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四一
古穿今八十年代的家長裏短 作者:西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春蘭歎了口氣,“誰說不是,那閨女直接從屋裏衝出來說了句不願意,人就跑了。”她當時看張家的人都傻眼了,他們也沒料到自家閨女事到臨頭不同意,更別說是許家的人,整個臉完全變了,許衛星的媽氣的嘴唇都在發抖。
早知道會是這麽個結果,她當初就不該當這個媒人,她以為兩家都說好了,找她走個過場,誰知道就差最後一腳起了波折。
“是那個許衛星有啥不妥?”蘇英華問,要不然姑娘家的怎麽就不願意嫁了?
張春蘭搖搖頭,“許衛星在他們村是個出了名能幹的,幾乎沒有人說他不好,況且他是家裏老小,早就說好等結婚後小兩口分出去住,不跟公婆住一起省了不少事。”她語氣裏透著淡淡的羨慕,當年她一嫁進來就要伺候一大家子,也就現在大兒媳婦進門了輕鬆些。
“許衛星要是有問題,張家一開始就不會同意相看。”張春蘭補充說,要知道相看之前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都會仔細打聽一番,免得娶錯人或者嫁錯郎誤了自家孩子。
蘇英華一想也對,不是所有的父母跟蘇德富夫妻似的不慈,也不能這麽說,蘇德富夫妻還是疼孩子的,隻是疼的不是原主,“那這門親事不作數了?”換做她是男方,這門親事定是不會繼續下去。
“哪能啊!張家賠了笑臉,好說歹說地讓許家再等幾天,到時候不管成不成定會給個交代。”臨出門張家希望他們暫時不要把這事給說出去,但她實在憋得難受,正好蘇英華過來,和張衛紅有點關係,按耐不住地說了出來。
不過到底事不關己,蘇英華和張春蘭就這事說了幾句就拋開了,兩人又開始說其他的。
差不多時間的張家也在說這件事。
“行了,別繡了。”李桂花一把奪過張紅衛手裏的繡布,語氣嚴厲地問,“你說說你咋不願意了?”這閨女到底知不知道她鬧上的這一出,張許兩家差點親家不成成仇家。
張衛紅低著頭不吱聲,手拿著線繞針,一圈一圈又一圈。
李桂花看她這模樣頓時來氣,把繡布狠狠地往後甩,怒喝:“都五天了,你倒是說句話啊。許衛星哪裏不好?你不吭聲我們怎麽知道你哪不如意了?”這死孩子,許衛星能幹又老實,還有一門瓦匠的本事,到底是哪裏不好了?
許衛星哪裏不好?
張衛紅的睫毛動了動,他比不上那個陳誌軍,他家不如陳誌軍家。
自從蘇英華會雙麵繡的事傳了出去後,她再也不是別人口中繡工最好的那個,她們誇的她的時候總不忘帶上蘇英華,聽那意思就是她不如蘇英華。
她哪裏比不上蘇英華了!
英秀說的對,她就是虧在不會雙麵繡,單論針法她學了四五年,比隻在小時候學過後十幾年沒拿過針線的蘇英華強上百倍,憑什麽那些人覺得蘇英華比她厲害,連她奶奶都嘴上誇蘇英華有天賦,說她還差上那麽點。
蘇英華,蘇英華,到哪都有蘇英華,她受夠了。
她不想找個婆家也不如蘇英華,陳國強每個月有工資,陳誌軍當過兵見過世麵,而許衛星呢?一家子地裏刨食,連縣城都沒去過幾次。
見閨女依舊不說話,李桂花急著說:“你這孩子,你要是真毀了親,你以後怎麽嫁得出去呢!”
張衛紅不以為然,以她的手藝,不愁嫁不出去,當年上門提親的人不少,她不信找不出一個比陳誌軍強的。
李桂花看她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怒上心頭,抬著手打她,不過最終舍不得下手,手到半路無力地垂下去,重重地歎了口氣,眉頭緊皺,精疲力盡地說:“你再好好想想。”這幾天她說的喉嚨都冒煙,該勸的該說的不知講了多少遍,可人聽不進去,說得再多也沒用。
李桂花下樓的時候,一大家子都圍坐在桌邊看著她,她搖了搖頭,陳阿婆臉色難看地用力地拍了下桌子,“孽債啊,她要不願意咋不早說,我們還能逼她不成?”她就不明白,許衛星這麽好的一個人看不上,她還想嫁誰?
陳阿婆一個激靈,忙問:“她是不是有中意的?”小年輕口中不是一個勁喊著啥自由戀愛嗎?
屋裏的人麵麵相覷,他們倒是沒往這方向想,聽陳阿婆提起,個個都覺得很有可能,李桂花直接轉身向著樓上衝去,她得去問個清楚,陳阿婆想了想也跟了上去。
不提張家這邊,蘇英華迴到家的時候,陳誌軍已經迴來了,正坐在院裏補漁網。
“怎麽迴來得這麽早?誌黨呢?”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後山蠻大的,走上一天都不能逛遍,蘇英華看了一下時間,他們早上七點出門,現在還不到十點,兩個多小時能把山走遍嗎?
“誌黨迴家拿東西去了。我們就在山外麵走了一遭,沒往山深處去。”陳誌軍抬頭看著她說,“你去哪了?”以往迴來就能見到媳婦的身影,這迴沒見到了真不習慣。
在外圍能找到野豬嗎?蘇英華很懷疑,不過她沒問出來,指著院裏的雞窩說:“我去隔壁問張嬸子誰家有種蛋,打算開春養些雞,下蛋自家吃還是賣錢都行。”她開始沒想過賣錢,還是剛才張春蘭問她陳誌軍明兒去不去城裏,去的話幫她把半籃子雞蛋給捎去換錢。她這才知道一個雞蛋能換五分錢。
陳誌軍見她一臉的興奮,想了想也沒拒絕,村裏的雞大多是散養的,也累不到人,“行,我把雞窩給修修。”家裏養雞還是他去當兵之前,有七八個年頭了,外麵看著還好,但保不齊哪塊木頭朽了,到時候踏了壓死雞可不好。
他站起來就要去拿工具,蘇英華忙阻止說,“現在不急,等開春了再說。”要是他沒事,現在修雞窩也可以,不過他不是正忙著修漁網,“這是要去捕魚?有魚嗎?”她來了這麽久,幾乎就沒看到有人在海邊捕魚。
陳誌軍笑了,“當然有魚了……”
聽了陳誌軍的解釋,蘇英華這才知道為什麽離海這麽近,卻很少有人去海裏撈魚。
她過來的時候正值冬天,冬天魚在深海裏,有時候在冷風中凍上三四個小時也釣不上一條魚,不是所有人家裏都有漁網的,付出的比收獲的多,自然而然就沒人想去嚐試了,除非是家裏實在過不下去的,要不大多數的人還真不想糟蹋身子。至於天氣暖的時候,開始農忙,又沒那個時間。
等陳誌軍他們正式下網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傍晚了。晚上下網,第二天一大早去撈網。白天下網,晚上撈網,一天兩次。幾天之後,他們也才撈了十八條魚,留了兩條在家吃,剩下的十條都被他們給拿到城裏換錢。
日子就在陳誌軍和陳誌黨一趟趟往城裏跑中快速過去,年關近了,轉眼就到了年二十七。
這是蘇英華在這裏的第一個年,也是在陳家的第一個,她自是有心要好好操辦。他們新婚,房子倒是剛理過一遍,她又幾乎每天打掃,看上去幹淨整齊。她要準備的是過年和正月裏的吃的。好在陳誌軍三天兩頭地往城裏跑,家裏缺了什麽讓他帶著也方便。
一大早陳誌軍和陳誌黨便帶著一桶魚去城裏。
蘇英華拿著塊抹布在抹窗戶,透過窗戶看到一幫人朝著她家的方向走來,當先領頭的還是她熟悉的人,張春蘭和陳阿婆。
她以為他們是要去張春蘭家,畢竟就在隔壁,不想這一行人去的不是隔壁,而是她家。
“英華?”張春蘭揚著聲在院子裏叫道。
蘇英華聽到聲響忙迎了出去,“嬸子,你們怎麽來了。”除了張春蘭和陳阿婆是她認識的,另外一男一女完全陌生,不過看那男的長相幾分似陳阿婆,她很快便猜出這兩人的身份,無外乎是陳阿婆的兒子和兒媳。
他們來找自己幹嘛?算起來她跟陳阿婆也就一麵之緣,蘇英華一邊思索一邊把四個人讓進屋裏。
蘇英華去廚房拿竹編熱水瓶和碗給不請自來的客人倒水,張春蘭跟了過去,輕聲提醒道:“英華,他們過來是為張衛紅的事,具體是啥就不太清楚了。”她一早被張家的人請去,讓她牽個線,都是一個村住著的,陳阿婆都親自開口,她不好拒絕。
哦?蘇英華挑挑眉,衝著張春蘭笑著點點頭,和張春蘭一起出去了。
陳阿婆尷尬地朝她笑了笑,“大閨女,我老婆子也不兜圈子了,我今兒來是想求你幫個忙。”
“媽~”
“媽~”
李桂花兩口子同時驚唿,媽怎麽上來就說事,在家不是商量好險攀攀交情嗎?
早知道會是這麽個結果,她當初就不該當這個媒人,她以為兩家都說好了,找她走個過場,誰知道就差最後一腳起了波折。
“是那個許衛星有啥不妥?”蘇英華問,要不然姑娘家的怎麽就不願意嫁了?
張春蘭搖搖頭,“許衛星在他們村是個出了名能幹的,幾乎沒有人說他不好,況且他是家裏老小,早就說好等結婚後小兩口分出去住,不跟公婆住一起省了不少事。”她語氣裏透著淡淡的羨慕,當年她一嫁進來就要伺候一大家子,也就現在大兒媳婦進門了輕鬆些。
“許衛星要是有問題,張家一開始就不會同意相看。”張春蘭補充說,要知道相看之前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都會仔細打聽一番,免得娶錯人或者嫁錯郎誤了自家孩子。
蘇英華一想也對,不是所有的父母跟蘇德富夫妻似的不慈,也不能這麽說,蘇德富夫妻還是疼孩子的,隻是疼的不是原主,“那這門親事不作數了?”換做她是男方,這門親事定是不會繼續下去。
“哪能啊!張家賠了笑臉,好說歹說地讓許家再等幾天,到時候不管成不成定會給個交代。”臨出門張家希望他們暫時不要把這事給說出去,但她實在憋得難受,正好蘇英華過來,和張衛紅有點關係,按耐不住地說了出來。
不過到底事不關己,蘇英華和張春蘭就這事說了幾句就拋開了,兩人又開始說其他的。
差不多時間的張家也在說這件事。
“行了,別繡了。”李桂花一把奪過張紅衛手裏的繡布,語氣嚴厲地問,“你說說你咋不願意了?”這閨女到底知不知道她鬧上的這一出,張許兩家差點親家不成成仇家。
張衛紅低著頭不吱聲,手拿著線繞針,一圈一圈又一圈。
李桂花看她這模樣頓時來氣,把繡布狠狠地往後甩,怒喝:“都五天了,你倒是說句話啊。許衛星哪裏不好?你不吭聲我們怎麽知道你哪不如意了?”這死孩子,許衛星能幹又老實,還有一門瓦匠的本事,到底是哪裏不好了?
許衛星哪裏不好?
張衛紅的睫毛動了動,他比不上那個陳誌軍,他家不如陳誌軍家。
自從蘇英華會雙麵繡的事傳了出去後,她再也不是別人口中繡工最好的那個,她們誇的她的時候總不忘帶上蘇英華,聽那意思就是她不如蘇英華。
她哪裏比不上蘇英華了!
英秀說的對,她就是虧在不會雙麵繡,單論針法她學了四五年,比隻在小時候學過後十幾年沒拿過針線的蘇英華強上百倍,憑什麽那些人覺得蘇英華比她厲害,連她奶奶都嘴上誇蘇英華有天賦,說她還差上那麽點。
蘇英華,蘇英華,到哪都有蘇英華,她受夠了。
她不想找個婆家也不如蘇英華,陳國強每個月有工資,陳誌軍當過兵見過世麵,而許衛星呢?一家子地裏刨食,連縣城都沒去過幾次。
見閨女依舊不說話,李桂花急著說:“你這孩子,你要是真毀了親,你以後怎麽嫁得出去呢!”
張衛紅不以為然,以她的手藝,不愁嫁不出去,當年上門提親的人不少,她不信找不出一個比陳誌軍強的。
李桂花看她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怒上心頭,抬著手打她,不過最終舍不得下手,手到半路無力地垂下去,重重地歎了口氣,眉頭緊皺,精疲力盡地說:“你再好好想想。”這幾天她說的喉嚨都冒煙,該勸的該說的不知講了多少遍,可人聽不進去,說得再多也沒用。
李桂花下樓的時候,一大家子都圍坐在桌邊看著她,她搖了搖頭,陳阿婆臉色難看地用力地拍了下桌子,“孽債啊,她要不願意咋不早說,我們還能逼她不成?”她就不明白,許衛星這麽好的一個人看不上,她還想嫁誰?
陳阿婆一個激靈,忙問:“她是不是有中意的?”小年輕口中不是一個勁喊著啥自由戀愛嗎?
屋裏的人麵麵相覷,他們倒是沒往這方向想,聽陳阿婆提起,個個都覺得很有可能,李桂花直接轉身向著樓上衝去,她得去問個清楚,陳阿婆想了想也跟了上去。
不提張家這邊,蘇英華迴到家的時候,陳誌軍已經迴來了,正坐在院裏補漁網。
“怎麽迴來得這麽早?誌黨呢?”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後山蠻大的,走上一天都不能逛遍,蘇英華看了一下時間,他們早上七點出門,現在還不到十點,兩個多小時能把山走遍嗎?
“誌黨迴家拿東西去了。我們就在山外麵走了一遭,沒往山深處去。”陳誌軍抬頭看著她說,“你去哪了?”以往迴來就能見到媳婦的身影,這迴沒見到了真不習慣。
在外圍能找到野豬嗎?蘇英華很懷疑,不過她沒問出來,指著院裏的雞窩說:“我去隔壁問張嬸子誰家有種蛋,打算開春養些雞,下蛋自家吃還是賣錢都行。”她開始沒想過賣錢,還是剛才張春蘭問她陳誌軍明兒去不去城裏,去的話幫她把半籃子雞蛋給捎去換錢。她這才知道一個雞蛋能換五分錢。
陳誌軍見她一臉的興奮,想了想也沒拒絕,村裏的雞大多是散養的,也累不到人,“行,我把雞窩給修修。”家裏養雞還是他去當兵之前,有七八個年頭了,外麵看著還好,但保不齊哪塊木頭朽了,到時候踏了壓死雞可不好。
他站起來就要去拿工具,蘇英華忙阻止說,“現在不急,等開春了再說。”要是他沒事,現在修雞窩也可以,不過他不是正忙著修漁網,“這是要去捕魚?有魚嗎?”她來了這麽久,幾乎就沒看到有人在海邊捕魚。
陳誌軍笑了,“當然有魚了……”
聽了陳誌軍的解釋,蘇英華這才知道為什麽離海這麽近,卻很少有人去海裏撈魚。
她過來的時候正值冬天,冬天魚在深海裏,有時候在冷風中凍上三四個小時也釣不上一條魚,不是所有人家裏都有漁網的,付出的比收獲的多,自然而然就沒人想去嚐試了,除非是家裏實在過不下去的,要不大多數的人還真不想糟蹋身子。至於天氣暖的時候,開始農忙,又沒那個時間。
等陳誌軍他們正式下網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傍晚了。晚上下網,第二天一大早去撈網。白天下網,晚上撈網,一天兩次。幾天之後,他們也才撈了十八條魚,留了兩條在家吃,剩下的十條都被他們給拿到城裏換錢。
日子就在陳誌軍和陳誌黨一趟趟往城裏跑中快速過去,年關近了,轉眼就到了年二十七。
這是蘇英華在這裏的第一個年,也是在陳家的第一個,她自是有心要好好操辦。他們新婚,房子倒是剛理過一遍,她又幾乎每天打掃,看上去幹淨整齊。她要準備的是過年和正月裏的吃的。好在陳誌軍三天兩頭地往城裏跑,家裏缺了什麽讓他帶著也方便。
一大早陳誌軍和陳誌黨便帶著一桶魚去城裏。
蘇英華拿著塊抹布在抹窗戶,透過窗戶看到一幫人朝著她家的方向走來,當先領頭的還是她熟悉的人,張春蘭和陳阿婆。
她以為他們是要去張春蘭家,畢竟就在隔壁,不想這一行人去的不是隔壁,而是她家。
“英華?”張春蘭揚著聲在院子裏叫道。
蘇英華聽到聲響忙迎了出去,“嬸子,你們怎麽來了。”除了張春蘭和陳阿婆是她認識的,另外一男一女完全陌生,不過看那男的長相幾分似陳阿婆,她很快便猜出這兩人的身份,無外乎是陳阿婆的兒子和兒媳。
他們來找自己幹嘛?算起來她跟陳阿婆也就一麵之緣,蘇英華一邊思索一邊把四個人讓進屋裏。
蘇英華去廚房拿竹編熱水瓶和碗給不請自來的客人倒水,張春蘭跟了過去,輕聲提醒道:“英華,他們過來是為張衛紅的事,具體是啥就不太清楚了。”她一早被張家的人請去,讓她牽個線,都是一個村住著的,陳阿婆都親自開口,她不好拒絕。
哦?蘇英華挑挑眉,衝著張春蘭笑著點點頭,和張春蘭一起出去了。
陳阿婆尷尬地朝她笑了笑,“大閨女,我老婆子也不兜圈子了,我今兒來是想求你幫個忙。”
“媽~”
“媽~”
李桂花兩口子同時驚唿,媽怎麽上來就說事,在家不是商量好險攀攀交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