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族軍隊在素質方麵即便不比許國軍隊強太多,弱也不會弱上多少。


    追根溯底,強國即便是二線部隊,士兵心裏的底氣天然上會比小國更足。


    隻要不是統兵的將領過於廢材,強國的軍隊對上弱國的軍隊,必然會在心理上更占優勢。


    說白了就是國家強大帶來的自信buff,跟士兵本身的戰鬥力無關。


    比較關鍵的是,公族的那些貴族真的不行。


    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有沒有一名好的將軍來統率軍隊,真的太重要了!


    呂武一路殺上去,開始之初許國兵還有勇氣抵抗,看到同伴一個個死法那麽血淋淋,許國兵的膽氣盡喪了。


    導致呂武殺到哪,許國兵一看到呂武轉身就跑,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這樣一來,士兵膽氣盡喪根本不服從軍令,許國將領想再努力一把都辦不到。


    呂武在後麵已經沒有再親自發起衝鋒。


    他幹的是觀察戰場局勢,指揮公族的士兵該攻擊哪個地方。


    事實上,將領的個人武勇有利於提升本方的軍心士氣,可是隻依靠個人武勇的將領則是絕對沒有多少前途的,至多就是當把尖刀,指揮不了士兵數量太多的軍隊。


    將軍該幹的事情是指揮軍隊,真不是衝鋒陷陣。


    公族的士兵在士氣上已經恢複,甚至進入到對勝利深信不疑的程度。


    他們現在考慮的是該怎麽去殺死更多的敵人,好在接下來的功勞評定中得到更多的賞賜。


    渾身上下全是鮮血的呂武,血沒有一滴是他的。


    戰甲上有著不少的碎肉和內髒,甚至還有一條斷臂被卡在護肩上。


    兩百老呂家的士兵,粗略一看並沒有折損多少,他們成為三道圓圈,守護著呂武所在的建築物。


    這是一棟章台。


    所謂的章台,其實就是將某個區域加高,上麵建立“塔”一般模樣的建築物。


    諸夏有“塔”這個字,還是需要等佛教大肆興起之後,要不類似的建築物都是叫“台”。


    而“台”在諸夏泛指的就是一些高度較高的建築物。


    呂武就站在章台的頂層,眺望著即將進入尾聲的戰鬥。


    “主?”淩悶聲悶氣地問:“不取此處收獲?”


    國君要讓公族攻取宮城,明顯就是盯著收獲來的。


    一國宮城能得到什麽收獲呢?


    人方麵,除了守軍之外,就是宮女、宦官,嬪妃之類。


    在物品方麵,會有大量的銅器,再來就是名貴的木頭製品。


    要是調來的部隊多一些,呂武怎麽可能放棄收獲,隻是兩百老呂家的士兵加入戰鬥,公族卻有四五千人。


    要看國君到底還要不要臉,又或者公族的貴族會不會做人,不用呂武派出士兵參與在許國的宮城劫掠。


    這裏畢竟是一國的宮城,一些事情還是需要顧慮一下,公族幹什麽會有影響,隻是不會太多,換作老呂家來幹就不一樣了。


    畢竟,臣真的是臣,還是要尊重君權的。


    觀戰的那些看客,他們對晉國獲取勝利已經沒有任何疑問。


    “陰武果真悍勇!”魯君黑肱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說道:“同一軍旅,陰武統率則為強軍。”


    季孫行父偷摸著看了一眼晉君姬壽曼,壓低聲音說道:“君上,慎言呐!”


    大家都有眼睛,看了兩次晉國公族拙劣的表演,等呂武上場卻是另外一種結果。


    看破不說破,好不啦?


    曹君姬負芻正在問晉君姬壽曼,要對呂武怎麽進行賞賜。


    他話講得太直接,提到兩次進攻受挫,還是等呂武出現才獲得勝利,不好好獎賞呂武的話,很說不過去。


    其餘的國君冷眼旁聽。


    他們不喜歡曹君姬負芻,未必喜歡晉君姬壽曼,不想參與那種明顯是白癡人物才會現在講的話題。


    晉君姬壽曼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問士燮道:“寡人該如何獎賞陰武?”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士燮沉吟了一番,答道:“身為臣工為君上效勞乃是本份。君上賞賜陰武亦是為君者應做之事。”


    這話一點毛病都沒有。


    臣工為國君效勞,沒有得到應得的賞賜,下一次誰幹活還出死力氣?


    欒書說道:“陰氏僅出兵兩百。”


    國君一聽不斷點頭。


    士燮看了一眼欒書,眉頭輕微地皺了起來,問道:“元帥何意?”


    “賞賜,自是應當賞賜。”欒書笑吟吟地說:“主攻為公族,陰氏出兵寡也,得些許賞賜便是。”


    “寡人聽聞陰武時時購買女隸?如此,宮娥盡賞賜陰武,可否?”國君覺得自己窮啊,銅器啥的肯定留下,宦官之類呂武也用不了。


    至於說士兵類的俘虜?


    國君想了想,之前呂武攻城已經有收獲,本來是想截取七成,看在呂武這次幫了大忙,照舊例收四成好了。


    欒書眯著眼與深皺眉頭的士燮對視。


    他覺得士燮這人挺好的,要不也不會讓士燮來當任自己的副手。


    這一次,他講那些話,懂的自然懂,不懂他也不想解釋太多。


    國君是個啥人?


    做事一點都不講究,將要好處都做得那麽明顯。


    去跟國君搶收獲,不怕被惦記上,時不時找麻煩?


    有些時候,吃虧那是一定要吃的,遠比得罪一個什麽正治藝術都不顧忌的國君要好。


    士燮安靜了一小會,說道:“君上可問陰武。”


    “君上乃是君上,有何賞賜何必過問臣工。”欒書見士燮還要說什麽,拉著士燮聊起了別的話題。


    “元帥,陰武乃是我之麾下。”士燮是老好人沒錯,也不是完全吃幹飯,不滿地說道:“我若無法看顧麾下,今後如何服眾。”


    欒書笑嗬嗬地說:“陰武必會感激於你。”


    士燮聽得一愣,想明白欒書的話是什麽意思,低低地歎了一聲。


    “元帥為何看顧陰武?”士燮感到了不解。


    欒書卻是說道:“我為元帥,亦是執政,豈會使國之悍將受辱?”


    這一點士燮不信。


    他們這些“卿”相處的機會太多,除非是一演就是一輩子,要不誰還沒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誰不知道誰呢。


    孫林父一聲不吭地觀察著,心想道:“欒伯與陰武子有何關聯,為何看顧陰武子?”


    盡管不是太明顯,聰明又肯動腦子的人,都該看出欒書看似在拆士燮的台,卻實際上是在保護呂武。


    這個是建立在晉君姬壽曼的確不靠譜的前提上。


    而欒書為什麽會幫呂武一把?


    裏麵的關係非常複雜。


    的的確確是有欒書不希望一員猛將毀了的因素,基礎卻是呂武並沒有站在郤氏那邊。


    欒書是個什麽人?他哪能看不出呂武是迫不得己才去郤至麾下效力。


    要不然,明明都已經在一支軍團服役,哪怕是國君發出調動令,有軍團的軍將和軍佐同時拒絕,還是調動不了的。


    而軍將和軍佐拒絕,是建立在不想放人為前提。


    欒書從中看出呂武並沒有投效郤氏,否則郤犨和郤至絕對不會同意,呂武這一次也不會調動到中軍。


    他相信呂武不會是一個蠢貨,要不也沒可能隻用六年的時間將家族經營到現在的規模。


    呂武不蠢的話,非但不會怪欒書,甚至必須心生謝意。


    許國宮城的戰鬥以許君薑寧親自出現為結束。


    沒有公族的貴族會傻乎乎地去幹掉一個一國之君,他們喜悅地將許君薑寧帶到了國君姬壽曼那邊。


    呂武見戰事結束,得知公族的貴族帶許君薑寧去了哪裏,後一腳也到了。


    不搶功勞,不代表會完全放棄,是吧?


    發現公族的貴族不會做人,呂武心裏很不爽快,到了現場冷著一張臉,看那些公族的貴族花樣表演。


    公族的貴族在不斷誇耀自己的厲害,什麽指揮有方,作戰武勇。


    順帶的,他們還不斷提到國君姬壽曼派他們出戰是一件知人善用的事情。


    “陰武觀此些人等如何?”欒書是特意走向呂武,壓低聲音問了那麽一句。


    呂武事先已經察覺到欒書的靠近,躲當然不能躲,話也要迴答,道:“觀之,跳梁小醜尤甚。”


    簡直太沒逼數,又特麽太不要臉啦!


    跳梁小醜出自《莊子.逍遙遊》,欒書肯定不知道這個成語,一聽卻能品味得出來,不由露出了莞爾的表情。


    “宗室之悲,國之喜事。”欒書發現呂武看向自己,與之眼睛現成對視,繼續往下說道:“陰武以為如何?”


    呂武恭敬行禮,答道:“元帥所言甚是。”


    都是貴族哦。


    國君一家子盡是廢材,還是一幫沒逼數的玩意,肯定對貴族階層有利的咯。


    “君上喚你。”欒書先提醒,又說道:“得之宮娥,挑些許送於老夫處。”


    呂武一愣,答道:“自該如此。”


    他聽出來了,欒書在劇透,也是表明國君的賞賜是出自誰的建議。


    果然,國君言語勉勵了呂武一番,沒講立下什麽功勞,當場就宣布要將許國宮城的宮娥賞賜給呂武,還出言講了不少跟顏色的有關的話題。


    總而言之,國君交代呂武要顧好自己的腰子,不要操之過度了。


    這破路,也能開車?


    呂武聽得滿心無語,不過問國君會怎麽處置許君薑寧,更是看都不看那些公族一眼,隻在乎能獲得多少宮娥。


    “宮娥啊?質量肯定很好的呀!”呂武滿心的期待,琢磨著怎麽進行處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大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譽與忠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譽與忠誠並收藏春秋大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