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後,小有根已經能在院內跑跳玩耍了。他發育良好,身體很結實,說話口齒伶俐,也很調皮淘氣,經常拿著一根小鞭子將院內的雞追趕的四處飛竄、驚叫,特別是那些臥在窩裏下蛋的雞,還沒下完蛋,他就去窩裏掏,惹得馬寡婦常打他的屁股蛋,他總是樂嗬嗬地笑著。
暑假裏的一天,逯孔雀為了不讓有根影響自己在家做家務,讓女兒香香領著有根去院外哄著。馬香香領著弟弟在街上閑遛,姐弟倆無目的地隨意走著。他們來到飼養大院,這是泥瓦窯集體飼養牲畜的地方,院裏有牛圈、馬圈、羊圈,此時正是牲畜抓膘的時候,院裏沒有一個牲口,也沒有一個人影,寬廣的大院一片寂靜,正麵飼養員休息的大房子裏門卻開著,姐弟倆走進這間爛大房裏,一股潮濕的黴味和牲畜的糞便味撲鼻而來,屋裏很昏暗,初進屋使人一時看不清屋裏的一切。停了一會,香香看見大炕的後牆邊踡縮著一個人,把她嚇了一跳,仔細看時,竟是老侯頭。
香香走到炕沿邊叫了聲:“侯爺爺、你咋來到這裏?”
老侯頭睜開一雙浮腫的眼睛,慢慢坐起來,看見是香香,他眼裏流出了淚,說:“爺爺病了。”他嘴唇幹澀,臉腫得很厲害,停了一會,有氣無力的問:“你媽在家不在家?”
香香說:“在哩。”
香香領著有根迴到家裏,將老侯頭病了,躺在飼養院爛大房子裏的事告訴了馬寡婦,馬寡婦聽了吃了一驚,急忙來到飼養院。當她看見麵容浮腫、身體贏瘦的老侯頭時傷心的哭了。,哽咽的說:“我早就知道他們不會放過你。”
老侯頭的眼裏也含滿了淚水,從老侯頭斷斷續續的訴說中馬寡婦逯孔雀知道了村裏的一些情況:馮虎已升任大隊的副主任,李鐵旦當了村裏的生產隊長。二光棍接老侯頭的位置,當了副隊長。馮虎說自己老了,不適宜在擔任生產隊的領導職務被刷了下來,前天馮虎通知二光棍要他搬出隊部辦公室,他沒有去處,土改時分得一間小房現在也塌了,隻好搬到飼養院的大房裏。這位泥瓦窯農業合作化時期的帶頭人,在集體經濟初具規模的時候,在自己年老力體衰的時候,就被從泥瓦窯的領導層分離出來,自己來到這個人不理,狗不看的地方結束他的餘生。
其實,老侯頭搬到這裏就病了,三天了還沒吃一口飯呢。
馬寡婦問:“你想吃點啥?”
老侯頭說:“我啥也不想吃,肚裏燒的很厲害,就想喝點涼水。”
馬寡婦拿起一隻瓷缸來到灶台前,揭開鍋蓋,,鍋裏是幹的,大鍋的鍋底長滿了一曾黃紅色的鐵鏽,她來到門後存放水的大缸前,大缸裏落滿塵土,上麵還落著幾根草棍。馬寡婦又一次哭了,她迴到家裏拿來暖壺和一袋奶粉,還有幾十個熟雞蛋,泡了一杯奶粉讓老侯頭慢慢地喝著。
老侯頭大口的喝著,大口的吃著,一副狼吞虎咽的樣子,馬寡婦為他剝著雞蛋皮,眼裏又一次含滿淚水,她想,老侯頭這個人並不壞,與自己多年交往中,幹什麽都有個分寸,給人以商量的餘地,不像別的光棍霸道,強人所難。他在泥瓦窯生活了大半輩子,從土地改革運動到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他處處走在群眾前頭,十幾年來,無論在集體方麵、私人方麵,他都沒少賣力、沒少操心,即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呀,那馮虎升了一級,就把他從泥瓦窯隊委踢了出來,落到今天這個下場,這馮虎的心為啥這樣黑?能算人嗎?就算是五保吧,總該派個社員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呀。
老侯頭吃飽了,馬寡婦收拾著碗筷,臨走時深情地說:“你到我家吧,我伺候你。”
老侯頭搖了搖頭笑了,他那掉了門牙的扁嘴笑得十分難看。
馬寡婦迴到家裏,就將西房的一間小屋打掃幹淨、生起火來,讓炕暖著。傍晚王老頭和大啞巴勞動收工迴來,她就對王老頭說,要老侯頭來家養病的事,並說西小屋已經收拾好了。
王老頭同意,他說,老侯頭是個好人,對王家有恩,要不是老侯頭幫忙,你和大啞巴還到不了一塊呢,再說,人老了,無兒無女的也實在可憐。
吃完晚飯,馬寡婦就讓大啞巴推了一架排子車把老侯頭接迴西小屋,老侯頭坐在暖和溫熱的炕頭上,眼裏含滿了淚,心裏一陣一陣發熱。
睡覺的時候,馬寡婦為老侯頭提迴了夜壺,老侯頭很不自然的笑了,馬寡婦紅著臉走了出去。
第二天,馬寡婦讓香香到哈達公社衛生院請來大夫,經醫生十幾天的打針、輸液、吃藥的治療,老侯頭臉上的浮腫消退了,精神明顯的好起來,大小便可以自理,拄著拐杖可以在院中慢慢走動和人們嘮嗑,但已喪失勞動能力,成了一個隻能吃飯不能幹活的老人。老侯頭一場大病沒有死去,當然與馬寡婦逯孔雀對他的精心護理,飲食上的關心是分不開的。
那天醫院的大夫看完病,出具了藥費收據,共是一百五十六元,逯孔雀為他付了。大夫走後,老侯頭過意不去,從貼身的背心兜裏掏出一個存折,送給逯孔雀,上麵有四百八十元的存款,說:“這存折給你。”
馬寡婦說:“我不要,一會鐵蛋他們來了,你給隊裏吧。”她順手接過存折看了看,嘻笑著說:“你一輩子就存這點錢?”
老侯頭不好意思地說:“當光棍的那能存下錢呢?多虧你不向我要,才存下點,如果你也像別的女人那樣,連這點也沒有。”
說著倆個人都笑了起來,不過存折還是馬寡婦逯孔雀收起來了,她要為老侯頭買裝殮的衣物和一副棺材。
新上任的年輕隊長鐵蛋對老侯頭是很關心的,老侯頭來到馬寡婦家的第二天,鐵蛋就來了,他說,把老侯頭丟在飼養院那個爛大房裏是不對的,也不是他的主意,他說,老侯頭在泥瓦窯居住了三十多年,為人正直、心胸豁達,遇事敢作敢為,看不順眼的,他敢當麵同你分辨爭吵。在泥瓦窯有個好名聲,為人們辦了不少好事,特別是土地改革,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化時期,老侯頭一直走在群眾前麵,是泥瓦窯群眾的帶頭人,對泥瓦窯集體經濟有功勞有貢獻,如今成了泥瓦窯生產隊裏第一個享受五保的對象。他說,他是泥瓦窯最年輕的共產黨員兼生產隊長,他不願意看者泥瓦窯農業合作化的帶頭人那樣淒慘地離開人世,他的願望是讓這些無兒無女、孤苦無依的孤寡老人安度晚年,這才是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但是泥瓦窯集體經濟出具規模,家底大窮了,各項生產都沒有相對穩定與發展,公益性的事業隻能暫緩一步,他十分感謝馬寡婦逯孔雀在集體經濟困難的時候,把泥瓦窯第一個五保戶收留。
鐵蛋姓李,全名叫李鐵蛋,他兩歲那年,親生父親患傷寒病去逝了,解放前,他母親嫁給陳家扛活的長工大老李,他來泥瓦窯隻有三歲。繼父對他母女很好,為了報答繼父的養育之恩,他改姓為李。解放後,他也同其他窮人家的孩子一樣進學校讀書在三年自然災害的年月,大老李也患病去世了,鐵蛋隻讀到初一就迴村了,同寡婦母親相依為命度日。家庭的不幸遭遇,人世間的滄桑和母親的教誨,使鐵蛋從小就養成了敦厚、善良、正直的性格,對可以稱為爺爺的老侯頭他是很同情的。
那天晚上,他又來到王家大院的西小屋看望老侯頭,馬寡婦就把老侯頭的存折藥費收據給了鐵蛋。
鐵蛋看了藥費和存折說:“這老漢夠可憐的,一輩子就積攢下這點錢,買一副棺材也不夠。”他看著馬寡婦說:“多虧了新社會,多虧了孔雀姨你,要是舊社會誰管他呢,還不是狼吃狗肯?”
老侯頭聽了眼裏流出悔痛的淚水。
鐵蛋走的時候,把老侯頭的存折交還了馬寡婦,並吩咐說:“明天你吧錢取出來,買上一副棺材和裝老衣服,我知道他存折的那點錢不夠,你買什麽都開上收據發票,最後隊裏在想辦法。”
十多天後,王老頭的馬車從哈達公社木業社拉迴一副彩棺,那彩棺色彩鮮豔明亮,一片金碧輝煌。在祥雲漫卷的大頭上,畫的是五福捧壽的圖案,小頭是一朵粉豔的蓮花,兩旁是舒展卷曲的彩紋,在彩紋的上邊長方形畫池中,是人們喜好的二十四賢孝圖。彩棺是上好的鬆木,材板有三寸厚,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到車旁,他們用羨慕的目光審視著,嘴裏不住嘖嘖讚歎。
老侯頭也來了,他知道這是馬寡婦為他選擇的棺材,在人們的讚歎聲中,老侯頭的眼睛濕潤了,流出了滿意的淚水。漢族人對自古流傳下來的死後入棺土葬這一習俗,在人們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在他活著的時候能夠親眼看到自己死後盛殮的棺木,他是幸福的、幸運的。在一些老年人的心中,他們認為死後能擁有一副上好的畫棺彩柩,是他們最終的擁有,實際上也是這樣,那些帝王將相,那些百萬富翁,他們死後還能帶走什麽呢,還不就是一副上乘的棺槨嗎?
可以了,老侯頭,該知足了,老侯頭。人們看著彩棺就這樣由衷地讚歎著。
在眾人的幫助下,老侯頭的彩棺放在飼養院的草房裏。
從此以後,老侯頭的病一天比一天好轉,還能在隊裏幹一些輕閑的活計,馬寡婦逯孔雀在背地裏為他縫製裝老的衣物。
第三年的夏天,老侯頭的病又犯了,在一天上午,這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如同耗幹油的燈熄滅了,走到他生命的盡頭。然而老侯頭咽氣後的一個奇怪現象卻縈繞在馬寡婦的心頭,使她不得其解。
頭天晚上,老侯頭還很精神,他脫光衣服躺在被窩裏,馬寡婦進來還和他嘮了會家常。第二天早上,馬寡婦來到西小屋的時候,老侯頭已經不能起炕了,說自己不行了,要王老頭為他剃頭。等到王老頭給他剃了頭,馬寡婦同毛巾、肥皂水將他渾身擦洗幹淨後,老侯頭就咽氣了。馬寡婦急忙拿出早已縫製好的裝老衣物與王老頭一起為他穿戴起來,穿好衣服,在穿下麵褲子的時候,他們發現老侯頭那碩大的陽具似作微微勃起之狀,試圖作最後的堅持,馬寡婦逯孔雀的臉紅了,王老頭笑著用手輕輕打了一下,那陽具才蔫了,軟軟地貼在大腿根的一邊。
王老頭與馬寡婦為老侯頭燒了下炕紙,迴到正房之後,小地主侯二來了,王老頭把這怪事向侯二說了,侯二聽後說,這事有,很少見,那是一個剛強男人的剛氣、陽剛之氣,這是陰魂不散,他是丟不下陽間他的女人。王老頭聽後將信將疑,逯孔雀臉紅紅的,心咚咚地跳著。對於小地主侯二的解釋是否合乎生理醫學和科學依據,當時誰也不清楚,但確實是一個有過的事實。
在整理老侯頭的遺物中,逯孔雀發現了一個用紅毛線繩捆著的小黑布包,打開來是自己送給老侯頭那枚馬蹬狀的金戒指,她端詳了一會,又擦了擦,給老侯頭戴上。是啊,活著一生受窮,死後穿金戴銀,是人生對富有的追求,對金錢的夢想,她了卻了老侯頭的心願。
下午,泥瓦窯三個隊委和幫忙的人來了,在人們進進出出看視老侯頭的遺容中光頭二光棍和幾個人驚喜的發現,老侯頭的手指上竟然戴著一枚特大號的馬蹬金戒指。王老頭聽後還不相信,說:“沒有,我和孔雀給他穿衣服的時候還沒發現。”說完他親自去了一趟西小屋,才證實了,王老頭不解地又問逯孔雀:“你給穿衣服的時候看見了沒有?”
坐在小板凳上的逯孔雀低著頭說:“看見了,人家在手裏攥著呢,您老沒看見。”逯孔雀又掩飾地說:“我看戒指像銅的,才給他戴的。”
王老頭這才不感到奇怪了。
為了證明這戒指是金的、還是銅的。徐明又去了一趟西小房,摸下戒指放在牙上咬了咬,迴到正房裏對眾人說:“保證是金的,銅沒那麽重。那樣的柔展勁。”
二光棍欣喜地說:“有了這枚金戒指埋葬老侯頭的一切費用全夠了,用不著隊裏在補貼錢,就這隻金戒指埋葬兩個五保戶也用不了。”
逯孔雀慌了,她後悔了,不應該找到這枚戒指再給他戴上,如今老侯頭是泥瓦窯隊裏的五保戶,他一切的遺產及身上的衣物,泥瓦窯小隊有權處置,要是隊裏把戒指買了,那不是把自己對老侯頭的一片情意也買了嗎?她為難了。如果現在向麵前的幾位隊幹部聲明,說那戒指是自己的,說不定可以再把戒指要迴來,可是你為什麽要給人家戴呢?那王家父子將會怎樣看待這件事呢?焦急中逯孔雀想不出一個恰當的辦法,為了防備那些不自尊的人,順手牽羊地把戒指摸去,她把西小屋的門鎖上了。
此時正房馬寡婦的家裏,泥瓦窯三個隊委對這枚金戒指賣與不賣爭論的火熱,依二光棍的意見,這枚戒指一定要賣,堅決賣,這樣可以減除隊裏埋葬老侯頭的一切費用,與公共、私人兩方有利,是兩全其美的事。
徐明的態度是緩緩在說,不能急幹,他在考慮戒指出現的背景,他要聽一聽一把手鐵蛋的意見。
李鐵蛋這位後生可畏的隊長,泥瓦窯最年輕的共產黨員,在處理這件事的時候,他認真的觀察,冷靜的思考,表現出他超乎常人的才幹與理智,他問徐明:“徐會計,你和侯隊長從前住在隊部辦公室看見過侯隊長這枚戒指沒有?”徐明說:“沒有。我見過他有一個小黑布包裏麵放的是小剪字,剃頭刀割足小刀,再沒別的。”
然後,鐵蛋扭頭看著馬寡婦說:“孔雀姨,侯隊長在你西小屋住了一年多,你經常給送飯送水的,見沒見過這枚戒指?”
馬寡婦的臉紅了,把頭扭過去看著窗外一時沒有迴答,她該怎麽迴答呢?如果說見過,那就是老侯頭的東西了,萬一讓隊裏賣了呢?如果說沒見過,那戒指是從哪來的?停了一會兒,她吱吱唔唔的說:“以前我整日喂豬、喂雞忙家務,好像……沒有,隻是……早上……讓我在想想。”說完做出一副皺眉迴憶的假像。
徐明看著馬寡婦逯孔雀吱吱唔唔一副不自然的樣子,他開始猜測到這戒指可能是逯孔雀的。逯孔雀解放前生活在馬家,她有不少金銀首飾在土改分地主浮財的時候,她一定悄悄藏起來了,為了報答老侯頭為她摘掉地主分子帽子的恩情,把這隻金戒指送給了老侯頭。
年輕的鐵蛋也從中看出點蹊蹺來,他也看出逯孔雀一副緊張不安的樣子,猜測到這戒指可能是逯孔雀的,他也想到逯孔雀解放前是地主馬家的媳婦,馬家是有錢人家,逯孔雀肯定有不少金銀首飾,然而他比徐明想的更遠,那就是老侯頭在飼養院爛大房裏病中垂危的時候,為什麽馬寡婦逯孔雀將他收留在家,一日三餐,端屎端尿地伺候?在村中的人們看來,這逯孔雀和老侯頭之間毫無一點親戚關係,那她為什麽這樣做呢?他也想把戒指賣掉,作為埋葬老侯頭的費用,可是他怕傷害逯孔雀善良的心,也怕泥瓦窯人恥笑自己無能,拍賣五保戶遺物。他沉思一陣後說:“這枚戒指我的意見就不要給老侯頭戴走吧,留下來,送給孔雀姨和王家父子,侯隊長病重來到王家,王家父子也沒少付出辛勞,再說孔雀姨又是送水送飯、端屎端尿的,付出更多,這戒指就作為隊裏對你們一家的酬謝。”
二光棍急了,眼睛睜圓了,正要說什麽,鐵蛋向他一擺手接著說:“至於埋葬侯隊長的費用,我還有辦法。”
這時逯孔雀那顆緊張的心,才慢慢靜下來,那原來就是自己的戒指,她本想讓老侯頭帶走的,可是事情已到了這種地步,她不能不要了,因為對著這麽多人的麵,對著公公王老頭,她隻是不情願的說:“隊裏怎說我聽隊裏的。”
泥瓦窯三個隊委走後,王老頭把老侯頭手上的戒指摸下來,掂了掂,給了兒媳婦逯孔雀。
逯孔雀坐在院中的沿台上,手裏握著原本屬於自己的戒指,她覺得心好痛,淚好多,如同噴湧的泉水無法遇製。
傍晚,來了幾個社員,用排子車將老侯頭的遺體和遺物都拉走了。看著幾個人推著老侯頭消失在院外的時候,逯孔雀的心好痛,淚好多呀!她多想來到隊部,停放老侯頭靈柩的地方,把棺材底鋪墊的厚厚的,讓老侯頭舒舒服服地睡在上麵,在看一眼老侯頭的遺容,送老侯頭最後一程,但她沒有去,她不能去,她和老侯頭沒有一點親戚關係。去了,人們背後會議論什麽呢?
對老侯頭的葬禮,心高氣盛的鐵蛋他要顯示集體經濟力量的強大,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不忍心讓前任隊長無聲無息地離開泥瓦窯,在隊裏經濟拮據的情況下,他采取了社員捐款集資的辦法。在當天晚上的社員大會上,鐵蛋講了老侯頭苦難的過去,講了老侯頭解放後對泥瓦窯生產隊的貢獻,是泥瓦窯集體經濟的有功之人。他的動員講話贏得了廣大社員的支持和讚同,特別是引起了那些青年人的共鳴,在大會上他帶頭捐款二十元,在場的社員有的當場也捐了款,在三天的捐款時間內總共捐款一千五百多元,遠遠超過那枚金戒指的價值。
對老侯頭的葬禮安排,鐵蛋采取了新舊禮俗結合的辦法,請了一斑吹鼓手,對前未祭奠吊唁的人們每人送了一隻小白花插在胸前,並準備了一頓既不豐盛也不清淡的宵宴。
在出殯的前天晚上,隊部大院鼓樂聲喧,泥瓦窯每家都有代表來燒紙吊唁。
大隊的幹部來了,公社黃礴社長也來了,鐵蛋當然不能讓這些大隊、公社的幹部白吃,每人交捐款十元。
整個晚上,隊部大院燈火通明,人來人往鼓樂聲喧,徹夜不斷,這鼓樂聲既有淒滄哀婉,離情別緒的韻律,也有歡快明亮,鏗鏘有力的節奏,整個場麵比有兒有女辦喪事還排場、熱鬧。
為了不耽誤農活,老侯頭的靈柩第二天清晨就出殯了,八個青壯社員抬著老侯頭的彩棺,從隊部大院緩緩走出,在悲愴哀婉的鼓樂聲中走向東街,又折向西街,在泥瓦窯轉了一圈,最後出村,向南山走去。在老侯頭的靈柩經過每座院落的院門時,家家戶戶都燃起了迷信的祛除鬼邪的火堆,泥瓦窯街上一時煙火迷漫,惟有王家大門外,隻有馬寡婦逯孔雀眼裏含滿了淚,手裏拉著兒子有根一動不動的站著,她是忘了呢?還是希望老侯頭的鬼魂再迴來呢?
街上的人們目送著送殯的隊伍漸漸消失在南山後麵的時候,才說笑著慢慢散去,可是老侯頭的金戒指落入馬寡婦手裏的傳聞,如同鬼魅般地在泥瓦窯傳開了,馬寡婦逯孔雀,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金戒指在數年後的文革中,使自己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災難。
老侯頭走了,帶著對馬寡婦的思念,帶著對泥瓦窯的眷戀走了,去到他該去的地方。這位從後大灘來到泥瓦窯無依無靠的老人,他的晚年是幸福的,是馬寡婦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使他沒有經受病中的痛苦折磨和難以忍受的饑渴煎熬,這一老一少,表示是長輩,暗地裏是情人的關係,在泥瓦窯卻鮮為人知,這孤獨老人和漂亮的小媳婦之間,他們是恩的報答,還是情的摯愛呢?
暑假裏的一天,逯孔雀為了不讓有根影響自己在家做家務,讓女兒香香領著有根去院外哄著。馬香香領著弟弟在街上閑遛,姐弟倆無目的地隨意走著。他們來到飼養大院,這是泥瓦窯集體飼養牲畜的地方,院裏有牛圈、馬圈、羊圈,此時正是牲畜抓膘的時候,院裏沒有一個牲口,也沒有一個人影,寬廣的大院一片寂靜,正麵飼養員休息的大房子裏門卻開著,姐弟倆走進這間爛大房裏,一股潮濕的黴味和牲畜的糞便味撲鼻而來,屋裏很昏暗,初進屋使人一時看不清屋裏的一切。停了一會,香香看見大炕的後牆邊踡縮著一個人,把她嚇了一跳,仔細看時,竟是老侯頭。
香香走到炕沿邊叫了聲:“侯爺爺、你咋來到這裏?”
老侯頭睜開一雙浮腫的眼睛,慢慢坐起來,看見是香香,他眼裏流出了淚,說:“爺爺病了。”他嘴唇幹澀,臉腫得很厲害,停了一會,有氣無力的問:“你媽在家不在家?”
香香說:“在哩。”
香香領著有根迴到家裏,將老侯頭病了,躺在飼養院爛大房子裏的事告訴了馬寡婦,馬寡婦聽了吃了一驚,急忙來到飼養院。當她看見麵容浮腫、身體贏瘦的老侯頭時傷心的哭了。,哽咽的說:“我早就知道他們不會放過你。”
老侯頭的眼裏也含滿了淚水,從老侯頭斷斷續續的訴說中馬寡婦逯孔雀知道了村裏的一些情況:馮虎已升任大隊的副主任,李鐵旦當了村裏的生產隊長。二光棍接老侯頭的位置,當了副隊長。馮虎說自己老了,不適宜在擔任生產隊的領導職務被刷了下來,前天馮虎通知二光棍要他搬出隊部辦公室,他沒有去處,土改時分得一間小房現在也塌了,隻好搬到飼養院的大房裏。這位泥瓦窯農業合作化時期的帶頭人,在集體經濟初具規模的時候,在自己年老力體衰的時候,就被從泥瓦窯的領導層分離出來,自己來到這個人不理,狗不看的地方結束他的餘生。
其實,老侯頭搬到這裏就病了,三天了還沒吃一口飯呢。
馬寡婦問:“你想吃點啥?”
老侯頭說:“我啥也不想吃,肚裏燒的很厲害,就想喝點涼水。”
馬寡婦拿起一隻瓷缸來到灶台前,揭開鍋蓋,,鍋裏是幹的,大鍋的鍋底長滿了一曾黃紅色的鐵鏽,她來到門後存放水的大缸前,大缸裏落滿塵土,上麵還落著幾根草棍。馬寡婦又一次哭了,她迴到家裏拿來暖壺和一袋奶粉,還有幾十個熟雞蛋,泡了一杯奶粉讓老侯頭慢慢地喝著。
老侯頭大口的喝著,大口的吃著,一副狼吞虎咽的樣子,馬寡婦為他剝著雞蛋皮,眼裏又一次含滿淚水,她想,老侯頭這個人並不壞,與自己多年交往中,幹什麽都有個分寸,給人以商量的餘地,不像別的光棍霸道,強人所難。他在泥瓦窯生活了大半輩子,從土地改革運動到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他處處走在群眾前頭,十幾年來,無論在集體方麵、私人方麵,他都沒少賣力、沒少操心,即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呀,那馮虎升了一級,就把他從泥瓦窯隊委踢了出來,落到今天這個下場,這馮虎的心為啥這樣黑?能算人嗎?就算是五保吧,總該派個社員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呀。
老侯頭吃飽了,馬寡婦收拾著碗筷,臨走時深情地說:“你到我家吧,我伺候你。”
老侯頭搖了搖頭笑了,他那掉了門牙的扁嘴笑得十分難看。
馬寡婦迴到家裏,就將西房的一間小屋打掃幹淨、生起火來,讓炕暖著。傍晚王老頭和大啞巴勞動收工迴來,她就對王老頭說,要老侯頭來家養病的事,並說西小屋已經收拾好了。
王老頭同意,他說,老侯頭是個好人,對王家有恩,要不是老侯頭幫忙,你和大啞巴還到不了一塊呢,再說,人老了,無兒無女的也實在可憐。
吃完晚飯,馬寡婦就讓大啞巴推了一架排子車把老侯頭接迴西小屋,老侯頭坐在暖和溫熱的炕頭上,眼裏含滿了淚,心裏一陣一陣發熱。
睡覺的時候,馬寡婦為老侯頭提迴了夜壺,老侯頭很不自然的笑了,馬寡婦紅著臉走了出去。
第二天,馬寡婦讓香香到哈達公社衛生院請來大夫,經醫生十幾天的打針、輸液、吃藥的治療,老侯頭臉上的浮腫消退了,精神明顯的好起來,大小便可以自理,拄著拐杖可以在院中慢慢走動和人們嘮嗑,但已喪失勞動能力,成了一個隻能吃飯不能幹活的老人。老侯頭一場大病沒有死去,當然與馬寡婦逯孔雀對他的精心護理,飲食上的關心是分不開的。
那天醫院的大夫看完病,出具了藥費收據,共是一百五十六元,逯孔雀為他付了。大夫走後,老侯頭過意不去,從貼身的背心兜裏掏出一個存折,送給逯孔雀,上麵有四百八十元的存款,說:“這存折給你。”
馬寡婦說:“我不要,一會鐵蛋他們來了,你給隊裏吧。”她順手接過存折看了看,嘻笑著說:“你一輩子就存這點錢?”
老侯頭不好意思地說:“當光棍的那能存下錢呢?多虧你不向我要,才存下點,如果你也像別的女人那樣,連這點也沒有。”
說著倆個人都笑了起來,不過存折還是馬寡婦逯孔雀收起來了,她要為老侯頭買裝殮的衣物和一副棺材。
新上任的年輕隊長鐵蛋對老侯頭是很關心的,老侯頭來到馬寡婦家的第二天,鐵蛋就來了,他說,把老侯頭丟在飼養院那個爛大房裏是不對的,也不是他的主意,他說,老侯頭在泥瓦窯居住了三十多年,為人正直、心胸豁達,遇事敢作敢為,看不順眼的,他敢當麵同你分辨爭吵。在泥瓦窯有個好名聲,為人們辦了不少好事,特別是土地改革,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化時期,老侯頭一直走在群眾前麵,是泥瓦窯群眾的帶頭人,對泥瓦窯集體經濟有功勞有貢獻,如今成了泥瓦窯生產隊裏第一個享受五保的對象。他說,他是泥瓦窯最年輕的共產黨員兼生產隊長,他不願意看者泥瓦窯農業合作化的帶頭人那樣淒慘地離開人世,他的願望是讓這些無兒無女、孤苦無依的孤寡老人安度晚年,這才是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但是泥瓦窯集體經濟出具規模,家底大窮了,各項生產都沒有相對穩定與發展,公益性的事業隻能暫緩一步,他十分感謝馬寡婦逯孔雀在集體經濟困難的時候,把泥瓦窯第一個五保戶收留。
鐵蛋姓李,全名叫李鐵蛋,他兩歲那年,親生父親患傷寒病去逝了,解放前,他母親嫁給陳家扛活的長工大老李,他來泥瓦窯隻有三歲。繼父對他母女很好,為了報答繼父的養育之恩,他改姓為李。解放後,他也同其他窮人家的孩子一樣進學校讀書在三年自然災害的年月,大老李也患病去世了,鐵蛋隻讀到初一就迴村了,同寡婦母親相依為命度日。家庭的不幸遭遇,人世間的滄桑和母親的教誨,使鐵蛋從小就養成了敦厚、善良、正直的性格,對可以稱為爺爺的老侯頭他是很同情的。
那天晚上,他又來到王家大院的西小屋看望老侯頭,馬寡婦就把老侯頭的存折藥費收據給了鐵蛋。
鐵蛋看了藥費和存折說:“這老漢夠可憐的,一輩子就積攢下這點錢,買一副棺材也不夠。”他看著馬寡婦說:“多虧了新社會,多虧了孔雀姨你,要是舊社會誰管他呢,還不是狼吃狗肯?”
老侯頭聽了眼裏流出悔痛的淚水。
鐵蛋走的時候,把老侯頭的存折交還了馬寡婦,並吩咐說:“明天你吧錢取出來,買上一副棺材和裝老衣服,我知道他存折的那點錢不夠,你買什麽都開上收據發票,最後隊裏在想辦法。”
十多天後,王老頭的馬車從哈達公社木業社拉迴一副彩棺,那彩棺色彩鮮豔明亮,一片金碧輝煌。在祥雲漫卷的大頭上,畫的是五福捧壽的圖案,小頭是一朵粉豔的蓮花,兩旁是舒展卷曲的彩紋,在彩紋的上邊長方形畫池中,是人們喜好的二十四賢孝圖。彩棺是上好的鬆木,材板有三寸厚,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到車旁,他們用羨慕的目光審視著,嘴裏不住嘖嘖讚歎。
老侯頭也來了,他知道這是馬寡婦為他選擇的棺材,在人們的讚歎聲中,老侯頭的眼睛濕潤了,流出了滿意的淚水。漢族人對自古流傳下來的死後入棺土葬這一習俗,在人們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在他活著的時候能夠親眼看到自己死後盛殮的棺木,他是幸福的、幸運的。在一些老年人的心中,他們認為死後能擁有一副上好的畫棺彩柩,是他們最終的擁有,實際上也是這樣,那些帝王將相,那些百萬富翁,他們死後還能帶走什麽呢,還不就是一副上乘的棺槨嗎?
可以了,老侯頭,該知足了,老侯頭。人們看著彩棺就這樣由衷地讚歎著。
在眾人的幫助下,老侯頭的彩棺放在飼養院的草房裏。
從此以後,老侯頭的病一天比一天好轉,還能在隊裏幹一些輕閑的活計,馬寡婦逯孔雀在背地裏為他縫製裝老的衣物。
第三年的夏天,老侯頭的病又犯了,在一天上午,這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如同耗幹油的燈熄滅了,走到他生命的盡頭。然而老侯頭咽氣後的一個奇怪現象卻縈繞在馬寡婦的心頭,使她不得其解。
頭天晚上,老侯頭還很精神,他脫光衣服躺在被窩裏,馬寡婦進來還和他嘮了會家常。第二天早上,馬寡婦來到西小屋的時候,老侯頭已經不能起炕了,說自己不行了,要王老頭為他剃頭。等到王老頭給他剃了頭,馬寡婦同毛巾、肥皂水將他渾身擦洗幹淨後,老侯頭就咽氣了。馬寡婦急忙拿出早已縫製好的裝老衣物與王老頭一起為他穿戴起來,穿好衣服,在穿下麵褲子的時候,他們發現老侯頭那碩大的陽具似作微微勃起之狀,試圖作最後的堅持,馬寡婦逯孔雀的臉紅了,王老頭笑著用手輕輕打了一下,那陽具才蔫了,軟軟地貼在大腿根的一邊。
王老頭與馬寡婦為老侯頭燒了下炕紙,迴到正房之後,小地主侯二來了,王老頭把這怪事向侯二說了,侯二聽後說,這事有,很少見,那是一個剛強男人的剛氣、陽剛之氣,這是陰魂不散,他是丟不下陽間他的女人。王老頭聽後將信將疑,逯孔雀臉紅紅的,心咚咚地跳著。對於小地主侯二的解釋是否合乎生理醫學和科學依據,當時誰也不清楚,但確實是一個有過的事實。
在整理老侯頭的遺物中,逯孔雀發現了一個用紅毛線繩捆著的小黑布包,打開來是自己送給老侯頭那枚馬蹬狀的金戒指,她端詳了一會,又擦了擦,給老侯頭戴上。是啊,活著一生受窮,死後穿金戴銀,是人生對富有的追求,對金錢的夢想,她了卻了老侯頭的心願。
下午,泥瓦窯三個隊委和幫忙的人來了,在人們進進出出看視老侯頭的遺容中光頭二光棍和幾個人驚喜的發現,老侯頭的手指上竟然戴著一枚特大號的馬蹬金戒指。王老頭聽後還不相信,說:“沒有,我和孔雀給他穿衣服的時候還沒發現。”說完他親自去了一趟西小屋,才證實了,王老頭不解地又問逯孔雀:“你給穿衣服的時候看見了沒有?”
坐在小板凳上的逯孔雀低著頭說:“看見了,人家在手裏攥著呢,您老沒看見。”逯孔雀又掩飾地說:“我看戒指像銅的,才給他戴的。”
王老頭這才不感到奇怪了。
為了證明這戒指是金的、還是銅的。徐明又去了一趟西小房,摸下戒指放在牙上咬了咬,迴到正房裏對眾人說:“保證是金的,銅沒那麽重。那樣的柔展勁。”
二光棍欣喜地說:“有了這枚金戒指埋葬老侯頭的一切費用全夠了,用不著隊裏在補貼錢,就這隻金戒指埋葬兩個五保戶也用不了。”
逯孔雀慌了,她後悔了,不應該找到這枚戒指再給他戴上,如今老侯頭是泥瓦窯隊裏的五保戶,他一切的遺產及身上的衣物,泥瓦窯小隊有權處置,要是隊裏把戒指買了,那不是把自己對老侯頭的一片情意也買了嗎?她為難了。如果現在向麵前的幾位隊幹部聲明,說那戒指是自己的,說不定可以再把戒指要迴來,可是你為什麽要給人家戴呢?那王家父子將會怎樣看待這件事呢?焦急中逯孔雀想不出一個恰當的辦法,為了防備那些不自尊的人,順手牽羊地把戒指摸去,她把西小屋的門鎖上了。
此時正房馬寡婦的家裏,泥瓦窯三個隊委對這枚金戒指賣與不賣爭論的火熱,依二光棍的意見,這枚戒指一定要賣,堅決賣,這樣可以減除隊裏埋葬老侯頭的一切費用,與公共、私人兩方有利,是兩全其美的事。
徐明的態度是緩緩在說,不能急幹,他在考慮戒指出現的背景,他要聽一聽一把手鐵蛋的意見。
李鐵蛋這位後生可畏的隊長,泥瓦窯最年輕的共產黨員,在處理這件事的時候,他認真的觀察,冷靜的思考,表現出他超乎常人的才幹與理智,他問徐明:“徐會計,你和侯隊長從前住在隊部辦公室看見過侯隊長這枚戒指沒有?”徐明說:“沒有。我見過他有一個小黑布包裏麵放的是小剪字,剃頭刀割足小刀,再沒別的。”
然後,鐵蛋扭頭看著馬寡婦說:“孔雀姨,侯隊長在你西小屋住了一年多,你經常給送飯送水的,見沒見過這枚戒指?”
馬寡婦的臉紅了,把頭扭過去看著窗外一時沒有迴答,她該怎麽迴答呢?如果說見過,那就是老侯頭的東西了,萬一讓隊裏賣了呢?如果說沒見過,那戒指是從哪來的?停了一會兒,她吱吱唔唔的說:“以前我整日喂豬、喂雞忙家務,好像……沒有,隻是……早上……讓我在想想。”說完做出一副皺眉迴憶的假像。
徐明看著馬寡婦逯孔雀吱吱唔唔一副不自然的樣子,他開始猜測到這戒指可能是逯孔雀的。逯孔雀解放前生活在馬家,她有不少金銀首飾在土改分地主浮財的時候,她一定悄悄藏起來了,為了報答老侯頭為她摘掉地主分子帽子的恩情,把這隻金戒指送給了老侯頭。
年輕的鐵蛋也從中看出點蹊蹺來,他也看出逯孔雀一副緊張不安的樣子,猜測到這戒指可能是逯孔雀的,他也想到逯孔雀解放前是地主馬家的媳婦,馬家是有錢人家,逯孔雀肯定有不少金銀首飾,然而他比徐明想的更遠,那就是老侯頭在飼養院爛大房裏病中垂危的時候,為什麽馬寡婦逯孔雀將他收留在家,一日三餐,端屎端尿地伺候?在村中的人們看來,這逯孔雀和老侯頭之間毫無一點親戚關係,那她為什麽這樣做呢?他也想把戒指賣掉,作為埋葬老侯頭的費用,可是他怕傷害逯孔雀善良的心,也怕泥瓦窯人恥笑自己無能,拍賣五保戶遺物。他沉思一陣後說:“這枚戒指我的意見就不要給老侯頭戴走吧,留下來,送給孔雀姨和王家父子,侯隊長病重來到王家,王家父子也沒少付出辛勞,再說孔雀姨又是送水送飯、端屎端尿的,付出更多,這戒指就作為隊裏對你們一家的酬謝。”
二光棍急了,眼睛睜圓了,正要說什麽,鐵蛋向他一擺手接著說:“至於埋葬侯隊長的費用,我還有辦法。”
這時逯孔雀那顆緊張的心,才慢慢靜下來,那原來就是自己的戒指,她本想讓老侯頭帶走的,可是事情已到了這種地步,她不能不要了,因為對著這麽多人的麵,對著公公王老頭,她隻是不情願的說:“隊裏怎說我聽隊裏的。”
泥瓦窯三個隊委走後,王老頭把老侯頭手上的戒指摸下來,掂了掂,給了兒媳婦逯孔雀。
逯孔雀坐在院中的沿台上,手裏握著原本屬於自己的戒指,她覺得心好痛,淚好多,如同噴湧的泉水無法遇製。
傍晚,來了幾個社員,用排子車將老侯頭的遺體和遺物都拉走了。看著幾個人推著老侯頭消失在院外的時候,逯孔雀的心好痛,淚好多呀!她多想來到隊部,停放老侯頭靈柩的地方,把棺材底鋪墊的厚厚的,讓老侯頭舒舒服服地睡在上麵,在看一眼老侯頭的遺容,送老侯頭最後一程,但她沒有去,她不能去,她和老侯頭沒有一點親戚關係。去了,人們背後會議論什麽呢?
對老侯頭的葬禮,心高氣盛的鐵蛋他要顯示集體經濟力量的強大,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不忍心讓前任隊長無聲無息地離開泥瓦窯,在隊裏經濟拮據的情況下,他采取了社員捐款集資的辦法。在當天晚上的社員大會上,鐵蛋講了老侯頭苦難的過去,講了老侯頭解放後對泥瓦窯生產隊的貢獻,是泥瓦窯集體經濟的有功之人。他的動員講話贏得了廣大社員的支持和讚同,特別是引起了那些青年人的共鳴,在大會上他帶頭捐款二十元,在場的社員有的當場也捐了款,在三天的捐款時間內總共捐款一千五百多元,遠遠超過那枚金戒指的價值。
對老侯頭的葬禮安排,鐵蛋采取了新舊禮俗結合的辦法,請了一斑吹鼓手,對前未祭奠吊唁的人們每人送了一隻小白花插在胸前,並準備了一頓既不豐盛也不清淡的宵宴。
在出殯的前天晚上,隊部大院鼓樂聲喧,泥瓦窯每家都有代表來燒紙吊唁。
大隊的幹部來了,公社黃礴社長也來了,鐵蛋當然不能讓這些大隊、公社的幹部白吃,每人交捐款十元。
整個晚上,隊部大院燈火通明,人來人往鼓樂聲喧,徹夜不斷,這鼓樂聲既有淒滄哀婉,離情別緒的韻律,也有歡快明亮,鏗鏘有力的節奏,整個場麵比有兒有女辦喪事還排場、熱鬧。
為了不耽誤農活,老侯頭的靈柩第二天清晨就出殯了,八個青壯社員抬著老侯頭的彩棺,從隊部大院緩緩走出,在悲愴哀婉的鼓樂聲中走向東街,又折向西街,在泥瓦窯轉了一圈,最後出村,向南山走去。在老侯頭的靈柩經過每座院落的院門時,家家戶戶都燃起了迷信的祛除鬼邪的火堆,泥瓦窯街上一時煙火迷漫,惟有王家大門外,隻有馬寡婦逯孔雀眼裏含滿了淚,手裏拉著兒子有根一動不動的站著,她是忘了呢?還是希望老侯頭的鬼魂再迴來呢?
街上的人們目送著送殯的隊伍漸漸消失在南山後麵的時候,才說笑著慢慢散去,可是老侯頭的金戒指落入馬寡婦手裏的傳聞,如同鬼魅般地在泥瓦窯傳開了,馬寡婦逯孔雀,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金戒指在數年後的文革中,使自己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災難。
老侯頭走了,帶著對馬寡婦的思念,帶著對泥瓦窯的眷戀走了,去到他該去的地方。這位從後大灘來到泥瓦窯無依無靠的老人,他的晚年是幸福的,是馬寡婦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使他沒有經受病中的痛苦折磨和難以忍受的饑渴煎熬,這一老一少,表示是長輩,暗地裏是情人的關係,在泥瓦窯卻鮮為人知,這孤獨老人和漂亮的小媳婦之間,他們是恩的報答,還是情的摯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