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防具上的配置問題以後,呂布、張遼和高順,就將目光落在武器的選擇上麵。
戟和槍都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呂布善戟,張遼善槍嘛。
隻是戟要練得好,不僅需要天賦,還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槍的入門難度相對較低,但和戟比起來,變化又少了許多,難以滿足呂布三人的預期。
最後,呂布三人選擇了戟和槍的變種,被稱之為鉤鐮槍的長柄武器。
戟乃矛與戈的結合體,有鉤、剢、劃、刳、刺(紮入)、剌(割劃開)六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在柄前端有直刃和橫刃,用途廣泛可供戰車、步兵、騎兵使用。其中雙手使用的為長戟,單手使用的叫手戟。
後來又衍生出一種將月牙刀刃與槍矛結合,且同樣稱之為【戟】的武器,在槍上結合一支月牙刀的稱青龍戟,又名月牙戟,結合一組(兩支)月牙刀的,則稱之為方天戟,亦或者方天畫戟。
(注:月牙戟和方天戟,其實是在宋代才出現的武器。)
鉤鐮槍的部分,則是在槍頭附上向柄部彎曲的鉤,設計上與戟類似,款式多樣,非常適合勾斷馬腳。
(注:鉤鐮槍是在唐代才出現,然後在北宋最為活躍,後來便漸漸地沒落消失的一種長柄武器。)
這是一種既能使用戟的部分技巧,卻又沒有脫離槍的範疇的武器,訓練起來要比一般的長槍兵麻煩,卻沒有差得太多。
重點是,這種武器能對鮮卑形成一定的克製。
為什麽?
前文已經說了,鮮卑善使彎刀,而彎刀這種武器,攻擊距離其實相當地短,隻要騎者抓好距離就能以長打短,讓鮮卑士卒難以靠近。
再來,就算大漢帝國的士卒不慎落馬,也能利用鉤鐮槍本身的結構設計與部分的戟法技巧,勾斷鮮卑坐騎的四足,從而使其落馬。
當鮮卑士卒落馬,其彎刀攻擊距離短的劣勢便會進一步擴大,尤其是在大漢帝國士卒構成槍陣的情況下。
至於鮮卑士卒突破槍陣,與大漢帝國士卒近身的問題嘛……
嗬嗬。
真當大漢帝國士卒身上的弩盾和環首刀是擺設不成?
刀盾、槍陣,加上弩箭伺候,當鮮卑士卒和大漢帝國士卒同時落馬,不得不進行步戰時,這套裝備的威力才會在戰術的配合下盡數發揮出來。
想要翻盤?門都沒有!有的隻是更加地絕望。
不過,若單單隻有裝備與戰術方麵的優勢,並不足以讓呂布三人感到滿足,他們所要做的,是絕對的碾壓,毫無懸念的那一種。
隻要遇到他們就逃不了,打不過,最後隻能在絕望中迎接毀滅。
要想做到這一點,除了呂布自身的武勇以外,最大的倚仗就是張遼的謀略,以及其所演化出來的陣形變化。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一提方士和謀士的淵源,前者雖繼承了遠古蠻荒時期的大半道統,後者卻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一個集偉力於一身,一個卻能以自身為樞紐,將多數人的力量串連在一起,孰優孰劣,可謂難分軒輊。
在這樣的情況下,將謀略轉化成陣形變化,再透過陣形變化形成所謂的陣法,進而衍化出種種特效,真的沒有太多神奇之處。
畢竟,謀士和方士,原本就是同宗同源的兩個分支。
隻是,要讓士卒通曉陣形變化,形成所謂的【戰陣】,進而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還得仰賴高順這個練兵大家的施為。
在經過一番試驗,確定陣形演化沒有問題以後,呂布便對沐雲這個征西將軍發出了一係列的請求。
當然,呂布並沒有傻到開口就跟沐雲索要裝備道具等資源,而是對沐雲曉以大義,又賣了一波慘,這才切入正題。
說實話,對於沐雲這個征西將軍到底會不會接受他的請求,讚助他們足夠的裝備道具,呂布自己心裏也沒有一個底。
畢竟,人家的裝備道具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正所謂【欲要取之,必先予之】,這樣的道理,呂布還是懂的。
所以,呂布在對沐雲這個征西將軍提出請求的時候,附上了他的籌碼──新軍組建的練兵之法。
雖然呂布、張遼和高順還不確定他們鼓搗出來的新軍,究竟能不能達到王牌禁衛級的水平,可再怎麽不如預期,也不會從精銳級掉到精兵級,這點兒信心他們還是有的。
呂布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想讓沐雲這個征西將軍拿裝備道具出來讚助他們,使他們得以順利地完成新軍的組建,並透過實戰來對新軍的進行檢視和完善。
然後,呂布等人憑這支新軍殺敵建功,斬獲的戰果盡歸沐雲,借此彌補沐雲對新軍的投入,並於戰後將新軍的練兵之法交予沐雲。
不得不說,呂布……
嗯,不對!應該說丁原對沐雲的了解還挺客觀的,讓呂布對沐雲的作風有了一個相對正確的認知。
呂布此舉雖有空手套白狼之嫌,但整體條件卻相當不錯,符合沐雲的等價交換原則。
所以,沐雲在看見呂布的請求以後沒有多做思考,便同意了呂布的提案,給予呂布三人足夠的裝備道具。
至於呂布之後會不會賴賬,沐雲並不擔心這個問題。
又或者該說,沐雲巴不得呂布三人賴賬,然後讓他有理由和借口對呂布三人出手。
別想歪,沐雲沒有想要把他們怎麽樣,隻是想把他們攬至他的麾下,僅此而已。
什麽叫做結善緣?這個就是!
呂布三人並不了解沐雲的算計,所以在拿到裝備道具以後,不由得一陣錯愕。
〝征西將軍……就這樣準了我們?〞高順在看見到手的裝備以後,即便他的心性沉穩,也不禁有些難以置信。
竟然就這樣準了?有沒有搞錯!在並州這邊從來沒有這麽富裕過的高順,懷疑他自己這是在作夢。
〝不得不說,征西將軍不愧是征西將軍,這種氣魄……不得不服啊!〞對沐雲這個征西將軍的情況比較了解的張遼,雖然也被沐雲的手筆給驚了一下,但卻很快地就接受了這個事實,然後由衷地歎道。
〝嗬!我就說吧!像征西將軍這樣的人物,肯定會認可我們的想法的。〞呂布在這時有些得瑟地說道。
〝得了吧你!我們之前在問你有沒有把握的時候,你是怎麽說的,難道你忘記了嗎?〞迴過神來的高順聞言,不禁朝著呂布甩了一個白眼,然後毫不留情地拆台道。
〝可不管怎樣,我從征西將軍那邊要來了裝備,這就是我的本事,不是嗎?〞因為沐雲問都沒多問一句,便將裝備道具如數撥下的關係,讓呂布感到很有麵子,所以他在聽到高順的吐槽時,不僅沒有因此而生氣,反倒繼續得意地說道。
高順想了想,也覺得呂布的話沒啥毛病,就沒再繼續這個話題,於是便切入正題道:〝行行行!就你厲害成不?既然裝備已經有了,那我們是不是……〞
〝且慢!雖然我們已經得了征西將軍的首肯和援助,可這件事情最好還是和刺史大人稟報一聲才是。〞張遼聞言,立刻打斷了高順的話,然後溫言提醒了一句。
呂布想了一下,覺得也是這個道理,便說道:〝文遠說得對,這事確實該和刺史大人稟報一聲。這事既然因我而起,就由我去和刺史大人知會一聲吧!〞
戟和槍都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呂布善戟,張遼善槍嘛。
隻是戟要練得好,不僅需要天賦,還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槍的入門難度相對較低,但和戟比起來,變化又少了許多,難以滿足呂布三人的預期。
最後,呂布三人選擇了戟和槍的變種,被稱之為鉤鐮槍的長柄武器。
戟乃矛與戈的結合體,有鉤、剢、劃、刳、刺(紮入)、剌(割劃開)六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在柄前端有直刃和橫刃,用途廣泛可供戰車、步兵、騎兵使用。其中雙手使用的為長戟,單手使用的叫手戟。
後來又衍生出一種將月牙刀刃與槍矛結合,且同樣稱之為【戟】的武器,在槍上結合一支月牙刀的稱青龍戟,又名月牙戟,結合一組(兩支)月牙刀的,則稱之為方天戟,亦或者方天畫戟。
(注:月牙戟和方天戟,其實是在宋代才出現的武器。)
鉤鐮槍的部分,則是在槍頭附上向柄部彎曲的鉤,設計上與戟類似,款式多樣,非常適合勾斷馬腳。
(注:鉤鐮槍是在唐代才出現,然後在北宋最為活躍,後來便漸漸地沒落消失的一種長柄武器。)
這是一種既能使用戟的部分技巧,卻又沒有脫離槍的範疇的武器,訓練起來要比一般的長槍兵麻煩,卻沒有差得太多。
重點是,這種武器能對鮮卑形成一定的克製。
為什麽?
前文已經說了,鮮卑善使彎刀,而彎刀這種武器,攻擊距離其實相當地短,隻要騎者抓好距離就能以長打短,讓鮮卑士卒難以靠近。
再來,就算大漢帝國的士卒不慎落馬,也能利用鉤鐮槍本身的結構設計與部分的戟法技巧,勾斷鮮卑坐騎的四足,從而使其落馬。
當鮮卑士卒落馬,其彎刀攻擊距離短的劣勢便會進一步擴大,尤其是在大漢帝國士卒構成槍陣的情況下。
至於鮮卑士卒突破槍陣,與大漢帝國士卒近身的問題嘛……
嗬嗬。
真當大漢帝國士卒身上的弩盾和環首刀是擺設不成?
刀盾、槍陣,加上弩箭伺候,當鮮卑士卒和大漢帝國士卒同時落馬,不得不進行步戰時,這套裝備的威力才會在戰術的配合下盡數發揮出來。
想要翻盤?門都沒有!有的隻是更加地絕望。
不過,若單單隻有裝備與戰術方麵的優勢,並不足以讓呂布三人感到滿足,他們所要做的,是絕對的碾壓,毫無懸念的那一種。
隻要遇到他們就逃不了,打不過,最後隻能在絕望中迎接毀滅。
要想做到這一點,除了呂布自身的武勇以外,最大的倚仗就是張遼的謀略,以及其所演化出來的陣形變化。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一提方士和謀士的淵源,前者雖繼承了遠古蠻荒時期的大半道統,後者卻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一個集偉力於一身,一個卻能以自身為樞紐,將多數人的力量串連在一起,孰優孰劣,可謂難分軒輊。
在這樣的情況下,將謀略轉化成陣形變化,再透過陣形變化形成所謂的陣法,進而衍化出種種特效,真的沒有太多神奇之處。
畢竟,謀士和方士,原本就是同宗同源的兩個分支。
隻是,要讓士卒通曉陣形變化,形成所謂的【戰陣】,進而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還得仰賴高順這個練兵大家的施為。
在經過一番試驗,確定陣形演化沒有問題以後,呂布便對沐雲這個征西將軍發出了一係列的請求。
當然,呂布並沒有傻到開口就跟沐雲索要裝備道具等資源,而是對沐雲曉以大義,又賣了一波慘,這才切入正題。
說實話,對於沐雲這個征西將軍到底會不會接受他的請求,讚助他們足夠的裝備道具,呂布自己心裏也沒有一個底。
畢竟,人家的裝備道具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正所謂【欲要取之,必先予之】,這樣的道理,呂布還是懂的。
所以,呂布在對沐雲這個征西將軍提出請求的時候,附上了他的籌碼──新軍組建的練兵之法。
雖然呂布、張遼和高順還不確定他們鼓搗出來的新軍,究竟能不能達到王牌禁衛級的水平,可再怎麽不如預期,也不會從精銳級掉到精兵級,這點兒信心他們還是有的。
呂布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想讓沐雲這個征西將軍拿裝備道具出來讚助他們,使他們得以順利地完成新軍的組建,並透過實戰來對新軍的進行檢視和完善。
然後,呂布等人憑這支新軍殺敵建功,斬獲的戰果盡歸沐雲,借此彌補沐雲對新軍的投入,並於戰後將新軍的練兵之法交予沐雲。
不得不說,呂布……
嗯,不對!應該說丁原對沐雲的了解還挺客觀的,讓呂布對沐雲的作風有了一個相對正確的認知。
呂布此舉雖有空手套白狼之嫌,但整體條件卻相當不錯,符合沐雲的等價交換原則。
所以,沐雲在看見呂布的請求以後沒有多做思考,便同意了呂布的提案,給予呂布三人足夠的裝備道具。
至於呂布之後會不會賴賬,沐雲並不擔心這個問題。
又或者該說,沐雲巴不得呂布三人賴賬,然後讓他有理由和借口對呂布三人出手。
別想歪,沐雲沒有想要把他們怎麽樣,隻是想把他們攬至他的麾下,僅此而已。
什麽叫做結善緣?這個就是!
呂布三人並不了解沐雲的算計,所以在拿到裝備道具以後,不由得一陣錯愕。
〝征西將軍……就這樣準了我們?〞高順在看見到手的裝備以後,即便他的心性沉穩,也不禁有些難以置信。
竟然就這樣準了?有沒有搞錯!在並州這邊從來沒有這麽富裕過的高順,懷疑他自己這是在作夢。
〝不得不說,征西將軍不愧是征西將軍,這種氣魄……不得不服啊!〞對沐雲這個征西將軍的情況比較了解的張遼,雖然也被沐雲的手筆給驚了一下,但卻很快地就接受了這個事實,然後由衷地歎道。
〝嗬!我就說吧!像征西將軍這樣的人物,肯定會認可我們的想法的。〞呂布在這時有些得瑟地說道。
〝得了吧你!我們之前在問你有沒有把握的時候,你是怎麽說的,難道你忘記了嗎?〞迴過神來的高順聞言,不禁朝著呂布甩了一個白眼,然後毫不留情地拆台道。
〝可不管怎樣,我從征西將軍那邊要來了裝備,這就是我的本事,不是嗎?〞因為沐雲問都沒多問一句,便將裝備道具如數撥下的關係,讓呂布感到很有麵子,所以他在聽到高順的吐槽時,不僅沒有因此而生氣,反倒繼續得意地說道。
高順想了想,也覺得呂布的話沒啥毛病,就沒再繼續這個話題,於是便切入正題道:〝行行行!就你厲害成不?既然裝備已經有了,那我們是不是……〞
〝且慢!雖然我們已經得了征西將軍的首肯和援助,可這件事情最好還是和刺史大人稟報一聲才是。〞張遼聞言,立刻打斷了高順的話,然後溫言提醒了一句。
呂布想了一下,覺得也是這個道理,便說道:〝文遠說得對,這事確實該和刺史大人稟報一聲。這事既然因我而起,就由我去和刺史大人知會一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