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簡直受夠了這個想要幹什麽,都需要從製作工具步驟開始的時代。


    他在製造陶器時,需要先做的是合適的落沙筐,想要製作落沙筐又需要重新做刀具。


    在製造陶輪時,搭框架的過程中又做了不少的其它工具。


    所以了,發明真的是來自生活。


    呂武不知道的是,他的祖母對奴仆下了嚴厲的封口令,嚴令一切不許外傳。


    而老祖母的封口令很現實。


    呂武死而複生之後,一些言行舉止與以前不同,更能製造各種東西。


    老祖母很不願意往孫兒被占了身體的方向想,隻能祈禱是知識天授。


    現在,想要煉油,不一定是大豆油,也能是其餘油,但都需要工具。


    幸虧呂武在穿越前喜歡看一些考古節目,不然哪怕懂得製造電力機器,沒有整個科學體係支撐,也就是各種東西沒被發明創造出來,他自己也搞不出來一整個體係。


    想要煉大豆油,需要先將大豆炒到七八分熟,再使用壓榨的方式來出油。


    這個跟呂武的一些計劃形成了重合。


    比如打一些鐵鍋。


    “哦,家中沒有鐵匠?”呂武不小心說了一個春秋沒有的詞,問道:“那家裏的金屬工具是買的咯?”


    家老幾乎沒有聽懂。


    呂武也就一個字,幾個詞,慢慢掰著才讓家老明白自己是什麽意思。


    大貴族肯定有自己的冶金工匠,隻是一般製造一些自用的東西,包括武器和防具。


    占晉國市麵金屬用具販售份額最大的卻是魏氏。


    封領的村莊沒有冶金作坊,附近的村莊一樣沒有。


    呂武想要打造鐵鍋,需要到一個叫“呂”的大城。


    而呂城屬於魏氏,是他們的眾多城池之一。


    家老得知呂武要去呂城,很羞愧地說:“主,車已損壞。”


    貴族嘛,出門肯定要乘車。


    而車是戰車,不是後世很常見的馬車。


    那是一輛用木料為主框架,縫著皮革的戰車,稱為革車。


    戰車是呂武那位“前身”父親立下大功得到的賞賜。


    也就是說,不是個貴族就有戰車。


    它幾年沒有被使用,家道中落也缺乏保養,壞掉了。


    呂武去看了戰車,第一眼看到的是缺了一邊軲轆。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而現在的車都沒有車軸,輪子是直接裝在車架上麵。


    沒有車軸十分危險不說,等於轉彎需要很大的弧度。


    別看隻是一個輪子,以呂家當前的實力壓根就製造不出來,缺乏專業人才是其一,再來是沒有必要的工具。


    為了出一趟門,呂武還要製造一個軲轆,從而又“發明”需要的工具?


    簡直瘋了!


    呂武不是真正的貴族,家庭實力也擺不出貴族架子,悶聲道:“步行!”


    家老臉上的羞愧更加明顯。


    出門需要呂武親自去稟告老祖母,還得到允許。


    老祖母深深地看了一眼呂武,問清楚要幹什麽,說:“可。”


    以為這樣就能出門了?


    當前時代的大多數區域都是無人區,野外各種猛獸,導致村莊都要費很大的工夫圍起一道籬笆牆,防止野獸進入村莊。


    除非是對自己的武力有信心,也就是在野外碰上了野獸能應付或是逃跑,不然孤身一人出門,很大概率就迴不去了。


    不止是各種野獸,需要小心的還有毒蟲、蛇等毒物和野人。


    這個野人指的是不住在村莊、城市裏的那些人,他們頭上沒領主、不交稅、不遵從領主法或國法。


    貴族可以任意地殺死或俘虜野人。


    野人的膽子足夠也能幹搶劫、殺人等等的事情,並且很喜歡對落單的人下手。


    因為種種因素,呂武隻是要出門而已,八名武士被召集了過來,村落裏也喊來了三十名年輕力壯的屬民,組成了一支包括他和家老在內,一共四十人的隊伍。


    呂武不會騎馬,再來兩匹本來被用作拉戰車的馬,瘦得不成樣子,也沒法騎。


    八名武士果然隻有三人有金屬武器,但他們並沒有防具;剩下的五個則是手持棍棒。


    屬民幹脆就是兩手空空。


    呂武看到家老親自背著一個沉沉的獸皮袋,聽到裏麵金屬磕碰的“嘩啦”聲響,示意家老將獸皮袋交給自己。


    既然是進城,哪怕呂武隻是想去打幾口鍋,肯定是要花錢;家老不是太笨的話,也該趁著這個機會,將需要買的東西給買了。


    而隻看見一輛空蕩蕩的牛車,純粹是呂家沒什麽好賣。


    屬民想賣東西,也不敢在擔負保護領主時,攜帶過去賣。


    呂武將手伸進獸皮袋,掏出了兩枚製錢。


    春秋的貨幣並沒有形成統一款式,晉國的貨幣是一種鏟的形狀。


    它是一種空首布形似農具鏟,體大而厚,首部較長,幾乎為布身的二分之一;首有方形銎,可以納柄;皆聳肩,尖足,襠部有圓形和方形兩種,襠又可分為大弧襠和淺襠兩種;布身多有三條凸出的垂直紋,為農具鏟麵與鏟首加固而製作的加強筋之遺痕。


    呂武在鏟幣上看到了字,能辨認出字體是大篆,隻是看不懂代表什麽意思。


    一路之上,哪怕是沿著道路行走,依然能夠道路兩旁不遠看到時不時出現的各種動物。


    大多數是無害性質的兔子、雉、獾、鹿、……等等。


    偶爾能看到老虎。


    成群結隊的狼群最為危險,但他們沒碰到。


    老虎、豹子,乃至於熊,看到都不稀奇。


    呂武在經過一個路段時,甚至看到了象群!


    這一點並不奇怪,春秋時期的中原真的有大象,還都是野生象。


    從清晨開始出發,直至日頭有些偏西,中途驅散了突然冒出來的一頭老虎,他們來到了呂城。


    這是一座有著夯土城牆的城市。


    從遠處看去,城牆並不顯得筆直,大體上是一種不規則形狀的四方形,並且看著並不大。


    城牆高度約四米,看不出有多大的寬度,沒有建造城樓,但一定有城門。


    家老繳納了入城的費用。


    呂武看到交了兩枚鏟幣,心想:“要有入城費,兩枚的鏟幣的購買力怎麽樣,便宜還是貴?”


    他不知道的是,老家隻是繳納自己和他、武士該出的入城費,屬民並沒有算在其內。


    而會這樣,純粹是屬民按照這個時代的價值觀,不被算是人,至少不是自由的人。


    所以,這是一個連繳稅都需要資格的時代。


    屬民不販售物品可以免稅進去,卻是走身份低下專屬的門洞;他們要是買東西再出來,可就要交稅了。


    進城出城的人並不多。


    有十幾名士兵散漫地值崗。


    一名收稅小吏負責收稅記稅。


    城門口看不到攤位。


    人站在城門口向內看能看到一條寬大的泥土路,也能看到那些隻有一層的茅屋。


    入了城門才知道城牆邊上的百米範圍內不存在任何房屋,即便有建築物也是軍用價值。


    “看不到幾個人……”呂武納悶地想:“就這,叫大城?”


    他不知道的是,春秋時期並不是居住在一個城池,等於永遠地在城池住下去。


    這個年代,建城的初衷是因為軍事價值,後麵逐漸轉為非軍事用途。


    城屬於大貴族所有,居住在城池裏麵的除了屬民,就是一些暫居人口。


    而暫居的人口不允許擁有城內的一寸土地,想住下來就得去租。


    一個城池居住久了,可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會進行舉城遷徙。


    主要原因其實是現在沒地下排水係統,缺乏充足的勞動力也不允許有專業的城市清潔工。


    平時當然有進行清潔,隻是生活久了造成各種髒亂,形成一種汙染,也就需要搬出去,什麽時候再迴來則另外提。更可能,幹脆就廢置了。


    店鋪管理者聽了來意,一臉困惑地問:“惡金製鍋?鍋為何物?”


    春秋當然有鍋,但不叫“鍋”這個名字。他們叫“鑊”。


    因為鐵會生鏽的關係,它被現在的人稱唿為惡金。


    呂武剛才已經介紹了自己,先講是誰的兒子,才說出自己的氏和名,最後講自己來自哪裏。


    這個流程很貴族。


    目前絕大多數人沒有姓氏,隻有名。


    呂武撿來一根長形物體,走到外麵,示意那人走過來,開始在地上一邊畫圖,一邊解釋。


    其實要是有紙的話,畫在紙上會更清晰,但現在沒紙。


    羊皮倒是能記錄,關鍵貴到不劃算。


    呂武除了講關於怎麽打造鐵鍋之外,還提到了另外一些東西,隻是都很克製。


    店鋪管理者越聽越激動,幹脆就拜服下去,說道:“武子,皂石定然稟告主人。”


    皂不是氏或姓,意思就是他奉命管理這裏。


    石則是他的名字。


    呂武一聽就笑了,他已經知道這個年代什麽都匱乏,並且幹什麽都要看身份。


    他想小打小鬧當然可以隨意,想要真正幹出點樣子的話,小貴族自己當發明家很危險。


    最恰當的做法,是找根大腿來抱。


    呂家依附於魏氏,卻沒有足夠的資格直接找有魏氏血脈的人,需要迂迴那麽一下下。


    呂武怎麽都有個貴族的身份,不虞成為一個工具人,隻是分多分少而已。


    他先要抱住魏氏這條大腿,再來看看魏氏的胃口會有多大。


    取決於魏氏的選擇,他再決定將“搬運工”發揮到什麽程度。


    他們來呂城當然是打鐵鍋,另外呂武還想證明自己的價值(才能),沒想到一來就碰上聰明人。


    現在,看的就是魏氏有沒有從中看到呂武的價值(才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大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榮譽與忠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榮譽與忠誠並收藏春秋大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