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或者說熊招,搞出這一波操作讓呂武有點懵呀。


    倒不是說熊招前幾年去了王號,當下又把王冠撿起來戴頭上,主要是不管諸侯願不願意,“東方世界”就是有兩個“王”。


    也就是不將吳國和越國過家家一般的稱王算在內,諸侯不管是認可還是反對,事實上“周王”和“楚王”的名頭已經打出去了。


    周天子的“王號”是祖宗開創基業得來,各個分封國不承認周王室的“王號”也等於是在否認自身。


    楚王的名號則是楚國用硬實力自己贏來,可惜的是辦不到姬發的事業高度,也就是無論用什麽方法都能讓天下諸侯承認周王室作為“共主”的地位。


    以前,楚莊王熊侶做問鼎輕重的事情,要的是搶走周王室的“共主”地位。


    現在,現任的楚國一國之君熊招,不再以取代周天子“共主”的唯一性為目標啦?


    呂武心想:“看來楚國是真的遭到了極大的削弱,並且吸取了以前的教訓,明白搶周王室‘共主’的身份會使某個中原諸侯成為霸主,帶著其餘列國抗衡楚國。”


    再怎麽說,周王室的招牌依然高掛,名頭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挺好用的。


    晉國並不是第一個舉起天子旗號,喊出“尊王攘夷”實際搞爭霸事業的事情,好些個諸侯國都這麽幹過,成功的國家就有齊國、鄭國、衛國,晉國其實是後來者。


    所以,現任的楚君熊招見自己的先輩搞了那麽多年沒有成功,想著換套路啦。


    隻要能把不服的國家打到服,能不能成為唯一性的“共主”,還不是自己說了算,何必一開始就招惹中原諸侯強烈的反抗意識呢?


    呂武這一刻很警醒,不是因為其它,主要是範國和荀國竟然沒有派人來通氣。


    範國之前才跟楚國大戰了一場,轉頭答應了楚國去“相王”的邀請。


    中行吳口口聲聲說要侍奉呂武,輪到出了這麽大的事情,玩了一手“既定事實”啦?


    殿內的人不少,聽完公子午所言,起心理劇烈波動的人絕對不少,問題是不見有人站出來講什麽,什麽嘩然聲也沒有發出,一個個注視著呂武等待裁決。


    “如果周天子肯依仗我,我倒不是不能扛起‘王旗’也玩一玩‘尊王攘夷’那一套。”呂武心想。


    關鍵是連續好幾任周天子不是選衛國就是選齊國!


    呂武沒有當即表態,看向了梁興。


    在漢國負責邦交的是大行令,梁興也就站出來請公子午先去驛館休息。


    等外人離開,崔杼出班說道:“君上,楚王此舉乃是禍亂我家。”


    這個“我家”指的是周王室的分封體係。


    呂武著實記不得曆史上是誰提出“相王”,也不知道到底有哪些諸侯參與,隻依稀記得秦國當時不請自到。


    分封體係崩潰對漢國有影響嗎?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隻是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這裏就要說漢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不但取代了秦國,還將魏國和趙國給搞沒了,漢國地理位處邊角,並且鄰國也就周王室、楚國、晉國和荀國。


    最為重要的是漢國地處西疆和北疆,並且漢國的軍事實力無比強大,要不然齊國也是位處一隅,怎麽沒辦法將小日子過得舒坦?


    說到底,齊國的地理位置也在邊角,問題是齊國自身的實力不足以抗擊外敵。


    崔杼講了不少,總體上就是思想固定且僵化,有點不能接受“天下”一時間多出了那麽多的“王”。


    “一旦事成,中原諸侯便是一盤散沙,必成楚國一家獨大局麵,再為楚國各個擊……”崔杼說到一半自己停了下來。


    是呢,以前雖然也存在互相競爭,名義上不是還有一個“共主”嗎?


    要是每個人都是“王”,代表脫離了周王室的體係,不再有“香火情”作為基礎,一塊玩耍的防備心絕對會更強烈,甚至是變得更為赤裸裸。


    隻是吧,崔杼說各個擊破,是不看好漢國的實力,認為漢國終有一天也會是楚國的菜嗎?


    崔杼沒將話講完,該聽出來的則是一個沒差,不少人用詫異的表情看過去,少部分則是露出了一臉怒容。


    “大漢之強,不弱於楚,乃至更盛。”解朔講這話的聲音很大。


    國尉擔負全國年齡合適和身體狀況達標者的訓練任務,怎麽可能不知道國家能拉出多少兵力?


    解朔又大聲說道:“如君上允準,大漢盡可帶甲百萬,何懼於楚?”


    這一下崔杼有點懵逼。


    連帶大多數文職體係的官員傻了眼。


    多少來著?


    百萬???


    我了個尼瑪,漢國竟然能拉起一支百萬人數的軍隊!?


    真的假的???


    是真的,隻是真的拉出一支百萬大軍,漢國很大概率是離崩潰不遠了。


    那可是一百萬人去參與拚殺,代表著優質勞動力全去當兵,後方隻剩下老弱婦孺在生產。


    曆史上的秦國一再暴兵,動輒就是拉出五六十萬、七八十萬的大軍,為什麽沒有崩潰?


    那是因為商鞅變法之後,秦國花了一百五十年以上的時間來打基礎和進行積累,平時的國帑和國庫儲存,花了又能及時得到補充,再來是耕戰製度已經得到鞏固,自然是撐得住。


    漢國才建國幾年?呂武目前隻搞了“戰”的製度,“耕”的製度還沒有搞,哪能承受拉起百萬大軍的代價。


    不過,帶甲百萬聽著挺帶勁。


    迴過神來的眾臣都是一副打了雞血的模樣,能知道起什麽效果了。


    崔杼呐呐地呢喃道:“此便是新政成果?”


    不再是貴族拉出兵力,轉為年齡合適的國人都在可征召範圍,兵源肯定是會猛增。


    在漢國目前的階段,帶甲百萬其實很虛,人數能湊得出來,兵源素質方麵的質量則是會很堪憂。


    漢國絕對的精銳當然是拱衛“長安”的那一萬五千常備軍,再來就是持續使用的三五萬邊戎騎兵部隊,然後才是作為陰氏時就有的四五萬“徒”和“羨”了。


    崔杼一改之前的態度,必須為剛才的錯誤進行補救,對呂武行大禮,洪亮聲說道:“如此,可相王!”


    誰都不用虛?


    局勢當然是越亂越好!


    漢國要是能在某一天成為天下之主,憑什麽當小弟?


    眾臣緊隨其後,一起行禮,再異口同聲:“相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大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譽與忠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譽與忠誠並收藏春秋大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