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夫湊過來看了看,嘆息了一聲,「喲,當年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公主,竟然會做這麽多好吃的了?」
花氏苦笑了一下,「皇叔就別取笑茹兒了。如今,茹兒隻是個普通的村婦,還是孀居。」
華大夫一愣,「你夫君,過世了?你當年出來,是怎麽來到這地方的?嫁的是個什麽人?還有,你那個兒子的臉是怎麽迴事?」
白宴冰他也見過幾迴,隻是一直不知道那孩子,竟然是茹兒這丫頭的孩子。
花氏嘆了口氣,說道:「皇叔,我出來的時間不多了,再有一會就得去坐車迴去,當年具體的事情,我改日向你細數,目前有件當緊時,我得讓您知道一下。」
華大夫一聽,點頭,「你說!」
「我那孩兒,叫白宴冰,他爹叫白項和,是當年救我,並把我帶來這裏的人。不過當年他為了救我,身上留下了舊傷,也不敢找人看,冰兒出生沒幾年就去了。冰兒原本是在這個鎮上的騰飛書院裏讀書的,如今是秀才,原本,去年是可以參加鄉試的,冰兒也說館主提名的單子裏有他,可臨到最後,卻沒了他的名字,他失去了參加鄉試的資格。我怎麽想,這件事都有些蹊蹺,我擔心的是京城那些人已經查到了冰兒和我的身份,那麽,他們這麽做的理由,就是為了阻擋冰兒進入仕途,阻止我們娘倆迴到京城。隻是,對於我的身份之事,冰兒毫不知情,我也不敢告訴他。」說到這裏,花氏臉上一副愁容,看向了華大夫。
華大夫吃了一驚,頓時有些怒,「還有這種事?這些人竟然在我眼皮子底下就敢這麽猖狂?」
花氏嘆了口氣,「估計他們是不知道您在這裏吧。畢竟沒有誰能想到,堂堂的榮親王會放著好好的王爺不當,卻流落江湖,做一個大夫。而且,您年輕時愛好醫術這一點,知道的人,在世的已經很少了吧!」
華大夫點了點頭,「那倒是。對了,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想起一個人來。前幾個月,錢掌櫃的接觸過一個京城來的藥材商,說是姓華,經常跑這邊,跟我一姓,我也沒多想,畢竟三十多年沒迴京城,也沒打聽那邊的消息了,莫非這個姓華的藥材商是皇家人?或者說,會與冰兒的事情有點關係?」
花氏一愣,「姓華的藥材商?華氏宗室這些門子裏,好像隻有睿親王的第二子是做生意的吧?至於他家有沒有藥材生意,那我就不清楚了。」
花氏嘆了口氣,當年在京城,自己作為一個被父皇寵的沒邊的公主,自己每日要做的事,就是吃,玩,逗父皇開心,至於外麵的事,自己是從沒用心過,要不是出了事,自己恐怕這會,也是從皇宮那處後院裏,換到一家官宦人家的後院裏,哪能如當年那般,跟著冰兒的爹,去了那麽多的地方,見識了那麽多的繁華與荒僻,才知這世上,自己不懂的還太多太多。
華大夫眯了眯眼,「你是說,那個姓華的藥材商,有可能是睿親王華英的兒子或者孫子?」
花氏搖了搖頭,「茹兒確定不了,隻是想起當年逃命時,聽人說外睿親王的第二子是做生意的。」
「好,我知道了,這件事,我會注意,如果查出來是那些人阻止冰兒入仕的話,你將如何?」華大夫問。
「就算拚個魚死網破,我也會把當年的真相公布出去,他們要毀了我兒子的一生,我也能毀了他們。」花氏的雙眸瞬間變的陰狠。
華大夫看著她,嘆了口氣,點了點頭,沒說什麽。
等送花氏出去時,華大夫突然道:「也許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麽糟,別太激進,小心的徹底的毀了冰兒。如果冰兒還想參加鄉試,名額的事情,我來想辦法。」
花氏頓了一下,搖了搖頭,「我現在也不知道那孩子的想法了,當年他迴到家後,大病了一次,後來,就再不提鄉試的事情了。待我問過他的意思,再做決定吧,皇叔。」
「嗯,迴去吧,自己小心點!」華大夫輕聲道。
花氏拜別了華大夫,向著東鎮口而去。
華大夫站在原地,看著花氏漸漸遠去的背影,深深的嘆了口氣,誰能想到,先帝捧在手心裏寵著的寶玉公主,如今會成為一個鄉下村子裏的普通婦人?
也是十三這一日,淩沙跟著李大夫又去村子裏出診了一戶人家的老人後,迴家的路上,李大夫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迴到診室後,華大夫把淩沙和李卓陽叫在跟著,看著兩個人鄭重的說道:「你們倆迴家裏安頓一下,明日,師傅帶著你們出門遊歷一段時間,光我們這村子裏的病症,不足以讓你們接觸到更多的病例,隻有走出去,才能見識到更多。」
淩沙一聽,詫異,隨即欣喜,看向李卓陽,李卓陽也是沒想到,爺爺會做出如此決定,要知道,以前,爺爺可是從來沒有出去遊歷過。
「爺爺,我們要去多久?」李卓陽問道。
「少則一個月,多則年前迴來。」李大夫沉吟了一下道。
「好,」兩個人點頭。
李卓陽如今的醫術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也許這次是有淩沙這個師妹的原因,他竟然也漸漸的覺得醫術這個活,挺有意思的。
如今,他已經能診脈開方了,隻要不是太複雜的病,他都能診出來。如今對於他來說,覺得難的地方,就是針灸,穴位他記不全,下針還有些猶豫。
不過,李大夫覺得他如今已經比以前好了很多,慢慢來即可,畢竟,像淩沙這樣妖孽的徒弟能有幾個呢?
既然明天要出行,今日,三個人一下午的時間,就是在忙著準備要帶的東西。李大夫的藥箱裏常帶的東西,要加量,一些常用的藥材,也要帶一些。
還有他們出行的馬車裏,要準備暖爐,還要帶米糧,帶小鍋小灶,帶熱水的茶壺,還要帶一袋子小炭塊,總之,出行一趟,要準備的東西很多,畢竟他們也保證不了每一次天黑時,能正好碰到人家或者村鎮,萬一露宿野外時,這些東西,就都用上了。
李家有一輛牛車,有一輛馬車,這次出行,李大夫讓李卓陽準備馬車,畢竟馬有力氣,又走的快一些。
等三個人都準備妥當後,天色也黑了。
淩沙迴到家裏後,盧氏的飯菜已經做好了。
一家人在一起,一邊吃飯,淩沙一邊把明天要出門的事情說了一下。
一家人吃飯的動作,頓時停下了,詫異的看著她,「李大夫要帶你出去遊歷?」
「是啊,師傅說,村裏的病例畢竟有局限,隻有走出去,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淩沙點頭。
盧氏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有些吃不下飯了,擔憂的道:「沙兒,這都開始天涼了,現在出去合適嗎?」
「沒事,娘,既然選擇了這一行,還能怕冷怕熱不成?哪裏有病患,哪裏就是大夫的戰場。」淩沙笑著安慰盧氏。
兄弟三個也看著淩沙,聽了淩沙這話,三郎倒是先笑了,「小妹,這句話說的太精彩了,有一種大家風範。」
淩沙衝著三郎吐了吐舌頭,嘿嘿,就知道三哥會幫自己說話。
「就你和李大夫?還是卓陽也去?」杜老二也擔憂的問道。
畢竟,跟著個青壯年出去,安危他們也放心點。
「嗯,師兄也去的,他是師傅的孫子,以後是要傳李家醫術的,他肯定是要多學習的。」淩沙點了點頭。
「哦,那就好,那娘去給你找你的棉衣去。」盧氏也不想吃飯了,就要去給淩沙收拾東西。
淩沙趕緊拉住了盧氏,「娘,你先把飯吃完,不急的,我這次出去,還是會穿男裝,你就給我找些三哥小了的棉袍即可,袷衣有上次你給我做的那一件就可以了。」
盧氏點頭,快速的把碗裏的飯扒拉到嘴裏,就急著去準備了。
看盧氏這樣,淩沙也挺無奈的,娘是難過了嗎?唉,可是,自己是學醫術的,遲早是要經常出去的。就像師傅說的,光坐在村子裏,能接觸到多少病例?隻有走出去,才能碰到更多的疑難雜症,學到更多的東西。
「姐姐,出去外麵危險嗎?」小弟此時低聲問道。
「不危險,現在是盛世年代,又不打仗,沒有那麽多壞人。」淩沙輕笑著說道。
「沙兒,要不,大哥陪你去?」大郎此時突然說道。
「不用,大哥,你可是快要娶媳婦的人了,別忘了十一月初八的大定。如果能來的及,我們會在那時趕迴來的。如果不行的話,就會在新年前迴來。上次爹不是說了麽,你們成親的日子,有可能在正月是吧?」
「嗯,他家裏人說找人看過,年前沒有我們倆的好日子,正月有兩個,所以大概在正月。」大郎點頭。
其實,誰都明白,丁家,隻是想留丁桂香一個年,多得些杜家的年禮罷了。要知道定親卻沒成親的女子,新年的年禮,婆家給的是很豐厚的。
「嗯,那我一定在會過年前迴來。大哥在聘禮上麵,要多花點心思,不能太重了,否則就是便宜了那個後娘。也不能輕了,不然嫂子臉上不好看。想給嫂子的好東西,都留在家裏,等她過門了,你給她,她會一輩子念著你的好。」淩沙輕聲對大郎道。
「好,」大郎點頭,他覺得妹妹說的很有道理。
杜老二聽著,倒是被淩沙逗笑了,沙兒這樣,就像是個大姐一樣關心著弟弟的親事,這丫頭,如今懂事的讓人心疼。
等淩沙和家人們又說了會話迴到自己屋裏時,看到一摞衣服已經放在了床邊。
無奈的看了一眼,她隻能全部包在了旁邊放著的包布裏。從櫃子裏翻出了盧氏給她已經做好的棉鞋,淩沙也放了進去。
拉好窗簾,拴好門栓,淩沙走到了自己放那些藥瓶的櫃子前,把那些做好的藥瓶都拿了出來,放在了自己的藥箱裏。
如今,李大夫也送了她一個藥箱,個頭比李大夫那個小一些,但是是嶄新的,淩沙知道,肯定是師傅專門請人給自己做的。而且,最讓淩沙滿意的是,這藥箱上有鎖,把自己做的那些藥瓶放進去,再合適不過,也不用擔心別人隨意翻騰。
準備好這些,淩沙又去箱子裏翻出了師祖的醫絕那一摞書,都放在床邊,她趴在床上,開始翻看了起來,她打算利用今晚的時間,全部看完,記在腦子裏,萬一出去碰到裏邊的類似的病症,就正好用上了。
第二日,窗外微微的開始泛起了藍色,天快要亮了。
盧氏放下手裏的書,揉了揉眼睛,吹滅了床邊的油燈,躺在枕頭上休息一下。
師傅定的辰時出發,此時是卯時剛過半,離出發的時間還有半個時辰。
這一夜,終於把剩下沒看完的醫絕都翻看了一遍,記在了腦子裏。
此時此刻,淩沙無比的慶幸,重生一次,幸好自己這個過目不忘的本事也跟著來了,也許是老天也看自己可憐吧!
「沙兒,醒了嗎?」門外傳來了盧氏輕輕的聲音。
「醒了,娘,等一下!」盧氏趕緊下了床,去開門。
盧氏進來,看到淩沙的衣服穿的妥妥噹噹的,以為女兒醒的早,根本不知道淩沙一晚上沒睡。
「娘,這是?」淩沙見盧氏的手裏抱著一摞衣服,好奇的問道。給自己帶的衣服,昨天不是都準備好了嗎?
「這是娘晚上給你做的夾棉披風,你出門在外,有個棉披風,會暖和很多。」盧氏遞了上來。
淩沙怔怔的抬起頭去看盧氏,就見她的雙眼通紅,這是熬了一晚上給自己做的嗎?
「謝謝娘!」淩沙的喉嚨有些澀,三個字,說的艱難。
「傻孩子,謝什麽,收拾好就過來準備吃飯吧,你爹還給你煮了一些茶葉蛋,烙了不少糖餅。你三哥和你大哥給你做了麵條。」盧氏笑笑。
「謝謝爹娘和哥哥們......」聽到家人每一個都為自己的出門操心,淩沙落淚了!
這樣的家人,怎能讓人不愛?
「傻孩子,你想成長,我們都很欣慰,但是你一個女孩子,出門在外,雖然是跟著師傅,大家終究是會擔心。可我們能為你做的,也隻有這些,我們隻希望,你在路上,能少挨一頓餓,少受一點苦。」盧氏給她抹了抹眼淚,輕聲道。
「好!」淩沙隻能答的出一個字來,就再次哽咽了。
「看你眼睛紅的,一晚上也沒睡好嗎?走吧,去吃點東西,路上在馬車上,好歹也是能休息吧!」盧氏輕笑了笑,說道。
「嗯,走!」淩沙點了點頭,伸手摟著盧氏的脖子,向著廚房旁邊的飯廳走去。
進去,才發現大家都在,就連小弟,也正在幫著拌涼菜。
見她來了,眾人開始往餐桌上端東西的,擺凳子,招唿淩沙坐下趕緊吃飯。
而杜老二則是開始往食盒裏放那些糖烙餅和煮雞蛋。
三郎又往爐子裏加了一把柴火,大郎則是掀開鍋蓋,下麵條。
「小妹,你屋子的燈早早的就亮著,你是不是晚上忘記吹燈了啊?」三郎加完柴,笑眯眯的問淩沙。
淩沙點了點頭,打了個嗬欠,無奈的道:「是啊,想著看會師伯的手劄再睡,結果就睡著了!」
「你這丫頭,出門在外,可要小心!」盧氏一聽,又擔心上了。
「嗯,我會注意這個事的,娘就放心吧!」淩沙趕緊笑嗬嗬的安慰盧氏。
等一家人溫溫馨馨的吃完這頓早飯,李卓陽趕著馬車和李大夫已經來接淩沙了。
馬車上以前是三邊有一排座椅,出門時,李卓陽直接又加了一塊板,把下麵做成了一個儲物倉,上麵是一個榻的樣子,鋪上了氈子和褥子,放了幾床薄被。
而此時,塌上還放著一個小桌子,桌子上還放著三個茶杯和一個茶壺。
李卓陽把淩沙帶的一包衣服和那個醫藥箱放在下麵後,淩沙隻抱著杜老二遞過來的食盒,上了馬車,直接爬進去了裏邊,看到還給她準備了小枕頭和被子,輕輕的笑了,不知道是師傅準備的,還是師兄準備的,這兩個人,都太貼心了。
盧氏遞上了兩個暖手爐,李大夫接過,順便放在了小桌子上,輕笑道:「放心吧,沒事,沙兒出去見識這一次後迴來,差不多我也能休息一段時間了。」
「是,孩子跟著叔出去,我們放心!」杜老二和盧氏趕緊笑嗬嗬的道。
大郎三郎和小弟也站在馬車前,看著三個人。
「爹娘,哥,小弟,你們迴去吧!」淩沙探出頭來,笑眯眯的衝著他們揮揮手。
待馬車離去後,杜家人才一個個戀戀不捨的迴了院子裏,盧氏更是低著頭悄悄的抹了一把眼窩裏的眼淚。
大郎則是默默的看了看天空,然後迴屋補覺去了,他們為了能讓淩沙走時吃上熱東西,都早早的就起來了,此時,眼睛都有點睜不開了。
要說,他們沒有一個願意這個時候讓淩沙出門的。可他們也知道,李大夫比他們還重視淩沙,這次出去,也是為了帶著淩沙歷練。這對於淩沙來說,可能也是一輩子難得的一次好機會,他們不能阻攔。
</br>
花氏苦笑了一下,「皇叔就別取笑茹兒了。如今,茹兒隻是個普通的村婦,還是孀居。」
華大夫一愣,「你夫君,過世了?你當年出來,是怎麽來到這地方的?嫁的是個什麽人?還有,你那個兒子的臉是怎麽迴事?」
白宴冰他也見過幾迴,隻是一直不知道那孩子,竟然是茹兒這丫頭的孩子。
花氏嘆了口氣,說道:「皇叔,我出來的時間不多了,再有一會就得去坐車迴去,當年具體的事情,我改日向你細數,目前有件當緊時,我得讓您知道一下。」
華大夫一聽,點頭,「你說!」
「我那孩兒,叫白宴冰,他爹叫白項和,是當年救我,並把我帶來這裏的人。不過當年他為了救我,身上留下了舊傷,也不敢找人看,冰兒出生沒幾年就去了。冰兒原本是在這個鎮上的騰飛書院裏讀書的,如今是秀才,原本,去年是可以參加鄉試的,冰兒也說館主提名的單子裏有他,可臨到最後,卻沒了他的名字,他失去了參加鄉試的資格。我怎麽想,這件事都有些蹊蹺,我擔心的是京城那些人已經查到了冰兒和我的身份,那麽,他們這麽做的理由,就是為了阻擋冰兒進入仕途,阻止我們娘倆迴到京城。隻是,對於我的身份之事,冰兒毫不知情,我也不敢告訴他。」說到這裏,花氏臉上一副愁容,看向了華大夫。
華大夫吃了一驚,頓時有些怒,「還有這種事?這些人竟然在我眼皮子底下就敢這麽猖狂?」
花氏嘆了口氣,「估計他們是不知道您在這裏吧。畢竟沒有誰能想到,堂堂的榮親王會放著好好的王爺不當,卻流落江湖,做一個大夫。而且,您年輕時愛好醫術這一點,知道的人,在世的已經很少了吧!」
華大夫點了點頭,「那倒是。對了,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想起一個人來。前幾個月,錢掌櫃的接觸過一個京城來的藥材商,說是姓華,經常跑這邊,跟我一姓,我也沒多想,畢竟三十多年沒迴京城,也沒打聽那邊的消息了,莫非這個姓華的藥材商是皇家人?或者說,會與冰兒的事情有點關係?」
花氏一愣,「姓華的藥材商?華氏宗室這些門子裏,好像隻有睿親王的第二子是做生意的吧?至於他家有沒有藥材生意,那我就不清楚了。」
花氏嘆了口氣,當年在京城,自己作為一個被父皇寵的沒邊的公主,自己每日要做的事,就是吃,玩,逗父皇開心,至於外麵的事,自己是從沒用心過,要不是出了事,自己恐怕這會,也是從皇宮那處後院裏,換到一家官宦人家的後院裏,哪能如當年那般,跟著冰兒的爹,去了那麽多的地方,見識了那麽多的繁華與荒僻,才知這世上,自己不懂的還太多太多。
華大夫眯了眯眼,「你是說,那個姓華的藥材商,有可能是睿親王華英的兒子或者孫子?」
花氏搖了搖頭,「茹兒確定不了,隻是想起當年逃命時,聽人說外睿親王的第二子是做生意的。」
「好,我知道了,這件事,我會注意,如果查出來是那些人阻止冰兒入仕的話,你將如何?」華大夫問。
「就算拚個魚死網破,我也會把當年的真相公布出去,他們要毀了我兒子的一生,我也能毀了他們。」花氏的雙眸瞬間變的陰狠。
華大夫看著她,嘆了口氣,點了點頭,沒說什麽。
等送花氏出去時,華大夫突然道:「也許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麽糟,別太激進,小心的徹底的毀了冰兒。如果冰兒還想參加鄉試,名額的事情,我來想辦法。」
花氏頓了一下,搖了搖頭,「我現在也不知道那孩子的想法了,當年他迴到家後,大病了一次,後來,就再不提鄉試的事情了。待我問過他的意思,再做決定吧,皇叔。」
「嗯,迴去吧,自己小心點!」華大夫輕聲道。
花氏拜別了華大夫,向著東鎮口而去。
華大夫站在原地,看著花氏漸漸遠去的背影,深深的嘆了口氣,誰能想到,先帝捧在手心裏寵著的寶玉公主,如今會成為一個鄉下村子裏的普通婦人?
也是十三這一日,淩沙跟著李大夫又去村子裏出診了一戶人家的老人後,迴家的路上,李大夫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迴到診室後,華大夫把淩沙和李卓陽叫在跟著,看著兩個人鄭重的說道:「你們倆迴家裏安頓一下,明日,師傅帶著你們出門遊歷一段時間,光我們這村子裏的病症,不足以讓你們接觸到更多的病例,隻有走出去,才能見識到更多。」
淩沙一聽,詫異,隨即欣喜,看向李卓陽,李卓陽也是沒想到,爺爺會做出如此決定,要知道,以前,爺爺可是從來沒有出去遊歷過。
「爺爺,我們要去多久?」李卓陽問道。
「少則一個月,多則年前迴來。」李大夫沉吟了一下道。
「好,」兩個人點頭。
李卓陽如今的醫術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也許這次是有淩沙這個師妹的原因,他竟然也漸漸的覺得醫術這個活,挺有意思的。
如今,他已經能診脈開方了,隻要不是太複雜的病,他都能診出來。如今對於他來說,覺得難的地方,就是針灸,穴位他記不全,下針還有些猶豫。
不過,李大夫覺得他如今已經比以前好了很多,慢慢來即可,畢竟,像淩沙這樣妖孽的徒弟能有幾個呢?
既然明天要出行,今日,三個人一下午的時間,就是在忙著準備要帶的東西。李大夫的藥箱裏常帶的東西,要加量,一些常用的藥材,也要帶一些。
還有他們出行的馬車裏,要準備暖爐,還要帶米糧,帶小鍋小灶,帶熱水的茶壺,還要帶一袋子小炭塊,總之,出行一趟,要準備的東西很多,畢竟他們也保證不了每一次天黑時,能正好碰到人家或者村鎮,萬一露宿野外時,這些東西,就都用上了。
李家有一輛牛車,有一輛馬車,這次出行,李大夫讓李卓陽準備馬車,畢竟馬有力氣,又走的快一些。
等三個人都準備妥當後,天色也黑了。
淩沙迴到家裏後,盧氏的飯菜已經做好了。
一家人在一起,一邊吃飯,淩沙一邊把明天要出門的事情說了一下。
一家人吃飯的動作,頓時停下了,詫異的看著她,「李大夫要帶你出去遊歷?」
「是啊,師傅說,村裏的病例畢竟有局限,隻有走出去,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淩沙點頭。
盧氏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有些吃不下飯了,擔憂的道:「沙兒,這都開始天涼了,現在出去合適嗎?」
「沒事,娘,既然選擇了這一行,還能怕冷怕熱不成?哪裏有病患,哪裏就是大夫的戰場。」淩沙笑著安慰盧氏。
兄弟三個也看著淩沙,聽了淩沙這話,三郎倒是先笑了,「小妹,這句話說的太精彩了,有一種大家風範。」
淩沙衝著三郎吐了吐舌頭,嘿嘿,就知道三哥會幫自己說話。
「就你和李大夫?還是卓陽也去?」杜老二也擔憂的問道。
畢竟,跟著個青壯年出去,安危他們也放心點。
「嗯,師兄也去的,他是師傅的孫子,以後是要傳李家醫術的,他肯定是要多學習的。」淩沙點了點頭。
「哦,那就好,那娘去給你找你的棉衣去。」盧氏也不想吃飯了,就要去給淩沙收拾東西。
淩沙趕緊拉住了盧氏,「娘,你先把飯吃完,不急的,我這次出去,還是會穿男裝,你就給我找些三哥小了的棉袍即可,袷衣有上次你給我做的那一件就可以了。」
盧氏點頭,快速的把碗裏的飯扒拉到嘴裏,就急著去準備了。
看盧氏這樣,淩沙也挺無奈的,娘是難過了嗎?唉,可是,自己是學醫術的,遲早是要經常出去的。就像師傅說的,光坐在村子裏,能接觸到多少病例?隻有走出去,才能碰到更多的疑難雜症,學到更多的東西。
「姐姐,出去外麵危險嗎?」小弟此時低聲問道。
「不危險,現在是盛世年代,又不打仗,沒有那麽多壞人。」淩沙輕笑著說道。
「沙兒,要不,大哥陪你去?」大郎此時突然說道。
「不用,大哥,你可是快要娶媳婦的人了,別忘了十一月初八的大定。如果能來的及,我們會在那時趕迴來的。如果不行的話,就會在新年前迴來。上次爹不是說了麽,你們成親的日子,有可能在正月是吧?」
「嗯,他家裏人說找人看過,年前沒有我們倆的好日子,正月有兩個,所以大概在正月。」大郎點頭。
其實,誰都明白,丁家,隻是想留丁桂香一個年,多得些杜家的年禮罷了。要知道定親卻沒成親的女子,新年的年禮,婆家給的是很豐厚的。
「嗯,那我一定在會過年前迴來。大哥在聘禮上麵,要多花點心思,不能太重了,否則就是便宜了那個後娘。也不能輕了,不然嫂子臉上不好看。想給嫂子的好東西,都留在家裏,等她過門了,你給她,她會一輩子念著你的好。」淩沙輕聲對大郎道。
「好,」大郎點頭,他覺得妹妹說的很有道理。
杜老二聽著,倒是被淩沙逗笑了,沙兒這樣,就像是個大姐一樣關心著弟弟的親事,這丫頭,如今懂事的讓人心疼。
等淩沙和家人們又說了會話迴到自己屋裏時,看到一摞衣服已經放在了床邊。
無奈的看了一眼,她隻能全部包在了旁邊放著的包布裏。從櫃子裏翻出了盧氏給她已經做好的棉鞋,淩沙也放了進去。
拉好窗簾,拴好門栓,淩沙走到了自己放那些藥瓶的櫃子前,把那些做好的藥瓶都拿了出來,放在了自己的藥箱裏。
如今,李大夫也送了她一個藥箱,個頭比李大夫那個小一些,但是是嶄新的,淩沙知道,肯定是師傅專門請人給自己做的。而且,最讓淩沙滿意的是,這藥箱上有鎖,把自己做的那些藥瓶放進去,再合適不過,也不用擔心別人隨意翻騰。
準備好這些,淩沙又去箱子裏翻出了師祖的醫絕那一摞書,都放在床邊,她趴在床上,開始翻看了起來,她打算利用今晚的時間,全部看完,記在腦子裏,萬一出去碰到裏邊的類似的病症,就正好用上了。
第二日,窗外微微的開始泛起了藍色,天快要亮了。
盧氏放下手裏的書,揉了揉眼睛,吹滅了床邊的油燈,躺在枕頭上休息一下。
師傅定的辰時出發,此時是卯時剛過半,離出發的時間還有半個時辰。
這一夜,終於把剩下沒看完的醫絕都翻看了一遍,記在了腦子裏。
此時此刻,淩沙無比的慶幸,重生一次,幸好自己這個過目不忘的本事也跟著來了,也許是老天也看自己可憐吧!
「沙兒,醒了嗎?」門外傳來了盧氏輕輕的聲音。
「醒了,娘,等一下!」盧氏趕緊下了床,去開門。
盧氏進來,看到淩沙的衣服穿的妥妥噹噹的,以為女兒醒的早,根本不知道淩沙一晚上沒睡。
「娘,這是?」淩沙見盧氏的手裏抱著一摞衣服,好奇的問道。給自己帶的衣服,昨天不是都準備好了嗎?
「這是娘晚上給你做的夾棉披風,你出門在外,有個棉披風,會暖和很多。」盧氏遞了上來。
淩沙怔怔的抬起頭去看盧氏,就見她的雙眼通紅,這是熬了一晚上給自己做的嗎?
「謝謝娘!」淩沙的喉嚨有些澀,三個字,說的艱難。
「傻孩子,謝什麽,收拾好就過來準備吃飯吧,你爹還給你煮了一些茶葉蛋,烙了不少糖餅。你三哥和你大哥給你做了麵條。」盧氏笑笑。
「謝謝爹娘和哥哥們......」聽到家人每一個都為自己的出門操心,淩沙落淚了!
這樣的家人,怎能讓人不愛?
「傻孩子,你想成長,我們都很欣慰,但是你一個女孩子,出門在外,雖然是跟著師傅,大家終究是會擔心。可我們能為你做的,也隻有這些,我們隻希望,你在路上,能少挨一頓餓,少受一點苦。」盧氏給她抹了抹眼淚,輕聲道。
「好!」淩沙隻能答的出一個字來,就再次哽咽了。
「看你眼睛紅的,一晚上也沒睡好嗎?走吧,去吃點東西,路上在馬車上,好歹也是能休息吧!」盧氏輕笑了笑,說道。
「嗯,走!」淩沙點了點頭,伸手摟著盧氏的脖子,向著廚房旁邊的飯廳走去。
進去,才發現大家都在,就連小弟,也正在幫著拌涼菜。
見她來了,眾人開始往餐桌上端東西的,擺凳子,招唿淩沙坐下趕緊吃飯。
而杜老二則是開始往食盒裏放那些糖烙餅和煮雞蛋。
三郎又往爐子裏加了一把柴火,大郎則是掀開鍋蓋,下麵條。
「小妹,你屋子的燈早早的就亮著,你是不是晚上忘記吹燈了啊?」三郎加完柴,笑眯眯的問淩沙。
淩沙點了點頭,打了個嗬欠,無奈的道:「是啊,想著看會師伯的手劄再睡,結果就睡著了!」
「你這丫頭,出門在外,可要小心!」盧氏一聽,又擔心上了。
「嗯,我會注意這個事的,娘就放心吧!」淩沙趕緊笑嗬嗬的安慰盧氏。
等一家人溫溫馨馨的吃完這頓早飯,李卓陽趕著馬車和李大夫已經來接淩沙了。
馬車上以前是三邊有一排座椅,出門時,李卓陽直接又加了一塊板,把下麵做成了一個儲物倉,上麵是一個榻的樣子,鋪上了氈子和褥子,放了幾床薄被。
而此時,塌上還放著一個小桌子,桌子上還放著三個茶杯和一個茶壺。
李卓陽把淩沙帶的一包衣服和那個醫藥箱放在下麵後,淩沙隻抱著杜老二遞過來的食盒,上了馬車,直接爬進去了裏邊,看到還給她準備了小枕頭和被子,輕輕的笑了,不知道是師傅準備的,還是師兄準備的,這兩個人,都太貼心了。
盧氏遞上了兩個暖手爐,李大夫接過,順便放在了小桌子上,輕笑道:「放心吧,沒事,沙兒出去見識這一次後迴來,差不多我也能休息一段時間了。」
「是,孩子跟著叔出去,我們放心!」杜老二和盧氏趕緊笑嗬嗬的道。
大郎三郎和小弟也站在馬車前,看著三個人。
「爹娘,哥,小弟,你們迴去吧!」淩沙探出頭來,笑眯眯的衝著他們揮揮手。
待馬車離去後,杜家人才一個個戀戀不捨的迴了院子裏,盧氏更是低著頭悄悄的抹了一把眼窩裏的眼淚。
大郎則是默默的看了看天空,然後迴屋補覺去了,他們為了能讓淩沙走時吃上熱東西,都早早的就起來了,此時,眼睛都有點睜不開了。
要說,他們沒有一個願意這個時候讓淩沙出門的。可他們也知道,李大夫比他們還重視淩沙,這次出去,也是為了帶著淩沙歷練。這對於淩沙來說,可能也是一輩子難得的一次好機會,他們不能阻攔。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