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本來已經做好了和青州境內的袁譚軍徹底撕破臉的準備,他本來估計至少還有兩三次的交戰,才能趕到冀州境內。


    但藏霸私下示好,卻免去了之後的一番交戰,雖然不知道對方用意,但不打仗總是好的,袁熙思忖還有五六日,船隊就能趕到東武陽附近的碼頭了。


    雖然其可能已經被曹軍控製,但已經是支援鄴城的最佳地點,而且換個角度來說,如果碼頭真的被曹軍控製,其必然是用來運送糧草的,正好能乘機攻擊,擾亂曹軍步調。


    袁熙深知光憑自己一路,是很難解決鄴城當下的困境的,所以他出發前,已經派出信使,向各方求援。


    他不指望各方有所迴應,但隻要有一方響應,就能減少自己不少壓力。


    關鍵是,事情真的會如此順利嗎?


    袁熙從壽春出發時,往南發出的信件,一是往劉表處,一是往孫策處。


    往劉表發的信件,乃是借著袁紹名義,想劉表提議從南陽發兵北上,攻打袁術的同時,最好能借機攻擊曹操在豫州和兗州的領地。


    作為迴報,他可以調停劉表和孫策的戰事。


    這個條件,其實也不過是袁熙做做樣子,畢竟想孫策打的的是江夏,而江夏黃祖本身就是獨立於劉表的勢力,其固守江夏,也不過是為了黃家的家族的利益而已。


    所以劉表出兵,隻需要北上即可,雖然如此,但袁熙也沒有報什麽希望,畢竟劉表此時戰略已經偏向於保守,很難有欲望打出荊州,更別說其背後的荊州士族更是不思進取了。


    相較於劉表,袁熙給孫策的條件就優厚的多。


    他在給孫策的信裏,表示自己會放棄合肥壽春這條線西邊的半個廬江和九江,讓孫策自取,而相應換來的條件是,孫策北上豫州,攻擊曹操所在的許昌,和汝南的劉備軍唿應。


    袁熙這次是下了血本的,他準備調動所有有關係的盟友,力求將曹操徹底打死!


    如今的抉擇,就來到了身處皖城的孫策身上。


    他拿著袁熙的信,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心道張昭在自己身邊就好了。


    座下的周瑜和魯肅,都靜靜等這孫策做決定,孫策把信件往桌上一拍,嘴裏罵道:“媽的,明明知道這是個誘餌,但實在是太過誘人,讓我實在是無法下定決心啊。”


    魯肅是孫策叫過來的,他本來在後方策應,但前方韓當周泰呂蒙的前軍,一直在江夏和黃祖交戰,兩邊打了幾個月,戰事仍然膠著,孫策一看,便叫魯肅帶人過來增援。


    結果魯肅剛到皖城,天下的局勢突變,曹操竟然和袁紹打起來了!


    這一下子,不僅是懷城的百官,連孫策周瑜都搞不明白了,曹操如何有底氣和袁紹叫板的?


    孫策便將魯肅叫來,三人一同商議此事對於江東的影響,但還沒過多少幾日,壽春那邊袁熙的信件便來了。


    孫策看到信中開出的條件後,登時心動了。


    袁熙讓出半個郡的北上通道,對孫策的意義非比尋常,因為孫策想要全取荊州,隻是打下江夏,還是不夠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古時的荊州,其實是分成兩塊的。


    荊州的東南部,是黃祖占據的江夏郡,而其西麵的地帶,則是荊州最為重要的南郡。


    兩者之間,被八百裏雲夢澤隔絕,這時候的八百裏雲夢,處處都是沼澤湖泊,密林草地,少有人居住,更別說交通通道了。


    黃祖之所以身份超然,也是因為其所在的江夏郡對劉表來說天高皇帝遠,所有兩邊基本不怎麽買對方的帳。


    所以即使孫策攻下夏口,占據江夏大半,還是要往北攻打,這樣便會遇到江夏北麵南陽守軍的抵抗。


    而如果袁熙讓出了大別山東邊的九江郡通道,孫策就多了一條可選的路線,而這條路線,正是其父孫堅當年攻擊關中所走的,其便利程度,要比從江夏郡方便的多。


    這樣一來,隻要孫策占住皖城夏口一帶,再有充足的補給,說不定便能複製孫堅的成功,圖謀關中!


    袁熙不怕孫策不咬勾,因為他明白孫策這人嘴上說著二分天下,但絕對不會就此放棄中原。


    劃江而治,劃長江也是劃,劃黃河也是劃,孫策這種人,絕對不是那種安於一隅的,何況天下諸侯,隻要有點誌向的,誰沒有一顆爭霸天下的心?


    這也是為什麽周瑜和魯肅遲遲不敢出聲的原因,兩人本來在二分天下上來達成一致,但如今卻有一個機會跨過淮水,接近黃河,怎麽能讓他們不心動?


    孫策抬頭盯著兩人,“兩位怎麽想得?”


    魯肅猶豫了一下,出聲道:“這個機會,看樣子是非常好的。”


    “隻要我們慢慢推進到南陽一帶,進可以窺探荊州司隸,退可以保住揚州兩郡,實在是穩賺不虧。”


    孫策看向周瑜,周瑜手指交叉用力,平複住煩躁的情緒,然後出聲道:“這是個陷阱。”


    “那兇虎不可謂不下血本,但是他的目的,絕對不簡單。”


    魯肅聽了,驚訝道:“公瑾何出此言?”


    周瑜冷聲道:“子敬想想。兇虎向來無利不起早,他舍得放棄大半個郡,為了什麽?”


    “還不是因為他大圖謀!”


    “而且鄴城危機,他急著趕迴去,連合肥壽春都顧不得了,還能顧得到其他地方?”


    “他引我們北上,還不是想讓我們替他擋住袁術在南陽的殘兵,倒是打得好算盤!”


    “我們現在就是攻打壽春,將九江全部占據,他又能拿我們怎麽樣?”


    魯肅聽了一驚,“公瑾,這豈不是背後捅刀子,要是做了,我江東名聲何在?”


    周瑜冷哼一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成王敗寇,隻要應了,天下誰敢非議?”


    他轉向孫策,出聲道:“伯符,這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兇虎隻怕已經無暇南顧,我們幹脆就全取廬江九江,將整個揚州拿在手裏!”


    魯肅聽了一急,“公瑾,此話可要慎言,兇虎那人可是個睚眥必報的,萬一他平定了鄴城戰事,迴頭南下報複我們,到時候其和劉備軍合兵,我們江東兵士,步軍可打不過這兩人啊!”


    周瑜冷笑道:“鄴城這次局麵絕對沒有那麽簡單,不然兇虎也不會逼得向我們求援!”


    “而且在我眼裏,劉備這人比兇虎更加危險,也是必須要除掉的!”


    “聽說劉備在豫州攻擊曹操,等我們攻取兩郡,占據壽春後,便發兵攻打劉備後路,將其徹底剿滅!”


    魯肅嚴重露出不可思議之色,“公瑾,這樣一來,咱麽豈不是曹操聯手,然後和兇虎徹底決裂了?”


    周瑜淡然道:“有何不可?”


    “兇虎是天子冊封,曹操也是天子冊封,兩人如今對立,站到那一邊不是站?”


    “而且在我看來,兇虎比曹操胃口大多了,曹操還在中原圖謀,兇虎已經把手伸到揚州了,他占據廣陵九江,蠶食我江東基業,兩邊到底誰的威脅大?”


    魯肅見孫策似乎已經被說服了,急道:“伯符,公瑾說的固然不錯,但這也是最好的情況。”


    “可是兩位可曾想過,最壞的情況?”


    “兇虎若是擺平了鄴城之亂,袁氏便能一統中原,到時候其攜帶威勢南下,我等如何抵擋?”


    “到時候不僅我們在兩郡的地盤保不住,隻怕荊州也不能圖謀了!”


    周瑜冷哼一聲,“袁氏即使擊敗了曹操,隻怕三子也會徒生內亂,到時候說不定會因為爭奪家產的打起來,這種機會錯過,便再沒有了。”


    “何況袁本初本來就和劉表交好,這幾個袁氏子弟,將來能否放任我們對付劉表,還是未知。”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趕緊擴張地盤,畢竟拿在自己手裏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魯肅見說不過周瑜,不禁歎息一聲,心道周瑜的想法還是太急了,以背刺盟友為前提,將來若是受到反噬,必然會飽嚐苦果。


    孫策出聲道:“公瑾之言,甚合我意。”


    “但隻有一點,我心裏沒底。”


    “咱們江東兵士,並不擅長攻城。”


    “我詳細了解過兇虎打下合肥壽春的過程,除去壽春是用了離間計以外,其他時候都是依靠大量器械攻城的。”


    “而我江東現在並沒有這種條件,公瑾,你覺得你帶兵攻打合肥壽春,多少時間能打下來?”


    周瑜沉默了一會,最後無奈搖頭道:“我沒有把握。”


    眾人默然,這就是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江東諸將在水站可以說不虛天下任何一方,但要是攻打堅城,那就要兩說了。


    孫策歎道:“所以說,不是我不想吃,而是吃不下。”


    “兇虎在合肥壽春,都用了袁術舊將守城,這些乃熟悉地形,又善防守,我們一直打不下西塞的劉勳劉曄,也是如此。”


    聽孫策如此說,周瑜也是臉上無光,他們雖然在西塞擊敗了劉勳和黃射的聯軍,但是就是在無法更進一步,隻得退迴皖城修整。


    孫策出聲道:“所以我的想法,還是先答應兇虎的條件,同時蠶食廬江九江,慢慢往北推進。”


    “等我們在淮水建立了堅城防線,再想辦法圖謀壽春合肥,這可能要花上數年時間,急不來的。”


    魯肅道:“那攻打許昌”


    孫策說道:“做做樣子即可。”


    “要是曹操真的不行了,我也不介意從後麵添上一刀。”


    “但如果袁氏失敗,鄴城丟了,咱們就暫且觀望好了。”


    周瑜魯肅見孫策早已心中有數,當下隻得應了。


    等魯肅走後,孫策對周瑜道:“這幾日調兵遣將,準備往北打。”


    周瑜道:“那皖城?”


    孫策思忖一會,“先不取了,免得被兇虎提防。”


    他想起一事,“不過聽說橋公病重,怕是這幾日就撐不住了。”


    周瑜搖了搖頭,“人各有誌,誰也逃不過。”


    隨即他麵露惋惜,“橋公兩個女兒倒是真不錯,我曾經暗示過他,說和伯符可以代為照顧,但橋公卻一直沒有鬆口。”


    孫策聽了,笑道:“公瑾要真是有意,等橋公去世,還不是你我兩人說了算。”


    兩人正說話間,卻有信使來報,說是懷城來人了。


    這然兩人有些發愣,這是誰?要做什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榮小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榮小兔並收藏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