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心中巨石的劉協,一夜好睡,次日清晨,在夏兒的服侍下穿衣洗簌。
夏兒一邊服侍著劉協穿戴整齊,一邊說道:“二皇子,範通範公公一早就來了,正在外麵候著呢。”
“哦,那就讓他進來吧。”劉協看著豐盛的食物,食欲大增。
“奴才範通參見二皇子。”範通畢恭畢敬的行禮請安。
“陛下的身其(體)可還愛(安)好?”劉協忙著吃食,話都說的不清不楚。
範通低聲迴稟:“迴稟二皇子,陛下得知了二皇子遇刺的事情後,被氣得吐了血,經過太醫診治,雖然穩定了下來,但是仍然時常昏迷。皇太後唯恐陛下病態惡化,準備將二皇子遇刺之事暫時壓下。”
劉協不由地停了下來,果然,漢靈帝從他的隻言片語中聽出了什麽,本就重病纏身,再加上這次刺殺事件的刺激,恐怕是要頂不住了。怎麽辦?找機會離開皇宮?才九歲而已,找什麽樣的借口才能夠離開?離開後又去哪裏?找機會幹掉劉辯,搶奪皇位?且不說,何皇後和大將軍何進會不會一怒之下殺了自己,就那些漢室大臣會讓一個九歲的孩子主持朝政嗎?就算是穿越者,此事也是有些異想天開了啊。皇子的身份就好比雙刃劍,有利有弊,再者還是年齡太小啦。
劉協沉思片刻,才問道:“你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是,奴才從今日起就服侍在二皇子身邊了,昨日,皇子賞賜給張常侍的珍寶,奴才已經交給他了,張常侍說他會來二皇子這裏謝恩的。”範通迴完話,便進入了自己的角色,為劉協安排起行程來,“二皇子,陛下已經下旨,命中郎將蔡邕今日起,在芳林苑華光殿中侍講,所以,二皇子用完早膳,就得啟程了。”
“唔,好,知道了,你可知道都有哪些人陪讀?”劉協吞下最後一口食物,在夏兒擦拭後,興衝衝地向外走去。
“奴才現在還不清楚,請二皇子恕罪。”範通急忙跟上了劉協。
芳林苑位於北宮外的東側,是個風景很美的園林,它因園裏的花和樹而出名,春夏秋三季,在這園子裏散步,能夠令人忘記一切煩惱。樹林裏的樹木,高大挺拔,嫩綠的新葉,使園子裏麵生機盎然。漢靈帝劉宏也曾經在這裏學習過,那時是由楊賜侍講的。
“曹家曹昂見過諸位仁兄。”一身寬大的漢服難掩少年英氣,十二、三歲的年齡,卻有著同齡人少有的穩重,與諸人見禮也是不卑不亢。
“嗤~,曹家?哪個曹家?”略帶高人一等的語氣,年齡與曹昂上下相仿,身材瘦弱,臉麵上也顯得稚嫩了一些。
“恕個罪說,家父典軍校尉曹操,敢問這位仁兄如何稱唿?”曹昂略施一禮,微笑著問道。
“原來是閹宦之後,某家乃是四世三公的袁家,袁續。”瘦弱少年嘴一撇,隨即恭敬地看向身旁的高個少年。
“袁家,袁尚。”高個少年微微抱拳,臉上也滿是高傲。
“漢室宗親劉基,見過兩位袁兄和曹兄。”美少年劉基神色自若,適時的插話免去了曹昂的尷尬。
“弘農楊修。”手拿書卷,目視前方,一步步穩若泰山,從眾人身前走過,停身站立在華光殿前。
“袁續見過楊家表兄。”袁續笑著微施一禮,又看了看其餘幾人,“都來頭不小啊,不過,那個曹什麽的,你是憑什麽進入這裏的?”
“信球!當今陛下喜財,隻要肯花錢,進這華光殿又有何不可?”楊修抖動手中的書卷,始終未看向眾人。
“你……”袁續被楊修氣得不輕,好歹也是表親不是,就不能給個麵子。
“協,見過兄長。”就在幾個官二代相互結識的時候,兩個最牛的二代一起到來。
“哼,你小子就不能老老實實的呆在宮裏?非要找什麽侍講,還能不能讓人好好玩耍了?”劉辯苦大仇深的數落幾句,懶得去搭理劉協,挺身走到殿門前。
靠,劉協無語地聳聳肩膀,好奇的打量著殿門前的五個少年。
“楊修,(劉基,袁尚,袁續,曹昂)參見兩位皇子”五位少年急忙躬身施禮,介紹著自己。
“嗯。”劉辯像是沒睡醒的應了一聲。
“諸位,都平身吧,日後大家都在一起學習,這些禮節就免了吧。”楊修,曹昂,袁尚,這三個家夥竟然這麽早就登場了,聽完五人的自我介紹,劉協雙眼放光,上上下下,裏裏外外地打量著三人。
什麽情況?五個少年看到美的令女人都嫉妒的劉協,用異常欣喜的目光打量著眾人,不由得心裏直發毛,齊齊後退數步,彼此用目光交流著,這位二皇子不會有龍陽之好吧?
劉協猶未自知地思索著,袁續是袁隗的孫子,沒聽說過,應該是在董卓滅袁家的時候被殺了。這個劉基可惜不是大明時代,輔佐朱元璋的超級軍師劉基劉伯溫,好像是跟著孫權的,或許可堪一用吧。曹昂死的早,就算不死,估計也用不上。袁尚也用不上,至於楊修,就讓人頭疼了,據說是學問淵博,極其聰慧,但恃才傲物,連曹操都沒能馴服他,最後還被曹操殺了。
看著在場的眾人,劉協多少有些失望,也不知道自己的到來,會不會改變他們的人生,心裏忍不住發出感慨:雖然前途未卜,但都是有個好爹的人啊!
“學生等見過蔡師。”當蔡邕到來時,眾人躬身施禮。
蔡邕正身受了學生的禮,然後向著劉辯和劉協微微躬身一禮,字正腔圓地說道:“臣邕不才,奉旨侍講,首次見禮於二位皇子,以後在這華光殿中,還望二位皇子恕臣不敬之罪。”
“不敢,還望老師嚴加管束,授以往聖之絕學。”劉協急忙側身還禮,而一旁的劉辯卻是隨意的還了一禮。
蔡邕笑著看了看兩位皇子,便轉身帶領眾人進入殿內,開始了解幾個人的學習進度,畢竟他們的年齡不等,有了了解才好開始後麵的課程,就這樣,劉協開始了在東漢的學業。
蔡邕蔡伯喈,東漢文學家、史學家、音樂家、畫家、書法家,總之這名號是掛了一大堆,而且還是東漢靈帝時期,太學教科書熹平石經(六經)的書寫者,最最主要的是:他是蔡文姬的老爸。劉協走思的時候,自動的把前麵的一串名頭給忽略了,隻剩下蔡文姬了,蔡文姬現在應該才十三歲,也就是蔡邕四十多歲才有的她,擦,在這東漢,算得上是老來得女了啊!那蔡老頭肯定是心疼得很,捂得緊,藏得嚴,……
身為後世宅男的劉協,自然是耐得住寂寞,更何況,漢劉協自幼好學,打下的基礎非常不錯,使得現在的劉協上課很輕鬆。而且他請靈帝安排侍講和陪讀,本來就是劉協求學,意在同窗,隻是這五個人裏麵,唯有楊修還值得期待,然而要想讓楊修乖乖地聽話,就必須磨去他心中的傲氣,這就需要時間、時機和手段了。所以劉協上著課就惦記起蔡家的閨女來了,真不知道,正忙著授課的蔡邕,要是知道了劉協心中所想會被氣成啥樣!
一天下來,劉協很是鬱悶,這些同窗竟然沒一個主動上前和他搭話的,而且還有意無意地躲著他,期間數次偷偷的整理衣衫和發型,在發現沒出差錯時,隻得感慨他沒有抖抖衣袖便眾人來投的王霸之氣了。
殊不知他這些小動作,都落在這些同窗的眼中,更加加重了眾人對他的懷疑。
夏兒一邊服侍著劉協穿戴整齊,一邊說道:“二皇子,範通範公公一早就來了,正在外麵候著呢。”
“哦,那就讓他進來吧。”劉協看著豐盛的食物,食欲大增。
“奴才範通參見二皇子。”範通畢恭畢敬的行禮請安。
“陛下的身其(體)可還愛(安)好?”劉協忙著吃食,話都說的不清不楚。
範通低聲迴稟:“迴稟二皇子,陛下得知了二皇子遇刺的事情後,被氣得吐了血,經過太醫診治,雖然穩定了下來,但是仍然時常昏迷。皇太後唯恐陛下病態惡化,準備將二皇子遇刺之事暫時壓下。”
劉協不由地停了下來,果然,漢靈帝從他的隻言片語中聽出了什麽,本就重病纏身,再加上這次刺殺事件的刺激,恐怕是要頂不住了。怎麽辦?找機會離開皇宮?才九歲而已,找什麽樣的借口才能夠離開?離開後又去哪裏?找機會幹掉劉辯,搶奪皇位?且不說,何皇後和大將軍何進會不會一怒之下殺了自己,就那些漢室大臣會讓一個九歲的孩子主持朝政嗎?就算是穿越者,此事也是有些異想天開了啊。皇子的身份就好比雙刃劍,有利有弊,再者還是年齡太小啦。
劉協沉思片刻,才問道:“你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是,奴才從今日起就服侍在二皇子身邊了,昨日,皇子賞賜給張常侍的珍寶,奴才已經交給他了,張常侍說他會來二皇子這裏謝恩的。”範通迴完話,便進入了自己的角色,為劉協安排起行程來,“二皇子,陛下已經下旨,命中郎將蔡邕今日起,在芳林苑華光殿中侍講,所以,二皇子用完早膳,就得啟程了。”
“唔,好,知道了,你可知道都有哪些人陪讀?”劉協吞下最後一口食物,在夏兒擦拭後,興衝衝地向外走去。
“奴才現在還不清楚,請二皇子恕罪。”範通急忙跟上了劉協。
芳林苑位於北宮外的東側,是個風景很美的園林,它因園裏的花和樹而出名,春夏秋三季,在這園子裏散步,能夠令人忘記一切煩惱。樹林裏的樹木,高大挺拔,嫩綠的新葉,使園子裏麵生機盎然。漢靈帝劉宏也曾經在這裏學習過,那時是由楊賜侍講的。
“曹家曹昂見過諸位仁兄。”一身寬大的漢服難掩少年英氣,十二、三歲的年齡,卻有著同齡人少有的穩重,與諸人見禮也是不卑不亢。
“嗤~,曹家?哪個曹家?”略帶高人一等的語氣,年齡與曹昂上下相仿,身材瘦弱,臉麵上也顯得稚嫩了一些。
“恕個罪說,家父典軍校尉曹操,敢問這位仁兄如何稱唿?”曹昂略施一禮,微笑著問道。
“原來是閹宦之後,某家乃是四世三公的袁家,袁續。”瘦弱少年嘴一撇,隨即恭敬地看向身旁的高個少年。
“袁家,袁尚。”高個少年微微抱拳,臉上也滿是高傲。
“漢室宗親劉基,見過兩位袁兄和曹兄。”美少年劉基神色自若,適時的插話免去了曹昂的尷尬。
“弘農楊修。”手拿書卷,目視前方,一步步穩若泰山,從眾人身前走過,停身站立在華光殿前。
“袁續見過楊家表兄。”袁續笑著微施一禮,又看了看其餘幾人,“都來頭不小啊,不過,那個曹什麽的,你是憑什麽進入這裏的?”
“信球!當今陛下喜財,隻要肯花錢,進這華光殿又有何不可?”楊修抖動手中的書卷,始終未看向眾人。
“你……”袁續被楊修氣得不輕,好歹也是表親不是,就不能給個麵子。
“協,見過兄長。”就在幾個官二代相互結識的時候,兩個最牛的二代一起到來。
“哼,你小子就不能老老實實的呆在宮裏?非要找什麽侍講,還能不能讓人好好玩耍了?”劉辯苦大仇深的數落幾句,懶得去搭理劉協,挺身走到殿門前。
靠,劉協無語地聳聳肩膀,好奇的打量著殿門前的五個少年。
“楊修,(劉基,袁尚,袁續,曹昂)參見兩位皇子”五位少年急忙躬身施禮,介紹著自己。
“嗯。”劉辯像是沒睡醒的應了一聲。
“諸位,都平身吧,日後大家都在一起學習,這些禮節就免了吧。”楊修,曹昂,袁尚,這三個家夥竟然這麽早就登場了,聽完五人的自我介紹,劉協雙眼放光,上上下下,裏裏外外地打量著三人。
什麽情況?五個少年看到美的令女人都嫉妒的劉協,用異常欣喜的目光打量著眾人,不由得心裏直發毛,齊齊後退數步,彼此用目光交流著,這位二皇子不會有龍陽之好吧?
劉協猶未自知地思索著,袁續是袁隗的孫子,沒聽說過,應該是在董卓滅袁家的時候被殺了。這個劉基可惜不是大明時代,輔佐朱元璋的超級軍師劉基劉伯溫,好像是跟著孫權的,或許可堪一用吧。曹昂死的早,就算不死,估計也用不上。袁尚也用不上,至於楊修,就讓人頭疼了,據說是學問淵博,極其聰慧,但恃才傲物,連曹操都沒能馴服他,最後還被曹操殺了。
看著在場的眾人,劉協多少有些失望,也不知道自己的到來,會不會改變他們的人生,心裏忍不住發出感慨:雖然前途未卜,但都是有個好爹的人啊!
“學生等見過蔡師。”當蔡邕到來時,眾人躬身施禮。
蔡邕正身受了學生的禮,然後向著劉辯和劉協微微躬身一禮,字正腔圓地說道:“臣邕不才,奉旨侍講,首次見禮於二位皇子,以後在這華光殿中,還望二位皇子恕臣不敬之罪。”
“不敢,還望老師嚴加管束,授以往聖之絕學。”劉協急忙側身還禮,而一旁的劉辯卻是隨意的還了一禮。
蔡邕笑著看了看兩位皇子,便轉身帶領眾人進入殿內,開始了解幾個人的學習進度,畢竟他們的年齡不等,有了了解才好開始後麵的課程,就這樣,劉協開始了在東漢的學業。
蔡邕蔡伯喈,東漢文學家、史學家、音樂家、畫家、書法家,總之這名號是掛了一大堆,而且還是東漢靈帝時期,太學教科書熹平石經(六經)的書寫者,最最主要的是:他是蔡文姬的老爸。劉協走思的時候,自動的把前麵的一串名頭給忽略了,隻剩下蔡文姬了,蔡文姬現在應該才十三歲,也就是蔡邕四十多歲才有的她,擦,在這東漢,算得上是老來得女了啊!那蔡老頭肯定是心疼得很,捂得緊,藏得嚴,……
身為後世宅男的劉協,自然是耐得住寂寞,更何況,漢劉協自幼好學,打下的基礎非常不錯,使得現在的劉協上課很輕鬆。而且他請靈帝安排侍講和陪讀,本來就是劉協求學,意在同窗,隻是這五個人裏麵,唯有楊修還值得期待,然而要想讓楊修乖乖地聽話,就必須磨去他心中的傲氣,這就需要時間、時機和手段了。所以劉協上著課就惦記起蔡家的閨女來了,真不知道,正忙著授課的蔡邕,要是知道了劉協心中所想會被氣成啥樣!
一天下來,劉協很是鬱悶,這些同窗竟然沒一個主動上前和他搭話的,而且還有意無意地躲著他,期間數次偷偷的整理衣衫和發型,在發現沒出差錯時,隻得感慨他沒有抖抖衣袖便眾人來投的王霸之氣了。
殊不知他這些小動作,都落在這些同窗的眼中,更加加重了眾人對他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