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雲所展現出來的強大實力,不僅震懾了《帝望》諸國各方勢力,就連大漢帝國的世家豪門也不禁為之忌憚。


    因此,在沐雲對烏桓下通牒的同時,這些世家豪門便不由自主地將自家的想法代入,開始揣測沐雲的用意。


    別看沐雲在拿下羌人疆域以後,西域諸國的門戶便對其敞開,隻要沐雲願意的話,隨時能夠將其拿下。


    可實際上,沐雲根本不可能對西域諸國下手,因為這對他沒有任何好處。


    領土這玩意兒,其實可以區分成【生土】和【熟土】兩種。


    生土,指的是打下來以後,隻要軍隊一撤走,頓時就會被人奪迴去的那種領土。


    熟土,指的則是那些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已經留下了自家的烙印,即便一時間被人奪去,隻要自家的大軍一到,立馬就會迴歸到自家麾下的那種領土。


    大漢帝國在將匈奴帝國打得體製崩潰,進而分化成南、北匈奴之際,國力與軍勢也達到了一個巔峰。


    在這時,大漢帝國雖曾一度拿下氐羌疆域,將氐羌逼進沙漠和高原,卻因軍力衰退得太快,南、北匈奴又開始活躍起來的緣故,很快地就被氐羌給占了迴去。


    因此,氐羌疆域對大漢帝國來說,依舊屬於生土的範疇。


    所以,沐雲在拿下氐羌疆域以後,將其納入勢力統治範圍,那是沐雲的本事,沒有任何問題存在。


    西域諸國就不一樣了!


    西域諸國是在漢武帝手中從生土變成熟土的,所以對大漢帝國而言,屬於固有領土的範疇,沐雲派兵將之拿下,也僅僅隻是【收複失地】而已。


    當然,這並不代表沐雲不能將其納為己有,但前提是沐雲得先【裂土】自立,從大漢帝國分化出去。


    以上便是《帝望》中,生土與熟土之間的特性區別。


    南匈奴雖然就在沐雲的東北方,可問題是……中間還隔著一個涼州啊!


    沐雲在占領羌人全域以後,位於東北一帶,緊靠著絲綢之路的領土,便會迴歸涼州的統轄。


    屆時,除非沐雲裂土自立,否則依照既有的體製來說,沐雲想和南匈奴對上,隻能等南匈奴自己打過來。


    也就是說,沐雲若想向外擴張,隻能從西南方的唐發下手。


    隻不過,打唐發容易,打完以後才是麻煩的開始。


    月氏,曾與東胡聯手壓製匈奴,甚至迫使匈奴單於遣質子於月氏。


    隻是,這名質子在逃迴匈奴部落以後,不僅殺父自立,還對月氏和東胡展開瘋狂的報複行動。


    這名自立的匈奴單於,便是奠定匈奴崛起之根基的冒頓單於。


    冒頓單於和其繼任者老上單於,便從河西走廊,也就是涼州的位置開始窮追猛打。


    月氏因此而分裂,一支躲進了祁連山,後來融入了氐羌,是為小月氏。


    另一支則被匈奴一路驅趕,最後來到西域諸國以西,匈奴鞭長莫及的位置才安定下來,是為大月氏。


    在匈奴的猛烈攻勢下,大月氏不僅沒被消滅,還征服了當時位於西域諸國西南方的大夏國,從這裏便能看得出大月氏所擁有的實力了。


    更不用說,大月氏還趁著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交戰而陷入虛弱之際,虎口奪食地拿下了他們東部的部份領地,借著絲綢之路所帶來的利潤,成功地跨進帝國的序列。


    隻不過,作為《帝望》最後一批出現的帝國,大月氏所建立起來的貴霜帝國,並沒有原史中的那個貴霜帝國長壽。


    亦或者該說,大月氏在看到諸多帝國因為帝國氣運崩解而分裂以後果斷地選擇【退位】,分化成北方的月氏王國以及南方的貴霜王國。


    值得一提的是,執掌貴霜王國的大月氏族人對此並不甘心,於是便毅然決然地朝南方發展,硬是征服了當時的孔雀、身毒等國,入主明王梵域並重建貴霜帝國。


    隻是,這也耗盡了貴霜帝國的所有氣運,在立國以後不久,便因境內之婆羅門教而分裂,大月氏族人也北上迴歸月氏王國。


    言歸正傳,在背後支持唐發的,就是幾乎能與帝國相提並論,比氐羌還要更加強大的月氏王國。


    沐雲若不想掀起如漢匈之戰那般的帝國級戰爭,唐發就不能輕動。


    也就是說,沐雲在沒有裂土自立以前,其勢力已經沒有進一步擴張的可能了。


    在推己及人的心態思維之下,這些世家豪門不禁懷疑,沐雲是想利用這個借口,迴過頭來將勢力朝著大漢帝國滲透。


    如果烏桓沒能做到沐雲的要求,他便能順理成章地將大軍從穆州等塞外之地抽調迴來。


    屆時,沐雲若有心針對某個人,甚至是某個世家的話……


    嘿!還不是一打一個準?


    反過頭來,即便烏桓果斷地做到了沐雲的所有要求,漢靈帝是否願意接受他們的內附,也是一大問題。


    如果漢靈帝拒絕了,沐雲是不是就能借此對烏桓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


    如果把烏桓逼反了,那他是不是就有出兵的理由和借口?


    再來,即便漢靈帝同意了,當沐雲提出由他來進行統籌等要求時,漢靈帝是允還是不允?


    如果不允,那該讓誰上?


    諸如此類種種問題,在滿朝文武參與早朝之際,就已經在腦海中梳理過了一遍。


    隻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沐雲竟會如此雞賊,不僅先行一步地對漢靈帝上呈文疏,裏麵的內容也與他們所猜測的截然不同,使他們所做的一切準備,直接沒了用武之地。


    不過,滿朝文武既然能夠爬到這個位置,肯定有著兩把刷子。


    所以,在沉默了好一些時間以後,滿朝文武便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不過很快地,他們的意見就出現了分歧,武官基本上都是站在公孫瓚這邊的,而文官則一致推舉劉虞,一時間鬧得不可開交。


    就在此時,漢靈帝瞥了張讓一眼,張讓便會意地開口說道:〝陛下,咱家倒是覺得,這事可以讓新軍負責。〞


    新軍?


    滿朝文武看了張讓一眼,不禁沉思了起來。


    西園軍嗎?這倒是一個好主意!隻不過……


    皇甫嵩看了滿朝文武一眼,不禁搖頭輕歎了一聲,這才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伯珪善攻,伯安善守。若以伯珪居中策應,伯安後方支持,令新軍各據一城,不僅可試新軍之成色,亦無太大之風險。〞


    漢靈帝看著皇甫嵩,嘴角微微一揚:〝準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博學者的二次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世木魚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世木魚1並收藏大博學者的二次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