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這天晚上飯後,盧氏把自己烙好的月餅拿了十個,又把大郎二郎買迴來的秋梨和大紅果一起裝了一小籃子,給杜老二,讓他給二老送去。
而三郎則是帶著小弟去白宴冰家去了,臨走時,盧氏也讓他給白家帶了十個月餅,帶了一些秋梨和大紅果。
花氏見到三郎來了,還給帶了這麽多東西,開心不已,連著對三郎說謝謝。當然,臨走時,她也把她自己烙的月餅給三郎帶了十個。水果那些,家裏也不多,隻夠祭月的,就沒給拿。
三郎笑笑感謝了花氏,就去跟白宴冰聊天去了。
兩個人聊天中間,小弟突然插了一句嘴:「白大哥,你有沒有按姐姐的吩咐喝夜交藤的根粉呢?」
白宴冰輕輕一笑,摸了摸他的頭,輕聲道:「喝了,迴去告訴你姐姐,讓她放心吧,白大哥會聽話的。」
「哦,好!」小弟鄭重的點頭。
三郎看著白宴冰的神色,突然間感覺到了些什麽,不過,他抿著唇並沒說什麽。
杜老二去了杜老大家院子裏時,那邊一家人還在吃飯。
見他提著一籃子東西過來,每個人倒是多看了他兩眼。杜老大家的大兒子小兒子和女兒都在,估計也都是迴來過中秋節的。
隻是,幾個孩子在胡氏的教育下,素質差了一點,見二叔來了,隻是叫了聲二叔打招唿,卻沒有一個趕緊站起來讓座的。
杜老二也沒打算吃他們的飯。
還是杜老大站了起來,「老二,吃了嗎,坐下一起吃吧!」
老爺子和老太太看老二來了,加緊把碗裏剩下的一點飯往嘴裏扒拉。
「不用了,吃過了,你們吃吧,我過來看看爹娘,給他們送點月餅和水果!」杜老二淡淡的說完,就提著籃子出了院子裏等著。
二老很快吃完了,迫不及待站起來離開了大屋,迴他們住的西屋去了。
杜老二跟了進去,輕聲道:「吃那麽急幹嘛,你們吃飽了嗎?」
「飽了,飽了!」老太太擺了擺手,爬上去盤膝坐在炕上,示意杜老二在凳子上坐下吧!
杜老二依言坐下,把籃子放在了桌子上,「是大郎他們買的秋梨和大紅果,你們嚐嚐,月餅是沙兒娘昨天烙的。」
老太太點了點頭,看了籃子兩眼,似有些期盼。
而老爺子則是在門口的小凳子上坐了,邊聽著外麵,邊給老太太眨眼。
老太太了解,迴身快速的打開炕上的箱子,取出一個小布包,打開看了一下,見裏邊是兩塊碎銀子,又包好,遞向了杜老二,「爹娘手裏錢也不多,聽說你要蓋新房了,幫不上你什麽,這二兩你拿著也能買些磚瓦,其餘差下的,你們自己想辦法吧!」
杜老二一愣,但並沒有接,他是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娘會給自己銀子。
這個娘,一直就不怎麽喜歡自己一家,連帶著對盧氏那個媳婦也不怎麽喜歡,所以,才在分家時那麽苛刻,也直接就選擇了跟老大家。
沒想到,這個時候,突然說要給銀子,杜老二都有點懷疑這個娘是不是受了什麽刺激了?
老爺子聽到大屋那邊傳來了開門聲,迴頭道:「出來了!」
老太太趕緊把布包放在了杜老二手裏。
杜老二楞了一下,低頭看了一眼,默了默,把布包放迴了老太太的手裏,「我們不缺銀子,這個娘留著吧。」
話落,杜老二站了起來,「那我迴去了!」說完,就推開門出去了。
老爺子和老太太對視了一眼,愣怔了,不要?
大屋那邊,胡氏給自己女兒燕兒眨了個眼,燕兒就明白了,放下筷子,就出了正屋。
隻是,他才剛出大屋的門,西房那邊杜老二也出來了,看都沒看她一眼,轉身就向大門外走了。
燕兒想了想,直接去了老太太那屋。
「爺爺,奶奶,你們吃飽了嗎?我娘說你們沒多吃,是不是飯菜不合胃口啊!」燕兒嬌俏的笑著問道。
「不是!」老太太正站在桌子邊看著籃子裏的東西,擺了擺手,拿出三顆梨,三顆大紅果,「給,拿著迴去和牛牛一起吃吧。」
「不用了,奶奶,我家也買了秋梨,隻是還沒拿出來吃呢,我娘說要明天才能吃。」
老太太一頓,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麽,把手裏的東西又放迴了籃子裏,上了炕,躺下休息。
燕兒見老太太再不說什麽,轉身離去。
她走後,老爺子看著門口,皺了皺眉頭。
「以前,我們是不是做錯了?」老太太突然道。
「自己生的兒子,哪個是個什麽性子,你自己還不了解嗎?那時候之所以跟了老大家,你不是就為了能住幾天新房嗎,現在說這些幹嘛?」老爺子淡淡的道。
「唉!」老太太嘆息了一聲,這一聲裏,滿滿都是後悔之色,是啊,自己二兒子比老大要忠厚老實一些,這點老太太是清楚的,隻是那時候,嫌盧氏潑辣,嫌老二家孩子多,怕跟了他們會有上頓沒下頓,怕被餓死,就選擇跟了老大家。
「他不要,難道他們真的有錢?」老爺子也有點疑惑了。
「不知道,等等看吧,沒錢,房是蓋不起來的,能蓋起來,就說明不缺錢。」老太太眼神也疑惑了一下,說道。
老爺子想了想,也對,看看再說吧!
杜老二迴家把老太太給錢他沒要的事情跟盧氏說了,盧氏也詫異不已,這老太太,傻了?以前那麽嫌棄他們,如今竟然主動給錢?
「你沒要是對的,省得以後我們蓋起房了,老大家又有話說。」盧氏眸色沉了沉。
「嗯,我也是這麽想的。我看到是二兩銀子,可能就是這些年我們給的攢下的吧,既然他們手裏有銀子,我們暫時也不用給了,先蓋房吧!」杜老二點頭。
「嗯,我現在覺得當時我們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和他們分家了,雖然被人們罵了幾年,但是幾個孩子確實不用受一點他們的磋磨,這就是好事。看看咱們這幾個孩子,哪個拿出來,不都是性格開朗的,要是被他們整日磋磨上,我都不知道咱們這幾個孩子會長成什麽樣。」盧氏嘆息了一聲。
「是啊,幸好當時你主意硬,我又怕老婆,不然我們如今可能是另一幅光景了!」杜老二說完,笑眯眯的看盧氏。
盧氏被自家男人這話誇的臉色刷的一下紅了,嬌嗔的瞪了他一眼,「你啥時候怕我了,你那時候難道不是怕我們娘幾個跟著他們餓死,才分家的?」
杜老二看著自己媳婦嘿嘿一笑,「嘿嘿,是啊,是啊!」
兩口子逗趣了一會,才情意濃濃的吹燈休息去了。
第二日的中秋節,杜老二家過的是從分家以來最隆重最豐盛的一個中秋節。
這一日,淩沙也被師傅放了假。
不過,淩沙上午還是去了一趟李家,給師傅送了節禮,一罈子酒,一罐子油,十斤肉,一小籃子水果和十個月餅。
東西是二郎三郎小弟陪著淩沙一起送去的,路不遠,兄妹幾個並沒有套牛車,隻是一人抱了一個罈子籃子的去了李家。
一路上,引來路人不少的關注和羨慕。人們都說李大夫晚年有福氣了,收了杜家這個閨女做徒弟,別的不說,過每個時節,這謝師禮就送的挺貴重的。
李家人也沒想到杜老二一家人這麽有規矩,這禮物送的也都是貴重的東西,收下東西的同時,李大夫留他們吃飯,兄妹四個拒絕了,說是要迴去和娘包餃子去。
最後,是李卓陽送他們出來的。
「師妹,謝謝了,爺爺很開心,讓你們破費了!」李卓陽的家教很好,說話彬彬有禮的,簡直不像個村裏的年輕人。
「不破費,師傅對我好,李家人也對我好,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應該的,師兄迴去吧,看著點師傅,讓他少喝點酒。」淩沙囑咐。
「好!」李卓陽應了一聲,目送他們離去後,才迴去。
李大夫看著桌子上的東西,嘆了口氣,也有些滿足,這輩子,算是值了,晚年收了個聰明徒弟,徒弟還懂禮數,敬著師傅,這就很好。
十五晚上,一家人早早吃了豐盛的團圓飯,坐在院子裏等著月亮升起來。
院子裏擺了一個大方桌,桌子上擺滿了供品,打算月亮升起來時,祭月。
淩沙這是第一次見到中秋節要這麽隆重過的場景。
以前住在樓房裏,人們根本就沒有祭月這一說,最多是中秋團圓節,全家人全聚在一起喝酒吃肉,過一個美滋滋的團圓節。
而她去了鄉下後,那些村民們在八月十五這天,會祭月亮供月餅,也隻是意思一下,並沒有像今日這般隆重。
大方桌上,盧氏鋪上了大紅布,上麵擺了四種水果,瓜果桃梨。另外,又放了一碗素麵,放了一杯酒,一盤月餅,還擺了一盤麥穗,一盤紅薯。在這些東西包圍的最中間,是一個米碗,碗裏點著一炷香。
東西準備好後,一家人就恭恭敬敬的站在一邊等著。
「月亮上來了!」二郎個子最高,月亮剛露個頭他就最先看到了,輕聲說道。
小弟個子最矮,看不全,有些焦急。
三郎彎腰抱起小弟,輕聲道:「看到了嗎?」
「看到了,三哥,今天的月亮好圓啊!」小弟興奮。
「是啊,一年之中,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圓最大的。」三郎輕聲道。
一家人靜靜的看著,等著月亮照到供桌上。
「照到了!」小弟又低聲道。
「好,現在時辰到了,咱們祭拜月亮,每個人都要心誠,我們感謝月神對我們一家人的照拂,能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杜老二輕聲道。
話落,杜老二帶頭在桌前跪下磕頭。
後麵一家人也有序的排開,跪在地上,跟著杜老二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
杜老二還念了一段祭文,大意就是剛才他說的那話,感謝月神的照拂,讓一家人把日子過起來,另外還告訴了月神今年的收成很好,糧食都是顆顆飽滿。還說了過段時間就要蓋新房的事,最後杜老二還請求月神庇佑,蓋房能一切順利,來年能風調雨順,再是個豐收年。
盧氏也祈求月神照拂,能讓三郎高中,不過,她並沒說出來,隻是在心裏祈禱。
然後,杜老二站起來,盧氏過來,兩個人一起開始把這些供品潑散了一遍。
之後,才迴頭招唿孩子們,「來,都過來吃點,沾沾福氣。
幾個人趕緊圍了過來,拿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吃。
大郎二郎每人拿了個月餅,三郎拿了顆秋梨,小弟也拿了顆秋梨,淩沙和盧氏拿了桃,杜老二去抱了那半個西瓜,一家人就這樣坐在月下,一邊聊天,一邊吃了起來。
三郎吃完後,笑著說道:「還是咱們村裏人祭月實在,都是好吃的,在城裏,祭月時,多是以吟詩賞月為主,供品也沒有咱們豐富,像這些紅薯和麥穗也是沒有的,也不設香盅。」
「哇,三哥,那沒有香味讓月神聞到,月神能去他們家裏吃東西,並照拂他們家嗎?」小弟好奇的問道。
三郎笑了笑,逗小弟,「能的啊,月神還可以用眼睛看啊,誰家的豐盛,就去誰家吃啊!其實祭月,主要說的是誠心。」
「哦,那咱們今天算誠心嗎?」小弟抬頭看自家的供桌上,東西倒也不少,他也一心祭拜月神了。
「算!」三郎笑眯眯的應,小弟聽了,開心了,這麽說,月神會照拂自家了,真好。
「我給你們講個關於月神的故事吧!」三郎又去拿了一顆桃,邊吃邊說道。
「好!」小弟開心的應了一聲。
「傳說,天界有個人神箭手叫後羿,那時候天空中有十個太陽,百姓和莊稼還有世間的生靈被太陽曬死的不少,後羿就一氣之下射掉了九個太陽。天帝大怒,把他和他的妻子貶落凡間。而王母卻覺得後羿做的對,偷偷的賜了他仙藥,可以助再做迴神仙。後羿沒捨得吃,偷偷的給他的妻子嫦娥吃了。最後,嫦娥飛身天界,被賜居於月宮,封了月神娘娘,這就是月神的由來。」
淩沙聽了,失笑,看來,童話故事哪個世界都有這個啊!
自己知道的版本,則是是嫦娥趁著後羿睡著後偷吃了他的仙丹,自己則飛升成仙了,其實是個悲劇故事的。版本雖不同,人物倒是有的。
而小弟和家裏人卻是聽的津津有味。
「啊?三哥,那後羿怎麽辦啊?他會不會一個人很孤獨啊?會不會很傷心?」小弟擔心的問。
三哥笑了笑,「不會吧,他是真心愛著他妻子的,後來,他又得到了王母娘娘賜的藥,不過,這一次,這藥吃上,他雖然也成仙了,但是卻不是他本人了,他變成了一隻兔子,也到了月宮,被賜名玉兔,整日陪著月神娘娘了!」
「啊,太好了,他們終於團圓了!」小弟開心的道。
其他人卻是默默的沒說話,這樣的團圓,該說是喜呢?還是說悲呢?
三哥聽了小弟的話一愣,隨即想了想,笑了,「是啊,終於團圓了!」
淩沙也是默默的聽著,其實,有時候,如果欲望不多,就像孩子那樣單純的活著,也未嚐不好。
後羿和嫦娥雖然做不成夫妻了,可他們還是能相守在一起了,也能看到對方每日都安安心心的在自己身邊,這就夠了,總比天各一方的想念卻見不到對方的好。
有時候,孩子的心靈純淨,沒有摻雜任何的雜質,他們眼裏看到的,也都是最幹淨純潔的東西,團圓就是團圓,快樂就是快樂。
故事講完後,三郎又給家人吟了幾首關於中秋月圓的詩,家人雖然都聽不太懂詩的意思,但是都一個個的非常的開心,這也說明自家老三是真有學問的,這些年,他的書都沒白念。
淩沙一直就靜靜的跟著家人在一起,吃,聽,笑,臉上心裏都是開心。
後半夜,夜涼了,一家人才收拾了東西,迴屋各自休息。
淩沙坐在窗邊,打開窗戶,望著外邊的圓月,淚流滿麵,她好擔心爺爺奶奶,不知道他們今日是怎麽過的,會不會抱著自己的相片哭的暈過去呢?
唉!
以往的每年,她都會迴城裏陪爺奶過。給他們買很多好吃的,一家人坐在陽台上賞月,爺爺會給自己和奶奶講他年輕時候的故事。
對著圓月,淩沙祈禱,爺爺,奶奶,希望你們能盡快忘掉不孝順的孫女,安心的度過晚年的餘光。
***
正月十六,三郎迴學館。原本是大郎想趕著牛車送的,三郎擺手拒絕了,說家裏既然要蓋房,事多的是,不用送,自己坐著楊三的牛車去即可!
這一日,杜老二開始找給自家蓋房子的人,本村裏沒有工頭帶著人蓋房子的,杜老二得去隔村的大溪村找。
大溪村正是盧氏娘家的村子,不過如今盧氏的娘家爹娘已經過世,隻有一個大哥,一個二哥兩個親戚了。而盧氏的小妹妹則是嫁到了很遠的地方,從出嫁後,到老爺子老太太過世時才迴來一次,後來也再沒迴來,不與哥哥姐姐們來往。
盧家兄妹四個,親戚之間涼薄的很,除了遠的小妹無法來往,近處的三家,除了辦大事禮往,平日間從不走動,盧大和盧二兩家因為妯娌之間相處不來,不禮往。而兩個哥哥嫌棄大妹家孩子生的多,窮,怕糟害自家,也不禮往。
要不是有趙氏那個二舅母天生潑辣又沒腦子,以為盧氏是害他兒子傻了的元兇,以前整日上門來白吃白喝外,兄妹之間從老人下世後,就再沒來往了。
而十六這日,杜老二帶著大郎去大溪村請泥瓦匠工頭牛銀栓給自家蓋房子,一進大溪村,就碰到了盧二趕著牛車要去田裏收莊稼。
出於禮貌,杜老二還是停住了牛車,看向了盧二。
盧二也站住了,詫異的看了他們父子倆一眼,「妹夫?你們怎麽來了?出啥事了?」
「二舅,去田裏啊!」大郎也趕緊打招唿。
盧二點了點頭,疑惑的看著他們父子倆,「你家買牛車了?」
「嗯,這不,要蓋房了,得有個車,方便些。」杜老二點了點頭。
「哦,你來找銀栓啊,這幾天好像正好在家,去吧,中午去家裏吃飯?」盧二客氣的問道。
杜老二詫異了一下,這個大舅哥可從來沒有對他這麽客氣過。
「不了,二哥,家裏事一大灘!」杜老二擺了擺手。
「嗯,那也行。」盧二點了點頭,擺了擺手,走了。
杜老二疑惑的看了他的背影一眼,才去找人。
</br>
而三郎則是帶著小弟去白宴冰家去了,臨走時,盧氏也讓他給白家帶了十個月餅,帶了一些秋梨和大紅果。
花氏見到三郎來了,還給帶了這麽多東西,開心不已,連著對三郎說謝謝。當然,臨走時,她也把她自己烙的月餅給三郎帶了十個。水果那些,家裏也不多,隻夠祭月的,就沒給拿。
三郎笑笑感謝了花氏,就去跟白宴冰聊天去了。
兩個人聊天中間,小弟突然插了一句嘴:「白大哥,你有沒有按姐姐的吩咐喝夜交藤的根粉呢?」
白宴冰輕輕一笑,摸了摸他的頭,輕聲道:「喝了,迴去告訴你姐姐,讓她放心吧,白大哥會聽話的。」
「哦,好!」小弟鄭重的點頭。
三郎看著白宴冰的神色,突然間感覺到了些什麽,不過,他抿著唇並沒說什麽。
杜老二去了杜老大家院子裏時,那邊一家人還在吃飯。
見他提著一籃子東西過來,每個人倒是多看了他兩眼。杜老大家的大兒子小兒子和女兒都在,估計也都是迴來過中秋節的。
隻是,幾個孩子在胡氏的教育下,素質差了一點,見二叔來了,隻是叫了聲二叔打招唿,卻沒有一個趕緊站起來讓座的。
杜老二也沒打算吃他們的飯。
還是杜老大站了起來,「老二,吃了嗎,坐下一起吃吧!」
老爺子和老太太看老二來了,加緊把碗裏剩下的一點飯往嘴裏扒拉。
「不用了,吃過了,你們吃吧,我過來看看爹娘,給他們送點月餅和水果!」杜老二淡淡的說完,就提著籃子出了院子裏等著。
二老很快吃完了,迫不及待站起來離開了大屋,迴他們住的西屋去了。
杜老二跟了進去,輕聲道:「吃那麽急幹嘛,你們吃飽了嗎?」
「飽了,飽了!」老太太擺了擺手,爬上去盤膝坐在炕上,示意杜老二在凳子上坐下吧!
杜老二依言坐下,把籃子放在了桌子上,「是大郎他們買的秋梨和大紅果,你們嚐嚐,月餅是沙兒娘昨天烙的。」
老太太點了點頭,看了籃子兩眼,似有些期盼。
而老爺子則是在門口的小凳子上坐了,邊聽著外麵,邊給老太太眨眼。
老太太了解,迴身快速的打開炕上的箱子,取出一個小布包,打開看了一下,見裏邊是兩塊碎銀子,又包好,遞向了杜老二,「爹娘手裏錢也不多,聽說你要蓋新房了,幫不上你什麽,這二兩你拿著也能買些磚瓦,其餘差下的,你們自己想辦法吧!」
杜老二一愣,但並沒有接,他是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娘會給自己銀子。
這個娘,一直就不怎麽喜歡自己一家,連帶著對盧氏那個媳婦也不怎麽喜歡,所以,才在分家時那麽苛刻,也直接就選擇了跟老大家。
沒想到,這個時候,突然說要給銀子,杜老二都有點懷疑這個娘是不是受了什麽刺激了?
老爺子聽到大屋那邊傳來了開門聲,迴頭道:「出來了!」
老太太趕緊把布包放在了杜老二手裏。
杜老二楞了一下,低頭看了一眼,默了默,把布包放迴了老太太的手裏,「我們不缺銀子,這個娘留著吧。」
話落,杜老二站了起來,「那我迴去了!」說完,就推開門出去了。
老爺子和老太太對視了一眼,愣怔了,不要?
大屋那邊,胡氏給自己女兒燕兒眨了個眼,燕兒就明白了,放下筷子,就出了正屋。
隻是,他才剛出大屋的門,西房那邊杜老二也出來了,看都沒看她一眼,轉身就向大門外走了。
燕兒想了想,直接去了老太太那屋。
「爺爺,奶奶,你們吃飽了嗎?我娘說你們沒多吃,是不是飯菜不合胃口啊!」燕兒嬌俏的笑著問道。
「不是!」老太太正站在桌子邊看著籃子裏的東西,擺了擺手,拿出三顆梨,三顆大紅果,「給,拿著迴去和牛牛一起吃吧。」
「不用了,奶奶,我家也買了秋梨,隻是還沒拿出來吃呢,我娘說要明天才能吃。」
老太太一頓,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麽,把手裏的東西又放迴了籃子裏,上了炕,躺下休息。
燕兒見老太太再不說什麽,轉身離去。
她走後,老爺子看著門口,皺了皺眉頭。
「以前,我們是不是做錯了?」老太太突然道。
「自己生的兒子,哪個是個什麽性子,你自己還不了解嗎?那時候之所以跟了老大家,你不是就為了能住幾天新房嗎,現在說這些幹嘛?」老爺子淡淡的道。
「唉!」老太太嘆息了一聲,這一聲裏,滿滿都是後悔之色,是啊,自己二兒子比老大要忠厚老實一些,這點老太太是清楚的,隻是那時候,嫌盧氏潑辣,嫌老二家孩子多,怕跟了他們會有上頓沒下頓,怕被餓死,就選擇跟了老大家。
「他不要,難道他們真的有錢?」老爺子也有點疑惑了。
「不知道,等等看吧,沒錢,房是蓋不起來的,能蓋起來,就說明不缺錢。」老太太眼神也疑惑了一下,說道。
老爺子想了想,也對,看看再說吧!
杜老二迴家把老太太給錢他沒要的事情跟盧氏說了,盧氏也詫異不已,這老太太,傻了?以前那麽嫌棄他們,如今竟然主動給錢?
「你沒要是對的,省得以後我們蓋起房了,老大家又有話說。」盧氏眸色沉了沉。
「嗯,我也是這麽想的。我看到是二兩銀子,可能就是這些年我們給的攢下的吧,既然他們手裏有銀子,我們暫時也不用給了,先蓋房吧!」杜老二點頭。
「嗯,我現在覺得當時我們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和他們分家了,雖然被人們罵了幾年,但是幾個孩子確實不用受一點他們的磋磨,這就是好事。看看咱們這幾個孩子,哪個拿出來,不都是性格開朗的,要是被他們整日磋磨上,我都不知道咱們這幾個孩子會長成什麽樣。」盧氏嘆息了一聲。
「是啊,幸好當時你主意硬,我又怕老婆,不然我們如今可能是另一幅光景了!」杜老二說完,笑眯眯的看盧氏。
盧氏被自家男人這話誇的臉色刷的一下紅了,嬌嗔的瞪了他一眼,「你啥時候怕我了,你那時候難道不是怕我們娘幾個跟著他們餓死,才分家的?」
杜老二看著自己媳婦嘿嘿一笑,「嘿嘿,是啊,是啊!」
兩口子逗趣了一會,才情意濃濃的吹燈休息去了。
第二日的中秋節,杜老二家過的是從分家以來最隆重最豐盛的一個中秋節。
這一日,淩沙也被師傅放了假。
不過,淩沙上午還是去了一趟李家,給師傅送了節禮,一罈子酒,一罐子油,十斤肉,一小籃子水果和十個月餅。
東西是二郎三郎小弟陪著淩沙一起送去的,路不遠,兄妹幾個並沒有套牛車,隻是一人抱了一個罈子籃子的去了李家。
一路上,引來路人不少的關注和羨慕。人們都說李大夫晚年有福氣了,收了杜家這個閨女做徒弟,別的不說,過每個時節,這謝師禮就送的挺貴重的。
李家人也沒想到杜老二一家人這麽有規矩,這禮物送的也都是貴重的東西,收下東西的同時,李大夫留他們吃飯,兄妹四個拒絕了,說是要迴去和娘包餃子去。
最後,是李卓陽送他們出來的。
「師妹,謝謝了,爺爺很開心,讓你們破費了!」李卓陽的家教很好,說話彬彬有禮的,簡直不像個村裏的年輕人。
「不破費,師傅對我好,李家人也對我好,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應該的,師兄迴去吧,看著點師傅,讓他少喝點酒。」淩沙囑咐。
「好!」李卓陽應了一聲,目送他們離去後,才迴去。
李大夫看著桌子上的東西,嘆了口氣,也有些滿足,這輩子,算是值了,晚年收了個聰明徒弟,徒弟還懂禮數,敬著師傅,這就很好。
十五晚上,一家人早早吃了豐盛的團圓飯,坐在院子裏等著月亮升起來。
院子裏擺了一個大方桌,桌子上擺滿了供品,打算月亮升起來時,祭月。
淩沙這是第一次見到中秋節要這麽隆重過的場景。
以前住在樓房裏,人們根本就沒有祭月這一說,最多是中秋團圓節,全家人全聚在一起喝酒吃肉,過一個美滋滋的團圓節。
而她去了鄉下後,那些村民們在八月十五這天,會祭月亮供月餅,也隻是意思一下,並沒有像今日這般隆重。
大方桌上,盧氏鋪上了大紅布,上麵擺了四種水果,瓜果桃梨。另外,又放了一碗素麵,放了一杯酒,一盤月餅,還擺了一盤麥穗,一盤紅薯。在這些東西包圍的最中間,是一個米碗,碗裏點著一炷香。
東西準備好後,一家人就恭恭敬敬的站在一邊等著。
「月亮上來了!」二郎個子最高,月亮剛露個頭他就最先看到了,輕聲說道。
小弟個子最矮,看不全,有些焦急。
三郎彎腰抱起小弟,輕聲道:「看到了嗎?」
「看到了,三哥,今天的月亮好圓啊!」小弟興奮。
「是啊,一年之中,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圓最大的。」三郎輕聲道。
一家人靜靜的看著,等著月亮照到供桌上。
「照到了!」小弟又低聲道。
「好,現在時辰到了,咱們祭拜月亮,每個人都要心誠,我們感謝月神對我們一家人的照拂,能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杜老二輕聲道。
話落,杜老二帶頭在桌前跪下磕頭。
後麵一家人也有序的排開,跪在地上,跟著杜老二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
杜老二還念了一段祭文,大意就是剛才他說的那話,感謝月神的照拂,讓一家人把日子過起來,另外還告訴了月神今年的收成很好,糧食都是顆顆飽滿。還說了過段時間就要蓋新房的事,最後杜老二還請求月神庇佑,蓋房能一切順利,來年能風調雨順,再是個豐收年。
盧氏也祈求月神照拂,能讓三郎高中,不過,她並沒說出來,隻是在心裏祈禱。
然後,杜老二站起來,盧氏過來,兩個人一起開始把這些供品潑散了一遍。
之後,才迴頭招唿孩子們,「來,都過來吃點,沾沾福氣。
幾個人趕緊圍了過來,拿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吃。
大郎二郎每人拿了個月餅,三郎拿了顆秋梨,小弟也拿了顆秋梨,淩沙和盧氏拿了桃,杜老二去抱了那半個西瓜,一家人就這樣坐在月下,一邊聊天,一邊吃了起來。
三郎吃完後,笑著說道:「還是咱們村裏人祭月實在,都是好吃的,在城裏,祭月時,多是以吟詩賞月為主,供品也沒有咱們豐富,像這些紅薯和麥穗也是沒有的,也不設香盅。」
「哇,三哥,那沒有香味讓月神聞到,月神能去他們家裏吃東西,並照拂他們家嗎?」小弟好奇的問道。
三郎笑了笑,逗小弟,「能的啊,月神還可以用眼睛看啊,誰家的豐盛,就去誰家吃啊!其實祭月,主要說的是誠心。」
「哦,那咱們今天算誠心嗎?」小弟抬頭看自家的供桌上,東西倒也不少,他也一心祭拜月神了。
「算!」三郎笑眯眯的應,小弟聽了,開心了,這麽說,月神會照拂自家了,真好。
「我給你們講個關於月神的故事吧!」三郎又去拿了一顆桃,邊吃邊說道。
「好!」小弟開心的應了一聲。
「傳說,天界有個人神箭手叫後羿,那時候天空中有十個太陽,百姓和莊稼還有世間的生靈被太陽曬死的不少,後羿就一氣之下射掉了九個太陽。天帝大怒,把他和他的妻子貶落凡間。而王母卻覺得後羿做的對,偷偷的賜了他仙藥,可以助再做迴神仙。後羿沒捨得吃,偷偷的給他的妻子嫦娥吃了。最後,嫦娥飛身天界,被賜居於月宮,封了月神娘娘,這就是月神的由來。」
淩沙聽了,失笑,看來,童話故事哪個世界都有這個啊!
自己知道的版本,則是是嫦娥趁著後羿睡著後偷吃了他的仙丹,自己則飛升成仙了,其實是個悲劇故事的。版本雖不同,人物倒是有的。
而小弟和家裏人卻是聽的津津有味。
「啊?三哥,那後羿怎麽辦啊?他會不會一個人很孤獨啊?會不會很傷心?」小弟擔心的問。
三哥笑了笑,「不會吧,他是真心愛著他妻子的,後來,他又得到了王母娘娘賜的藥,不過,這一次,這藥吃上,他雖然也成仙了,但是卻不是他本人了,他變成了一隻兔子,也到了月宮,被賜名玉兔,整日陪著月神娘娘了!」
「啊,太好了,他們終於團圓了!」小弟開心的道。
其他人卻是默默的沒說話,這樣的團圓,該說是喜呢?還是說悲呢?
三哥聽了小弟的話一愣,隨即想了想,笑了,「是啊,終於團圓了!」
淩沙也是默默的聽著,其實,有時候,如果欲望不多,就像孩子那樣單純的活著,也未嚐不好。
後羿和嫦娥雖然做不成夫妻了,可他們還是能相守在一起了,也能看到對方每日都安安心心的在自己身邊,這就夠了,總比天各一方的想念卻見不到對方的好。
有時候,孩子的心靈純淨,沒有摻雜任何的雜質,他們眼裏看到的,也都是最幹淨純潔的東西,團圓就是團圓,快樂就是快樂。
故事講完後,三郎又給家人吟了幾首關於中秋月圓的詩,家人雖然都聽不太懂詩的意思,但是都一個個的非常的開心,這也說明自家老三是真有學問的,這些年,他的書都沒白念。
淩沙一直就靜靜的跟著家人在一起,吃,聽,笑,臉上心裏都是開心。
後半夜,夜涼了,一家人才收拾了東西,迴屋各自休息。
淩沙坐在窗邊,打開窗戶,望著外邊的圓月,淚流滿麵,她好擔心爺爺奶奶,不知道他們今日是怎麽過的,會不會抱著自己的相片哭的暈過去呢?
唉!
以往的每年,她都會迴城裏陪爺奶過。給他們買很多好吃的,一家人坐在陽台上賞月,爺爺會給自己和奶奶講他年輕時候的故事。
對著圓月,淩沙祈禱,爺爺,奶奶,希望你們能盡快忘掉不孝順的孫女,安心的度過晚年的餘光。
***
正月十六,三郎迴學館。原本是大郎想趕著牛車送的,三郎擺手拒絕了,說家裏既然要蓋房,事多的是,不用送,自己坐著楊三的牛車去即可!
這一日,杜老二開始找給自家蓋房子的人,本村裏沒有工頭帶著人蓋房子的,杜老二得去隔村的大溪村找。
大溪村正是盧氏娘家的村子,不過如今盧氏的娘家爹娘已經過世,隻有一個大哥,一個二哥兩個親戚了。而盧氏的小妹妹則是嫁到了很遠的地方,從出嫁後,到老爺子老太太過世時才迴來一次,後來也再沒迴來,不與哥哥姐姐們來往。
盧家兄妹四個,親戚之間涼薄的很,除了遠的小妹無法來往,近處的三家,除了辦大事禮往,平日間從不走動,盧大和盧二兩家因為妯娌之間相處不來,不禮往。而兩個哥哥嫌棄大妹家孩子生的多,窮,怕糟害自家,也不禮往。
要不是有趙氏那個二舅母天生潑辣又沒腦子,以為盧氏是害他兒子傻了的元兇,以前整日上門來白吃白喝外,兄妹之間從老人下世後,就再沒來往了。
而十六這日,杜老二帶著大郎去大溪村請泥瓦匠工頭牛銀栓給自家蓋房子,一進大溪村,就碰到了盧二趕著牛車要去田裏收莊稼。
出於禮貌,杜老二還是停住了牛車,看向了盧二。
盧二也站住了,詫異的看了他們父子倆一眼,「妹夫?你們怎麽來了?出啥事了?」
「二舅,去田裏啊!」大郎也趕緊打招唿。
盧二點了點頭,疑惑的看著他們父子倆,「你家買牛車了?」
「嗯,這不,要蓋房了,得有個車,方便些。」杜老二點了點頭。
「哦,你來找銀栓啊,這幾天好像正好在家,去吧,中午去家裏吃飯?」盧二客氣的問道。
杜老二詫異了一下,這個大舅哥可從來沒有對他這麽客氣過。
「不了,二哥,家裏事一大灘!」杜老二擺了擺手。
「嗯,那也行。」盧二點了點頭,擺了擺手,走了。
杜老二疑惑的看了他的背影一眼,才去找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