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最終壓抑住了極為荒誕黑暗的想法,起身離開,隻留下夏侯氏不知所措地呆在原地。
她望著袁熙離去的背影,袖子裏麵的指甲掐緊掌心,最終還是沒有勇氣出聲。
剛才她也是昏了頭,一張口才醒悟過來不對,心裏害怕要是對麵真點頭了,自己做下這種事情,事後也隻沒臉活下去了吧
所以袁熙離開的時候,她倒是鬆了一口氣,但對方把自己留在這裏,又是什麽事情呢
夏侯氏在惴惴不安中等了不知道多久,外麵才再度傳來腳步聲,她心中又是一緊,唯恐袁熙返迴做自己不敢想象的事情,但隨即她辨認出腳步很是紛亂,仿佛不止一個人。
一個身體高大的胖子在幾個侍衛押送下,嘟嘟囔囔走了進來,夏侯氏一開始並沒有認出是誰,第一反應是晉帝把自己送給別人了
等她看了來人兩眼,猛然間發現對方眉眼之間,有著自己極為熟悉的輪廓,頓時不可置信地出聲道:“叔,叔父”
夏侯淵被帶來時滿頭霧水,心道自己還沒有答應投降,對方叫自己過來幹什麽
真以為自己這魏國大將膝蓋這麽軟
今天偏不理你,看你能把我怎麽樣!
結果他一進屋,就看到有個渾身縞素的女子,初時他也沒有辨認來,直到對方出聲,這才察覺聲音似曾熟悉,愣了一會才下意識道:“侄,侄女”
夏侯氏頓時眼圈紅了,她上前走了幾步,“正是妾身。”
“叔父,十多年不見了啊。”
夏侯淵突然像是想通了什麽,出聲道:“怎麽,你也被兇虎抓了,拿我來威脅你”
“我就去和兇虎拚了!”
後麵孫禮等人齊齊冷哼,把手按住了刀鞘,夏侯氏見狀,急忙解釋道:“叔父誤會了,並無此事,妾隻是聽說叔父戰死,來求陛下歸還骸骨的。”
“妾這才知道,叔父竟然還活著”
夏侯淵尷尬道:“別提了,戰敗被抓起來,關了好幾年了。”
他望著夏侯慎的打扮,出聲道:“你夫君張飛,真的戰死了”
夏侯氏忍不住哭了起來,“是,他攻打吳國時,被人刺殺了,隻留下妾身和女兒。”
夏侯淵喃喃道:“兇虎果真沒有騙我。”
“吳國真的被滅了”
“我這些年一直被關著,不知世事,外麵到底怎麽樣了”
夏侯氏擦了擦淚,扶著夏侯淵坐下,從自己嫁給張飛時候說起,一直說到最近天下之事,最後道:“妾聽說叔父在荊州戰死,這三年都來壽春乞求晉國歸還叔父骸骨,卻沒想到叔父還活著,真是上天垂幸。”
夏侯淵卻是,沉默了許久,才歎息道:“當初把你嫁給張飛,實在是害了你。”
“叔父對不起你啊。”
夏侯氏搖搖頭,“這不怪叔父,這些年來,先夫對我很好,隻能說天不假年,壽數天定吧。”
“漢南王為了給先夫報仇,盡起大軍攻伐吳國,殺死了刺殺先夫的主謀和兇手,為他報了仇。”
“但漢南王也因此受了傷,不久傷重身故,妾知道這都是因妾一家而起,所以在漢南這些年不知如何麵對漢南君臣上下,所以這幾年來,都借著乞要叔父棺槨的名義來壽春。”
“如今得見叔父尚在人世,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夏侯淵很是了解自己這個侄女,她從未說過受過的難處,但劉備為張飛報仇而死,導致漢南複漢大業戛然而止,其文臣武將一定是有些想法的,所以夏侯氏的處境,一定是相當尷尬。
他悶悶道:“伱永遠是我夏侯家的人,換做魏國強盛,我便叫人把你接迴去了。”
“但如今魏國風雨飄搖,我身陷囹圄,實在是幫不上你太多。”
夏侯氏擦著眼淚道:“叔父萬不可如此說,要不是當年叔父將僅剩不多的食物留給妾,妾早就餓死了。”
“如今這個樣子,也是妾身命苦,幸好還有一個女兒,妾會努力撫養她長大的。”
夏侯淵沉默起來,過了好一會,他才狠狠一掌拍在桌案上,“這兇虎好會算計,這是算準了我啊!”
夏侯氏一時間不明所以,茫然道:“這是怎麽迴事”
夏侯淵沉聲道:“你不用管,隻先放心好了,我現在對兇虎來說,還有些利用價值,會讓其給你找個托庇之處的。”
夏侯氏急忙道:“叔父可不要為妾做傻事啊,要是陛下命令去叔父去攻伐魏國,叔父也下得去手嗎”
夏侯淵出聲道:“你無需多想,這種事我自然不會做。”
“兇虎這人厲害之處,就在把度把握得很好,怪不得當年明公鬥不過他。”
“十多年不見,我能看到你,已經是心懷大慰,至於魏國自有其前路,我也管不了了。”
“我準備答應兇虎條件,過些日子隻怕就要分別,可能之後十幾年,甚至再也見不到侄女了。”
“不過走之前,我會和兇虎說好,讓人照應你的。”
夏侯氏懵懵懂懂,等問明袁熙竟然是要夏侯淵探索外海時,才睜大了眼睛,“叔父,這可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啊”
“昔日徐福東渡,卻杳無音信,叔父出海,這”夏侯淵歎道:“我已經想通了,晉國大勢已經不可阻擋,若是魏國滅亡,夏侯氏必然不好過,我多少也要為族人,包括你做些事情。”
“以兇虎的性格,不會容忍漢南一直存在下去的,有些事情,你還是未雨綢繆的好。”
夏侯氏聽了神色複雜,終於是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袁熙沒有再迴去,他和大喬坐船繞著壽春巡視了一整晚,到了次日方才迴來,他從迎過來的孫禮那邊得知夏侯淵托其帶話,說同意以晉國使者的身份出海遠航,自此和魏國再無關係。
聽到之後,袁熙對大喬道:“他是個知道進退的,而且說實在我即使滅了魏國,也不會追究夏侯氏之前的的事情,在這點來看夏侯淵倒是看得很清楚。”
“壽春的事情差不多了,之後我會去南昌和漢南國談一談,你辛苦一些,幫我看著壽春。”
大喬答應了,兩人坐著馬車一路迴去,卻在府門口遇到了前來拜謝的夏侯氏。
袁熙將其帶到中庭,夏侯氏跪拜道:“今妾知道陛下尚留叔父性命,實在是感激不盡,大恩大德,無以為報。”
袁熙擺手道:“你也不用謝我,兩國交兵,他能活下來也是僥幸,何況之後風險頗多,他未必能迴得來。”
夏侯氏臉上現出一絲黯然之色,“叔父能活著,已經是最好的事了。”
“妾心願已了,當返迴漢南,這次是來拜別大王的。”
袁熙忍不住調笑道:“夫人先前的條件,怕是無法實現了啊。”
夏侯氏滿臉通紅,連忙低下頭去,袁熙見好就收,說道:“我準備去南昌,和漢南王好好會麵談一談。”
“先前國書已經送過去了,不管他願不願意,我隻在南昌等半個月,正好順路把夫人送迴去好了。”
夏侯氏衣袖裏麵的手指一抖,剛想要下意識拒絕,但還是把話咽了下去,生澀地點了點頭。
漢南王宮裏麵,劉禪拿著手裏的國書翻來覆去看著,他發出顫抖的聲音,“那個兇虎,要見孤”
“他想要幹什麽,不會是想對孤不利吧”
彼時的劉禪,也不過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他聽說晉帝南下,還要來見自己,第一反應是對方難道想來打漢南了
他身邊的近侍說道:“殿下若是委實難決,何不召丞相和前漢天子山陽公來問詢”
另外一名近侍則是出聲道:“陛下這種事情,有必要聽其他人意見嗎”
“尤其是山陽公,值得信任嗎”
“前些日子丞相建議殿下稱帝,立朝後漢,那山陽公貌似也不讚成吧”
“此時叫他來,能問出什麽”
兩人爭論起來,劉禪猶豫不決,最後還是決定先召丞相徐庶覲見。
徐庶趕來後,聽到國書內容後,斷然道:“晉國來意不明,殿下不可輕動。”
劉禪聽了,更是害怕,出聲道:“丞相是說,那晉帝有可能對孤不利嗎”
徐庶出聲道:“人心難測,何況晉國現在已經是占據大半江山,我漢南和魏國加起來,也不過兩郡之地。”
“臣猜測,晉帝很可能是為了交州而來的,他們若是占了交州,十三州便據其十,漢南被其吞並,也是早晚的事情啊。”
劉禪出聲道:“這件事情,朕也曾經問過山陽公,他說讓朕順其自然,這是什麽意思”
徐庶沉聲道:“順其自然下去,隻能是死路一條。”
劉禪道:“那如何做”
徐庶沉吟片刻,“山陽公和晉帝交厚,殿下可派其為使節,往見晉帝,探聽口風。”
劉協對徐庶極為信任,當即讓近侍衛下書,給賦閑在家的山陽公劉協。
劉協拿到詔令後,對伏壽歎道:“麻煩事情又來了。”
“想著在漢南過安穩日子,沒想到也是暗流湧動。”
伏壽出聲道:“那位徐丞相,到底是打的什麽主意”
“他出身潁川,怕不是和曹操早有勾結吧”
劉協搖頭道:“可能性不大,但是他顯然是有自己想法的。”
“我猜測,感記玄德公知遇之恩的人中,他可能是最執著的那個吧。”
她望著袁熙離去的背影,袖子裏麵的指甲掐緊掌心,最終還是沒有勇氣出聲。
剛才她也是昏了頭,一張口才醒悟過來不對,心裏害怕要是對麵真點頭了,自己做下這種事情,事後也隻沒臉活下去了吧
所以袁熙離開的時候,她倒是鬆了一口氣,但對方把自己留在這裏,又是什麽事情呢
夏侯氏在惴惴不安中等了不知道多久,外麵才再度傳來腳步聲,她心中又是一緊,唯恐袁熙返迴做自己不敢想象的事情,但隨即她辨認出腳步很是紛亂,仿佛不止一個人。
一個身體高大的胖子在幾個侍衛押送下,嘟嘟囔囔走了進來,夏侯氏一開始並沒有認出是誰,第一反應是晉帝把自己送給別人了
等她看了來人兩眼,猛然間發現對方眉眼之間,有著自己極為熟悉的輪廓,頓時不可置信地出聲道:“叔,叔父”
夏侯淵被帶來時滿頭霧水,心道自己還沒有答應投降,對方叫自己過來幹什麽
真以為自己這魏國大將膝蓋這麽軟
今天偏不理你,看你能把我怎麽樣!
結果他一進屋,就看到有個渾身縞素的女子,初時他也沒有辨認來,直到對方出聲,這才察覺聲音似曾熟悉,愣了一會才下意識道:“侄,侄女”
夏侯氏頓時眼圈紅了,她上前走了幾步,“正是妾身。”
“叔父,十多年不見了啊。”
夏侯淵突然像是想通了什麽,出聲道:“怎麽,你也被兇虎抓了,拿我來威脅你”
“我就去和兇虎拚了!”
後麵孫禮等人齊齊冷哼,把手按住了刀鞘,夏侯氏見狀,急忙解釋道:“叔父誤會了,並無此事,妾隻是聽說叔父戰死,來求陛下歸還骸骨的。”
“妾這才知道,叔父竟然還活著”
夏侯淵尷尬道:“別提了,戰敗被抓起來,關了好幾年了。”
他望著夏侯慎的打扮,出聲道:“你夫君張飛,真的戰死了”
夏侯氏忍不住哭了起來,“是,他攻打吳國時,被人刺殺了,隻留下妾身和女兒。”
夏侯淵喃喃道:“兇虎果真沒有騙我。”
“吳國真的被滅了”
“我這些年一直被關著,不知世事,外麵到底怎麽樣了”
夏侯氏擦了擦淚,扶著夏侯淵坐下,從自己嫁給張飛時候說起,一直說到最近天下之事,最後道:“妾聽說叔父在荊州戰死,這三年都來壽春乞求晉國歸還叔父骸骨,卻沒想到叔父還活著,真是上天垂幸。”
夏侯淵卻是,沉默了許久,才歎息道:“當初把你嫁給張飛,實在是害了你。”
“叔父對不起你啊。”
夏侯氏搖搖頭,“這不怪叔父,這些年來,先夫對我很好,隻能說天不假年,壽數天定吧。”
“漢南王為了給先夫報仇,盡起大軍攻伐吳國,殺死了刺殺先夫的主謀和兇手,為他報了仇。”
“但漢南王也因此受了傷,不久傷重身故,妾知道這都是因妾一家而起,所以在漢南這些年不知如何麵對漢南君臣上下,所以這幾年來,都借著乞要叔父棺槨的名義來壽春。”
“如今得見叔父尚在人世,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夏侯淵很是了解自己這個侄女,她從未說過受過的難處,但劉備為張飛報仇而死,導致漢南複漢大業戛然而止,其文臣武將一定是有些想法的,所以夏侯氏的處境,一定是相當尷尬。
他悶悶道:“伱永遠是我夏侯家的人,換做魏國強盛,我便叫人把你接迴去了。”
“但如今魏國風雨飄搖,我身陷囹圄,實在是幫不上你太多。”
夏侯氏擦著眼淚道:“叔父萬不可如此說,要不是當年叔父將僅剩不多的食物留給妾,妾早就餓死了。”
“如今這個樣子,也是妾身命苦,幸好還有一個女兒,妾會努力撫養她長大的。”
夏侯淵沉默起來,過了好一會,他才狠狠一掌拍在桌案上,“這兇虎好會算計,這是算準了我啊!”
夏侯氏一時間不明所以,茫然道:“這是怎麽迴事”
夏侯淵沉聲道:“你不用管,隻先放心好了,我現在對兇虎來說,還有些利用價值,會讓其給你找個托庇之處的。”
夏侯氏急忙道:“叔父可不要為妾做傻事啊,要是陛下命令去叔父去攻伐魏國,叔父也下得去手嗎”
夏侯淵出聲道:“你無需多想,這種事我自然不會做。”
“兇虎這人厲害之處,就在把度把握得很好,怪不得當年明公鬥不過他。”
“十多年不見,我能看到你,已經是心懷大慰,至於魏國自有其前路,我也管不了了。”
“我準備答應兇虎條件,過些日子隻怕就要分別,可能之後十幾年,甚至再也見不到侄女了。”
“不過走之前,我會和兇虎說好,讓人照應你的。”
夏侯氏懵懵懂懂,等問明袁熙竟然是要夏侯淵探索外海時,才睜大了眼睛,“叔父,這可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啊”
“昔日徐福東渡,卻杳無音信,叔父出海,這”夏侯淵歎道:“我已經想通了,晉國大勢已經不可阻擋,若是魏國滅亡,夏侯氏必然不好過,我多少也要為族人,包括你做些事情。”
“以兇虎的性格,不會容忍漢南一直存在下去的,有些事情,你還是未雨綢繆的好。”
夏侯氏聽了神色複雜,終於是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袁熙沒有再迴去,他和大喬坐船繞著壽春巡視了一整晚,到了次日方才迴來,他從迎過來的孫禮那邊得知夏侯淵托其帶話,說同意以晉國使者的身份出海遠航,自此和魏國再無關係。
聽到之後,袁熙對大喬道:“他是個知道進退的,而且說實在我即使滅了魏國,也不會追究夏侯氏之前的的事情,在這點來看夏侯淵倒是看得很清楚。”
“壽春的事情差不多了,之後我會去南昌和漢南國談一談,你辛苦一些,幫我看著壽春。”
大喬答應了,兩人坐著馬車一路迴去,卻在府門口遇到了前來拜謝的夏侯氏。
袁熙將其帶到中庭,夏侯氏跪拜道:“今妾知道陛下尚留叔父性命,實在是感激不盡,大恩大德,無以為報。”
袁熙擺手道:“你也不用謝我,兩國交兵,他能活下來也是僥幸,何況之後風險頗多,他未必能迴得來。”
夏侯氏臉上現出一絲黯然之色,“叔父能活著,已經是最好的事了。”
“妾心願已了,當返迴漢南,這次是來拜別大王的。”
袁熙忍不住調笑道:“夫人先前的條件,怕是無法實現了啊。”
夏侯氏滿臉通紅,連忙低下頭去,袁熙見好就收,說道:“我準備去南昌,和漢南王好好會麵談一談。”
“先前國書已經送過去了,不管他願不願意,我隻在南昌等半個月,正好順路把夫人送迴去好了。”
夏侯氏衣袖裏麵的手指一抖,剛想要下意識拒絕,但還是把話咽了下去,生澀地點了點頭。
漢南王宮裏麵,劉禪拿著手裏的國書翻來覆去看著,他發出顫抖的聲音,“那個兇虎,要見孤”
“他想要幹什麽,不會是想對孤不利吧”
彼時的劉禪,也不過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他聽說晉帝南下,還要來見自己,第一反應是對方難道想來打漢南了
他身邊的近侍說道:“殿下若是委實難決,何不召丞相和前漢天子山陽公來問詢”
另外一名近侍則是出聲道:“陛下這種事情,有必要聽其他人意見嗎”
“尤其是山陽公,值得信任嗎”
“前些日子丞相建議殿下稱帝,立朝後漢,那山陽公貌似也不讚成吧”
“此時叫他來,能問出什麽”
兩人爭論起來,劉禪猶豫不決,最後還是決定先召丞相徐庶覲見。
徐庶趕來後,聽到國書內容後,斷然道:“晉國來意不明,殿下不可輕動。”
劉禪聽了,更是害怕,出聲道:“丞相是說,那晉帝有可能對孤不利嗎”
徐庶出聲道:“人心難測,何況晉國現在已經是占據大半江山,我漢南和魏國加起來,也不過兩郡之地。”
“臣猜測,晉帝很可能是為了交州而來的,他們若是占了交州,十三州便據其十,漢南被其吞並,也是早晚的事情啊。”
劉禪出聲道:“這件事情,朕也曾經問過山陽公,他說讓朕順其自然,這是什麽意思”
徐庶沉聲道:“順其自然下去,隻能是死路一條。”
劉禪道:“那如何做”
徐庶沉吟片刻,“山陽公和晉帝交厚,殿下可派其為使節,往見晉帝,探聽口風。”
劉協對徐庶極為信任,當即讓近侍衛下書,給賦閑在家的山陽公劉協。
劉協拿到詔令後,對伏壽歎道:“麻煩事情又來了。”
“想著在漢南過安穩日子,沒想到也是暗流湧動。”
伏壽出聲道:“那位徐丞相,到底是打的什麽主意”
“他出身潁川,怕不是和曹操早有勾結吧”
劉協搖頭道:“可能性不大,但是他顯然是有自己想法的。”
“我猜測,感記玄德公知遇之恩的人中,他可能是最執著的那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