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絕對會在自己這一代人開啟“戰國時代”的!
諸夏的人有一種毛病,無法完成的事情就指望下一代,偏偏又很難將下一代給教育妥當。
說白了就是一種“拖延病”,存在區別的是每個人的“拖延病”有多嚴重而已。
呂武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將家族發展成這般,再花二十年左右的時間來布局,到時候他也就五十歲,開啟“戰國模式”之後,怎麽都還有一二十年的活頭,足夠將局勢穩定下來了。
甚至有另外一種可能性,也就呂武花三十年到五十年左右的時間,將陰氏經營到能夠橫推諸國,直接完成“大一統”這個多少人想做又做不到的目標。
“那啥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啊!”呂武給自己鼓勵了一下下。
新的征召令已經下達,根據呂武這個元戎提出的要求,各家這一次納賦不能再帶農夫湊數,將嚴格檢閱各家帶來的部隊,不達到所需“徒”的數量非但無法參與南征,做虛弄假還將遭到嚴厲的懲罰。
包括另外的一些指標,比如需要帶上多少甲士,武器的標配又是怎麽樣,各項都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
沒辦法的事情,去年他們攻齊獲取的收獲太多了!
再加上以往的例子,誰還不知道跟隨呂武出征一次次都有收獲,危險程度還可以忽略不計,一個個隻差撲上去抱住呂武的大腿死活不鬆手了。
輪到出征的那一天,士匄開玩笑似得對呂武說道:“陰氏兵甲大賣否?”
也就是因為陰氏在冶煉方麵取得了進展,使得鐵器能夠大範圍的利用,要不用銅來製造甲胄和兵器成本非常大的。
當然,甲士不是單純指身穿鐵甲的士兵,防禦力足夠的皮甲也算。
某些方麵來講,皮甲的防禦力比鐵甲高,其中犀牛皮甲和鱷魚皮甲最為高大上。
犀牛皮?可不是遠赴黑大陸獵殺獲得。
現如今的諸夏大地跟以後不一樣,一些動物暫時沒有絕跡,有數量不少的本土犀牛、大象、鱷魚等等。
它們到底是怎麽消失?或許是氣候環境的變化,可能是被諸夏先民大肆捕殺。
檢查各個家族帶來士兵成份這種事情,自然沒可能呂武親自一家家去看,會有專門的人在軍營轅門前進行檢查,一般是“軍尉”幹這活。
因為呂武要求嚴格的關係,中軍和上軍的甲士數量合起來達到一萬三千名。其中的五千甲士來自陰氏,範氏的士匄和士魴一塊出動了四千,魏氏帶來了兩千,剩下的才是各家的甲士。
必須重申的是,甲士有屬於自己的指標,不是身穿什麽甲就是甲士了。
他們的裝備是一迴事,身穿那副甲胄的士兵能不能穿甲又攜帶武器、物資負重連續行軍百裏是另一迴事。
同時,甲士對身高和體重也有要求。
很多時候,中原王朝並不缺好裝備,缺的是能良好利用那些裝備的人。
更多的時候,中原王朝就是用科技代差來保證霸主地位,令人糾結的是每每被異族用野蠻幹趟了。
“中軍甲士便有七千八百,‘徒’一萬三。”士匄要努力控製麵部表情才能壓下羨慕嫉妒。
陰氏出動五千甲士了啊!
僅是出動就有五千甲士,天曉得陰氏還藏了多少。
十幾年前的時候,晉國一個家族能拿出五百甲士就該嚇壞一大群人,誰能想到十多年過去僅是一個家族就拿出當初晉國數量總和的甲士呢?
以前是冶煉科技跟不上,還有相關競爭力不足,帶來的緊迫感不那麽大。
陰氏最先開啟的“軍備競賽”,其餘家族隻能跟上。
士匄心裏默默算了一下,範氏光是從陰氏那邊購置裝備就花了多少多少的財帛,一算心裏就開始滴血了。
晉國受到壓力不斷加強武裝標配,其餘的列國也向陰氏購買裝備,士匄無法計算陰氏光是賣裝備就賺了多少,隻知道肯定很賺。
這一次拉出五千甲士是呂武故意亮肌肉的。
已經是元戎了,時不時亮一下肌肉才是為人處世之道,能震懾宵小的同時,還可以吸引更多的家族靠攏過來。
中行偃成為元戎之後為什麽混成那副模樣?除了他有弑君的黑曆史之外,主要原因是他擔任“卿”時動不動隻拉一兩個“旅”,多的也就三個“旅”進行納賦,給人一種荀氏和中行氏真不行了的印象。
不夠強?別人難以產生敬畏,沒有畏懼心理也就容易陰奉陽違,甚至直麵就懟上臉。
等呂武成為元戎,先幹挺了齊國,再一下子拿出五千甲士,表現出了能力,又拿出了實力,暗地裏的實力不知道還有多少,誰來懟一下試試?
魏琦說道:“上軍甲士四千六百,‘徒’一萬四千。”
那麽就是說,他們四個卿位家族包攬了一萬一千甲士,剩下的一千四百甲士來自其餘各家。
這樣一看,晉國已經進入到強者恆強的時代,底子不夠厚的家族壓根就追趕不上來了。
呂武心想:“局麵已經形成,其他國家不好說,晉國不出意外就要進入大肆兼並的環境了。”
他為什麽要對出征部隊要求嚴格?就是為了創造出“大魚吃小魚”的局麵。
無法達到納賦標準的家族,他們能夠咬牙跟上梯隊也就罷了,不能則是一再無法獲得納賦名額,陷入弱者越弱的怪圈裏麵去。
怎麽咬牙都跟不上梯隊的那些家族,他們不想遭到淘汰隻有選擇一個大家族投靠,可能是先成為附庸關係,再慢慢被吃幹抹淨。
在那個過程中,其餘家族的冶煉技術沒有升級,又或是無法找到合適自己的材料與做工製作甲胄、武器,他們隻能不斷向陰氏購買。
那將會是一種什麽局麵?各個家族或許會在變強,陰氏卻是那個不斷獲利的家族,別人強大造成的局麵是陰氏更強。
哪種商品的利潤最高?打從武器出現的那一刻起,販售武器無疑是占據著高利潤行業的龍頭地位。
在這種環境下,呂武無法阻止某個家族將冶煉發展起來,陰氏卻能在發現某個家族冶煉技術得到突破之後打價格戰進行“消滅”的手段。
那麽,呂武需要防的是他們聯合起來幹陰氏獲取冶煉技術,又逼得陰氏不敢有絲毫的放鬆,需要一再加強自身的武力。
士魴不知道在想什麽,很突然地說道:“僅是中軍、上軍便可獨戰鄭國。”
可不是嘛!
兩個軍團合起來有一萬兩千四百甲士,亮出來就該嚇得鄭軍崩潰,真的不用其餘士兵參戰,僅是甲士上陣就能打出一個碾壓局。
呂武說道:“若今歲楚軍北上,自然最好。”
楚國那邊也在利用鐵器,隻是因為冶煉還不夠成熟,用在農具而不是兵器上麵。
位處南方的楚國從某方麵來說很是得天獨厚,他們要是發了狠,有的是地方獵殺犀牛、大象、鱷魚,獲取足夠的皮革來製造防禦力很強的皮甲。
一旦楚國得知晉國一出動就是上萬的甲士,他們肯定顧不得獵殺動物的人員損失,想的會是趕緊地把實力落差重新拉平。
士匄說道:“範氏再購六千甲,劍一千、戈一萬二。”
要說點什麽的呂武給愣了一下。
如果呂武沒有記錯的話,範氏前前後後購買的甲胄已經超過八千套,考慮到折損和備用的需求,能大概猜測範氏的甲士數量不會低於七千。
一下子又買六千套甲胄?是察覺到了什麽,想要暴超級兵咯???
魏琦沉默一小會,也開口說道:“魏氏需八千甲,劍三千、戈一萬五、戈矛兩萬。”
大手筆啊!
隻不過,魏氏曆來就是以能抗聞名,家族不缺優秀兵種,尤其是能擔當重步兵的“徒”,進行大采購很是能理解的。
呂武眯了眯眼睛,有點為難地說道:“我家財帛並不緊缺,範氏、魏氏可否支付口眾、糧食?”
在齊國大搶特搶的後遺症出現了,陰氏、範氏和魏氏當前階段真的不缺財貨,他們又一致趁著財大氣粗的時候大肆地買買買。
有了陰氏、範氏和魏氏帶頭,一樣在齊國那邊發了財的其餘家族,他們肯定也是跟著買買買。
結果會是什麽樣並不難猜,一下拉高了晉國這邊的商品物價,很快就會將這股風潮蔓延到周邊各國。
為什麽呂武明知道某天會形成對立乃至於開戰,還要賣防具和武器給其餘家族?暴利之下,不賣會很傻。再來就是賣的武器裝備不是最好的產品了。
陰氏一般是自家用最好的那一批,賣一般的那一批,再研發下一代。
在所有的商品中,各種弩是陰氏的非賣品。
士匄和魏琦齊齊搖頭。
人口和糧食誰不不想更多一些?
魏氏對陰氏最為了解,哪怕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那麽多年過去也能看出一點套路了。
呂武從始至終就對人口和糧食有著超乎想象的執著,但凡有機會能采購,陰氏曆來是奔在各家的前頭,又仗著財大氣粗加價購買。
魏氏沒有完全搞明白呂武為什麽有機會就獲取人口與糧食,以前陰氏不顯山不露水沒什麽,到現在怎麽還能聽之任之。
範氏則是一樣對人口和糧食非常看重。恰恰因為這樣,他們才是晉國人多、糧多的代表,不靠這個他們真沒有什麽特色兵種。
時至今日,晉國的政治格局明顯出現了新的變化,他們有時候會感到恍惚,納悶地想道:“呂武到底是怎麽竄上來的?怎麽花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從什麽都不是,搖身一變成為元戎了呢???”
軍隊已經檢閱完畢,相關的數據也報了上來。
呂武逮住這個機會沒答應範氏和魏氏的采購請求,下令軍隊拔營出發。
需要販賣武器裝備是一迴事,控製各個家族的“高端”裝備的數量又是另外一迴事了。
呂武可不想某天開戰,自家麵對的是茫茫一片甲士組成的海洋,幾個浪花把陰氏給拍死了。
他玩的是,陰氏的甲士數量不能低於各個家族總合的八成以下,對某個家族形成全麵的數量優勢。
是不是有點熟?其實熟悉就對了。不就是歐洲攪屎棍的那一套嘛!
算上去年,晉國又是連續兩年四個軍團齊出動。
各個諸侯國要是知道今年晉國又再出動四個軍團,他們肯定明白晉國已經緩過勁來了。
重新活躍起來的晉國很可怕,不止楚國要嚴陣以待,其餘諸侯國聰明就該悠著點別招惹晉國,要不然秦國和齊國就是他們下場。
行軍到靠近“王野”的地方。
來自周王室那邊的公卿在“老地方”進行等待。
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周王室的單公姬朝總是那個對晉軍過往“王野”進行迎來送往的那個人。
範氏近期跟周王室那邊極度不對付,士匄和士魴找了個借口就不去見單公姬朝了。
“鄭已降晉,為何諸位率軍南下?”單公姬朝講出了一個呂武等人根本不知道的消息。
人在“虎牢”那邊的國君和中行吳、解朔、祁奚、趙武有沒有派人通報?
這麽一件大事,他們再有什麽小心思都不該瞞著。
那麽就是通報的人在半途,又或是半路失蹤了???
“我不知也。”呂武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單公從何得知?”
喂喂喂,沒走程序的事情,可不要劇透了啊。
要不到時候不是那麽一迴事,你要吃不了兜著走。
單公姬朝一臉的奇怪,走到呂武身側壓低聲音說道:“兩日前我方接待師曠,消息便是由他告知。”
啥玩意?
國君派師曠迴國通知嗎???
師曠是盲人,他的馭手卻不是,隨行的一眾人肯定不會全瞎啊!
那麽,到底是個什麽情況,一夥人兩天前進入單公姬朝的地盤接受招待,沒有碰上正在南下的中軍和上軍?
“我知矣。”呂武對單公姬朝用這種私下告知的方式不能指摘什麽,又說道:“今歲秦國貢品已在路上,亦有單公一份。”
單公姬朝比較明顯地愣了愣神,失笑道:“我忘卻陰子亦是秦國‘庶長’、‘大良造’一事矣!”
諸夏的人有一種毛病,無法完成的事情就指望下一代,偏偏又很難將下一代給教育妥當。
說白了就是一種“拖延病”,存在區別的是每個人的“拖延病”有多嚴重而已。
呂武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將家族發展成這般,再花二十年左右的時間來布局,到時候他也就五十歲,開啟“戰國模式”之後,怎麽都還有一二十年的活頭,足夠將局勢穩定下來了。
甚至有另外一種可能性,也就呂武花三十年到五十年左右的時間,將陰氏經營到能夠橫推諸國,直接完成“大一統”這個多少人想做又做不到的目標。
“那啥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啊!”呂武給自己鼓勵了一下下。
新的征召令已經下達,根據呂武這個元戎提出的要求,各家這一次納賦不能再帶農夫湊數,將嚴格檢閱各家帶來的部隊,不達到所需“徒”的數量非但無法參與南征,做虛弄假還將遭到嚴厲的懲罰。
包括另外的一些指標,比如需要帶上多少甲士,武器的標配又是怎麽樣,各項都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
沒辦法的事情,去年他們攻齊獲取的收獲太多了!
再加上以往的例子,誰還不知道跟隨呂武出征一次次都有收獲,危險程度還可以忽略不計,一個個隻差撲上去抱住呂武的大腿死活不鬆手了。
輪到出征的那一天,士匄開玩笑似得對呂武說道:“陰氏兵甲大賣否?”
也就是因為陰氏在冶煉方麵取得了進展,使得鐵器能夠大範圍的利用,要不用銅來製造甲胄和兵器成本非常大的。
當然,甲士不是單純指身穿鐵甲的士兵,防禦力足夠的皮甲也算。
某些方麵來講,皮甲的防禦力比鐵甲高,其中犀牛皮甲和鱷魚皮甲最為高大上。
犀牛皮?可不是遠赴黑大陸獵殺獲得。
現如今的諸夏大地跟以後不一樣,一些動物暫時沒有絕跡,有數量不少的本土犀牛、大象、鱷魚等等。
它們到底是怎麽消失?或許是氣候環境的變化,可能是被諸夏先民大肆捕殺。
檢查各個家族帶來士兵成份這種事情,自然沒可能呂武親自一家家去看,會有專門的人在軍營轅門前進行檢查,一般是“軍尉”幹這活。
因為呂武要求嚴格的關係,中軍和上軍的甲士數量合起來達到一萬三千名。其中的五千甲士來自陰氏,範氏的士匄和士魴一塊出動了四千,魏氏帶來了兩千,剩下的才是各家的甲士。
必須重申的是,甲士有屬於自己的指標,不是身穿什麽甲就是甲士了。
他們的裝備是一迴事,身穿那副甲胄的士兵能不能穿甲又攜帶武器、物資負重連續行軍百裏是另一迴事。
同時,甲士對身高和體重也有要求。
很多時候,中原王朝並不缺好裝備,缺的是能良好利用那些裝備的人。
更多的時候,中原王朝就是用科技代差來保證霸主地位,令人糾結的是每每被異族用野蠻幹趟了。
“中軍甲士便有七千八百,‘徒’一萬三。”士匄要努力控製麵部表情才能壓下羨慕嫉妒。
陰氏出動五千甲士了啊!
僅是出動就有五千甲士,天曉得陰氏還藏了多少。
十幾年前的時候,晉國一個家族能拿出五百甲士就該嚇壞一大群人,誰能想到十多年過去僅是一個家族就拿出當初晉國數量總和的甲士呢?
以前是冶煉科技跟不上,還有相關競爭力不足,帶來的緊迫感不那麽大。
陰氏最先開啟的“軍備競賽”,其餘家族隻能跟上。
士匄心裏默默算了一下,範氏光是從陰氏那邊購置裝備就花了多少多少的財帛,一算心裏就開始滴血了。
晉國受到壓力不斷加強武裝標配,其餘的列國也向陰氏購買裝備,士匄無法計算陰氏光是賣裝備就賺了多少,隻知道肯定很賺。
這一次拉出五千甲士是呂武故意亮肌肉的。
已經是元戎了,時不時亮一下肌肉才是為人處世之道,能震懾宵小的同時,還可以吸引更多的家族靠攏過來。
中行偃成為元戎之後為什麽混成那副模樣?除了他有弑君的黑曆史之外,主要原因是他擔任“卿”時動不動隻拉一兩個“旅”,多的也就三個“旅”進行納賦,給人一種荀氏和中行氏真不行了的印象。
不夠強?別人難以產生敬畏,沒有畏懼心理也就容易陰奉陽違,甚至直麵就懟上臉。
等呂武成為元戎,先幹挺了齊國,再一下子拿出五千甲士,表現出了能力,又拿出了實力,暗地裏的實力不知道還有多少,誰來懟一下試試?
魏琦說道:“上軍甲士四千六百,‘徒’一萬四千。”
那麽就是說,他們四個卿位家族包攬了一萬一千甲士,剩下的一千四百甲士來自其餘各家。
這樣一看,晉國已經進入到強者恆強的時代,底子不夠厚的家族壓根就追趕不上來了。
呂武心想:“局麵已經形成,其他國家不好說,晉國不出意外就要進入大肆兼並的環境了。”
他為什麽要對出征部隊要求嚴格?就是為了創造出“大魚吃小魚”的局麵。
無法達到納賦標準的家族,他們能夠咬牙跟上梯隊也就罷了,不能則是一再無法獲得納賦名額,陷入弱者越弱的怪圈裏麵去。
怎麽咬牙都跟不上梯隊的那些家族,他們不想遭到淘汰隻有選擇一個大家族投靠,可能是先成為附庸關係,再慢慢被吃幹抹淨。
在那個過程中,其餘家族的冶煉技術沒有升級,又或是無法找到合適自己的材料與做工製作甲胄、武器,他們隻能不斷向陰氏購買。
那將會是一種什麽局麵?各個家族或許會在變強,陰氏卻是那個不斷獲利的家族,別人強大造成的局麵是陰氏更強。
哪種商品的利潤最高?打從武器出現的那一刻起,販售武器無疑是占據著高利潤行業的龍頭地位。
在這種環境下,呂武無法阻止某個家族將冶煉發展起來,陰氏卻能在發現某個家族冶煉技術得到突破之後打價格戰進行“消滅”的手段。
那麽,呂武需要防的是他們聯合起來幹陰氏獲取冶煉技術,又逼得陰氏不敢有絲毫的放鬆,需要一再加強自身的武力。
士魴不知道在想什麽,很突然地說道:“僅是中軍、上軍便可獨戰鄭國。”
可不是嘛!
兩個軍團合起來有一萬兩千四百甲士,亮出來就該嚇得鄭軍崩潰,真的不用其餘士兵參戰,僅是甲士上陣就能打出一個碾壓局。
呂武說道:“若今歲楚軍北上,自然最好。”
楚國那邊也在利用鐵器,隻是因為冶煉還不夠成熟,用在農具而不是兵器上麵。
位處南方的楚國從某方麵來說很是得天獨厚,他們要是發了狠,有的是地方獵殺犀牛、大象、鱷魚,獲取足夠的皮革來製造防禦力很強的皮甲。
一旦楚國得知晉國一出動就是上萬的甲士,他們肯定顧不得獵殺動物的人員損失,想的會是趕緊地把實力落差重新拉平。
士匄說道:“範氏再購六千甲,劍一千、戈一萬二。”
要說點什麽的呂武給愣了一下。
如果呂武沒有記錯的話,範氏前前後後購買的甲胄已經超過八千套,考慮到折損和備用的需求,能大概猜測範氏的甲士數量不會低於七千。
一下子又買六千套甲胄?是察覺到了什麽,想要暴超級兵咯???
魏琦沉默一小會,也開口說道:“魏氏需八千甲,劍三千、戈一萬五、戈矛兩萬。”
大手筆啊!
隻不過,魏氏曆來就是以能抗聞名,家族不缺優秀兵種,尤其是能擔當重步兵的“徒”,進行大采購很是能理解的。
呂武眯了眯眼睛,有點為難地說道:“我家財帛並不緊缺,範氏、魏氏可否支付口眾、糧食?”
在齊國大搶特搶的後遺症出現了,陰氏、範氏和魏氏當前階段真的不缺財貨,他們又一致趁著財大氣粗的時候大肆地買買買。
有了陰氏、範氏和魏氏帶頭,一樣在齊國那邊發了財的其餘家族,他們肯定也是跟著買買買。
結果會是什麽樣並不難猜,一下拉高了晉國這邊的商品物價,很快就會將這股風潮蔓延到周邊各國。
為什麽呂武明知道某天會形成對立乃至於開戰,還要賣防具和武器給其餘家族?暴利之下,不賣會很傻。再來就是賣的武器裝備不是最好的產品了。
陰氏一般是自家用最好的那一批,賣一般的那一批,再研發下一代。
在所有的商品中,各種弩是陰氏的非賣品。
士匄和魏琦齊齊搖頭。
人口和糧食誰不不想更多一些?
魏氏對陰氏最為了解,哪怕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那麽多年過去也能看出一點套路了。
呂武從始至終就對人口和糧食有著超乎想象的執著,但凡有機會能采購,陰氏曆來是奔在各家的前頭,又仗著財大氣粗加價購買。
魏氏沒有完全搞明白呂武為什麽有機會就獲取人口與糧食,以前陰氏不顯山不露水沒什麽,到現在怎麽還能聽之任之。
範氏則是一樣對人口和糧食非常看重。恰恰因為這樣,他們才是晉國人多、糧多的代表,不靠這個他們真沒有什麽特色兵種。
時至今日,晉國的政治格局明顯出現了新的變化,他們有時候會感到恍惚,納悶地想道:“呂武到底是怎麽竄上來的?怎麽花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從什麽都不是,搖身一變成為元戎了呢???”
軍隊已經檢閱完畢,相關的數據也報了上來。
呂武逮住這個機會沒答應範氏和魏氏的采購請求,下令軍隊拔營出發。
需要販賣武器裝備是一迴事,控製各個家族的“高端”裝備的數量又是另外一迴事了。
呂武可不想某天開戰,自家麵對的是茫茫一片甲士組成的海洋,幾個浪花把陰氏給拍死了。
他玩的是,陰氏的甲士數量不能低於各個家族總合的八成以下,對某個家族形成全麵的數量優勢。
是不是有點熟?其實熟悉就對了。不就是歐洲攪屎棍的那一套嘛!
算上去年,晉國又是連續兩年四個軍團齊出動。
各個諸侯國要是知道今年晉國又再出動四個軍團,他們肯定明白晉國已經緩過勁來了。
重新活躍起來的晉國很可怕,不止楚國要嚴陣以待,其餘諸侯國聰明就該悠著點別招惹晉國,要不然秦國和齊國就是他們下場。
行軍到靠近“王野”的地方。
來自周王室那邊的公卿在“老地方”進行等待。
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周王室的單公姬朝總是那個對晉軍過往“王野”進行迎來送往的那個人。
範氏近期跟周王室那邊極度不對付,士匄和士魴找了個借口就不去見單公姬朝了。
“鄭已降晉,為何諸位率軍南下?”單公姬朝講出了一個呂武等人根本不知道的消息。
人在“虎牢”那邊的國君和中行吳、解朔、祁奚、趙武有沒有派人通報?
這麽一件大事,他們再有什麽小心思都不該瞞著。
那麽就是通報的人在半途,又或是半路失蹤了???
“我不知也。”呂武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單公從何得知?”
喂喂喂,沒走程序的事情,可不要劇透了啊。
要不到時候不是那麽一迴事,你要吃不了兜著走。
單公姬朝一臉的奇怪,走到呂武身側壓低聲音說道:“兩日前我方接待師曠,消息便是由他告知。”
啥玩意?
國君派師曠迴國通知嗎???
師曠是盲人,他的馭手卻不是,隨行的一眾人肯定不會全瞎啊!
那麽,到底是個什麽情況,一夥人兩天前進入單公姬朝的地盤接受招待,沒有碰上正在南下的中軍和上軍?
“我知矣。”呂武對單公姬朝用這種私下告知的方式不能指摘什麽,又說道:“今歲秦國貢品已在路上,亦有單公一份。”
單公姬朝比較明顯地愣了愣神,失笑道:“我忘卻陰子亦是秦國‘庶長’、‘大良造’一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