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精兵,這可是騎兵,而不是大唐的府兵,他們戰鬥很強悍,隻要指揮妥當,妥妥的能戰勝大唐二十萬步卒,可就是這樣一支百戰精騎卻被李弘給輕視了。安來有種要吐血的衝動,你是真不知道十萬精騎的戰鬥力和殺傷力,還是你故意逗我玩呢?
“太子殿下,難道你覺得大唐在西域的兵力能夠抵禦十萬吐蕃精騎嗎?”到了這一刻安來也不髒著掖著了,就直言不諱的問道。
他話裏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是大唐不答應他的要求,十萬吐蕃精騎就要發兵西域了。
高宗和武後,還有宣政殿裏的群臣聽到安來這麽說,全都大吃一驚。吐蕃十萬精騎真要發兵西域,那麽大唐花費了數千萬錢財,犧牲了數十萬將士,得以經營數十年的西域不就成了吐蕃嘴裏的肉了嗎?
西域這塊肉雖然有點雞肋,可終究還是肉,怎麽可以讓給吐蕃呢?
因此高宗和武後還有群臣們的意思是,可以用少許的代價換取一段時間的和平,吐蕃要什麽,就給他們什麽,隻要他們能夠放棄進攻西域的打算!
這才是他準備跟安來談判的原因,可現在被李弘給搞砸了,他們怎麽能不心急。
突然,就在這時李績開口說話了,“安大使,吐蕃真要想西域發兵十萬?”
他本就是軍中老將,一身殺氣難有人匹敵,現在目光冷峻的注視著安來,他身上的殺氣散發而出,安來就覺得自己唿吸有點急促。
安來也是見過世麵,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對於李績的威脅他一點都懼怕,而是爭鋒相對的說道,“英國公,你覺得有問題嗎?”
“難道你們吐蕃就不怕大唐十六衛大軍?”李績也忍不住了,何時番邦屬國的大使這麽牛氣衝天了,竟敢頂撞他,就是大唐的皇帝陛下和皇後娘娘都要對他禮遇幾分。
“大唐在東北戰場上跟高麗、百濟和新羅陷入了苦戰,你們在西域還有多少大軍?”說到大唐的兵力方麵,安來的氣勢足了,吐蕃要不是對大唐的兵力防禦調查的很清楚,敢在大唐麵前這麽囂張嗎?“英國公想必知道吧,十萬吐蕃精騎足以媲美大唐二十萬精兵,更何況吐蕃不止十萬精騎。”
因為李績以勢壓人,激發出了安來身體裏血性,他說的話也開始變得肆無忌憚了。畢竟安來再怎麽熟悉大唐文化和禮節,言談再怎麽像唐人,可他依然是一個吐蕃人,他的骨子裏流淌的依然是吐蕃人好戰血液,因此想要以勢壓人,你就得有這個實力,讓他心服口服才行。很顯然李績沒有做到這一點。
李弘看到這一幕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不過他卻沒有再開口說話,而是繼續將話語權交給了李績,讓李績跟安來去爭鋒相對吧,誰讓李績非要出頭,還激發出安來的血性呢。今天是他在吐蕃人談判,不管談判會之後會有什麽樣的結果,他都會一力承擔,他都會負責到底。可現在你李績突然參合進來算怎麽一迴事兒啊!
而大唐一方群臣現在都將目光移到了李績身上,因為現在他們已經將希望寄托在李績身上,因為剛才太子跟吐蕃使團的談判顯然讓他們大失所望。至於高宗和武後,他們也有同樣的心思,就是不想在這個時候跟吐蕃鬧翻,以便讓大唐陷入兩線作戰局麵,因此他們兩人也準備要跟吐蕃委曲求全了。
“安來,你不要欺人太甚!”李績吼斥道。
既然雙方已經將話說到圖窮匕首見了,雙方也就沒有再繼續裝下去的必要了。再說李績也不是這樣一個人,不然剛才他也不會以勢壓人了。
“英國公,你這樣說就太不公平了,是誰欺人太甚了?”安來怒道,“以我們吐蕃公主為賭注,逼她入東宮的人是誰?桑鷹被陷害關入大牢,這又是誰的過錯?難道這一切你還不清楚嗎?我們吐蕃使團不管萬裏來大唐,這還沒待幾天,就被你們如此禮遇。你說是誰欺人太甚了?”
安來這幾句話將矛頭直接指向了李弘,他的意思很明顯,他這麽做全都是被李弘給逼的。而他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看見在談判過程中李弘突然失去了話語權,他就覺得李弘在宣政殿上的地位不會太高,因此才會將一切都歸咎到李弘的身上。
這就是談判中的一個技巧,將錯誤全都歸咎到對方的身上,讓對方沒法反駁。
李績頓時啞口無言了,因為安來說的並沒有錯,李弘確實做過這些事情,可是李弘畢竟是大唐的太子,他敢在宣政殿上說李弘的不是嗎?不可能。他敢在宣政殿上承認李弘做出了嗎?這也同樣不可能。
因此,這時候李績竟然不知道該怎麽反駁安來了,他隻能冷哼一聲不說話。
李績不說話,宣政殿上的群臣也不知道說什麽了,氣氛一下子陷入了沉默之中。高宗和武後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大唐群臣麵對吐蕃使團時沒人敢開口說話了。
其實,不是說大家沒有話說,而是誰都知道這件事情很棘手,不是他們能插手的,一個不好還會招惹上是非,因此大家選擇了沉默。
這時,眾人才想起這次談判的主角時太子殿下,就將目光移向李弘。
李弘心裏冷笑不已,剛才李績跟安來爭鋒相對時大家都看好李績,現在李績歇菜了才想起自己了,你們這群人也太不是東西了吧?
再說剛才談判時李績讓安來占了先機,讓安來先他一步說出了桑鷹是被陷害才入獄了,這打亂了李弘想以桑鷹殺人為借口尋找突破口的想法,現在李弘即便以此為借口跟安來談判,效果肯定不會太好,這使李弘在談判過程中陷入了被動。
李弘知道眾人的心思,可這個時候他選擇了沉默。他就要看看高宗和武後什麽意思,是還想讓自己繼續談,還是現在就準備跟吐蕃妥協。他不是一個不識大體的人,可要是在這裏他得不到高宗和武後的保證,談著談著再出現李績這種情況,再攪亂他的計劃,他就是心裏有再完美的機會也無濟於事啊!
“太子殿下,難道你覺得大唐在西域的兵力能夠抵禦十萬吐蕃精騎嗎?”到了這一刻安來也不髒著掖著了,就直言不諱的問道。
他話裏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是大唐不答應他的要求,十萬吐蕃精騎就要發兵西域了。
高宗和武後,還有宣政殿裏的群臣聽到安來這麽說,全都大吃一驚。吐蕃十萬精騎真要發兵西域,那麽大唐花費了數千萬錢財,犧牲了數十萬將士,得以經營數十年的西域不就成了吐蕃嘴裏的肉了嗎?
西域這塊肉雖然有點雞肋,可終究還是肉,怎麽可以讓給吐蕃呢?
因此高宗和武後還有群臣們的意思是,可以用少許的代價換取一段時間的和平,吐蕃要什麽,就給他們什麽,隻要他們能夠放棄進攻西域的打算!
這才是他準備跟安來談判的原因,可現在被李弘給搞砸了,他們怎麽能不心急。
突然,就在這時李績開口說話了,“安大使,吐蕃真要想西域發兵十萬?”
他本就是軍中老將,一身殺氣難有人匹敵,現在目光冷峻的注視著安來,他身上的殺氣散發而出,安來就覺得自己唿吸有點急促。
安來也是見過世麵,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對於李績的威脅他一點都懼怕,而是爭鋒相對的說道,“英國公,你覺得有問題嗎?”
“難道你們吐蕃就不怕大唐十六衛大軍?”李績也忍不住了,何時番邦屬國的大使這麽牛氣衝天了,竟敢頂撞他,就是大唐的皇帝陛下和皇後娘娘都要對他禮遇幾分。
“大唐在東北戰場上跟高麗、百濟和新羅陷入了苦戰,你們在西域還有多少大軍?”說到大唐的兵力方麵,安來的氣勢足了,吐蕃要不是對大唐的兵力防禦調查的很清楚,敢在大唐麵前這麽囂張嗎?“英國公想必知道吧,十萬吐蕃精騎足以媲美大唐二十萬精兵,更何況吐蕃不止十萬精騎。”
因為李績以勢壓人,激發出了安來身體裏血性,他說的話也開始變得肆無忌憚了。畢竟安來再怎麽熟悉大唐文化和禮節,言談再怎麽像唐人,可他依然是一個吐蕃人,他的骨子裏流淌的依然是吐蕃人好戰血液,因此想要以勢壓人,你就得有這個實力,讓他心服口服才行。很顯然李績沒有做到這一點。
李弘看到這一幕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不過他卻沒有再開口說話,而是繼續將話語權交給了李績,讓李績跟安來去爭鋒相對吧,誰讓李績非要出頭,還激發出安來的血性呢。今天是他在吐蕃人談判,不管談判會之後會有什麽樣的結果,他都會一力承擔,他都會負責到底。可現在你李績突然參合進來算怎麽一迴事兒啊!
而大唐一方群臣現在都將目光移到了李績身上,因為現在他們已經將希望寄托在李績身上,因為剛才太子跟吐蕃使團的談判顯然讓他們大失所望。至於高宗和武後,他們也有同樣的心思,就是不想在這個時候跟吐蕃鬧翻,以便讓大唐陷入兩線作戰局麵,因此他們兩人也準備要跟吐蕃委曲求全了。
“安來,你不要欺人太甚!”李績吼斥道。
既然雙方已經將話說到圖窮匕首見了,雙方也就沒有再繼續裝下去的必要了。再說李績也不是這樣一個人,不然剛才他也不會以勢壓人了。
“英國公,你這樣說就太不公平了,是誰欺人太甚了?”安來怒道,“以我們吐蕃公主為賭注,逼她入東宮的人是誰?桑鷹被陷害關入大牢,這又是誰的過錯?難道這一切你還不清楚嗎?我們吐蕃使團不管萬裏來大唐,這還沒待幾天,就被你們如此禮遇。你說是誰欺人太甚了?”
安來這幾句話將矛頭直接指向了李弘,他的意思很明顯,他這麽做全都是被李弘給逼的。而他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看見在談判過程中李弘突然失去了話語權,他就覺得李弘在宣政殿上的地位不會太高,因此才會將一切都歸咎到李弘的身上。
這就是談判中的一個技巧,將錯誤全都歸咎到對方的身上,讓對方沒法反駁。
李績頓時啞口無言了,因為安來說的並沒有錯,李弘確實做過這些事情,可是李弘畢竟是大唐的太子,他敢在宣政殿上說李弘的不是嗎?不可能。他敢在宣政殿上承認李弘做出了嗎?這也同樣不可能。
因此,這時候李績竟然不知道該怎麽反駁安來了,他隻能冷哼一聲不說話。
李績不說話,宣政殿上的群臣也不知道說什麽了,氣氛一下子陷入了沉默之中。高宗和武後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大唐群臣麵對吐蕃使團時沒人敢開口說話了。
其實,不是說大家沒有話說,而是誰都知道這件事情很棘手,不是他們能插手的,一個不好還會招惹上是非,因此大家選擇了沉默。
這時,眾人才想起這次談判的主角時太子殿下,就將目光移向李弘。
李弘心裏冷笑不已,剛才李績跟安來爭鋒相對時大家都看好李績,現在李績歇菜了才想起自己了,你們這群人也太不是東西了吧?
再說剛才談判時李績讓安來占了先機,讓安來先他一步說出了桑鷹是被陷害才入獄了,這打亂了李弘想以桑鷹殺人為借口尋找突破口的想法,現在李弘即便以此為借口跟安來談判,效果肯定不會太好,這使李弘在談判過程中陷入了被動。
李弘知道眾人的心思,可這個時候他選擇了沉默。他就要看看高宗和武後什麽意思,是還想讓自己繼續談,還是現在就準備跟吐蕃妥協。他不是一個不識大體的人,可要是在這裏他得不到高宗和武後的保證,談著談著再出現李績這種情況,再攪亂他的計劃,他就是心裏有再完美的機會也無濟於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