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76章才女亦舒


    1980年5月中旬,在南方,已是麥隨風裏熟,梅逐雨中黃的農忙季節。


    不過,在《摩登保鏢》殺青後,張少傑反倒開始無事一身輕。


    《大唐雙龍傳》小說已經寫完本了。


    雖然,550萬字,至少要3年時間,才能出版完成。不過,這已經是明報、玉郎國際、萬盛出版公司的事情了。


    因為不同公司出版的緣故,現在市場上流傳的《大唐雙龍傳》,已經分成不同的版本。


    比如,《武俠與曆史》連載的是《大唐雙龍傳》的黃易原版。


    《明報》上連載的是金庸潤色版本。


    玉郎國際公司,為了宣傳漫畫,對小說版也進行了一定的改動。


    比如,玉郎版增加了一些情色曖昧、火爆戰鬥的劇情。甚至,還添加了一些港漫的“口胡”“口桀口桀”“要逆天”之類的強者語。


    台灣的萬盛公司,好歹也是一家著名的出版公司,為了和市場上其他的《大唐》版本有點區別,自然也進行了一些的改動。


    張少傑打聽之下,了解到萬盛居然是請了三名言情作家潤色,增強感情的細膩……好在,那些言情作者不敢改《大唐》的劇情,隻是偶爾讓部分場景人物對話變得“窮搖”了點。


    《大唐雙龍傳》居然出現了4個不同版本各具特色,張少傑是比較無語的。


    不過這也並不是張少傑的小說特有的現象。金庸、古龍等等小說名家,一本小說也是授權給眾多的出版社去出版,也是會出現這種情況。


    當然了,《大唐》不同版本細節上的差異,惹起很多書評家的討論,也成了一件奇事軼聞。


    至少一些《大唐》鐵杆粉絲,往往是會收集《明報》版、《武俠與曆史》版、玉郎版、萬盛版,四大不同的版本全部集全,以顯示自己是“真*鐵杆粉絲”!


    這幾大版本中,目前看來,萬盛版是發行量最大,讀者最多。


    最受書評家們美譽的是《明報》金庸潤色版。


    最受差評的是玉郎國際公司的版本,這個版本有些情色段子,也經常被一些讀者吐槽,被稱畫蛇添足。但是,並不影響有一些讀者,專門衝著情色段子而購買玉郎版《大唐》的!


    當然了,在讀者中間口碑最好的反而是《武俠與曆史》版,這個版本,是黃易為了適應中國內地的簡體出版修改而成。所以,顯得清爽、純潔、故事性強,一些情色葷段子,基本不見。


    這個版本,在這個時代卻被很多是張少傑書友們,稱為――“少傑原版”!


    黃易版一個字沒有改動的版本……


    卻被稱為――


    少!傑!原!版!


    聽到這四個字。


    張少傑最初還是有點臉紅的。


    不過,聽多了之後,臉皮厚了,仿佛理所當然一般了。


    金庸、古龍、張少傑等等港台武俠作家,雖然被內地的文學家大爺們,視作不登大雅之堂。


    不過,張少傑又何嚐看得起那幫子窮酸文學家呢?


    現在賣方市場,有國內的大鍋飯,體製去養活他們,這些窮酸作家們還能混口飯吃。真要等到市場經濟時代來臨,90%以上這樣的窮酸都是要餓肚子的。


    當然,體製內的文藝學者們,也不全是無用的窮酸。


    比如,抗戰時期就活躍在文壇的老一輩的左翼作家,就是非常有大氣魄大格局的!


    事實上,老一輩的作家不但文學水平很高,而且還能夠幫助國家做不少的實事。


    比如,中英之間香港談判,政治上的談判,是比較有硝煙彌漫的。


    但是香港迴歸不僅僅是要政治上的談判,還需要在文化上的交流。


    1980年5月,一些中國國內的文化界人士,來到了香港,以文化交流的名義,與香港的一些名流、文化界人士,進行一些溝通交流。


    張少傑是金庸的徒弟,加上他在香港的知名度也是非常的廣泛,內地文化界前來香港交流,張少傑也是接到了熱情洋溢的信件。


    信件中,一堆的敬仰,一堆的香港、內地文化互相交流、互相促進如此雲雲……


    總之,張少傑夠資格去參與文化交流了……


    維多利亞港口。


    香港的總督,帶著一幫子官員,聚集在一堆。


    而李嘉誠、包玉剛、霍英東等等香港商界名流,也在保鏢的簇擁下,在一旁談笑風生。這群資本家,在內地有大批的投資。他們為了利潤,選擇了相信國內的政策。因為他們投資內地,符合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國策,所以現在他們都是“愛國資本家”。


    雖然同樣是來歡迎內地來的代表團,但是金庸、張少傑等人與那些巨商們還是有點疏遠的。


    碼頭上,寫小說的,搞藝術的則是自發聚集在一邊。


    現場作家人群中,張少傑看到了亦舒,但是看不到倪匡。


    因為倪匡是一名“受迫害妄想症”,整天覺得自己會受到迫害,他尤其怕見到內地的官方人物。


    倪匡害怕啊,因為他年輕時,在部隊當兵的時候,養狗咬傷多位軍官,冬天取暖居然燒掉木橋,因為受到了公安部門的通緝。所以,倪匡一路逃跑,從北方逃到了香港。


    待罪之身,使得倪匡極端自卑又極端狂妄,在香港混出頭後,開始逐漸認為“錯的不是自己而是全中國”如此雲雲,在香港大肆抨擊內地體製。


    事實上,改革開放之後,倪匡寫的偽科幻在內地是廣受追捧的,以至於內地作家們以為科幻都是那樣。結果內地不少的科幻小說作家,紛紛模仿倪匡,活生生把科幻小說全都變成了政治諷刺小說。


    因為打著科幻小說的名義寫政治的小說太多,一直以後來90年代,中國內地突然加強對科幻小說的出版審核。


    出版社為了避免麻煩,對於科幻小說畏如蛇蠍,拒絕出版大多數的科幻小說。這也造成後來中國科幻小說界元氣大傷。


    後來,90年代香港迴歸前夕,倪匡居然嚇的逃到了美國、加拿大等地定居。居住十多年,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沒有改變,錢財揮霍一空,不得不迴香港。


    迴來後,也沒有人整他,倪匡知道虛驚一場,但是他不承認是因為錢用完了才迴香港,而是解釋說他妻子不習慣國外生活,所以才迴到香港如此雲雲。


    “亦舒女士,幸會了!”張少傑笑著對一名三十多歲的女子說道。


    人說女作家中很少有美女,但是亦舒例外。


    亦舒五歲來香港,十多歲就已經出名,成為香港著名的美女作家!


    三十多歲的亦舒,還是非常漂亮的。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黑漆漆的眼珠透著靈氣和慧黠。笑起來,整齊潔白的牙齒,襯著嘴角邊兩個小酒窩,很甜很甜。


    亦舒寫的小說主要是言情小說,而且還是香港言情第一大家,有人把亦舒和瓊瑤齊名,但是亦舒看不起瓊瑤。


    因為,亦舒覺得瓊瑤沒文化,寫的太俗太假,她說“那個瓊瑤,提了都多餘”。事實上,張少傑想來,亦舒應該是高傲、孤僻的,應該是不理人的。


    比想象中要好一些。


    亦舒甚至對他笑了笑,點了點頭,道:“你的《大唐》我看過,兩個市井小混混為原型的勵誌武俠小說對吧?”


    大姐姐一般的亦舒,笑起來很迷人。張少傑有點臉紅,不敢看她:“恩,武俠是肯定的,可能勵誌吧。”


    亦舒道:“武俠小說我不太會寫,不過卻愛看。《大唐雙龍傳》看起來沒有負擔,用於放鬆心情很不錯,心累了就看一本,很快就忘記苦惱了。不過,據說《大唐》全篇幅有500萬字,你一本寫這麽長,讀者能看得完嗎?”


    聊起了寫作,張少傑心情放鬆了一些說道:“我和大多數的作家是不一樣的風格!為了讓讀者能夠看的下去,看得不累,我的排版,大量采取了短句子、短段落,為的就是能讓讀者一口氣看更多的文字,而不需要費精神!雕琢文字,對我來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文字改的更流暢,讓讀者看得輕鬆不累!”


    金庸聽聞兩者談論寫小說,也淡然說道:“少傑的觀點是對的,作為小說家,一般的情況,應該把文字改的淺白,哪怕改十次,能讓文字更淺顯易懂,也是值得。”


    亦舒笑了笑,道:“這話是您以前,在明報培訓新作家的時候,一再強調的吧?那時候,我才十多歲。你給的稿費太少,一個月才給幾百元,我寫信罵您,吝嗇鬼。您可說,提高稿酬不可能!結果,到了發稿費時候,卻多給了一些錢!”


    金庸笑道:“轉眼間,十多歲的小姑娘,都成老姑娘了。什麽時候,找一個能管住你的男人就好了!”


    金庸嚴重略帶戲謔的含義看了看亦舒:“少傑也是個才子,但是才十七歲,難道你……”


    亦舒不禁笑的有點羞澀:“難道我這樣的女人,就不準和小才子聊天了?”


    才女像亦舒那樣,是很招蜂引蝶的。


    亦舒走到哪,一勾手,香港無數才子、名人,為止傾倒。不過,亦舒已經甩掉了兩任丈夫了,一個是莊姓建築師,另外一任曾是邵氏大明星嶽華。


    現在,亦舒又是單身,圍繞在她身邊的男子,不知道有多少……


    張少傑有點臉紅,僅僅是和亦舒聊天,卻被金庸誤解。張少傑想要解釋,但是話一到嘴邊,腦子又空白了……


    他抬頭,看到亦舒靜靜的,隻是望了望海水,眼波中留著莫名的情緒。


    張少傑忽然意識到。


    才女亦舒,終究寂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香港小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港大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港大亨並收藏香港小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