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聽了賈詡的話,發覺其中是調笑居多,頓時明白過來,袁術應該是暫時不會窺探南陽樂,頓時心中輕鬆了一些。


    同時張繡也有些鬱悶,合著自己和一個瘋子打了半天?


    他不由道:“先生,你說咱們這樣守著南陽,難道就要守一輩子?”


    “就沒有別的出路了?”


    賈詡微微瞟了張繡一眼,“怎麽,將軍對這天下還有什麽想法?”


    張繡苦笑道:“怎麽可能,當今爭奪天下的那幾位,哪個不是手段過人的,我要是和其作對,隻怕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賈詡輕搖手中折扇,“將軍倒是有自知之明。”


    “能看清這點,已經比世上大多數人都強了。”


    張繡歎道:“但看清這點,並不能改變咱們如今的處境啊。”


    “南陽是荊州門戶,袁術這一波隻是以後亂戰的前奏,劉景升隻圖守成,我這樣幫他擋個幾年還行,但隻要失敗一次,隻怕就萬劫不複吧?”


    賈詡悠然道:“不錯,南陽這個地方,遲早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而將軍隻要在南陽,就逃不開這個漩渦。”


    “不過換個角度,正因為南陽繞不過將軍,卻也是個優勢。”


    張繡目光一閃,“此話怎講?”


    賈詡停住手中羽扇,遮住半張臉,將聲音壓得極低道:“待價而沽。”


    張繡身體一震,隨即明白過來,麵露喜色。


    他本來就對劉表沒有什麽忠誠,兩邊隻是互相利用而已,所以立刻就領會了賈詡的意思。


    打不過,投降就是了,反正不丟人!


    賈詡將張繡的表情看在眼裏,眼睛微微一轉,出聲道:“老夫最近感覺身體日漸不好,我想著在過些時日,便去山林隱居,也不能為將軍出謀劃策了。”


    張繡聽了一驚,“張繡能有今日,全賴先生指點,倘若先生去了,誰還能為我出主意啊?”


    賈詡笑道:“將軍莫慌,雖然荊州的南郡襄陽是名士聚積之地,但南陽也有不少名士。”


    “比如最近聲名鵲起的南陽四友,裏麵就有兩個出類拔萃之人。”


    他說起了四友的情況,“其中徐庶徐元直,以及諸葛孔明,都是其中佼佼者,可為謀士。”


    “尤其是那諸葛孔明,剛娶了黃承彥的女兒,和劉表攀上了關係,他本人出身於琅琊諸葛氏,其姐嫁給了名士龐德公之子。”


    “若將軍能讓其效命,便能和荊州士族拉上關係,即使到時候撕破臉,隻要控製住諸葛孔明,當會讓劉表投鼠忌器,多少也有些用處。”


    張繡聽了,遲疑道:“但是這種名士眼高於頂,怕是看不出我這種出身貧寒的西涼將領吧?”


    賈詡悠然道:“這四友如今在南陽山中隱居,不過幾個腐儒而已,將軍帶兵上門去請,尤其是諸葛孔明這種有女眷的,更是不敢不從。”


    “反正到了將軍麾下,時間一長,他們自然會改變主意。”


    張繡聽了大喜,深深拜道:“感謝先生指點迷津!”


    賈詡送走張繡,迴到榻上,猶然望著屋外的星空,心道南陽這地方,不日便生戰亂,自己可不想死在這裏。


    但要是自己直接提出離開,張繡肯定不會放自己走,既然如此,隻能找些代替自己的人了。


    至於到時自己離開後,南陽打成什麽樣子,多少人死於非命,便和自己無關了。


    這天下各人自有各人的造化,自己也隻是想活下去而已,至於其他人是生是死,又和自己有什麽關係?


    豫州汝南,劉備正召集掾屬官員,商議往西出兵。


    劉備開口道:“我欲帶人西進,到汝南和南陽交界處,再往北攻打,打通潁川一路,進入司隸河南尹,然後北上河內,接近懷城。”


    一眾掾屬聽了,麵麵相覷,孫乾出聲道:“請主公三思,這條路,是袁術的進軍路線啊。”


    “袁術從壽春經汝南攻打南陽,無法擊敗張繡,便北上司隸,逼近河內,如今玄德公走得是和其一樣的路線,隻怕到時候會兩邊遭遇,免不了惡戰。”


    “袁術軍雖敗,但仍有數萬之眾,比我們現在實力還是強一些,若兩者相爭,隻怕會影響我們在豫州的布局啊。”


    簡雍也出聲道:“我也讚同公佑的看法,如今袁術新敗,曹操北攻鄴城,豫州大片的地方可供我們占領,如今當務之急,是盡快擴張地盤,占下整個豫州,此時節外生枝,去占據司隸,是不是本末倒置?”


    眾人聽了,也紛紛出聲讚同,劉備知道孫乾簡雍的看法,正常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關鍵是,他們不知道衣帶詔的事情。


    劉備為了保密,不能對掾屬開誠布公,奉劉協衣帶詔的事,隻有關張知道,所以也難怪掾屬官員反對北上司隸,因為沒有衣帶詔,這行軍路線屬實是荒唐無比。


    劉備想了想,出聲道:“咱們北上,是有原因的,到時候到了河內,我自然會和諸君說明。”


    “我現在隻能告訴諸位的是,打通汝南豫州通道非常重要,而且廬江有一支軍,也要借這條通道北上,和我們一起用兵。”


    糜竺出聲道:“是袁徐州的兵馬?”


    “他不是趕迴冀州去了嗎?”


    “怎麽看也是他從冀州出兵更快吧?”


    劉備搖頭道:“不是他,是孫伯符。”


    此話一出,劉備掾屬大嘩,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劉備竟然和孫策聯手了!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


    廬江郡皖城。


    孫策連夜召集周瑜魯肅等謀士,對眾人道:“北麵有消息了。”


    “天子詔令我去懷城接駕!”


    眾人聽了,群情激動,不同於劉備事事保密,孫策卻是對屬下開誠布公,北上迎接天子之事,不僅周瑜等謀士知道,孫策手下的將領如蔣欽陳武等人,也都是提早得知了。


    而且孫策也需要這個消息來凝聚手下的人心,天子選擇了豫章作為落腳之地,本就說明了孫策的信任,更是讓孫策屬下看到了孫策有天命在身!


    告知迎駕之事,對於孫策軍的士氣提振是很重要的,不然的話不明不白勞師遠征北上,本就不願離開故鄉的江東兵很難約束,怕不是沒走到地方,就逃散大半了。


    孫策見眾人神情激動,心裏也是頗為滿意,說道:“我準備這次親自帶兵迎駕!”


    魯肅連忙勸道:“不可,將軍如今位高權重,不宜親做先鋒,不然若有意外,後方誰來坐鎮?”


    “還請人命蔣欽董襲等大將作為先鋒,北上迎駕足矣。”


    孫策擺了擺手,“我知道子敬意思,但論打仗,誰能比得過我?”


    “這次出兵,未必不會遇到惡戰,雖然劉豫州已經答應幫我打通北上通道,但在這條路上,會有多方勢力阻礙。”


    “袁公路,曹操甚至兇虎,都有可能出現,變成我們的敵人!”


    “若我不在前線督戰,誰還能勝任?”


    眾人聽了默然,這次北上沒有水戰,皆是陸戰,他們不得不承認,如今孫策手下的二號人物周瑜,在這方麵和孫策也差的很遠,更別說其他人了。


    孫策拍案道:“就這麽定了!”


    “韓當周泰繼續壓製江夏郡,讓劉表不敢輕舉妄動,公瑾坐鎮廬江策應,保證水路暢通和北伐的糧草供應。”


    “子敬這次隨我去!”


    魯肅還想說話,周瑜在其身邊悄聲道:“子敬,這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將軍給了你機會,你要好好把握啊。”


    魯肅聽了,歎息一聲,心道真的那麽容易嗎?


    孫策卻是心潮澎湃,他自初平四年(193年)為其父孫堅守孝結束,投靠袁術後,至今已經打了快五年仗了。


    相比其父孫堅,他打得仗更多,崛起的的速度更快,闖下的威名更是不下於孫堅,短短幾年時間,他就做到了四方將軍,實控一州之地,這在天下諸侯之中,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如今天子劉協更是秘密發詔,讓其迎駕,孫策知道,如果這件事情能夠成功,自己將會走上一條和孫堅完全不同的道路!


    到時候投奔天子的人,都能為他所用,將來天下製霸,未必沒有他的機會!


    野心和欲望在他的心裏熊熊燃燒,孫策感覺仿佛整個人都要被點燃,他要用這把身體裏的烈火,點燃整個天下!


    孫策越想越是高興,當即叫人端上酒菜,大擺宴席,和諸將開懷暢飲起來。


    他越喝越是高興,不由多喝了幾杯,眼見不多時,酒意上湧,孫策眼前開始模糊起來。


    周瑜見了,忙叫眾人停止勸酒,對孫策低聲道:“伯符,眼下關鍵時刻,不好再多喝了。”


    孫策聽了,雖然有些不高興,但還是搖搖晃晃站起身來,舉起手中大觥道:“最後一杯!”


    “提前慶賀此行馬到功成!”


    眾將聽了,紛紛舉杯道:“馬到功成!”


    過不多時,眾人紛紛散去,孫策帶著幾名侍衛,醉醺醺騎在馬上,往自己府邸而去。


    迎麵吹來的秋風讓他身體裏的酒意散去一點,但是絲毫沒有吹散他蓬發而出的欲望。


    他一想到自己再迴皖城的時候,便是帶著天子歸來了,到時候整個江東士族,誰還敢看不起自己?


    馬蹄得得,他抬起頭來,看到前麵過去就是幾個街口了,那邊正是橋府所在。


    孫策突然想起,橋蕤病情惡化,怕是沒有幾天好活了,其兩個女兒倒是真不錯,要不自己帶著天子迴來後,找橋蕤說親,將其女兒納過來?


    他正暈暈乎乎對抗著酒意,驀然間,長街兩頭出現了十幾名手持利刃的黑衣人,齊聲低喊,朝孫策這邊圍了過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榮小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榮小兔並收藏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