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了幾點自己的擔憂,最後總結道:“主公的現狀,可以用得投鼠忌器這個詞了。”
“假如主公不是那麽在乎許都之中的劉姓宗室死活,也不至於局麵如此被動。”
袁熙苦笑道:“丞相說的是”
諸葛亮馬上打斷袁熙道:“亮先前已經明確說過了,做不了丞相,公與先生比我有資格的多。”
袁熙見諸葛亮言辭堅決,心道諸葛亮確實有些年輕了,雖然從功勞和資曆上來說,也不差多少,但單從年齡上說,確實不好服眾。
他想了想,隻得道:“這件事情緩幾天再說,要不是我怕刺激魏國,隻怕當前倒是個稱帝的好時機。”
諸葛亮也不得的不承認袁熙的話是對的,“天子這次許都高台一唿,產生的影響遠比主公想的要深遠。”
“這次主公公開上書要求換出天子,也不失為一著妙棋,如今天下人都盯著,魏國也是騎虎難下,其現在進退兩難,可以說是被主公和漢南國聯手逼到了絕路。
“他要是答應,無論天子到了漢南還是主公這裏,都可以在名分反過來壓製魏國。”
“若其不答應,那就是等於魏國承認了逼迫天子的事實,這邊就師出有名,有了討滅魏國的正當理由。”
“天子這一招置之死地而後生,也是被逼出來的,隻能說是魏國自做自受了。”
“不過亮怎麽看,也不覺得魏國會將天子交出來,畢竟天子不在手中,魏國存在的意義都沒了。”
“所以亮才說變數很大,弄不到魏國會采取極端行動,拿劉姓宗室開刀啊。”
袁熙點頭道:“沒錯,所以我來和軍師商議,是想讓軍師想個辦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諸葛亮馬上明白過來,“主公是說,名為談判,實際派出一支騎兵逼近許都,讓許都生亂,一如鄴城和南昌之戰一樣”
袁熙點頭道:“沒錯,不過這次是真正的奇兵,突入曹魏腹地後沒有退路,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確實有相當大的風險。”
諸葛亮沉吟道:“主公比亮還能行險,要是魏國那邊有所防備,隻怕計策不成,反而會損失慘重啊。”
袁熙點頭道:“沒錯,曹魏板上釘釘會派出司馬懿等人,畢竟許都是他們在關中的最後一道憑借。”
“所以我們要預判他們的預判,好的計謀屢試不爽,雖然這次很冒險,但我們也有兩個優勢。”
“一是魏延這兩天對於長途突襲戰法運用的越發純熟,南昌之戰更是靠他奠定了勝局,隻要熟知樊城許都一帶的魏軍布防,水路陸路互相掩護,應該還是有相當把握的。”
“二是我們這次有關羽相助,他對於救出天子極為執著,且他對於曹魏的威懾很大,有他在正麵進攻,應該能吸引到魏軍絕大部分兵力,我們無形之中壓力就小了很多。”
“對此我還準備一路佯攻,便是懷城和鄴城包圍洛陽,扯動魏軍防線。”
“若是能取得一兩次大勝自然最好,若能擊退夏侯尚馬騰聯軍,事情便容易了很多。”
諸葛亮在竹簡上一一記下,說道:“亮便迴去召集掾屬商議,明日便給主公做出方略來。”
袁熙擺手道:“不必太急,謀定而後動,考慮周全才動手,事情那麽多,一時做不完,皆是以身體為重。”
諸葛亮應了,他猶豫了下,出聲道:“主公不考慮稱帝”
“如今有漢天子親口承言,主公倒顯得是名正言順了。”
袁熙苦笑道:“總覺得撿了個便宜,受之有愧啊。”
“不過也不瞞軍師,魏國既然能厚顏無恥稱帝,我這邊的道德壓力便小了很多,我甚至都把年號想好了。”
諸葛亮下意識問道:“是什麽”
“承漢。”袁熙出聲道:“雖然我算是個反賊,但我有信心繼承大漢的意誌,帶領華夏百姓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諸葛亮聽了,沉默不語,袁熙趁機道:“軍師,從桓靈失道,黃巾之亂開始,天下百姓已經受了太多的苦。”
“王朝更替,日月輪轉,這才是天地間不變的道理,帝王在於一家,並不是好事,晉朝也遲早會腐化滅亡,那時候天下百姓,自然會有更好的選擇。”
諸葛亮抬起頭來,“亮雖然看不到那一天了,但亮有一種感覺,主公說的都是真話,亮會幫主公達成願望。”
君臣相視一笑,其他沒說出來的話,也已經沒有必要說出口了。
諸葛亮見事情說的差不多了,便開始收拾竹簡告辭,袁熙突然想起一事,“關於透明玻璃的燒製,進展如何了”
諸葛亮道:“亮集合了冀州數百工匠,如今正在試驗。”
“想要得到透明的玻璃並不難,但做到主公要求的無色且雜質少,卻限於原料,還需要一些技術上的改良。”
“如今想到的,是加入堿,草木灰,鉛丹,石灰石等助燃劑,讓玻璃成為更加合適的液態。”
“透明平板玻璃雖然春秋就出現了,但很多技術都失傳了,如今從頭摸索,也有很多需要時間沉澱的。”
袁熙知道這事情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便點頭道:“很多時候受限於原料,隻有涼州那邊有大片沙漠,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玻璃技術,可能中亞要先行一步,也許隻有等天下平定,重新打通西域之路,才能改進一些細節。”
“到時候輔助以玻璃吹製技術,我相信遲早我們能做出透明的玻璃器皿,這是最適合觀察化學反應的介質,華夏能不能先行一步,甚至在農業上有所突破,全看此物了。”
“不過凡事不能強求,走一步看一步吧。”
“軍師一定保重身體,今後幾十年裏麵,咱們君臣還要看天下的變化呢。”
諸葛亮應了,他收拾好竹簡就要告辭,就聽袁熙道:“對了,黃夫人如何,有無身孕了”
諸葛亮聽了,苦笑道:“尚無,元化先生曾經看過,說內子身體康健,但天生體寒,很難生子,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袁熙出聲道:“軍師,咱們認識也有好幾年了,我記得軍師也二十有五了吧”
諸葛亮道:“快二十六了。”
袁熙道:“鄴城軍務繁忙,也有我之過,軍師可曾考慮過納妾”
諸葛亮一怔,連忙道:“內子尚且青春年少,亮並無此意。”
袁熙聽了,也不再堅持,他將諸葛亮送出門去,隨即走到後室,對甄宓苦笑道:“這事情還真難辦。”
甄宓也是無奈道:“妾就說吧。”
“軍師和黃夫人感情很好,妾求夫君時候,也頗覺不厚道,這不是給人家添亂麽。”
“偏偏看著袁氏女郎在薊城整日茶飯不思,如今比之出嫁年齡都大了好幾歲,偏生她誰也不答應,這樣下去,夫君也會被人非議薄待宗族女子。”
“但若真如袁氏女郎所想,夫君更會被人非議,所以妾隻能厚顏求夫君開口,如今看來,這諸葛軍師,怕是不會輕易點頭啊。”
袁熙歎息一聲,後世諸葛亮年近五十才誕下子嗣,還是妾所生的,這問題應該就出在黃月英身上。
但偏偏兩人感情很好,袁熙總覺得自己此舉在破壞兩人感情,他越想越是無奈,隻得擺手道:“算了,等看看今歲能不能救出天子,我要是能借機稱帝,做什麽事情非議也會少得多。”
甄宓擔憂道:“不會操之過急吧”
“鄴城這邊離著魏國地界也不近,夫君能突襲許都,曹魏未必不會做這種事啊。”
袁熙失笑道:“夫人這眼光格局,越來越好了啊,你說的沒錯,魏國肯定是有這種打算的,所以我便在鄴城穩坐釣魚台,等對麵出招了。”
“等雙方把牌盡數打出,便是分出勝負的時候了。”
同一時候,司馬懿被曹丕私下召見,說了自己的想法。
正如袁熙和諸葛亮所料,司馬懿準備出兵樊城方向,同時沿途埋伏兵士,欲截殺對方突襲許都的奇兵。
曹丕聽了,冷哼道:“他們膽子如此大,真當我魏國無人
司馬懿道:“兇虎此人手下謀士喜歡奇策,這種兵力對其來說九牛一毛,代價不大,但若是成功,好處卻不少。”
“比如懿也準備出奇兵騷擾鄴城,幹擾其進攻洛陽的意圖,對麵軍師肯定也會想到這點,如今兩邊都是明牌,出牌的方式和時機,才是最後決定勝負的關鍵。”
“現在雙方都是奇策,本來這是以弱勝強才會采用的,如今魏國是弱勢一方,晉國也采用奇策的緣由,八成還是在於前漢天子身上。”
“所以臣以為可以將計就計,引對麵上當,即使晉國未必上鉤,關羽那邊卻是更容易上當。”
“若能用前漢天子做餌攻城,將關羽殺死的話,不僅能逼退晉國,更能重新奪得荊州。”
“關羽隻要一死,劉關張龐統這漢南國威脅最大的四人不能發揮用,剩下的都是烏合之眾,魏國可趁機全取荊州,和晉國二分天下,翻盤的機會便大增了。”
曹丕聽了,不禁點頭道:“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比得上仲達!”
“明日我便拜仲達為軍師丞相,魏國擊敗二賊的重任,朕就交給仲達了!”
“假如主公不是那麽在乎許都之中的劉姓宗室死活,也不至於局麵如此被動。”
袁熙苦笑道:“丞相說的是”
諸葛亮馬上打斷袁熙道:“亮先前已經明確說過了,做不了丞相,公與先生比我有資格的多。”
袁熙見諸葛亮言辭堅決,心道諸葛亮確實有些年輕了,雖然從功勞和資曆上來說,也不差多少,但單從年齡上說,確實不好服眾。
他想了想,隻得道:“這件事情緩幾天再說,要不是我怕刺激魏國,隻怕當前倒是個稱帝的好時機。”
諸葛亮也不得的不承認袁熙的話是對的,“天子這次許都高台一唿,產生的影響遠比主公想的要深遠。”
“這次主公公開上書要求換出天子,也不失為一著妙棋,如今天下人都盯著,魏國也是騎虎難下,其現在進退兩難,可以說是被主公和漢南國聯手逼到了絕路。
“他要是答應,無論天子到了漢南還是主公這裏,都可以在名分反過來壓製魏國。”
“若其不答應,那就是等於魏國承認了逼迫天子的事實,這邊就師出有名,有了討滅魏國的正當理由。”
“天子這一招置之死地而後生,也是被逼出來的,隻能說是魏國自做自受了。”
“不過亮怎麽看,也不覺得魏國會將天子交出來,畢竟天子不在手中,魏國存在的意義都沒了。”
“所以亮才說變數很大,弄不到魏國會采取極端行動,拿劉姓宗室開刀啊。”
袁熙點頭道:“沒錯,所以我來和軍師商議,是想讓軍師想個辦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諸葛亮馬上明白過來,“主公是說,名為談判,實際派出一支騎兵逼近許都,讓許都生亂,一如鄴城和南昌之戰一樣”
袁熙點頭道:“沒錯,不過這次是真正的奇兵,突入曹魏腹地後沒有退路,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確實有相當大的風險。”
諸葛亮沉吟道:“主公比亮還能行險,要是魏國那邊有所防備,隻怕計策不成,反而會損失慘重啊。”
袁熙點頭道:“沒錯,曹魏板上釘釘會派出司馬懿等人,畢竟許都是他們在關中的最後一道憑借。”
“所以我們要預判他們的預判,好的計謀屢試不爽,雖然這次很冒險,但我們也有兩個優勢。”
“一是魏延這兩天對於長途突襲戰法運用的越發純熟,南昌之戰更是靠他奠定了勝局,隻要熟知樊城許都一帶的魏軍布防,水路陸路互相掩護,應該還是有相當把握的。”
“二是我們這次有關羽相助,他對於救出天子極為執著,且他對於曹魏的威懾很大,有他在正麵進攻,應該能吸引到魏軍絕大部分兵力,我們無形之中壓力就小了很多。”
“對此我還準備一路佯攻,便是懷城和鄴城包圍洛陽,扯動魏軍防線。”
“若是能取得一兩次大勝自然最好,若能擊退夏侯尚馬騰聯軍,事情便容易了很多。”
諸葛亮在竹簡上一一記下,說道:“亮便迴去召集掾屬商議,明日便給主公做出方略來。”
袁熙擺手道:“不必太急,謀定而後動,考慮周全才動手,事情那麽多,一時做不完,皆是以身體為重。”
諸葛亮應了,他猶豫了下,出聲道:“主公不考慮稱帝”
“如今有漢天子親口承言,主公倒顯得是名正言順了。”
袁熙苦笑道:“總覺得撿了個便宜,受之有愧啊。”
“不過也不瞞軍師,魏國既然能厚顏無恥稱帝,我這邊的道德壓力便小了很多,我甚至都把年號想好了。”
諸葛亮下意識問道:“是什麽”
“承漢。”袁熙出聲道:“雖然我算是個反賊,但我有信心繼承大漢的意誌,帶領華夏百姓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諸葛亮聽了,沉默不語,袁熙趁機道:“軍師,從桓靈失道,黃巾之亂開始,天下百姓已經受了太多的苦。”
“王朝更替,日月輪轉,這才是天地間不變的道理,帝王在於一家,並不是好事,晉朝也遲早會腐化滅亡,那時候天下百姓,自然會有更好的選擇。”
諸葛亮抬起頭來,“亮雖然看不到那一天了,但亮有一種感覺,主公說的都是真話,亮會幫主公達成願望。”
君臣相視一笑,其他沒說出來的話,也已經沒有必要說出口了。
諸葛亮見事情說的差不多了,便開始收拾竹簡告辭,袁熙突然想起一事,“關於透明玻璃的燒製,進展如何了”
諸葛亮道:“亮集合了冀州數百工匠,如今正在試驗。”
“想要得到透明的玻璃並不難,但做到主公要求的無色且雜質少,卻限於原料,還需要一些技術上的改良。”
“如今想到的,是加入堿,草木灰,鉛丹,石灰石等助燃劑,讓玻璃成為更加合適的液態。”
“透明平板玻璃雖然春秋就出現了,但很多技術都失傳了,如今從頭摸索,也有很多需要時間沉澱的。”
袁熙知道這事情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便點頭道:“很多時候受限於原料,隻有涼州那邊有大片沙漠,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玻璃技術,可能中亞要先行一步,也許隻有等天下平定,重新打通西域之路,才能改進一些細節。”
“到時候輔助以玻璃吹製技術,我相信遲早我們能做出透明的玻璃器皿,這是最適合觀察化學反應的介質,華夏能不能先行一步,甚至在農業上有所突破,全看此物了。”
“不過凡事不能強求,走一步看一步吧。”
“軍師一定保重身體,今後幾十年裏麵,咱們君臣還要看天下的變化呢。”
諸葛亮應了,他收拾好竹簡就要告辭,就聽袁熙道:“對了,黃夫人如何,有無身孕了”
諸葛亮聽了,苦笑道:“尚無,元化先生曾經看過,說內子身體康健,但天生體寒,很難生子,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袁熙出聲道:“軍師,咱們認識也有好幾年了,我記得軍師也二十有五了吧”
諸葛亮道:“快二十六了。”
袁熙道:“鄴城軍務繁忙,也有我之過,軍師可曾考慮過納妾”
諸葛亮一怔,連忙道:“內子尚且青春年少,亮並無此意。”
袁熙聽了,也不再堅持,他將諸葛亮送出門去,隨即走到後室,對甄宓苦笑道:“這事情還真難辦。”
甄宓也是無奈道:“妾就說吧。”
“軍師和黃夫人感情很好,妾求夫君時候,也頗覺不厚道,這不是給人家添亂麽。”
“偏偏看著袁氏女郎在薊城整日茶飯不思,如今比之出嫁年齡都大了好幾歲,偏生她誰也不答應,這樣下去,夫君也會被人非議薄待宗族女子。”
“但若真如袁氏女郎所想,夫君更會被人非議,所以妾隻能厚顏求夫君開口,如今看來,這諸葛軍師,怕是不會輕易點頭啊。”
袁熙歎息一聲,後世諸葛亮年近五十才誕下子嗣,還是妾所生的,這問題應該就出在黃月英身上。
但偏偏兩人感情很好,袁熙總覺得自己此舉在破壞兩人感情,他越想越是無奈,隻得擺手道:“算了,等看看今歲能不能救出天子,我要是能借機稱帝,做什麽事情非議也會少得多。”
甄宓擔憂道:“不會操之過急吧”
“鄴城這邊離著魏國地界也不近,夫君能突襲許都,曹魏未必不會做這種事啊。”
袁熙失笑道:“夫人這眼光格局,越來越好了啊,你說的沒錯,魏國肯定是有這種打算的,所以我便在鄴城穩坐釣魚台,等對麵出招了。”
“等雙方把牌盡數打出,便是分出勝負的時候了。”
同一時候,司馬懿被曹丕私下召見,說了自己的想法。
正如袁熙和諸葛亮所料,司馬懿準備出兵樊城方向,同時沿途埋伏兵士,欲截殺對方突襲許都的奇兵。
曹丕聽了,冷哼道:“他們膽子如此大,真當我魏國無人
司馬懿道:“兇虎此人手下謀士喜歡奇策,這種兵力對其來說九牛一毛,代價不大,但若是成功,好處卻不少。”
“比如懿也準備出奇兵騷擾鄴城,幹擾其進攻洛陽的意圖,對麵軍師肯定也會想到這點,如今兩邊都是明牌,出牌的方式和時機,才是最後決定勝負的關鍵。”
“現在雙方都是奇策,本來這是以弱勝強才會采用的,如今魏國是弱勢一方,晉國也采用奇策的緣由,八成還是在於前漢天子身上。”
“所以臣以為可以將計就計,引對麵上當,即使晉國未必上鉤,關羽那邊卻是更容易上當。”
“若能用前漢天子做餌攻城,將關羽殺死的話,不僅能逼退晉國,更能重新奪得荊州。”
“關羽隻要一死,劉關張龐統這漢南國威脅最大的四人不能發揮用,剩下的都是烏合之眾,魏國可趁機全取荊州,和晉國二分天下,翻盤的機會便大增了。”
曹丕聽了,不禁點頭道:“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比得上仲達!”
“明日我便拜仲達為軍師丞相,魏國擊敗二賊的重任,朕就交給仲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