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張昭接令進宮,袁熙見麵問道:“你們在江東的時候,有沒有士族商人囤積居奇,當時你們是怎麽應對的”


    兩人聽了,麵麵相覷,過了好一會,魯肅才道:“臣的家中,曾經就是經商的。”


    袁熙啞然失笑,他差點忘了這一茬,魯肅家中巨富,除了田產外,自然是行商最容易聚斂財富了。


    他把並州商族提高糧價的的舉動說了,說道:“他們高估了自己能力,這樣下去,對於並州的民生影響很不好。”


    “所以我想讓你們去晉陽平抑物價。”


    張昭問道:“是來硬的還是軟的”


    袁熙道:“我們以理服人,當然是先禮後兵。”


    魯肅馬上就領會過來,皺眉道:“這需要大量的物資和銀錢。”


    袁熙淡淡道:“恰好我手裏都有。”


    他讓曹節將一本賬簿遞給魯肅,“這些夠不夠”


    “不夠我隨後再征調一些。”


    魯肅看了,出聲道:“夠了,除非出現大的變數。”


    袁熙問道:“何謂變數”


    魯肅迴道:“那些人要是賭上所有家產收購銀錢,讓市場無錢流通,同時想辦法以物易物,將朝廷拋售的糧食全部收購,讓市麵缺糧甚至無糧可售,還是有可能擊穿糧價的。”


    袁熙聽了,笑道:“確實是這樣。”


    “在這個不能發行紙幣,金銀銅仍然是同價貨幣的時代,若是缺貨缺錢,市場確實有可能崩盤。”


    “既然如此,那我便從各地調集一部分金銀,看他們能吃下多少。”


    張昭提醒道:“並州商族之富庶,我在江淮的時候都有所耳聞,隻怕他們台麵下的底蘊,會出人意料的深厚。”


    “臣聞陛下曾攻打晉陽,但事後卻對並州商族寬大處理,陛下之仁義,反而養虎為患了啊。”


    袁熙說道:“當時的目標,主要是對付頑固的南匈奴部族,為了讓城內裏應外合,朕對並州商族提出了相當寬大的政策。”


    “雖然雪夜突襲,功勞主要在於冒死攀城的將士,但畢竟並州商族也參與了攻打城門,所以朕遵守當初承諾,不僅沒有抄掠城內,還補貼了損失。”


    “當初朕想著這些人若有感恩之意,日後能對百姓好一些就算了,但如今看來,卻是對牛彈琴,他們之後做的事情,有些早已經越界了。”


    “既然他們想要賺錢,朕就讓他們賺個夠,就看他們有沒有吃下去的胃口。”


    “朕的錢,也不是那麽好拿的。”


    他向曹節點了點頭,曹節又拿出一本冊子,上前交給張昭,同時道:“子敬宅心仁厚,做不得惡人,所以這事收尾,還需要子布做個惡人。”


    張昭掀開冊子看了幾眼,隨後麵色一變,“這些事情都是他們做的”


    “他們的擔子,比江東士族還大!”


    魯肅湊過來一看,便即歎道:“商人被利益蒙蔽了眼睛,這是取死之道啊。”


    冊子上記錄的,是並州這些年提供軍需品的賬目,因為北地連年用兵,攻打涼州,抵禦鮮卑,都征調了大量物資,自然繞不過掌控並州貨源的各商族。


    當時袁熙也是動用國庫銀錢,公平采購,但並州商族卻並不老實,為了謀取更多利潤,做了很多以次充好的事情。


    過期的藥材,劣質的棉麻,一挖就斷的銅鐵鏟,都被算成了高等級的精品貨物,摻雜到了軍需品中。


    一開始並州商族賬目做的很是滴水不漏,且在抽檢中動了手腳,甚至買通了一些官員,瞞過了軍需官,讓這些劣質貨品流入到了戰場上,間接導致了部分兵士的無謂死傷。


    這種事情自古有之,並州商族卻是不知道,早有檢事府搜集證據一路追查到了並州商族頭上,然後將證據稟報給了袁熙。


    張昭看著時間,最早都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心道陛下真的能忍,這時候才讓並州商族自己跳出來啊。


    他抱著冊子,低頭道:“陛下準備如何處置”


    袁熙淡淡道:“該殺就殺,不要姑息縱容。”


    “我記得當初孫侯被發配到河套平原時候,和不少商族往來不少吧”


    “雖然人已經死了,但是可以深挖一下,到底是誰攛掇孫侯叛逃的,沒有人提供路線物資,他怎麽會那麽容易跑到關外去”


    張昭魯肅心中吐槽,陛下還真是狠,連死去的孫權都要利用,這真是吃幹抹淨了。


    兩人出了皇宮,不禁相對苦笑,本以為來本地是安穩做官的,沒想到是因為兩人和當地利益牽涉不深,所以被派來查並州商族罪行!


    不過事已至此,也隻能按照陛下的想法,一步步走下去了吧。


    皇宮裏麵的袁熙則是讓曹節拿過魏國的情報,翻看一陣說道:“晉國和魏國貿易,是用什麽貨幣交換的”


    曹節想了想,說道:“魏國這兩年貨幣幾乎崩了,大部分時候都是以物易物。”


    袁熙出聲道:“這很不方便吧”


    “而且魏國有什麽值得交換的貨物嗎”


    曹節想了想,說道:“先前北地的賬目,都是姐姐做的,妾雖然知道一些,但唯恐有所疏漏,要不妾叫姐姐過來”


    袁熙點頭,曹節便出去叫了曹憲過來,她對此非常熟悉,開口道:“曹魏先前占據的,是益州,司隸,以及荊州和涼州的一部分。”


    “涼州出產良馬,益州出產的是錦緞,荊州則是出產銅器和糧食。”


    “尤其荊州的糧食,屬於貿易的大頭,這些糧食雖然不好保存,但畢竟是救命之物,所以用來交換貨物的時候,還是很受歡迎的。”


    袁熙奇道:“糧食是大頭”


    “這是打仗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他們就這麽大肆售賣”


    曹憲答道:“但荊州除了這些,也沒有什麽太多好賣的了。”


    “以前銅器交易,是因為有的地方缺銅,所以需要購買銅器熔鑄銅幣,尤其是漢南國那邊。”


    “但這些年陛下用金銀貨幣代替銅幣,晉國的銅便多了起來,其自然是流向了漢南,漢南那邊地方小,所能吸納的銅有限,很快便飽和了。”


    “而且晉國這邊因為一直在從倭奴群島進口礦石,以後流出的銅隻會越來越多,所以連帶荊州的銅器也賣不出去了。”


    袁熙奇道:“這裏麵的聯係雖然並不曲折,但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想通的,這是誰教的”


    曹憲掩口笑道,“一部分是妾自學領悟的,也有時候會請教前些年在薊城義學授業的黃夫人。”


    “黃夫人應該受過諸葛丞相指點,對於經濟之道很是了解,妾還沒有見過比她更博學的女子。”


    袁熙點了點頭,繼續道:“所以荊州就隻能賣糧食了”


    曹憲道:“沒錯,晉國向魏國兜售的,多是士族喜愛的奢侈工藝品,這都是緊俏商品,除了糧食之外和一些礦石外,魏國一時間也拿不出晉國想要的東西了。”


    袁熙心道這不魏國不妥妥成了晉國原料產地了嗎,就聽曹憲道:“荊州作為曹魏糧倉,糧食除了軍用,聽說稅賦因此更加重了,雖然田地賦稅隻有十分之二,但是勞役和苛捐雜稅一加,收成的十之八九都要上繳,百姓苦不堪言,所以逃荒的人很多。”


    “逃荒的人多了,曹魏人口減少,土地反而空了下來,所以尚能支撐,倒是臨近的晉國江淮地區因為需要安置災民,反過來受到一些影響。”


    袁熙道:“這是自然,不過長久看來,人口多就是勞動力多,並不是壞事,不然天下人都死光了,天下就能變得更好了嗎”


    曹憲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不過因為曹魏采用了九品公正製,士族豪強納稅很少,所以荊州三郡抵抗還是頗為死硬,怕是要和魏國一路走到黑了。”


    袁熙不以為然道:“這樣更好,我可沒有功夫去拉攏他們,家族成為豪強並不是什麽好事,樹目越少越好。”


    曹憲笑道:“那東安的蔡夫人呢”


    袁熙狼狽不堪,“你消息怎麽這麽靈通”


    看到袁熙惱羞成怒,曹憲笑嘻嘻把話題岔開,“不過江淮地區的五石散並未完全禁絕,有嗜好此道的士族因為斷了來源,甚至開出了幾十倍的價格,一時間一瓶五石散,甚至能炒到幾十兩銀子的高價。”


    “所以甚至有魏國反過來秘密走私五石散到晉國境內,再轉手給士族賺取大量銀錢的。”


    袁熙冷笑,這些士族嗑藥作死,他更是樂見其成,要是士族都這麽上癮短壽,反而是好事了,隻怕不出幾代家族就要衰亡,正中袁熙下懷。


    但讓袁熙不爽的是,士族在晉國境內花錢也就罷了,反正都是內部循環,國家百姓最後都會得益,但從魏國那邊從財貨購買,就成了資敵了,魏國會用這些財貨對付晉國,這個口子還是要刹住的。


    袁熙腦中冒出一個惡意的念頭,反正都是賣,不如自己賣給士族算了


    突然他身體一震,這不就是後世的鴉片戰爭嗎,魏國就像英國,賣給清朝鴉片,然後清政府自己種鴉片對抗,結果嚐到甜頭後大肆種植鴉片,導致國家產業荒廢,就此一蹶不振。


    袁熙心道還是前車之鑒的教訓,毒品一道,千萬不能沾,沾了就是萬劫不複,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


    為今之道,也隻能嚴厲打擊走私,才是穩妥之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榮小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榮小兔並收藏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