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件事,成功之前,沒有必要告訴其他人。+頂點說,..成功之後不用你,其他人都會知道。


    這是李弘對羽林衛的要求標準。


    就是,一件事情沒做之前,羽林衛必須要偵查到,而當一件事情做了之後,羽林衛還要第一時間確定它是否完成了。白了就是,你要做到將一切事情第一時間告知我。


    然而,這並不是李弘一個人的要求。對於武後而言,他的暗衛也具備這樣的條件。


    武後身邊的暗衛,之前一直是許敬宗負責,到了後來就交給了竇德玄,不過許敬宗也不是放手不管了,他依然是統領,不過主要經曆已經不在這方麵了。


    換了負責人,武後的暗衛並沒有出現什麽問題,依然很強大。


    竇德玄在政務方麵處理能力一般,做人也沒有什麽性格,是武後身邊最聽話的一個人,因此武後才會將暗衛交給他來管理。


    這時,武後專門處理政務的地方已經坐了不少人,許敬宗、李績、薑恪和竇德玄。


    現在這四人是武後的絕對心腹,武後要是遇到重大的問題,隻能跟心腹商議時,他隻會將四人叫到身前商議。當然,李績之所以升級為心腹,是這幾天武後才做出的決定。


    “長安的情況有複雜,這位愛卿怎麽看?”武後目光冷峻的問道。


    武後實在沒有想到,李弘會拿劉舉做文章,而且這次的計劃會這麽完美,長安城發生的事情還沒有傳到洛陽,可武後的暗衛已經將消息送到了洛陽。


    武後一直對劉舉存有期望,她是想讓劉舉壓製李弘的氣運,這樣會讓她在洛陽布局的更加從容一。


    可是她沒有想到,劉舉竟然落網了,被李弘給抓了。


    為了不讓李弘的氣運增強,讓劉舉依舊製衡李弘,武後才跟高宗力爭,讓劉舉留在了洛陽,而沒有跟祿東讚一同來長安城。她覺得,李弘到了洛陽,長安城沒一個人敢用劉舉做文章,因為他們沒有那個能力,沒有那個魄力和膽子。然而他沒有想到,竟然是狄仁傑,這個一上任大理寺,就一心撲在案子上,不聞不問國政的年輕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給了她一個晴天霹靂。


    其實,這個時候的武後很後悔。


    當初,狄仁傑來到長安在華縣案子上展露才華,武後不是沒有想過招攬。正因為這樣,她才沒有反對李弘的要求,將狄仁傑提拔到了少卿的位置上。然而做上了少卿,狄仁傑就開始一心撲在了案子上,政務方麵一概不過問。這樣武後有猶豫,一個隻懂的刑獄勘察的人,值不值得她費力的拉攏,從李弘手裏搶過來呢?可就是她這樣的猶豫,才失去了狄仁傑,才有了今天狄仁傑的驚天手筆。


    現在,再拉攏狄仁傑,一切都已經太遲了,因為他已經徹底投效了李弘。


    “看來,對張諫之和李嶠招攬要開始執行了,不然又會讓李弘得逞了。”武後在心裏這麽想。


    其實,他早就知道張諫之和李嶠是李弘的人,就像她當初知道狄仁傑是李弘的人一樣,可她一都不怕,因為她想招攬誰,還沒有不被招攬的。


    武後對人才很重視,所以才沒有可以打壓李弘推薦的人才,還在暗中關注,白了她就是覺得自己看重了,就會挖牆角。


    “老臣以為,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許敬宗開口道。


    武後將目光移向了許敬宗問道,“許愛卿,你的意思是?”


    “首先要做的就是阻止將消息傳到洛陽,還有關中以外的地方。”許敬宗道,“其次,就是要在洛陽城戒備,不能讓有心人將長安城的消息散布出去,這樣對我們修建白馬寺很不利。”


    “還得要消除劉舉叛賊對佛教帶來的壞影響,要讓百姓相信佛教,要讓百姓信仰佛教。”許敬宗繼續道。


    武後微微頭,她同意許敬宗的意見,現在能做的就是杜絕消息的傳播了,因為隻要將這個消息控製在有效範圍之內,那麽它對自己造成的危害就不是很大。


    不過,她覺得不從問題的源頭解決問題,似乎很不安心。


    許敬宗顯然看出了武後心裏的顧慮,有無奈的道,“娘娘,長安城不是我們的根基之地,我們該放棄了。”


    其實,跟隨武後太久了,許敬宗知道武後是佛教氣運。而長安城是李氏建國的國都,李弘的到家氣運才是根本。武後想要在長安城跟李弘搶氣運,根本是不可能,隻會越搶越被動…


    “許愛卿的意思是?”武後向許敬宗問道。


    事實上現在她身邊的人,隻有許敬宗有智謀,其他人不行。之前她比較看好李績,可現在李績被李弘給坑了之後他才發現,打仗,李績很厲害,站隊,李績運氣也很好,可就是坑人,李績真的不行。這次李績被李弘坑,還不能正大光明的伸張,還要為李弘遮掩,就可以看出李績跟李弘交手時多麽的狼狽。


    “殿下在打敗吐蕃人的進攻和生擒祿東讚之後,已經大勢已成,再加上蘇定方和西北軍的支持,又監國長安城,現在我們想用之前的辦法對付他,恐怕已經不行了。”許敬宗道,“唯有將他壓製在長安以西,而我們控製大唐最繁華的地方,在慢慢的蠶食他的實力,這才是根本之策。”


    “在大唐,除了益州之外,長安以西徒弟貧瘠,人口稀少,文化又落後,還有西域諸國和西突厥等製約著太子,他想要向西發展,似乎阻力很大,向東發展,我們坐鎮洛陽,他的實力滲透不了。隻要我們將他壓死在長安以西,不出幾年,等娘娘發展長大了,再殺迴長安,一定會打敗太子。”許敬宗跟武後道。


    他雖然跟李弘交情不淺,又跟李弘有錢財上的合作。


    看到底,他還是武後的心腹。


    因此,在對付李弘的問題上,他沒有私藏,而是一直在為武後考慮。


    正是因為這樣,武後即便知道許敬宗跟李弘在做挖礦賺錢,跟李弘關係不錯,她也不反對,沒有惱許敬宗。因為她知道許敬宗是一個很有分寸的人,他有自己的底線,知道該怎麽做,才智最聰明的選擇…


    所以,但從這一來,李績跟許敬宗相比,就已經落了下乘。


    很多人品性不行,可依然能在曆史上留名,能夠毀譽參半,是因為他有自己做人的底線,他始終沒有越過這個底線。而有些人之所以臭名昭著而又沒做什麽壞事,隻是因為一件事情就讓他身敗名裂,就是因為他沒有底線,他做的事情突破了自己的底線。


    這次,武後沒有附和許敬宗,而是將目光移向了竇德玄、薑恪和李績道,“你們怎麽看?”


    “許相的對,我們是該放棄長安了。”竇德玄道,“自從太子收服了程大誌,讓程大誌的斧頭幫吞並了蛇幫,控製了長安城的黑道勢力,我們的暗衛在長安城的日子就很不好過,情報方麵也不如以前那麽準時和準確了。太子在長安的暗衛勢力不,我們被他的人打壓的很厲害。要是一味的跟他在長安城鬥下去,對我們沒什麽好處。”


    跟羽林衛的數次交鋒,讓竇德玄沒有占到便宜,所以竇德玄對羽林衛很忌憚。


    見武後微微頭,竇德玄繼續道,“現在,太子又對青幫有想法,尉遲循儼和程大誌已經到了洛陽,我們要是還將目光放在長安城而不是洛陽,等斧頭幫吞並了洛陽青幫,控製了洛陽黑道勢力,我們在洛陽即便占據了優勢也會受到他們的製約。”


    “你的對,是本宮考慮不周。”武後突然醒過來,發現自己沒有考慮到這,就忙采納了竇德玄的意見,“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辦了。”


    “臣明白!”竇德玄領命道。


    “嗯,那就照許愛卿的去做吧!”武後想了想道,“不過不能讓太子在長安的日子過的太舒服,我們也要給他製造麻煩不可。”


    “英國公,這件事情就交給你負責了,你看可以嗎?”武後向李績道。


    李績微微頭,現在自己能不行嗎?隻能聽武後的擺布了,誰叫自己失敗了,到了完全要靠武後的地步?不然,放在當初,武後能這麽給他下達命令?


    “至於,你跟本宮的事情,本宮會處理好的,李卿你放心就是了。”武後又對李績道。既要利用李績,讓他為自己辦事,又要給李績一好處,以至於讓李績沒有太多的怨言。武後對這類蘿卜加大棒的手段運用的很嫻熟…


    “多謝娘娘。”李績感激的道。


    有求於人,再高貴的頭顱,你也得低著才行。


    “至於控製長安城傳入洛陽的消息,就交給李卿和竇卿你們兩個人了。”武後道。既然他將長安的事情交給了李績,將洛陽的事情交給了竇德玄,那麽劉舉這件事情就自能讓兩人負責了。


    “是。”竇德玄和李績同時領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道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初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初三並收藏大唐道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