地作戰,袁熙軍事有絕對優勢的,但水戰方麵,江東軍背靠皖水,有源源不斷的補給,相比被封在碼頭的少量袁熙水軍船隻,還是形成了絕對優勢。


    對麵隻要控製了巢湖碼頭,即使岸上作戰不利,也可隨時上船退走,而巢湖中沒了水軍的袁熙軍,是無法追擊對方的。


    打不敗對麵,就無法讓江東軍意識到染指江淮是個錯誤,即使暫時退走,下次他們也會很快卷土重來。


    所以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打的江東足夠痛,打的他們局勢不穩,讓他們意識到和袁熙作對是個嚴重的錯誤,起碼在數年之內能以穩定江東局勢為主,才算達成了目的。


    太史慈說完後,對諸葛亮道:“軍師其實也知道,江東軍是無法完全消滅的吧?”


    “所以如果能以最小的代價,給其最直接的打擊,豈不是更好?”


    諸葛亮聽了,苦笑道:“將軍果然心思通透。”


    “說實在的,我不是沒想過這種計策,但將軍乃是主公水軍的中流砥柱,若是有個三場兩短……”


    太史慈哈哈一笑:“軍師應該明白,我隻是一個粗人,水軍強悍,靠的不是一兩個人,而是練兵之法。”


    “如今伯言已經深得水軍精髓,又在他的話,遲早能尋到更多的水軍將領。”


    “如今這些水軍都是我親手訓練出來的,要讓他們和江東去換命,我寧願想自己試試。”


    “而且主公明白,我的身體傷了根本,越發不如以前了,今後立功的機會,隻怕也會越來越渺茫,現在有這種好機會,還請主公成全。”


    一直沉默不語的袁熙歎了口氣,出聲道:“子義想去做,我不攔著。”


    “但是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太史慈精神一振,“主公請說。”


    袁熙一字一句道:“不要盲目硬上,見勢不妙,該逃就逃。”


    “萬一逃不過,投降便是,我一定想辦法把子義換迴來。”


    太史慈聽了,笑道:“多謝主公,我記下了。”


    眾人看到其神色,心中歎息,心道太史慈這是根本在敷衍,他的目的是突襲殺死周瑜,和對麵不死不休的,豈能投降?


    諸葛亮出聲道:“這幾日我看了幽州軍的大弩投石,有了些想法。”


    “隻要花幾日稍作改造,便能應用在船上,並且威力更甚。”


    “將軍的船上,多配備此物,定能給那周瑜不小打的打擊。”


    站在船頭的太史慈收迴思緒,看著遠方不斷傳來交戰聲的廣闊湖麵,迴頭忘了著甲板上密密麻麻的弩車,心道成敗在此一舉了。


    他這幾年奔波征戰,幾乎每戰都要催動學自張角的唿吸法,戰後的氣血衰竭和疲憊感越發明顯,讓太史慈明白,自己應該是活不到老了。


    趙雲也曾和太史慈交流過他所領悟的法門,但太史慈發現,趙雲的唿吸法確實更加中正平和,但卻不太適合自己。


    還有就是,趙雲的身體底子更好,槍術更加高明,如此他麵的敵人時,並不需要時時動用唿吸法來壓製敵人。


    但太史慈就不一樣了,太史慈屬於自學成才,從小苦練哪一種,而且他大弓連發本就極其傷身,和趙雲完全是不一樣的路數。


    所以太史慈還是一切照舊,他對趙雲道:“大丈夫在世,當建功立業,帶七尺劍登朝堂之上,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所以要加快步伐啊。”


    趙雲沉默了一會,說道:“子義其實已經在朝堂之上了。”


    太史慈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周瑜看著天上的月亮,心中越發不安,整整打了一天了,自己派出的所有將領,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韓當蔣欽那邊雖然不至於崩潰,但是損失遠比對麵慘重。


    這還是最好的一路,程普董襲那邊,岸上的董襲軍已經幾乎完全崩潰,程普不斷把船隊填入沼澤之中,他派出的船隻,也有從仍在冒火的樹林強行登岸的,卻被趕來的幽州兵殺死在岸邊。


    他們冒著煙霧,一邊咳嗽一邊作戰,到死也不明白,為什麽對麵幽州兵用東西遮住了半張臉,仿佛不太受影響一樣?


    他們自然不明白,因為幽州當年試種的棉花雖然失敗了不少,不適合種植,但棉桃拆開壓平,裏麵混上木炭,外麵夾上麻布,便能做成簡易的口罩,對於防護煙霧很是有效。


    帶口罩在煙霧裏麵作戰,自然比毫無防護的江東兵更能保存體力,所以韓當數次派人登岸,都被幽州軍挫敗。


    程普望著岸邊的慘狀,不禁握緊了拳頭,狠狠砸在了船舷上,自從廣陵之戰後,這兇虎軍越發難纏了!


    他想起孫策在世時,江東尚且不能在其手中討得便宜,如今孫策去世,周瑜領軍,真的能擊敗兇虎嗎?


    不止程普產生了茫然,正在強行登岸的呂蒙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他調撥出了大船,強行撞開敵方起火的船隻,清理出了一條通往碼頭的水道。


    然後他帶著大船駛入碼頭,親自帶軍登岸,然後馬上遭到了岸上等候多時的張遼的攻擊。


    江東兵一個迴合就被張遼的騎兵衝的全部潰散,慘叫著倒退迴來,紛紛跳入水中逃命,呂蒙見止不住頹勢,隻得先行退到船上,卻在此時發現,岸上正在用火彈攻擊自己水道上的船隻,想要斷自己後路!


    周瑜聽到各方傳來的急報,隻得再度將剩下的大部分船隻派了出去,連淩操也去救援呂蒙了,這一下子,周瑜的中軍幾乎都派出去救急了,隻剩下了幾十艘大小船隻。


    他站在船頭,臉色陰沉,其實韓當程普的遭遇不出他的意料,當呂蒙是讓周瑜有些失望的。


    身為前鋒,當一往無前,但呂蒙打到現在,卻顯得過於小心,畏首畏尾,猶豫不決,導致在碼頭浪費了太多時間,若他能早日攻下碼頭,馳援任何一方,也不至於達成現在這樣!


    而且跟據情報,袁熙軍在碼頭放置的兵力是最少的,百十艘船看著不少,但很多都隻有個船殼子,裏麵也要麽放了稻草等引火之物,要麽就幹脆是石頭沙土,隻有外麵的幾十艘戰船,是用來作戰的。


    而岸上的兵就更少了,據說是幽州軍剛投降的張遼領軍,也不過帶了數百人,就這些人竟然能打的呂蒙退迴船上,自己是不是對呂蒙期望過高了?


    張遼的名字,周瑜倒是聽過,原先是呂布手下將領,但一直名聲不顯,跟著呂布那麽多年,也沒有打下什麽名聲,顯然是個頗為平庸之輩,其在呂布死後圖靠袁熙成為將領,多半是靠的兩邊的裙帶關係吧?


    想到這裏,周瑜更是煩躁,自己這邊的有名將領比兇虎多的多,偏偏二對一都拿不下對方,那仗也不用打了!


    他看夜色見黑,便命人在各個船頭點上火把,讓往來傳信的小船能找到方向,戰事到了如此地步,已經無法抽身,看來這一戰是要打到天明了。


    夜風吹過,周瑜察覺是從背後吹來的,心下稍安,風向一直對自己有利,起碼對方想要反擊都要逆風行船,自己有足夠時間應對。


    而且已經打到碼頭兩岸了,對麵應該再也拿出多餘的兵力來了吧?


    此時周瑜後方十餘裏處,三艘大船正在掛滿風帆,全速行船。


    太史慈站在船頭,看著腳下的戰船劈波斬棘,心頭卻是一點都不輕鬆。


    因為還欠缺最關鍵的一步。


    雖然對方的中軍大部分都已經調走了,但是如何在漆黑的夜裏,在剩下的船隻中找到周瑜的旗艦,才是最為關鍵的。


    僅憑自己的三條船,顯然不能突襲所有船隻,隻能集中攻擊旗艦,但萬一選錯了目標,讓對方緩過氣來反擊,死的便是自己。


    他望著手裏的一支火箭,產生了一瞬間的猶豫。


    (本章完)


    <b><\/b>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榮小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榮小兔並收藏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