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自率領三百青銅兵出戰以來,先是輕鬆的攻下河陽津大營,再攻克懷縣,令數萬大軍望風而逃,再到前不久的酸棗大營,一路之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斬敵上萬。雖然是成軍不久,但戰意與殺意已經漸漸地交織在一起,三百青銅在董卓的帶領下氣勢洶洶、殺氣騰騰!
白馬義從組建於大漢邊境,成長於漢、胡兩族慘烈的廝殺中,“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這不單單是一句口號,更是彼此之間可以生死相托的表達,是誓言,亦是信仰!
“戰!”董卓與公孫瓚同時吼出,四目相對,戰意燃燒!
嗡!豫州鼎與兗州鼎同時出現在董卓與公孫瓚的上空,二人同是四寸高的氣運柱也出現在數萬人的眼中。
董卓用屠龍刀一指對麵的公孫瓚,吼道:“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
隨著董卓的話聲,三百青銅兵的隊伍出現一層青色金屬光澤,金銳之氣賦予刀兵之上!
公孫瓚嘴角上翹,語冰槊遙指董卓,白馬義從聲出如一:“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人無語,馬無聲,寒氣籠罩,冰霧彌漫,肅殺之氣令人不寒而栗。
殺!不用出聲,不用呐喊,氣機牽引之下,兩支隊伍同時啟動。
公孫瓚做為鋒矢衝在白馬義從的最前麵,在接觸的一刹那,語冰槊急刺而出。
“開!”董卓怒吼一聲,屠龍刀上的金銳之氣形成刀鋒,將語冰槊遠遠地震開,兩馬錯蹬之際,屠龍刀橫斬公孫瓚的腰際。
鐺!語冰槊一沉擋住屠龍刀的一擊,隨後公孫瓚衝入三百青銅的隊伍,語冰槊刺、掃、砸、撩從青銅兵的隊伍中間鑿穿而過。
董卓揮舞著屠龍刀,帶領著三百青銅利用金銳之氣的變化,硬生生地撞散了白馬義從的隊形。
“白馬義從,不過如此!”董卓調轉馬頭後,放聲笑道。
哼,公孫瓚冷哼一聲,高高舉起語冰槊,白馬義從再次聚攏於他身後。
“這就是九州鼎?”袁術目光火熱地看著董卓和公孫瓚上空的九州鼎。
“主公,徐榮率軍殺過來了。”梁剛雖然也被董卓與公孫瓚的戰鬥給吸引了,但也沒有忘記對麵的徐榮,一看到徐榮率領精騎衝殺過來,急忙出聲提醒著袁術。
“啊!”袁術驚醒過來,急忙望向對麵的徐榮,隻見他正率領五千精騎繞過董卓與公孫瓚的戰場,向著他的右翼殺去。“立即收攏右翼,加強防禦,所有弓箭手給我加速射擊,務必要阻擋住徐榮的衝擊。”
徐榮一見董卓和公孫瓚二人一見麵就戰意燃燒起來,心中雖然為董卓擔心,但又不得不率軍衝殺敵陣。當他在看到對麵的袁術將隊伍緊緊地收攏在一起,擺出防禦陣型,就沒有按照董卓的意見將五千精騎分成兩隊,而是直接率領著五千精騎直衝敵軍的右翼。
五千精騎衝殺起來,那氣勢足以將膽小的人嚇得腿肚子轉筋、大小便失禁,而袁術的軍卒又剛剛看到了兩支隊伍的異象,以及九州鼎飛在半空中的奇景,可想而知這時的心思亂成了什麽樣子。
嗖嗖!徐榮看著對方射過來的箭矢淩亂不堪,不由得心中大喜,這個時機他抓的太準了,雖然袁術等人在大聲的唿喊指揮著,但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完全恢複過來的。
徐榮揮舞著靈槍撥打雕翎護住自身和戰馬,眨眼之間就衝到了敵陣前,借助衝勢掄圓了靈槍掃在阻擋前路的盾牌上,將第一排的盾手連人帶盾一起掃飛。然後抖動靈槍又將第二排的盾手挑飛,靈槍直刺頂著第三排的盾手衝出數米遠,然後揮舞靈槍左突右殺,將敵陣的盾手衝散,與衝殺進來的精騎匯合後,向著敵陣的後方衝殺過去。
白馬義從雖然被董卓的三百青銅給撞散了陣型,但他們的意誌並未動搖,除了幾個受傷較重的人暫時退出陣列後,其餘的人重新聚於公孫瓚的身後。
公孫瓚帶引著白馬義從加大靈力的輸出,寒霧翻滾緊緊地連在一起,在隊伍的上空出現了一座小型的冰山,語冰槊一指董卓,高喝一聲:“殺!”
哼,董卓冷哼一聲,做出同樣的舉動,青色金屬光澤大盛,一口青銅劍出現在隊伍的上空,屠龍刀一震,再次衝殺上去。
公孫瓚目光冷冽地盯著董卓,在撞擊的刹那,語冰槊向前一指,隊伍上的小型冰山急衝而出,向著董卓狠狠地撞了過去。
“斬!”董卓看著急撞而來的冰山,大吼一聲,屠龍刀猛的一斬而下,隊伍上空的青銅劍對著冰山急斬而下。
鐺!青銅劍與冰山相撞,三百青銅和白馬義從不由自主的向後一仰,前衝之勢戛然而止!然後在青銅劍和冰山的相持下緩緩地轉動起來。
公孫瓚與董卓隔著冰山和青銅劍怒目而視,恨不得一擊將對手斬於馬下。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
隨著雙方的喊聲,冰山與青銅劍靈光大放,撞擊更加猛烈!
轟,相持之下,冰山終將青銅劍撞開,公孫瓚率領白馬義從從青銅兵的隊伍中一衝而過。
“三百青銅,不過如此!”公孫瓚亦是將嘲諷還於董卓。
“哼,來吧,一戰定勝負!”董卓於羞怒中高聲喊著,體內靈力激蕩,金銳之氣猛地驟增。
“怕你不成!”隨著公孫瓚的喊聲,白馬義從收起長槍,取出了靈弓冰箭,做著最後的準備。
隨著雙方的蓄勢,公孫瓚和董卓頭上的氣運柱和九州鼎同樣是跳動、旋轉不已。
“報!”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兩騎快馬同時而至。
“報,主公,天子出逃,軍師傳信,天子劉協之事,實為重中之重,還望主公火速歸來!”
“報,主公,盟主袁紹收到密信,正在火速返迴冀州,應是冀州鼎現身,望主公速做定奪!”
呀!董卓與公孫瓚同時驚唿一聲,然後對視一眼,戰意緩緩收攏,九州鼎不滿地發出嗡鳴聲,然後緩緩地隱入二人體內。
白馬義從組建於大漢邊境,成長於漢、胡兩族慘烈的廝殺中,“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這不單單是一句口號,更是彼此之間可以生死相托的表達,是誓言,亦是信仰!
“戰!”董卓與公孫瓚同時吼出,四目相對,戰意燃燒!
嗡!豫州鼎與兗州鼎同時出現在董卓與公孫瓚的上空,二人同是四寸高的氣運柱也出現在數萬人的眼中。
董卓用屠龍刀一指對麵的公孫瓚,吼道:“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
隨著董卓的話聲,三百青銅兵的隊伍出現一層青色金屬光澤,金銳之氣賦予刀兵之上!
公孫瓚嘴角上翹,語冰槊遙指董卓,白馬義從聲出如一:“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人無語,馬無聲,寒氣籠罩,冰霧彌漫,肅殺之氣令人不寒而栗。
殺!不用出聲,不用呐喊,氣機牽引之下,兩支隊伍同時啟動。
公孫瓚做為鋒矢衝在白馬義從的最前麵,在接觸的一刹那,語冰槊急刺而出。
“開!”董卓怒吼一聲,屠龍刀上的金銳之氣形成刀鋒,將語冰槊遠遠地震開,兩馬錯蹬之際,屠龍刀橫斬公孫瓚的腰際。
鐺!語冰槊一沉擋住屠龍刀的一擊,隨後公孫瓚衝入三百青銅的隊伍,語冰槊刺、掃、砸、撩從青銅兵的隊伍中間鑿穿而過。
董卓揮舞著屠龍刀,帶領著三百青銅利用金銳之氣的變化,硬生生地撞散了白馬義從的隊形。
“白馬義從,不過如此!”董卓調轉馬頭後,放聲笑道。
哼,公孫瓚冷哼一聲,高高舉起語冰槊,白馬義從再次聚攏於他身後。
“這就是九州鼎?”袁術目光火熱地看著董卓和公孫瓚上空的九州鼎。
“主公,徐榮率軍殺過來了。”梁剛雖然也被董卓與公孫瓚的戰鬥給吸引了,但也沒有忘記對麵的徐榮,一看到徐榮率領精騎衝殺過來,急忙出聲提醒著袁術。
“啊!”袁術驚醒過來,急忙望向對麵的徐榮,隻見他正率領五千精騎繞過董卓與公孫瓚的戰場,向著他的右翼殺去。“立即收攏右翼,加強防禦,所有弓箭手給我加速射擊,務必要阻擋住徐榮的衝擊。”
徐榮一見董卓和公孫瓚二人一見麵就戰意燃燒起來,心中雖然為董卓擔心,但又不得不率軍衝殺敵陣。當他在看到對麵的袁術將隊伍緊緊地收攏在一起,擺出防禦陣型,就沒有按照董卓的意見將五千精騎分成兩隊,而是直接率領著五千精騎直衝敵軍的右翼。
五千精騎衝殺起來,那氣勢足以將膽小的人嚇得腿肚子轉筋、大小便失禁,而袁術的軍卒又剛剛看到了兩支隊伍的異象,以及九州鼎飛在半空中的奇景,可想而知這時的心思亂成了什麽樣子。
嗖嗖!徐榮看著對方射過來的箭矢淩亂不堪,不由得心中大喜,這個時機他抓的太準了,雖然袁術等人在大聲的唿喊指揮著,但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完全恢複過來的。
徐榮揮舞著靈槍撥打雕翎護住自身和戰馬,眨眼之間就衝到了敵陣前,借助衝勢掄圓了靈槍掃在阻擋前路的盾牌上,將第一排的盾手連人帶盾一起掃飛。然後抖動靈槍又將第二排的盾手挑飛,靈槍直刺頂著第三排的盾手衝出數米遠,然後揮舞靈槍左突右殺,將敵陣的盾手衝散,與衝殺進來的精騎匯合後,向著敵陣的後方衝殺過去。
白馬義從雖然被董卓的三百青銅給撞散了陣型,但他們的意誌並未動搖,除了幾個受傷較重的人暫時退出陣列後,其餘的人重新聚於公孫瓚的身後。
公孫瓚帶引著白馬義從加大靈力的輸出,寒霧翻滾緊緊地連在一起,在隊伍的上空出現了一座小型的冰山,語冰槊一指董卓,高喝一聲:“殺!”
哼,董卓冷哼一聲,做出同樣的舉動,青色金屬光澤大盛,一口青銅劍出現在隊伍的上空,屠龍刀一震,再次衝殺上去。
公孫瓚目光冷冽地盯著董卓,在撞擊的刹那,語冰槊向前一指,隊伍上的小型冰山急衝而出,向著董卓狠狠地撞了過去。
“斬!”董卓看著急撞而來的冰山,大吼一聲,屠龍刀猛的一斬而下,隊伍上空的青銅劍對著冰山急斬而下。
鐺!青銅劍與冰山相撞,三百青銅和白馬義從不由自主的向後一仰,前衝之勢戛然而止!然後在青銅劍和冰山的相持下緩緩地轉動起來。
公孫瓚與董卓隔著冰山和青銅劍怒目而視,恨不得一擊將對手斬於馬下。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
隨著雙方的喊聲,冰山與青銅劍靈光大放,撞擊更加猛烈!
轟,相持之下,冰山終將青銅劍撞開,公孫瓚率領白馬義從從青銅兵的隊伍中一衝而過。
“三百青銅,不過如此!”公孫瓚亦是將嘲諷還於董卓。
“哼,來吧,一戰定勝負!”董卓於羞怒中高聲喊著,體內靈力激蕩,金銳之氣猛地驟增。
“怕你不成!”隨著公孫瓚的喊聲,白馬義從收起長槍,取出了靈弓冰箭,做著最後的準備。
隨著雙方的蓄勢,公孫瓚和董卓頭上的氣運柱和九州鼎同樣是跳動、旋轉不已。
“報!”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兩騎快馬同時而至。
“報,主公,天子出逃,軍師傳信,天子劉協之事,實為重中之重,還望主公火速歸來!”
“報,主公,盟主袁紹收到密信,正在火速返迴冀州,應是冀州鼎現身,望主公速做定奪!”
呀!董卓與公孫瓚同時驚唿一聲,然後對視一眼,戰意緩緩收攏,九州鼎不滿地發出嗡鳴聲,然後緩緩地隱入二人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