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處理公族的權利是晉國權臣的標配,曆史上晉國的幾個元戎都獲得過相應的權力,下場算是有好有壞吧。


    最慘的莫過於趙氏,先是跟公族聯姻,以為穩了就大手大腳做事,然後惹怒九成九的公族封主被清算了。


    晉景公時期的公族還算團結,爆發出來的力量驚呆了一大群人。


    隨後,欒氏和郤氏在晉景公之後正式脫離公族成為“卿族”,晉國公族一下子就實力大跌了。


    晉厲公會恨郤氏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個絕對是受到公族封主的影響,再受到一幫不如意寵臣的唆使,又有欒書不斷不斷地加柴添火,一下子就跟郤氏不死不休了。


    在晉厲公之後,晉國公族陷入了衰弱階段,實力方麵卻是依然不可小覷,差的就是一個能服眾的領頭羊而已。


    祁氏本來可以當好那個領頭羊,耐不住祁奚看到欒氏、郤氏、韓氏先後來個華麗的轉身成為“卿族”,哪可能不心動的嘛!


    那也是晉國之君自己惹下的禍事,誰讓“曲沃代翼”發生之後,幾代晉君殺公族殺得太狠,導致現有公族的封主害怕再來一次。


    另外,晉國誰不希望獲得卿位?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晉國公族的封主難以獲得卿位成為一種公認的事實,不讓卿位家族知道自個兒想脫離公族的身份,沒可能獲得卿位的!


    祁奚的表現更是讓其餘公族的封主看到了另一個現實,近一步加劇了公族內部的離心離德。


    呂武在祁奚成為“卿”之後就覺得祁氏好不了了。


    沒有太複雜的原因。


    晉君姬周以為祁奚是在對卿位家族搞煙霧彈,哪想到祁奚是真的要脫離公族啊!


    這尼瑪!


    寡人費了那麽大的勁,扛著多少政治風險,好不容易為公族爭取一個卿位,結果祁奚竟然特麽要跳反???


    沒得說,必須弄死!


    不弄死,寡人跟祁奚姓!


    所以能夠明白幾個卿位家族不想放過祁氏,晉君姬周隻是稍微掙紮一下就妥協了吧?


    “主,不可待公族甚於嚴苛。”蒲元認為自己必須進行提醒。


    呂武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蒲元原先是郤至的家臣,在陰氏過得挺好,慢慢受到重用,不想看到陰氏赴趙氏的後塵。


    這一次呂武是代表國家在處置公族,為什麽眾人會有一種公器私用的想法?由此可見哪怕公族變得沒用,他們的身份就注定會令人處理起來產生忌憚。


    呂武沒想過多的做什麽。


    遭到處置的公族封主,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認命,他們會做的事情無非就是一哭二鬧三自殺。


    到時候呂武可以看看晉君姬周是個什麽反應。


    如果晉君姬周遭到哭鬧就放棄處置有罪的公族封主?作為執行人的呂武不會進行反對。


    丟的是晉君姬周的威嚴,又會讓晉國貴族覺得晉君姬周處置不公,僥幸逃過一劫的公族封主也不會感激晉君姬周,誰吃虧誰知道。


    晉君姬周要是真的在公族封主的哭鬧下妥協,會襯托出他的能力很是一般般。


    一旦晉君姬周不妥協?僅是得到一個讓公族再次勃發奮鬥的期盼,不會有額外的加分了。


    畢竟,公族的罪行又不是誰給強加在腦袋上,他們是真的懈怠外加變得沒用了。


    呂武抽出三天的時間用來處理家事,主要了解長子呂陽的人生軌跡,隨後啟程前往“魏”地準備參加魏相的葬禮。


    魏氏的家主失去了繼承人,不是晉國的貴族心裏陰暗才導致大多數人覺得魏氏好不了了。


    任何一個家族失去精心培養的繼承人都好不到哪去,甚至會引發家族內部出現亂鬥,沒有爆發亂鬥也打亂了家族的發展規劃。


    陰氏是魏氏的盟友,未來的十數年還需要相扶相持,出現一個不想再跟陰氏一塊玩耍的繼承人,哪怕不會馬上讓陰氏與魏氏的同盟破裂,雙方的關係也絕對不會像之前那麽和諧。


    “元戎以為何人得利?”士匄問得沒頭沒尾。


    呂武卻是聽懂了。


    大家都認為魏琦很難將權力把持在他們這一支,下一代的魏氏宗主要迴到魏絳這一支了。


    在這二十來年之中,魏氏的老一輩已經凋零得隻剩下魏琦一人,第二代先前是魏絳、魏頡和魏相,魏相病逝剩下了魏絳和魏頡。


    魏絳是魏氏大宗的話事人。


    魏頡則是魏氏的小宗令狐氏家主。


    之前有太多事情讓魏氏的內部很團結,比如魏顆和魏悼子在短短三年內先後辭世,沒人跟魏琦在成為“卿”之後上演塑料兄弟情。


    魏琦還活著能扶魏相一程,魏氏大宗的魏絳有想法也要憋住。


    早就別出的魏頡看到魏琦(櫟陽氏)能取而代之,會不會產生什麽想法?


    魏相活著自然沒那麽多事,他這一去留下老父親和年幼的子嗣,魏氏的內部狀況就迴到了魏悼子去世後的局麵,魏琦應不應該將權力過度給魏絳呢?


    呂武怎麽覺得士匄就盼不得魏氏好?


    隻是吧?晉國僅數十年簡直就是“你唱罷我登台”的沒完沒了發生家族內部權力更替,給當代人留下太多負麵的例子了。


    影響最大的就是智氏和荀氏、中行氏的分家,要命的是智氏偏偏還在短短十數年一再壯大,實力方麵一度有點要超過本家的趨勢。


    盡管智氏最後的下場很不好,發達的軌跡還是被眾家看在眼裏,注定會讓一些有想法的小宗覺得發現了新大陸啊!


    “魏”地跟“新田”有點距離,大冬天隻下雪還好,一旦再下雨,對趕路的人簡直太不友好了。


    呂武跟士匄、解朔、中行吳、趙武結伴,一起到達“魏”地時就是頂著雨夾雪的天氣。


    礙於天氣著實不允許,魏相的葬禮再一次延後。


    魏琦沒找呂武提過魏氏內部的事情,見麵了隻是進行正常的社交。


    他們抵達之後能看出魏氏的內部氣氛還行,看不到什麽劍拔弩張的場麵,同樣看不出魏氏幾個重要的家族成員表現得多親密。


    這麽一副景象就讓外部的人看不懂魏氏因為失去魏相將發生什麽事了。


    呂武當然是打從心裏希望魏琦堅定地讓魏武接班,再托付給自己照顧。


    真的發生了那樣的事情,呂武一下子就對荀氏(中行氏)、智氏、魏氏的家族內部有名正言順的幹涉權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大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譽與忠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譽與忠誠並收藏春秋大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