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沐雲頒布殺胡令以後,原本政見不和的劉虞和公孫瓚二人,頓時便有了某種共識,使其關係漸漸地變得和緩,不像原本那樣針鋒相對,互看不順眼。


    正因如此,在烏桓內附,大漢帝國與鮮卑開戰之際,公孫瓚才敢將幽州的事務丟給劉虞,然後率眾北上烏桓疆域,卻不擔心劉虞會在後麵扯他後腿。


    因其官階最高,在幽州這邊的威望也最盛的原因,公孫瓚成了烏桓疆域這邊實際意義上的最高指揮官,統帥諸將抗擊鮮卑。


    有鑒於此,漢靈帝在頒布諸夏令之際,賞了公孫瓚一枚開拓令和一枚崇恩令以彰其功。


    除了公孫瓚以外,得到此封賞的還有從並州北上抗擊鮮卑的丁原、西出玉門關收複西域諸國的董卓,以及覆滅氐羌的征西將軍沐雲。


    與此同時,呂布、張遼、曹操和袁紹等,在大漢帝國與鮮卑之間的戰爭中,功勳顯著的將領們,也各自得到一枚崇恩令的賞賜。


    不過這是題外話,在此暫且帶過。


    且說,公孫瓚在得到開拓令和崇恩令以後,他的心頓時便野了起來,在何進被貶為鎮東將軍並抵達原烏桓疆域,與之完成交接的工作以後,公孫瓚便率眾迴返幽州修整,再從幽州轉道遼東半島,也就是三韓百濟那邊。


    前文曾提過,三韓百濟早就被公孫瓚給殺怕了,整得跟自家的後花園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想幹啥就幹啥,三韓百濟的高層卻連屁都不敢放一聲。


    別懷疑!公孫瓚,又或者該說公孫氏在三韓百濟的影響力,就是這麽地誇張。


    因為公孫瓚對三韓百濟,並不單單隻是一個人率兵在打在殺,他還拉著整個公孫氏在三韓百濟那邊紮根,借此控製三韓百濟發展的同時,也給自家留了一條退路。


    沒看錯!公孫瓚在爬到現在這個高度以後,就開始為公孫氏留退路了。


    為什麽會有【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這樣的話出現?


    因為這些世家豪門很清楚樹大招風的道理,他們爬得越高,發展得越好,也就越危險,稍有不慎就會在頃刻間覆滅。


    所以,這些世家豪門始終秉持著【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早時不算計,過後一場空】的理念,在往上爬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向下紮根,為自己留下一個又一個的後手和退路。


    但是,有時候後手和退路留得太多,也會帶來許多負麵的影響,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世家豪門在建國稱王以後,便會反受其所發展起來的世家豪門關係網鉗製。


    不過這是題外話,在此暫且帶過。


    憑借著公孫氏在三韓百濟打下來的基業,公孫瓚沒花多少功夫,就讓三韓百濟的高層俯首稱臣,正式將三韓百濟納入大漢帝國的版圖,並成為其封邑領地。


    然後,公孫瓚壓著戰報不發,並調集三韓百濟的所有兵馬和糧草等資源,便率眾殺向了高句驪。


    光憑公孫瓚與其麾下的王牌禁衛級單位白馬義從,就夠讓高句驪頭痛,甚至為之膽寒,再加上原三韓百濟的所有兵馬,高句驪怎麽抵擋得住?


    更令高句驪的高層感到糟心的是,公孫瓚這貨簡直不當人!打他們就算了,竟然還憑借著他對高句驪疆域的了解,率領原三韓百濟的兵馬繞路包抄,斷了他們與肅慎的聯係。


    別說是向肅慎求援,甚至內附肅慎以保全他們的權力,就連他們想對肅慎通風報信,借此將局勢攪混,以對公孫瓚進行報複都做不到。


    在嚐試無果之下,高句驪的高層心裏再不甘心,也隻能接受這個結果,向公孫瓚投降。


    就這樣,公孫瓚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裏麵,拿下了三韓百濟與高句驪的所有疆域,整整一百三十六個縣。


    《帝望》的州郡製度,最一開始隻有五五製和雙十製等兩種規格。


    五個縣為一郡,五個郡為一州,這是五五製,也是《帝望》最普遍的州郡製。


    十個含以上的縣組成一郡,十個含以上的郡組成一州,則是所謂的雙十製,在《帝望》中比較少見,主要出現在王朝級和帝國級勢力。


    正因如此,才有大郡、小郡、大州、小州的說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雙十製出現以後,又衍生出了王國級勢力所使用的五十製和七七製。


    所謂的五十製,指的是五個縣為一郡,十個郡為一州的州郡製,七七製的部分,則是以七個縣為一郡,然後七個郡設一州。


    這種介於大州和小州之間的州郡製,最後成了《帝望》王國級勢力最常用的州郡製。


    也就是說,《帝望》的州郡製,主要可區分為諸侯與諸侯王等公國級勢力所使用五五製、諸侯王國與王國級勢力所使用的五十製和七七製,以及王朝與帝國級勢力所使用的雙十製。


    諸夏令所頒布的,有關於大州、小州、大郡、小郡之分級,便是基於州郡製中的五五製和五十製。


    一百三十六個縣的領地,足以劃分成五個小州,或一個大州加三個小州,又或兩個大州配一個小州。


    可不管怎麽算,都滿足了【開拓三小州(七十五個縣)之領地,封蕃王(儀同諸侯王,可自行冊封虛侯和列侯,以及三品(不含)以下的官職)】的標準。


    隻不過,公孫瓚並沒有劃分出這麽多個州,而是照著沐雲的做法,原三韓百濟和高句驪的疆域,依照大漢帝國的體製設立大州。


    因為他知道,憑公孫氏的底蘊,已不足以支持他更進一步。


    至少,在他將原三韓百濟和高句驪的內部問題給梳理好以前,他沒有繼續對外動兵的資本。


    重點是,公孫瓚要想進一步擴張,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北方的肅慎,而在他將領地的內部問題處理好的時候,肅慎應該也已參與大漢帝國和鮮卑之間的戰爭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孫瓚去打肅慎,隻能獲取戰功而不能獲得領地。


    這也意味著,除非大漢帝國戰敗,亦或公孫瓚改走海外路線,否則公孫瓚的領地隻能這麽大。


    有鑒於此,公孫瓚才會選擇直接設立大州,繼續當大漢帝國的封疆大吏。


    值得一提的是,公孫瓚在拿下高句驪以後,並沒有直接放出戰報,而是繼續將戰報壓著,然後趁著戰報還未發布的期間,屯兵於原高句驪和肅慎的邊界,並建立起城牆等防禦工事。


    在《帝望》第十一年的三月中旬,餘夫和肅慎參戰後不久,公孫瓚連克三韓百濟與高句驪,正式封王(蕃王)的消息傳開,舉世嘩然。


    ………注意!以下非本文,大夥兒看看就好………


    從第三十二章開始挖的坑,這兒總算是埋上了……(笑)


    木魚在這裏解釋一下,在漢朝(西漢)十三州當中,僅有涼州和並州的縣僅有四十四個,數量不足五十。


    那是因為司州,也就是後來的司隸與雍州,在曆史中曾兼並涼州和並州的郡縣。


    也就是說,若將其兼並的郡縣歸還涼州和並州,這兩個州的縣,數量也在五十個以上,符合木魚在本文中所提到的,第二檔的大州州郡製。


    是的,沒錯!公國(諸侯國)級勢力,用的都是五五製的小州州郡製,諸侯王國級勢力,則是五五製與五十製(七七製),大州和小州州郡製並用,到了王國級勢力,則統一使用第二檔的大州州郡製,也就是五十製和七七製。


    至於帝國級勢力的部分,則是第一檔和第二檔的大州州郡製並用,小一點的州采五十製和七七製,大一點的州采雙十製。


    除此之外,什麽級別的國家,得有多少個州,然後要有多少個大州,諸如此類種種,都是有定數的。


    《帝望》裏的公國、諸侯王國、王國、王朝和帝國的國土大小,便是基於這些設定計算出來的。


    從這些設定中,就看出公孫瓚采用雙十製來立州,到底意味著什麽。


    《博二》這本書,曆史的發展軌跡雖會與既有的曆史存在差異,可其人物的性格那些,還是會依照大家既有的認知,也就是三國誌,乃至於三國演義等著作的描述來作為依據,不會隨意地進行改編。


    公孫瓚雖然性格等方麵,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可他對漢室的忠誠卻是不容置疑的,這也是木魚會讓他在本文中扭轉自己的命運,然後僅設一個遼州的最主要原因。


    當然,這隻是木魚的一家之言,大夥兒看看就好,無須深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博學者的二次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世木魚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世木魚1並收藏大博學者的二次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