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依照袁紹的性子,其實更適合當一名戍守邊疆的將領,而非一方勢力的領袖、諸侯。


    當一位開國君主雖然也夠格,可在初步穩定下來以後,要是沒有選擇急流勇退,下場估計也不怎麽樣。


    整體而言,是一名適合生活在危難之中二把手,選擇越少其實對他越有利。


    沐雲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評價?


    以軒轅亢明等人腦海中,屬於真實未來的記憶為例。


    在五胡亂華特殊曆史劇情被觸發之際,幽、並、涼在短時間裏麵就被氐、羌、匈奴、鮮卑和烏桓等胡夷給剿滅。


    雖然這與他們剛經曆【十八路諸侯討董】曆史劇情,整體實力衰減的空虛期有極大的關係。


    可即便如此,他們所擁有的軍隊也是數以百萬計的那種,卻還是這樣的結果。


    這些胡夷的瘋狂,也就可想而知。


    然而,袁紹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丟了冀州,就連袞州也淪陷了大半,可是卻也成功地擋住了這些胡夷繼續南下的腳步。


    大漢帝國能夠在《帝望》第十四年將入侵的胡夷給趕出去,將五胡亂華特殊曆史劇情給結束掉,袁紹的發揮可謂是功不可沒。


    隻可惜,袁紹在將胡夷趕出去,很快的就獨霸了幽、冀、袞、青四州之地,然後就開始迷失了。


    在與曹操打官渡之戰的時候更是昏招迭出,然後莫名其妙地吃了敗仗,被曹操一擼到底,最終將四州之地拱手讓給了曹操。


    要不是袁紹在抵擋胡夷入侵的時候出了大力,各方勢力或多或少都對他心存感激,就連曹操也是一樣,隻怕在袁紹兵敗之際,便會直接丟了性命,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言歸正傳,漢靈帝開放的傳承雖多,可在袁紹的眼中,不外乎步兵和騎兵兩種而已。


    選擇騎兵的話,對袁紹來說隻能走精兵路線,而步兵則不然!


    汝南袁氏最大的優勢是什麽?四世三公的美譽?還是桃李滿天下的關係網?


    不!最大的優勢是汝南袁氏在百餘年的時間裏麵,所經營起來的勢力,包含這些田地,包含他們直接或間接,籠絡或掌控起來的人!


    糧食和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與其追求實力強大,卻隻能擁有極少數量的騎兵,還不如好好地將汝南袁氏的人口優勢利用起來。


    不是袁紹在這時就已經有了造反的心思,而是在這些世家子弟的眼中,世家才是他們的根。


    在《帝望》,除了傳說中的第一皇朝以外,何曾聽聞過有千年的王朝?


    國家如此,世家呢?


    嗬嗬。


    光是在大漢帝國,便有好幾個傳承千年的世家,就更不用說放眼整個《帝望》了。


    《帝望》當今殘存的八個帝國級別的國家當中,為什麽蠻荒古國會被視為最深不可測的那一個?


    不就是因為他們的大靈巫一脈已經傳承萬年之久,甚至能追溯到第一皇朝的末期?


    袁紹會有這樣的抉擇,不難理解。


    正因袁紹這時的選擇,才有了袁氏後來的先登死士、大戟士,以及具裝甲士等三支王牌軍隊出現。


    也正因為袁紹這時的選擇,袁紹在軒轅亢明等人那屬於真實未來的記憶中,才有辦法抵禦住那些胡夷的侵略。


    從這一點來看,就能明白袁紹此時的抉擇,對他與他背後的汝南袁氏而言有多麽地正確。


    在看完袁紹這邊的狀況以後,沐雲便將目光移轉到了曹操那邊。


    曹操所選擇的兩個王牌禁衛傳承,都源自於大周王朝的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是齊國的技擊騎士,以及魏國的魏武卒。


    春秋後期,齊莊公招募的勇士,組建了一支勁旅【持戟之士】,也就是著名的【技擊之士】。


    齊國尚武,熱衷私鬥,所以技擊之士個個武藝精湛。加之嚴酷的訓練,齊國技擊弓馬嫻熟,能征善戰。


    但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桀驁不馴,為齊國埋下了隱患。齊國憑借這支精銳曾擊敗強大的晉國和後來的魏國,一度成為春秋後期的【霸主】。


    齊湣王時期,齊湣王與【齊技擊】的統帥田文矛盾激化,爆發了內亂,引發了【五國滅齊】,齊國技擊在這場戰亂中大傷元氣,再無往日威風。


    齊國的技擊士,在被大漢帝國的曆代名將加以改良以後,變成了現在的技擊騎士,是一種擅長單打獨鬥和追擊,能騎戰能步戰的兵種職業。


    更重要的是,大漢帝國曆代名將為技擊騎士整出了一套適合他們的製度,變相地解決了他們桀驁不馴,熱愛私鬥等問題,使其在戰場上更具戰力。


    至於魏武卒的部份,則要從戰國初期,李悝在魏國主持變法,並招攬了【軍神】吳起開始說起。


    吳起在魏國廣選勇武之士,組建重甲步兵【武卒】。魏武卒個個皆驍勇善戰,裝備精良,能披重甲急行,可是說是當時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步兵。


    (據史料記載,魏武卒必須能做到披著三層甲胄,手持長戈,腰懸利劍,背著十二石的強弩和五十支箭矢,同時攜帶三天的口糧,半天內行軍一百裏。


    依照考古獲得的裝備推算,魏武卒的選拔標準,等同於攜帶一百公斤左右的裝備,在六個小時裏麵行軍四十一點五八公裏(幾近於全程馬拉鬆的路程)。


    正所謂【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從史料上的記載就能得知,魏武卒的實力究竟有多麽地強悍。)


    魏國憑借武卒擊敗秦國虎狼之師,並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之地】,隨後又大敗齊軍,從此魏國稱霸天下。


    然而,在吳起逃跑後不久,魏國便遭到齊國重創,魏武卒元氣大傷,最後消失在《帝望》的大舞台。


    大漢帝國曆代名將在改良魏武卒的時候,第一個汰換的便是他們身上的裝備。


    魏武卒所使用的甲胄,基本上是使用石材進行加工的石甲,雖然沒有青銅甲和鐵甲這麽昂貴,卻同樣地笨重。


    在更換甲胄以後,基本上隻要披負兩層甲胄,便能擁有同等的防禦能力,而且更加輕便。


    隻不過,大漢帝國曆代名將還是讓魏武卒披上了三層甲胄,一方麵固然是為了提升他們的防禦能力,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訓練和篩選。


    減負對於士卒來說固然是好事,但也會因此而降低他們的實力上限。


    與其一開始就減負,還不如因應戰場需求來選擇要穿幾層甲胄。


    雖然魏武卒具備一定的奔襲能力,可在奔襲過後,一身戰力也必定大打折扣。


    因此,大漢帝國曆代名將依照飛騎甲士的思路,為魏武卒配上了代步的駑馬,大大地增加了魏武卒的移動能力與續戰能力。


    除此之外,他們還給魏武卒配上了一麵小圓盾,在長戟毀損或施展不開的時候,能夠配合利劍與敵人近身肉搏。


    曹操後來之所以能夠鼓搗出威名赫赫的王牌●虎豹騎,以及後來的禁衛●衛武營,便與他在這時所選擇的技擊騎士和魏武卒傳承有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博學者的二次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世木魚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世木魚1並收藏大博學者的二次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