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夫子接過,當著李大夫他們的麵打開,拿出了兩張銀票,把其中一張遞給了聞子涵,「去給神醫。」
李大夫挑了挑眉,「診費用不了這麽多的。」
淩沙也挑了挑眉,倒是不知道這聞夫子家很有錢嘛,家裏竟然有銀票。這個時代的錢,銀票是以十兩為最低麵額的,最高是千兩一張。
雖然沒看清上麵的數字是多少,但是李大夫和淩沙猜測,應該是十兩的沒錯。
原本,李大夫打算隻收二兩算了的,沒想到這聞夫子這麽大方。
隻是,師傅倆猜測,這聞家,也隻是這小山村裏的一個老夫子而已,他家哪來那麽多錢?出手又怎麽會如此大方?難道,聞家有有錢的親戚或者有其他的進項?
不過,想了想,李大夫和淩沙也就釋然了,人家有錢沒錢跟自己也沒什麽關係,治病救人本來就是無價的事情,有人感恩,不缺錢,出手大方,接了便是。有人貧窮,揭不開鍋,他們也不會不給醫治,在醫者麵前,生命,是至高無上的,一切以救治每一個生命為生存之本。
聞子涵接過,下地後,恭敬的遞向了李大夫,「神醫,謝謝你們讓我爹重新站起來,這點銀兩不成敬意,未來,如果有機會,我們聞氏兄弟一定報答神醫的大恩大德。」
他說的誠懇,屋內的眾人卻是詫異不已,這聞子涵正經起來,說話倒是還挺有點規矩的樣子。
淩沙也不禁對他另眼相看了幾眼。
「神醫,收下吧,這點黃白之物,都不及您對我的恩情重要,奈何目前手裏拮據,我又躺了一年,待日後家裏日子過起來,定會讓孩兒們上門重謝神醫的。」
李大夫想說,十兩,其實不少了。不過看聞夫子那麽有誠意,李大夫也沒客氣,點了點頭,遞到了李卓陽手上,李卓陽收了起來。
「那好吧,在生命麵前,銀錢都是小事,所幸我這點淺薄的醫術正好對症了你的病,以後聞夫子還是要多鍛鍊身體,也要注意餐食的營養搭配。一會我會打發卓陽給你送過來一些藥丸,記得每日一顆,喝半個月即可。聞夫人在做餐食時,記得聞夫子這半年還要以清淡營養為主,切不可吃的太油膩,否則怕舊病復發。隻要挨過一年後,倒是不用這麽忌諱,隻在晚餐時清淡點即可。」李大夫看聞家這麽上道,也倒是又多說了幾句囑咐的話。
「是,一定會謹記神醫的叮囑。」聞家四人齊聲答應。
聞夫子把錢匣子遞給自己老婆後,又道:「去把咱們那芝麻給神醫帶上一小袋,迴家也能拌個涼菜吃。」
「好!」聞夫人笑嗬嗬的去了。
李大夫剛想擺手說不用,聞夫人已經走的沒影了。
淩沙笑了笑,「如此,就謝謝聞夫子了。您以後,切記不可再動怒,要知道,鬱氣和苦悶是人身一切病痛的根源。」
「是,謝謝李姑娘。李姑娘是真正的人才啊,我老頭子可惜沒有福氣生下個女兒,不然不知會不會如姑娘這般聰明伶俐。」聞夫子感慨道。想到這,聞夫子很鐵不成鋼的看了自己兩個不成器的兒子一眼,牙根暗咬,臭小子,什麽時候才能像人家姑娘這麽懂事呢?果然,聰明的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爹,我們倆很笨嗎?」雙胞胎看到聞夫子的眼神,心裏一抖,也很不服氣,不樂意自己爹誇別人家的孩子,撇著嘴,看了淩沙一眼,撇開了頭。
淩沙和李卓陽對視了一眼,無奈搖頭失笑不已。
等淩沙他們告辭出來,走下聞家大門外的小坡時,發現大門口,藏著兩顆腦袋,在偷偷的看自己一行人。
淩沙翻了個白眼,這兩個,難道還沒被自己虐待夠?或者,他們倆想趁著自己離開時,報復自己?
聞家大門口,雙胞胎在大門裏一邊藏著一個,遠遠的望著走遠的一行人,眼睛裏有些澀澀。
「子涵,你說,鬼丫頭這一走,以後會不會忘記我們?」子默沉聲問道。
「會的吧,咱們爹隻是她的病人之一,而我們,並沒有給她留下什麽好印象。」子涵嘆息了一聲,腦袋低垂。十來天的相處,他有點不捨得淩沙走了,這麽有趣的丫頭,以後可能再也遇不到了。
「子涵,我以後娶媳婦,想娶一個鬼丫頭這樣的,那樣日子一定不會無聊。」子默又默默的道。
子涵沉默了一會,突然道:「子默,想不想做大官?做了大官,也許就能找到神醫他們了,也許還可以和鬼丫頭做朋友。」
聞子默聽了眼神一亮,「子涵,你說,我們要是做了大官,是不是可以娶鬼丫頭呢?也許,隻有大官能配的上鬼丫頭。」子默還不知道白宴冰和淩沙的關係。
子涵沉默了一瞬,想起了白宴冰,那個男人,雖然臉上不好看,卻是溫文爾雅的,一看就是讀書人,是不是,隻有那樣的人,才配的上李半夏那個丫頭呢!
「也許吧!」子涵淡淡的說道。他們兄弟與李半夏?怎麽可能呢?人家是神醫,自己是什麽呢,不喜讀書的小混混而已。
「哥,我們倆一起努力吧,今天開始,我們跟著爹念書,我們也去參加科考,我們也去做大官,那樣,爹娘也能跟著我們過上好日子。」聞子默突然衝到聞子涵麵前,拉著他的胳膊激動道。
聞子涵默默的看著他良久,重重點頭,就衝著子默叫這一聲哥,他也會努力的。畢竟,這麽多年,子默這是第一次叫他哥。
下定決心的兄弟倆迴屋裏跟聞夫子說了自己的決定:「爹,我們現在不要媳婦了,我們要讀書,我們要參加科考。」
「啥?」聞氏夫婦兩個正低聲說話,聽到匆匆出去,又匆匆迴來的兩個兒子的話,嚇了一跳。
「爹,娘,我們倆要先考功名,再娶媳婦。」聞子默這迴說道。
聞夫子一聽,想要發火,又忍住了,壓了壓火氣,「你們以為功名那麽好考?你爹一輩子下來,也隻是個秀才而已。」
「我們知道,我們會努力學習的,請爹放心,我們從今天開始,會跟著您認真的讀書的。」
兄弟倆突然嗵的一聲,給聞夫子跪下了,「以前是我們不懂事,浪費了大好的時光,可如今我們明白了,唯有考取功名,才是讓爹娘跟著我們過上好日子的出路。」子涵說道。
聞氏夫妻這迴是真的傻眼了,隨即,不由的有些淚目,兒子長大了,懂事了,是好事啊!
「好!」聞夫子應了一聲,眼神不由的看向了門口,他心裏明白,兒子們之所以有了這麽大的轉變,是因為誰。
李半夏,那個姑娘,不簡單啊!
----
中午在村長的這頓飯,吃的很豐盛,也很熱鬧,山嬸山伯也都去了,還有時傲和白宴冰,跟著李大夫也去了。
華重樓主僕三人也沒拉下,昨晚就拆了線的華重樓如今已經行動自如了,除了不能做太激烈的運動,他如今已經與常人無異了。
知道李大夫一行人下午吃完飯就要離開這個村子了,他們也都計劃著收拾東西,準備一起離開。
村民們也有很多都來了,村長家幹脆開了三張席,三個大屋子裏,眾人吃的熱熱鬧鬧的,眾人都對李大夫一行人道,以後來了村子裏,就當迴家了。
眾人開心,答應。
村民們給他們送了不少秋天自家地裏產出來的作物糧食,芝麻,紅豆,黑豆,綠豆,都有。還有人給他們葵花籽,讓他們迴去炒著吃。
王五家也沒例外,又送了半袋子自家的葵花籽,同時,王五還給了淩沙一包花籽,說是翠兒讓他送來給淩沙的,因為翠兒家以前種過花,有不少好看的花種。
淩沙接了,說了謝謝。這個禮物,倒是特別,淩沙特意的放在了自己的藥箱子裏,迴去後打算明年春天種在自家院子裏的花池子裏。
村民的好意,李大夫不好拒絕,隻有高高興興的接了。
為了感謝眾人,李大夫又改了主意,打算明日一早再走,下午,就在山伯家開個義診,讓村民們想把脈的,都去把脈看看,沒病的,放心,有病的,提早預防。
李大夫這話一出,村民們歡唿了起來,高興的,趕緊吃完飯,迴家去讓家裏大小人收拾的準備下午去山伯家讓神醫把脈。
飯後,李卓陽給聞家把淩沙做的那個藥丸送過去十五顆,是用草紙一顆顆包起來放在一個罐子裏的。李卓陽叮囑他,一定要一天吃一顆即可,不能多吃。
聞夫子當著李卓陽的麵吃了一顆,他吃完,等了一會,李卓陽又把了一次脈,點頭說沒事,可以放心吃,就迴去了。
對於這藥的藥性李大夫還是放心的,畢竟他自己也試吃了一顆,沒什麽對身體不好的影響。
白宴冰看到淩沙在村民們中間穿梭開心的笑臉,心裏也很開心,每次看到淩沙開心,他就不由的心情大好。
這幾日,他們並沒有離開,李大夫決定這次迴村裏,他就一直等著了,想和淩沙一起迴去。因為十一月初八是淩沙大哥大定的日子,李大夫決定還是迴去吧,畢竟是杜家第一個大事,還是讓淩沙也參與的好。
出來時,李大夫是一時的衝動,路上,才想起大郎的事情。
下午,李大夫師徒三人在李大夫住的屋子裏診脈,李大夫和淩沙分開診脈,男人找李大夫,女人找淩沙。李卓陽在一邊筆墨伺候著,有哪個身體微恙,需要調理的,李大夫或者淩沙口述,李卓陽給記下來。
「姓名:王三。年齡,四十八歲。症狀:隻夜間口渴,愛多喝水,飲不解渴,夜尿多,尿清而長,持之三年之久。整日頭暈腦脹,精神不振。看診所得:六脈沉細而緩,舌淡苔白,是為腎虧陽虛之症。下方:桂枝三錢,白朮四錢,茯苓三錢,豬苓兩錢,澤瀉三錢,附片三錢,葛根六錢,益智仁三錢,覆盆子三錢,前後喝兩劑即可。註:附片先煎。」李大夫一邊診王三的脈,一邊說道。
李卓陽趕緊提筆寫下來。
待李大夫兩隻手診完,念完,他也寫完了,王三已經走過來等著了。
李卓陽吹晾了一下,遞了過去,囑咐道:「近日盡快找山伯抓藥吃上兩副,差不多慢慢就調整過來了。如果之後夜尿還多,可再喝兩副,就慢慢調養即可。」
「是,謝謝李公子。」王三接過診方,千恩萬謝的出去找山伯抓藥去了。
有病的,李大夫或者淩沙就會給開藥,健康的,就會說一句:身體很好,不用吃藥。
全村十幾戶人家,加起來,幾十個人,今日來了,也有五十多個。淩沙和李大夫李卓陽師徒三人直忙到晚上吃飯時分。
其中有那麽六七個需要吃藥的,都去找山伯抓了藥,其他人就開開心心的迴家去了。
期間,時傲和白宴冰就客串侍者,給師徒三人端茶倒水了好幾次。
而華重樓主僕三人則是在院子裏坐鎮,防止有人鬧事打架,傷害到神醫師徒三人。
晚上,山嬸給眾人包了餃子,下午來的婦人,知道山嬸是給神醫他們包餃子,有不少都幫著山嬸一起包了。
人們對於神醫師徒三人是特別感激的,這一次,神醫不收診脈費,有需要吃藥的,也是去跟山伯抓藥,大家每個人離開時,都會特意去跟神醫告別,說一聲感謝的話。
淩沙他們診完脈,洗了手,休息了一會,餃子也就熟了,眾人這迴把桌子都搬到了主屋裏,拚成了一個大桌子,所有人都湊在一起吃這最後一頓團圓餃子。
山嬸還準備了好幾個涼菜,淩沙最愛吃的,就是那個涼拌木耳,恰巧的,那道菜正好在白宴冰麵前。
淩沙夾的吃了三次,就不好意思再去夾了。
白宴冰注意到了,見淩沙隻看了幾眼不再夾了,嘴角輕微的勾了勾,絲毫不再乎別人眼光的把淩沙麵前的一盤涼拌土豆絲和自己麵前的涼拌木耳換了一下。
「啊!」淩沙看了他一眼,不好意思去看別人的目光,趕緊低頭去吃飯。
李大夫默默的看了白宴冰一眼,心裏讚許,不錯啊,小夥子。
華重樓卻是看的不開心了,淡淡的看了白宴冰一眼,「怎麽,半夏麵前的菜好吃嗎?」
白宴冰眉毛微挑,「是啊!」態度低調中帶著張狂。
華重樓看的眼疼,眉毛擰了擰,夾了個餃子狠狠的咬了一口。
淩沙看了他一眼,輕咳了一聲,「華大哥,記得不能吃醋和涼菜啊,影響傷口恢復。」
華重樓停頓了一下,輕輕的嗯了一聲,吃飯倒是斯文了許多。
對於華重樓究竟是個什麽身份,該知道的人,大致都猜到了,尊貴唄。比如李大夫,時傲和白宴冰。
而對於他身份不知道的人,則隻是當他是個京城的普通藥材商,年輕有為,比如淩沙和李卓陽山伯夫婦等。
淩沙目前還沒去過京城,也沒特意的去了解過這個時代的統治者是什麽人,姓什麽叫什麽,因為她覺得那些離自己很遠。所以,目前為止,她還不知道皇帝叫什麽,皇室有哪些人物,就以為姓華在周國很普遍。
不過有了華重樓的打岔,淩沙倒是不害羞了,大大方方的吃了麵前的涼拌木耳來。
這迴,眾人終於都明白了,原來是淩沙愛吃木耳,白公子特意給她換過來的。
山嬸偷笑了一下,把盆裏拌好剩下的木耳都放進了盤子裏,把盤子裏堆的滿滿的。
這一下子,眾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淩沙尷尬一笑,卻阻擋不了她一個餃子一口木耳的吃。
李大夫無奈失笑,卻也縱著她,黑木耳是好東西,吃了對身體好處大,他也巴不得淩沙多吃點呢!
「宴冰,你也吃點這個黑木耳,這個也算是一種中藥材,有潤肺止咳補氣養血的功效,你身子底子薄,多吃對身子好!」李大夫此時看白宴冰,那就是當徒婿來看的,自然也是關注著他的身體的。
白宴冰聽了,有些感動,趕緊衝著李大夫作揖了一下,「是,謝謝神醫。」恭恭敬敬的行完禮後,白宴冰倒是不客氣的去盤子裏夾了一些,吃了起來。
嗯,果然好吃,白宴冰吃著就感覺神清氣爽。最重要的是,他知道了淩沙愛吃這個,他想,以後家裏也要常備黑木耳。
華重樓不樂意,此時撇著嘴,「神醫,木耳既然是補氣養血的好東西,不是我應該多吃嗎?」說著,他也伸手想去淩沙麵前的盤子裏夾。
李大夫看了他一眼,不想打擊他的道:「你目前在吃藥,暫時不適合多吃這東西,影響傷口癒合,容易留疤!」
淩沙聽著自己師傅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心裏悶笑,師傅這是有多不待見華大哥?不過,有一點倒是對的,華大哥此時身上有傷口,確實不適合吃木耳,萬一傷口崩裂再出血,就不好了。
華重樓聽了李大夫的話,一副無語的樣子,顯然不信李大夫的話。
淩沙又吃了一口木耳,看著華重樓說道:「吃木耳有五大優點,一,補氣血;二,清腸胃;三:降三高;四:抗衰老;五,增免疫。當然,吃木耳也有三大注意的點:一,有出血症狀的人不可食用。二,有慢性腹瀉的人少吃或不吃黑木耳。三,黑木耳與田螺不可同時食用。」
淩沙說完,眾人恍然大悟,一道涼菜,竟然還有這麽多的說道和講究。不過,通過淩沙的話,他們又懂得了一些知識。
山伯把淩沙這話牢牢的記在了心裏,也把李大夫的話記住了,黑木耳還是一劑中藥材,可以入藥。
華重樓自己就是個藥材商,可他從不知道,黑木耳還有這樣的功效,因為他的藥店裏並沒有木耳這道藥材,看來,這次迴去,得問問貴叔了。
華風華雨一看主子的神色,就知道他的意思了,心裏也把這事放在了心上。
華重樓衝著淩沙甜甜一笑,「知道了,夏妹,原來是大哥錯了!」說著話,他還站起來,給淩沙往碗裏夾了兩個餃子,「你也別隻顧著吃那個,多吃點餃子,看你瘦的,多吃飯,才能長高個頭。」
「咳,咳咳......」淩沙被他的話嚇的嗆了一下,趕緊趴在桌子下麵咳嗽了起來。
挨著她坐著的李卓陽一看,趕緊給她拍了拍後背。
另一邊坐著的山嬸趕緊給她遞上她麵前的水。
淩沙紅著臉趕緊說謝謝。
華重樓看淩沙嗆了一下,也有些尷尬,知道自己說話過分了,趕緊笑嗬嗬的道歉。
淩沙擺了擺手,暫時不想搭理他。
一頓飯就在這樣熱鬧的場麵中結束了。
</br>
李大夫挑了挑眉,「診費用不了這麽多的。」
淩沙也挑了挑眉,倒是不知道這聞夫子家很有錢嘛,家裏竟然有銀票。這個時代的錢,銀票是以十兩為最低麵額的,最高是千兩一張。
雖然沒看清上麵的數字是多少,但是李大夫和淩沙猜測,應該是十兩的沒錯。
原本,李大夫打算隻收二兩算了的,沒想到這聞夫子這麽大方。
隻是,師傅倆猜測,這聞家,也隻是這小山村裏的一個老夫子而已,他家哪來那麽多錢?出手又怎麽會如此大方?難道,聞家有有錢的親戚或者有其他的進項?
不過,想了想,李大夫和淩沙也就釋然了,人家有錢沒錢跟自己也沒什麽關係,治病救人本來就是無價的事情,有人感恩,不缺錢,出手大方,接了便是。有人貧窮,揭不開鍋,他們也不會不給醫治,在醫者麵前,生命,是至高無上的,一切以救治每一個生命為生存之本。
聞子涵接過,下地後,恭敬的遞向了李大夫,「神醫,謝謝你們讓我爹重新站起來,這點銀兩不成敬意,未來,如果有機會,我們聞氏兄弟一定報答神醫的大恩大德。」
他說的誠懇,屋內的眾人卻是詫異不已,這聞子涵正經起來,說話倒是還挺有點規矩的樣子。
淩沙也不禁對他另眼相看了幾眼。
「神醫,收下吧,這點黃白之物,都不及您對我的恩情重要,奈何目前手裏拮據,我又躺了一年,待日後家裏日子過起來,定會讓孩兒們上門重謝神醫的。」
李大夫想說,十兩,其實不少了。不過看聞夫子那麽有誠意,李大夫也沒客氣,點了點頭,遞到了李卓陽手上,李卓陽收了起來。
「那好吧,在生命麵前,銀錢都是小事,所幸我這點淺薄的醫術正好對症了你的病,以後聞夫子還是要多鍛鍊身體,也要注意餐食的營養搭配。一會我會打發卓陽給你送過來一些藥丸,記得每日一顆,喝半個月即可。聞夫人在做餐食時,記得聞夫子這半年還要以清淡營養為主,切不可吃的太油膩,否則怕舊病復發。隻要挨過一年後,倒是不用這麽忌諱,隻在晚餐時清淡點即可。」李大夫看聞家這麽上道,也倒是又多說了幾句囑咐的話。
「是,一定會謹記神醫的叮囑。」聞家四人齊聲答應。
聞夫子把錢匣子遞給自己老婆後,又道:「去把咱們那芝麻給神醫帶上一小袋,迴家也能拌個涼菜吃。」
「好!」聞夫人笑嗬嗬的去了。
李大夫剛想擺手說不用,聞夫人已經走的沒影了。
淩沙笑了笑,「如此,就謝謝聞夫子了。您以後,切記不可再動怒,要知道,鬱氣和苦悶是人身一切病痛的根源。」
「是,謝謝李姑娘。李姑娘是真正的人才啊,我老頭子可惜沒有福氣生下個女兒,不然不知會不會如姑娘這般聰明伶俐。」聞夫子感慨道。想到這,聞夫子很鐵不成鋼的看了自己兩個不成器的兒子一眼,牙根暗咬,臭小子,什麽時候才能像人家姑娘這麽懂事呢?果然,聰明的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爹,我們倆很笨嗎?」雙胞胎看到聞夫子的眼神,心裏一抖,也很不服氣,不樂意自己爹誇別人家的孩子,撇著嘴,看了淩沙一眼,撇開了頭。
淩沙和李卓陽對視了一眼,無奈搖頭失笑不已。
等淩沙他們告辭出來,走下聞家大門外的小坡時,發現大門口,藏著兩顆腦袋,在偷偷的看自己一行人。
淩沙翻了個白眼,這兩個,難道還沒被自己虐待夠?或者,他們倆想趁著自己離開時,報復自己?
聞家大門口,雙胞胎在大門裏一邊藏著一個,遠遠的望著走遠的一行人,眼睛裏有些澀澀。
「子涵,你說,鬼丫頭這一走,以後會不會忘記我們?」子默沉聲問道。
「會的吧,咱們爹隻是她的病人之一,而我們,並沒有給她留下什麽好印象。」子涵嘆息了一聲,腦袋低垂。十來天的相處,他有點不捨得淩沙走了,這麽有趣的丫頭,以後可能再也遇不到了。
「子涵,我以後娶媳婦,想娶一個鬼丫頭這樣的,那樣日子一定不會無聊。」子默又默默的道。
子涵沉默了一會,突然道:「子默,想不想做大官?做了大官,也許就能找到神醫他們了,也許還可以和鬼丫頭做朋友。」
聞子默聽了眼神一亮,「子涵,你說,我們要是做了大官,是不是可以娶鬼丫頭呢?也許,隻有大官能配的上鬼丫頭。」子默還不知道白宴冰和淩沙的關係。
子涵沉默了一瞬,想起了白宴冰,那個男人,雖然臉上不好看,卻是溫文爾雅的,一看就是讀書人,是不是,隻有那樣的人,才配的上李半夏那個丫頭呢!
「也許吧!」子涵淡淡的說道。他們兄弟與李半夏?怎麽可能呢?人家是神醫,自己是什麽呢,不喜讀書的小混混而已。
「哥,我們倆一起努力吧,今天開始,我們跟著爹念書,我們也去參加科考,我們也去做大官,那樣,爹娘也能跟著我們過上好日子。」聞子默突然衝到聞子涵麵前,拉著他的胳膊激動道。
聞子涵默默的看著他良久,重重點頭,就衝著子默叫這一聲哥,他也會努力的。畢竟,這麽多年,子默這是第一次叫他哥。
下定決心的兄弟倆迴屋裏跟聞夫子說了自己的決定:「爹,我們現在不要媳婦了,我們要讀書,我們要參加科考。」
「啥?」聞氏夫婦兩個正低聲說話,聽到匆匆出去,又匆匆迴來的兩個兒子的話,嚇了一跳。
「爹,娘,我們倆要先考功名,再娶媳婦。」聞子默這迴說道。
聞夫子一聽,想要發火,又忍住了,壓了壓火氣,「你們以為功名那麽好考?你爹一輩子下來,也隻是個秀才而已。」
「我們知道,我們會努力學習的,請爹放心,我們從今天開始,會跟著您認真的讀書的。」
兄弟倆突然嗵的一聲,給聞夫子跪下了,「以前是我們不懂事,浪費了大好的時光,可如今我們明白了,唯有考取功名,才是讓爹娘跟著我們過上好日子的出路。」子涵說道。
聞氏夫妻這迴是真的傻眼了,隨即,不由的有些淚目,兒子長大了,懂事了,是好事啊!
「好!」聞夫子應了一聲,眼神不由的看向了門口,他心裏明白,兒子們之所以有了這麽大的轉變,是因為誰。
李半夏,那個姑娘,不簡單啊!
----
中午在村長的這頓飯,吃的很豐盛,也很熱鬧,山嬸山伯也都去了,還有時傲和白宴冰,跟著李大夫也去了。
華重樓主僕三人也沒拉下,昨晚就拆了線的華重樓如今已經行動自如了,除了不能做太激烈的運動,他如今已經與常人無異了。
知道李大夫一行人下午吃完飯就要離開這個村子了,他們也都計劃著收拾東西,準備一起離開。
村民們也有很多都來了,村長家幹脆開了三張席,三個大屋子裏,眾人吃的熱熱鬧鬧的,眾人都對李大夫一行人道,以後來了村子裏,就當迴家了。
眾人開心,答應。
村民們給他們送了不少秋天自家地裏產出來的作物糧食,芝麻,紅豆,黑豆,綠豆,都有。還有人給他們葵花籽,讓他們迴去炒著吃。
王五家也沒例外,又送了半袋子自家的葵花籽,同時,王五還給了淩沙一包花籽,說是翠兒讓他送來給淩沙的,因為翠兒家以前種過花,有不少好看的花種。
淩沙接了,說了謝謝。這個禮物,倒是特別,淩沙特意的放在了自己的藥箱子裏,迴去後打算明年春天種在自家院子裏的花池子裏。
村民的好意,李大夫不好拒絕,隻有高高興興的接了。
為了感謝眾人,李大夫又改了主意,打算明日一早再走,下午,就在山伯家開個義診,讓村民們想把脈的,都去把脈看看,沒病的,放心,有病的,提早預防。
李大夫這話一出,村民們歡唿了起來,高興的,趕緊吃完飯,迴家去讓家裏大小人收拾的準備下午去山伯家讓神醫把脈。
飯後,李卓陽給聞家把淩沙做的那個藥丸送過去十五顆,是用草紙一顆顆包起來放在一個罐子裏的。李卓陽叮囑他,一定要一天吃一顆即可,不能多吃。
聞夫子當著李卓陽的麵吃了一顆,他吃完,等了一會,李卓陽又把了一次脈,點頭說沒事,可以放心吃,就迴去了。
對於這藥的藥性李大夫還是放心的,畢竟他自己也試吃了一顆,沒什麽對身體不好的影響。
白宴冰看到淩沙在村民們中間穿梭開心的笑臉,心裏也很開心,每次看到淩沙開心,他就不由的心情大好。
這幾日,他們並沒有離開,李大夫決定這次迴村裏,他就一直等著了,想和淩沙一起迴去。因為十一月初八是淩沙大哥大定的日子,李大夫決定還是迴去吧,畢竟是杜家第一個大事,還是讓淩沙也參與的好。
出來時,李大夫是一時的衝動,路上,才想起大郎的事情。
下午,李大夫師徒三人在李大夫住的屋子裏診脈,李大夫和淩沙分開診脈,男人找李大夫,女人找淩沙。李卓陽在一邊筆墨伺候著,有哪個身體微恙,需要調理的,李大夫或者淩沙口述,李卓陽給記下來。
「姓名:王三。年齡,四十八歲。症狀:隻夜間口渴,愛多喝水,飲不解渴,夜尿多,尿清而長,持之三年之久。整日頭暈腦脹,精神不振。看診所得:六脈沉細而緩,舌淡苔白,是為腎虧陽虛之症。下方:桂枝三錢,白朮四錢,茯苓三錢,豬苓兩錢,澤瀉三錢,附片三錢,葛根六錢,益智仁三錢,覆盆子三錢,前後喝兩劑即可。註:附片先煎。」李大夫一邊診王三的脈,一邊說道。
李卓陽趕緊提筆寫下來。
待李大夫兩隻手診完,念完,他也寫完了,王三已經走過來等著了。
李卓陽吹晾了一下,遞了過去,囑咐道:「近日盡快找山伯抓藥吃上兩副,差不多慢慢就調整過來了。如果之後夜尿還多,可再喝兩副,就慢慢調養即可。」
「是,謝謝李公子。」王三接過診方,千恩萬謝的出去找山伯抓藥去了。
有病的,李大夫或者淩沙就會給開藥,健康的,就會說一句:身體很好,不用吃藥。
全村十幾戶人家,加起來,幾十個人,今日來了,也有五十多個。淩沙和李大夫李卓陽師徒三人直忙到晚上吃飯時分。
其中有那麽六七個需要吃藥的,都去找山伯抓了藥,其他人就開開心心的迴家去了。
期間,時傲和白宴冰就客串侍者,給師徒三人端茶倒水了好幾次。
而華重樓主僕三人則是在院子裏坐鎮,防止有人鬧事打架,傷害到神醫師徒三人。
晚上,山嬸給眾人包了餃子,下午來的婦人,知道山嬸是給神醫他們包餃子,有不少都幫著山嬸一起包了。
人們對於神醫師徒三人是特別感激的,這一次,神醫不收診脈費,有需要吃藥的,也是去跟山伯抓藥,大家每個人離開時,都會特意去跟神醫告別,說一聲感謝的話。
淩沙他們診完脈,洗了手,休息了一會,餃子也就熟了,眾人這迴把桌子都搬到了主屋裏,拚成了一個大桌子,所有人都湊在一起吃這最後一頓團圓餃子。
山嬸還準備了好幾個涼菜,淩沙最愛吃的,就是那個涼拌木耳,恰巧的,那道菜正好在白宴冰麵前。
淩沙夾的吃了三次,就不好意思再去夾了。
白宴冰注意到了,見淩沙隻看了幾眼不再夾了,嘴角輕微的勾了勾,絲毫不再乎別人眼光的把淩沙麵前的一盤涼拌土豆絲和自己麵前的涼拌木耳換了一下。
「啊!」淩沙看了他一眼,不好意思去看別人的目光,趕緊低頭去吃飯。
李大夫默默的看了白宴冰一眼,心裏讚許,不錯啊,小夥子。
華重樓卻是看的不開心了,淡淡的看了白宴冰一眼,「怎麽,半夏麵前的菜好吃嗎?」
白宴冰眉毛微挑,「是啊!」態度低調中帶著張狂。
華重樓看的眼疼,眉毛擰了擰,夾了個餃子狠狠的咬了一口。
淩沙看了他一眼,輕咳了一聲,「華大哥,記得不能吃醋和涼菜啊,影響傷口恢復。」
華重樓停頓了一下,輕輕的嗯了一聲,吃飯倒是斯文了許多。
對於華重樓究竟是個什麽身份,該知道的人,大致都猜到了,尊貴唄。比如李大夫,時傲和白宴冰。
而對於他身份不知道的人,則隻是當他是個京城的普通藥材商,年輕有為,比如淩沙和李卓陽山伯夫婦等。
淩沙目前還沒去過京城,也沒特意的去了解過這個時代的統治者是什麽人,姓什麽叫什麽,因為她覺得那些離自己很遠。所以,目前為止,她還不知道皇帝叫什麽,皇室有哪些人物,就以為姓華在周國很普遍。
不過有了華重樓的打岔,淩沙倒是不害羞了,大大方方的吃了麵前的涼拌木耳來。
這迴,眾人終於都明白了,原來是淩沙愛吃木耳,白公子特意給她換過來的。
山嬸偷笑了一下,把盆裏拌好剩下的木耳都放進了盤子裏,把盤子裏堆的滿滿的。
這一下子,眾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淩沙尷尬一笑,卻阻擋不了她一個餃子一口木耳的吃。
李大夫無奈失笑,卻也縱著她,黑木耳是好東西,吃了對身體好處大,他也巴不得淩沙多吃點呢!
「宴冰,你也吃點這個黑木耳,這個也算是一種中藥材,有潤肺止咳補氣養血的功效,你身子底子薄,多吃對身子好!」李大夫此時看白宴冰,那就是當徒婿來看的,自然也是關注著他的身體的。
白宴冰聽了,有些感動,趕緊衝著李大夫作揖了一下,「是,謝謝神醫。」恭恭敬敬的行完禮後,白宴冰倒是不客氣的去盤子裏夾了一些,吃了起來。
嗯,果然好吃,白宴冰吃著就感覺神清氣爽。最重要的是,他知道了淩沙愛吃這個,他想,以後家裏也要常備黑木耳。
華重樓不樂意,此時撇著嘴,「神醫,木耳既然是補氣養血的好東西,不是我應該多吃嗎?」說著,他也伸手想去淩沙麵前的盤子裏夾。
李大夫看了他一眼,不想打擊他的道:「你目前在吃藥,暫時不適合多吃這東西,影響傷口癒合,容易留疤!」
淩沙聽著自己師傅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心裏悶笑,師傅這是有多不待見華大哥?不過,有一點倒是對的,華大哥此時身上有傷口,確實不適合吃木耳,萬一傷口崩裂再出血,就不好了。
華重樓聽了李大夫的話,一副無語的樣子,顯然不信李大夫的話。
淩沙又吃了一口木耳,看著華重樓說道:「吃木耳有五大優點,一,補氣血;二,清腸胃;三:降三高;四:抗衰老;五,增免疫。當然,吃木耳也有三大注意的點:一,有出血症狀的人不可食用。二,有慢性腹瀉的人少吃或不吃黑木耳。三,黑木耳與田螺不可同時食用。」
淩沙說完,眾人恍然大悟,一道涼菜,竟然還有這麽多的說道和講究。不過,通過淩沙的話,他們又懂得了一些知識。
山伯把淩沙這話牢牢的記在了心裏,也把李大夫的話記住了,黑木耳還是一劑中藥材,可以入藥。
華重樓自己就是個藥材商,可他從不知道,黑木耳還有這樣的功效,因為他的藥店裏並沒有木耳這道藥材,看來,這次迴去,得問問貴叔了。
華風華雨一看主子的神色,就知道他的意思了,心裏也把這事放在了心上。
華重樓衝著淩沙甜甜一笑,「知道了,夏妹,原來是大哥錯了!」說著話,他還站起來,給淩沙往碗裏夾了兩個餃子,「你也別隻顧著吃那個,多吃點餃子,看你瘦的,多吃飯,才能長高個頭。」
「咳,咳咳......」淩沙被他的話嚇的嗆了一下,趕緊趴在桌子下麵咳嗽了起來。
挨著她坐著的李卓陽一看,趕緊給她拍了拍後背。
另一邊坐著的山嬸趕緊給她遞上她麵前的水。
淩沙紅著臉趕緊說謝謝。
華重樓看淩沙嗆了一下,也有些尷尬,知道自己說話過分了,趕緊笑嗬嗬的道歉。
淩沙擺了擺手,暫時不想搭理他。
一頓飯就在這樣熱鬧的場麵中結束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