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百姓的是蕭蕪暝,做事背鍋的卻是他。
那閑適哼著小調的少年王爺察覺到了他投來的目光,轉頭眉目間有淡淡的笑意,似乎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麽。
“本王這是在幫你。”
“幫?”蕭高軒瞥了一眼集體衝著他囔囔的百姓,唇角勾笑,諷刺地道:“宸王幫人真是別樹一幟。”
領不到吃的,這些百姓簡直是視他為那些土匪流寇,恨不得將他殺之害之。
唇紅齒白的少年哂笑,“你不想做太子麽,這是立民心的好時機,會不會做,就看你了。”
隻要給的獎賞夠多,就沒有收買不到的民心。
“宸王怎麽會如此好心?”
聞言,少年修長的手摸著精致幹淨的下顎,想的十分的認真,末了,他才說,“那大抵是皇叔的那些兒子,本王都不熟,既然要幫,那就幫個說過幾句話的。”
敷衍!
蕭高軒甩袖,由侍衛護著離開了。
可是蕭蕪暝的話卻像是一塊石子,投入了看似風平浪靜的湖中,攪得他的心激蕩起來。
迴屋後,他思索了一會,就提筆寫了書信,命人快馬加鞭送去都城。
那信中內容無非是需要大量的糧草運來。
拿著書信的侍衛才出了門,就有人輕叩著門,在外道:“屬下寇元青,拜見九皇子。”
寇元青因著年前被人衣不蔽體的掛於都城的城牆之上,被人笑話至今,為人也是收斂了不少。
他一心想拜於九皇子門下做幕僚,在聽聞九皇子領命前去邊境鎮壓土匪流寇,便是也報名參軍了。
“進來。”
蕭高軒有意廣收天下有能士之人,此前聽說這寇元青與那棺材子有過節,與那棺材子不對頭的,便是與蕭蕪暝作對的,他自然是願意接見。
寇元青一進去,就跪拜在地上,表明來意,“屬下知道九皇子煩憂,心中有一計,或可幫九皇子解決心腹大患。”
“本皇子與人和善,從不起衝突,何來的心腹大患?”蕭高軒坐於席上,瞥了他一眼,倒了杯茶。
寇元青抬頭見他麵色如常,忽又道:“是屬下說錯了,屬下可有一計,能為國主解決心腹大患。”
無良國主的心腹大患,不就是蕭蕪暝麽。
“說。”
“屬下知道九皇子您與那卞東太子關係不錯,這卞東與我們北戎本就是聯姻同盟的關係,眼下北戎邊境有難,這卞東與邊境小城鄰的又近,為什麽不請他們發兵相助?”
蕭高軒眉頭緊蹙,“兩國相助,總有交易,那卞東太子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需本皇子能夠幫他什麽做交換?”
“宸王的項上人頭!”寇元青說起這話時,雙目露兇,城牆之恥,他勢必要向蕭蕪暝討迴來。
他見蕭高軒麵有疑慮,便是又會說,“想必九皇子您也知道,那卞東太子傾心於筎果那個棺材子,不過那質女的心思卻撲在了宸王的身上,所謂襄王有意,神女無心,卞東太子定是視宸王為眼中釘肉中刺,若是九皇子您助那卞東太子得到筎果,屬下想這個條件,那卞東太子必定會接受。”
寇元青的這個建議可謂是一石二鳥,既可借他人之手殺了蕭蕪暝,到時候即便百姓發難,也是對外,絕對不會針對北戎皇室,且年初前他在鄲江,也是親眼所見那卞東太子是如何對那質女上心的,若是間接助他得了筎果,日後他九皇子想立為北戎儲君,這卞東太子也必然會看在今日的情分上,幫他一把。
蕭高軒很快的在心中分析了利弊,點了點頭,重新執筆書寫,“此事你去辦,不要被人察覺了。”
“屬下定幸不辱命!”寇元青欣喜地跪在地上接令。
隻要這一戰他能助九皇子除去蕭蕪暝,解去自己的氣不說,日後登上高位還不怕沒機會麽。
一個侍衛持劍候在門口,他的耳朵動了動,聽著裏麵的談話,仿佛是聽到了什麽天大的笑話,搖了搖頭。
寇元青小心翼翼地將九皇子的親筆書信藏在胸前,這才開門走了出去,因著得意,也沒有發覺那守在九皇子門口的侍衛。
直到那侍衛忽然開了口,叫住了他,“弟弟,你前來參軍,怎麽也不與家裏頭說說?那老頭要是沒看見你,家裏頭怕是要翻天了。”
如此戲謔的調調驚得那寇元青身形一僵,動作遲緩的轉過身。
那侍衛姿態隨意地將侍衛帽子拿在手中來迴晃著,“怎麽見到哥哥,臉色變得這麽難看?剛才還一副得了春風的得意樣。”
這侍衛不是別人,正是寇家嫡長子寇元祺。
寇元祺是被寇老爺架著刀,逼著來參軍的,所以他又說,“早知道你想參軍,哥哥我就把機會給你了,何至於讓你這麽偷偷摸摸的,年前丟的臉還不夠麽?”
“與你何幹!等此一役結束後,我加官進爵,身份必會高過你。”
“如此甚好,家中那老頭應該會欣慰。”寇元祺點了點頭,又特意地添上了一句,“哥哥我也會十分的欣慰,那個全身被百姓看光光的弟弟終於有出息了。”
“閉嘴!”寇元青最聽不得就是城牆之恥,這寇元祺卻是三句不離那事。
他轉身就要走,忽而又頓下了腳步,轉頭陰森地盯著寇元祺看,“方才你可聽見了什麽?”
“聽見了。”
寇元青臉色大變。
“你這臭小子還能有什麽好事?不用腦子想也知道是去九皇子那討一份好差事。”
聞言,寇元青的臉色才緩和了下來,“我自然是會為自己謀差事,不像你,身為嫡長子,凡事爹都會為你鋪路。”
“這命好也沒辦法,羨慕不來的。”
這囂張的口氣讓寇元青瞪了他幾眼,才轉身離開。
天幕方染上了夜色,這邊境小城內就起了篝火,火光連天,百姓們一解數月的愁悶,圍著篝火飲酒唱歌,有士兵擊鼓作樂。
鼓聲一聲響過一聲,那王老將軍席地而坐,布滿皺紋的臉上看著眼前這被重振的軍心,竟是欣慰地眼眶濕潤。
鍾武將坐在他的身旁,與他對視了一眼,兩人碰了碰酒壺,什麽話也沒有說,仰頭就將壺中的烈酒喝得一幹二淨。
末了,這二人頗有默契地說了一句,“暢快。”
那閑適哼著小調的少年王爺察覺到了他投來的目光,轉頭眉目間有淡淡的笑意,似乎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麽。
“本王這是在幫你。”
“幫?”蕭高軒瞥了一眼集體衝著他囔囔的百姓,唇角勾笑,諷刺地道:“宸王幫人真是別樹一幟。”
領不到吃的,這些百姓簡直是視他為那些土匪流寇,恨不得將他殺之害之。
唇紅齒白的少年哂笑,“你不想做太子麽,這是立民心的好時機,會不會做,就看你了。”
隻要給的獎賞夠多,就沒有收買不到的民心。
“宸王怎麽會如此好心?”
聞言,少年修長的手摸著精致幹淨的下顎,想的十分的認真,末了,他才說,“那大抵是皇叔的那些兒子,本王都不熟,既然要幫,那就幫個說過幾句話的。”
敷衍!
蕭高軒甩袖,由侍衛護著離開了。
可是蕭蕪暝的話卻像是一塊石子,投入了看似風平浪靜的湖中,攪得他的心激蕩起來。
迴屋後,他思索了一會,就提筆寫了書信,命人快馬加鞭送去都城。
那信中內容無非是需要大量的糧草運來。
拿著書信的侍衛才出了門,就有人輕叩著門,在外道:“屬下寇元青,拜見九皇子。”
寇元青因著年前被人衣不蔽體的掛於都城的城牆之上,被人笑話至今,為人也是收斂了不少。
他一心想拜於九皇子門下做幕僚,在聽聞九皇子領命前去邊境鎮壓土匪流寇,便是也報名參軍了。
“進來。”
蕭高軒有意廣收天下有能士之人,此前聽說這寇元青與那棺材子有過節,與那棺材子不對頭的,便是與蕭蕪暝作對的,他自然是願意接見。
寇元青一進去,就跪拜在地上,表明來意,“屬下知道九皇子煩憂,心中有一計,或可幫九皇子解決心腹大患。”
“本皇子與人和善,從不起衝突,何來的心腹大患?”蕭高軒坐於席上,瞥了他一眼,倒了杯茶。
寇元青抬頭見他麵色如常,忽又道:“是屬下說錯了,屬下可有一計,能為國主解決心腹大患。”
無良國主的心腹大患,不就是蕭蕪暝麽。
“說。”
“屬下知道九皇子您與那卞東太子關係不錯,這卞東與我們北戎本就是聯姻同盟的關係,眼下北戎邊境有難,這卞東與邊境小城鄰的又近,為什麽不請他們發兵相助?”
蕭高軒眉頭緊蹙,“兩國相助,總有交易,那卞東太子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需本皇子能夠幫他什麽做交換?”
“宸王的項上人頭!”寇元青說起這話時,雙目露兇,城牆之恥,他勢必要向蕭蕪暝討迴來。
他見蕭高軒麵有疑慮,便是又會說,“想必九皇子您也知道,那卞東太子傾心於筎果那個棺材子,不過那質女的心思卻撲在了宸王的身上,所謂襄王有意,神女無心,卞東太子定是視宸王為眼中釘肉中刺,若是九皇子您助那卞東太子得到筎果,屬下想這個條件,那卞東太子必定會接受。”
寇元青的這個建議可謂是一石二鳥,既可借他人之手殺了蕭蕪暝,到時候即便百姓發難,也是對外,絕對不會針對北戎皇室,且年初前他在鄲江,也是親眼所見那卞東太子是如何對那質女上心的,若是間接助他得了筎果,日後他九皇子想立為北戎儲君,這卞東太子也必然會看在今日的情分上,幫他一把。
蕭高軒很快的在心中分析了利弊,點了點頭,重新執筆書寫,“此事你去辦,不要被人察覺了。”
“屬下定幸不辱命!”寇元青欣喜地跪在地上接令。
隻要這一戰他能助九皇子除去蕭蕪暝,解去自己的氣不說,日後登上高位還不怕沒機會麽。
一個侍衛持劍候在門口,他的耳朵動了動,聽著裏麵的談話,仿佛是聽到了什麽天大的笑話,搖了搖頭。
寇元青小心翼翼地將九皇子的親筆書信藏在胸前,這才開門走了出去,因著得意,也沒有發覺那守在九皇子門口的侍衛。
直到那侍衛忽然開了口,叫住了他,“弟弟,你前來參軍,怎麽也不與家裏頭說說?那老頭要是沒看見你,家裏頭怕是要翻天了。”
如此戲謔的調調驚得那寇元青身形一僵,動作遲緩的轉過身。
那侍衛姿態隨意地將侍衛帽子拿在手中來迴晃著,“怎麽見到哥哥,臉色變得這麽難看?剛才還一副得了春風的得意樣。”
這侍衛不是別人,正是寇家嫡長子寇元祺。
寇元祺是被寇老爺架著刀,逼著來參軍的,所以他又說,“早知道你想參軍,哥哥我就把機會給你了,何至於讓你這麽偷偷摸摸的,年前丟的臉還不夠麽?”
“與你何幹!等此一役結束後,我加官進爵,身份必會高過你。”
“如此甚好,家中那老頭應該會欣慰。”寇元祺點了點頭,又特意地添上了一句,“哥哥我也會十分的欣慰,那個全身被百姓看光光的弟弟終於有出息了。”
“閉嘴!”寇元青最聽不得就是城牆之恥,這寇元祺卻是三句不離那事。
他轉身就要走,忽而又頓下了腳步,轉頭陰森地盯著寇元祺看,“方才你可聽見了什麽?”
“聽見了。”
寇元青臉色大變。
“你這臭小子還能有什麽好事?不用腦子想也知道是去九皇子那討一份好差事。”
聞言,寇元青的臉色才緩和了下來,“我自然是會為自己謀差事,不像你,身為嫡長子,凡事爹都會為你鋪路。”
“這命好也沒辦法,羨慕不來的。”
這囂張的口氣讓寇元青瞪了他幾眼,才轉身離開。
天幕方染上了夜色,這邊境小城內就起了篝火,火光連天,百姓們一解數月的愁悶,圍著篝火飲酒唱歌,有士兵擊鼓作樂。
鼓聲一聲響過一聲,那王老將軍席地而坐,布滿皺紋的臉上看著眼前這被重振的軍心,竟是欣慰地眼眶濕潤。
鍾武將坐在他的身旁,與他對視了一眼,兩人碰了碰酒壺,什麽話也沒有說,仰頭就將壺中的烈酒喝得一幹二淨。
末了,這二人頗有默契地說了一句,“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