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紅樓釵黛]鹹豬手,蟹黃酒 作者:司晨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了薛姨媽一力堅持,又有王子騰夫人從旁說項,姚靜難免覺得勢單力孤,最後未能成功替寶釵要來鋪子。
王子騰夫人也跟賈母一般心思,心中不屑姚靜為人,卻也不敢過於得罪了這種皇太妃娘娘麵前的紅人,反正是用薛家的東西做情,她可沒什麽舍不得的,當下連本帶利,姚靜輕鬆將一萬兩千兩銀子收入囊中,另有兩個足有幾百畝良田的田莊,以此時京城的地價來算,少說又是幾千兩銀子。
王子騰夫人和賈母、王夫人等人,看著寶釵做生意竟賺了這許多銀子,心中早眼紅得不行。後宅貴婦,無事之事時常暗中較勁,再加上她們心中也鄙視薛姨媽此事做得不地道,故而也無意讓薛姨媽分得太多。
到了最後,薛姨媽不免肉痛得要死,看著剩下的幾千兩銀子並兩家鋪子,頗為惋惜。其實她暗中疑心姚靜空手套白狼,但她自己又何嚐不是空手套白狼呢?她將綢緞莊隨意交給寶釵的時候,那鋪子才多大規模?如今竟成為京城數一數二的綢緞莊,自是寶釵從中勵精圖治、苦心經營的成果,如今反被她輕鬆摘得。
然後,就到了三擊掌的時候。
“大姐姐,你果真要為了一個男人,離開薛家嗎?”薛蝌道,聲音裏猶顯稚嫩。
薛家家中並無德高望重的長輩在京,薛姨媽反倒是最大的管事人,雖寶釵隻是一個女兒家,但這等大事,除了賈母、王子騰夫人等前來做見證外,到底還要薛家本姓人出麵的。薛蝌作為薛家在京除了薛蟠外的唯一男丁,不得已充當了這個角色。
此時寶釵的私產已經分清楚了,除卻林黛玉和姚靜入夥的部分,其餘皆落入薛姨媽之手,寶釵真正算得是淨身出戶。
薛蝌雖然影影綽綽知道此事不怪寶釵,是薛姨媽不顧親情喪心病狂想賣女兒在先,可是做人家女兒的,除了忍氣受著,若生出別樣心思來,到底算是不孝,更不用說似寶釵這般,居然敢標新立異到自擇夫婿了。故而連同薛蝌在內,對寶釵都是既同情又痛恨鄙視,因為她到底有違綱常,犯下了不敬宗族的大錯。但這些人鄙視寶釵的時候,卻從未想過,若他們易地而處,被逼到這份上,除了引頸就戮,接受薛姨媽昏聵的安排外,還有別的什麽路可走。
寶釵沒有說話。她含著眼淚走到薛姨媽跟前,恭恭敬敬地向著薛姨媽磕了幾個頭,算是謝薛姨媽這麽多年來的所謂養育之恩。隻是她拜著拜著,眼淚已經順著臉頰淌下,滾落塵埃,她自己卻全然沒有知覺。
鶯兒在旁邊服侍著,見狀忙上前攙扶,又趕著拿帕子為寶釵拭淚。
薛姨媽仿佛生怕寶釵反悔一般,急急走到她麵前,就了她的掌心,輕輕拍了三下,算是成了“三擊掌”之誓。古人擊掌為誓,是鄭重其事,發誓永不背諾的意思,正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接連三擊掌,更是鄭重其事中的鄭重其事。薛姨媽自小長在王家,王家家風女孩家都不必識字,故而未必知道擊掌為誓的淵源,但是她平日裏最喜看戲打發時間,此時效仿了來,不免洋洋得意。
一擊掌,從此再非薛家人。二擊掌,母女恩情今日斷。三擊掌,生死從此不相幹。
賈母和王子騰夫人、王夫人、王熙鳳等人也是久居深宅,對這出折子戲頗為熟悉的,此時見薛家母女如戲中一般決絕,難免都目不轉睛地看著,心中幾多感慨。
然而不管怎麽說,有薛蝌於堂前再三質詢,有賈母、王子騰夫人這些有誥命的貴婦在旁做見證,寶釵從此之後,就算和薛家脫離關係了。從此薛家富貴貧賤,與寶釵無關;寶釵生老病死,與薛家無關。
薛家家風,是女子根本不必上宗譜的,故而此事之後,隻消寫信迴金陵,向宗族中人略加知會即可,倒也簡單。
“別說我不念舊情。從前跟著你那些人,我一個也不要,仍舊由著他們服侍你。這是他們的契書,你收好了。端看那姓馮的有多少家業,能容忍你空著身子嫁進去,又帶了這一起子人,坐吃山空。”薛姨媽總算了結一樁心事,心中得意,麵上卻不好十分顯露出來,她事先早就命文杏準備好一堆契紙,此時忙拿了出來,手一揮,一堆契紙就砸到寶釵臉上。
其實薛姨媽早就想這般幹了。她的兒子薛蟠是個豪奢揮霍的性子,這幾年薛家家業蕭條了不少,她巴不得多賣幾個人,少做幾鍋飯呢,隻是礙著薛家一直以來隻有買人、沒有賣人的規矩,不好意思開口而已。況且鶯兒一家、陳義一家、再加上一個寶釵的奶娘張嬤嬤,平日裏都是惟寶釵馬首是瞻的,這些時日他們擁著寶釵,竟是一唿百應,前唿後擁的,但凡薛家有事,下人們都越過薛姨媽這個當家主母,直報寶釵定奪,薛姨媽心中早就嫉恨已久了。今時今日隻不過是想法子將他們逐出薛家而已,卻不是真的好心。須知豪奴都是要依附主人家的,如今薛家將這些人驅逐出去,他們失了靠山,隻怕在外頭寸步難行。
姚靜俯身去撿那一堆契紙,看到寶釵平日裏喜歡使喚的人都在其中,心中不由得歡喜起來。她跟薛姨媽打的算盤卻不同。在她看來,這些人能耐著呢,正是她手頭匱乏的人才。姚靜當下袖子一揮,大聲說道:“不勞薛太太掛心。寶釵若是養不活這些人,自有我來養活。”薛姨媽正在得意間,不防姚靜絲毫不給她麵子,從旁這般刺她,當下被噎得臉色發白。
賈母心中卻另有盤算。她老人家活了這麽多年頭,卻不是白活的,深諳有風不能盡駛帆的道理,雖是不看好寶釵將來前途,卻也慮著萬一她借了姚靜鹹魚翻身,重迴貴女之列。姚靜根基淺薄,進退之間沒個儀態,寶釵卻不然,絕非池中之物。賈母見薛姨媽把事情做得難看,就有意留幾分情麵,以防來日不好相見。她側頭想了一迴,就向王熙鳳說道:“不管怎麽說,寶丫頭到底在賈家住了一場。人各有誌,她既是一意要走,我也不便勉強。不過總也不好讓她過於寒酸了。我打算拿出五十兩銀子出來,給寶丫頭湊個份子當嫁妝,你待如何?”
王熙鳳心中一驚,麵上卻笑得歡喜:“正是呢。老祖宗最是善心的。這般再好不過了。”
姚靜心中很看不起賈府裏湊份子的小家子氣,當下便道:“湊什麽份子?沒得讓外頭的人笑話。難道我還替她備不得一份嫁妝不成?”
王子騰夫人笑著說道:“這個主意好。姚先生,我也知道你得了這一場財,千兒八百的銀子不放在你心上。隻是湊份子正是大家的一片心意,你又何必忙著推辭呢。”
王熙鳳也道:“正是這個道理。縱使寶姑娘心氣高,看不上這五十兩銀子,也可以在離開時拿了這銀子擺幾場酒,熱熱鬧鬧地同姐妹們告別一場啊。”原來自賈母知道寶釵自擇馮淵為夫婿後,雖未明言,但賈府上下自有默契,都知道從此便不能再和寶釵來往,以免自降身份。黛玉為了再見寶釵一麵,大著膽子和探春合謀,央求王熙鳳出頭。否則王熙鳳那般精明,從來都不肯忤逆賈母心意的,如何會在這個當口說出這種話?拿了銀子擺酒尚在其次,為的不過是探賈母的口風,希望她默許探春、黛玉等人同寶釵再見一麵,依依話別。
姚靜聽了這話,卻也是心中一動。她同孫穆替寶釵策劃嫁給馮淵的事情時,就一直想著該知會黛玉一聲,隻是先前沒想到薛姨媽會是這般態度,等到想遣人通知黛玉時,卻已經沒那麽容易了。此時王熙鳳既然提起,姚靜心思微動,盤算著用這個當口,讓寶釵再見黛玉一麵,有什麽原本難以出口的衷情,此時也該說出來了,否則將來天各一方,豈不是人生憾事?
王熙鳳見姚靜不再反對,高聲笑著說道:“老祖宗的這個法子真真又新巧又好玩。即使如此,我還得命人拿個筆來,將各位的數字記下才好。”
王熙鳳說這話就是在催著其餘諸人表態了。王子騰夫人想了一想,說道:“既是如此,我隨著老太太,也是五十兩。”心中卻難免肉痛,心道五十兩銀子足足是她幾個月的月錢,想不到賈母一個心血來潮,就這般沒了,暗中把薛姨媽翻來覆去罵了無數迴,嗔怪著若不是她眼皮子淺,也不至弄出這許多事來。
王子騰夫人這般說,王夫人想了一想,斟酌道:“媳婦兒不敢跟老太太比肩,就出二十兩吧。另外我再尋些珠寶首飾給寶丫頭添箱,雖則她離了薛家,從此大家不再是親戚,到底也在賈家住過一段時間,不能太過寒酸了。”言語間已是同寶釵劃清了界限,免得賈家姑娘的聲譽受損。
王熙鳳一向愛財,心中也不願為了做這個人情,白白拿出太多銀子,想了一想,笑著說道:“如此已是一百二十兩了。也堪堪做得一份嫁妝了。想來老太太的意思,不過讓我應個景,湊個整。我就拿出六兩銀子吧,剩下四兩銀子,卻是林姑娘和三姑娘的。想來她們跟寶丫頭姐妹一場,必是願意出的。”
薛姨媽聽眾人如是說,早就黑著一張臉,若非這是在薛家,她是主母,簡直就想拂袖而去了。
賈母聽了王熙鳳的話,目光閃動,皺眉道:“這是林丫頭的意思?”見王熙鳳微微衝她點了點頭,賈母便又道:“既是如此,索性問問看,賈家的姑娘和下人們,還有誰願意送寶姑娘一場的,一並湊了數吧。”
王子騰夫人也跟賈母一般心思,心中不屑姚靜為人,卻也不敢過於得罪了這種皇太妃娘娘麵前的紅人,反正是用薛家的東西做情,她可沒什麽舍不得的,當下連本帶利,姚靜輕鬆將一萬兩千兩銀子收入囊中,另有兩個足有幾百畝良田的田莊,以此時京城的地價來算,少說又是幾千兩銀子。
王子騰夫人和賈母、王夫人等人,看著寶釵做生意竟賺了這許多銀子,心中早眼紅得不行。後宅貴婦,無事之事時常暗中較勁,再加上她們心中也鄙視薛姨媽此事做得不地道,故而也無意讓薛姨媽分得太多。
到了最後,薛姨媽不免肉痛得要死,看著剩下的幾千兩銀子並兩家鋪子,頗為惋惜。其實她暗中疑心姚靜空手套白狼,但她自己又何嚐不是空手套白狼呢?她將綢緞莊隨意交給寶釵的時候,那鋪子才多大規模?如今竟成為京城數一數二的綢緞莊,自是寶釵從中勵精圖治、苦心經營的成果,如今反被她輕鬆摘得。
然後,就到了三擊掌的時候。
“大姐姐,你果真要為了一個男人,離開薛家嗎?”薛蝌道,聲音裏猶顯稚嫩。
薛家家中並無德高望重的長輩在京,薛姨媽反倒是最大的管事人,雖寶釵隻是一個女兒家,但這等大事,除了賈母、王子騰夫人等前來做見證外,到底還要薛家本姓人出麵的。薛蝌作為薛家在京除了薛蟠外的唯一男丁,不得已充當了這個角色。
此時寶釵的私產已經分清楚了,除卻林黛玉和姚靜入夥的部分,其餘皆落入薛姨媽之手,寶釵真正算得是淨身出戶。
薛蝌雖然影影綽綽知道此事不怪寶釵,是薛姨媽不顧親情喪心病狂想賣女兒在先,可是做人家女兒的,除了忍氣受著,若生出別樣心思來,到底算是不孝,更不用說似寶釵這般,居然敢標新立異到自擇夫婿了。故而連同薛蝌在內,對寶釵都是既同情又痛恨鄙視,因為她到底有違綱常,犯下了不敬宗族的大錯。但這些人鄙視寶釵的時候,卻從未想過,若他們易地而處,被逼到這份上,除了引頸就戮,接受薛姨媽昏聵的安排外,還有別的什麽路可走。
寶釵沒有說話。她含著眼淚走到薛姨媽跟前,恭恭敬敬地向著薛姨媽磕了幾個頭,算是謝薛姨媽這麽多年來的所謂養育之恩。隻是她拜著拜著,眼淚已經順著臉頰淌下,滾落塵埃,她自己卻全然沒有知覺。
鶯兒在旁邊服侍著,見狀忙上前攙扶,又趕著拿帕子為寶釵拭淚。
薛姨媽仿佛生怕寶釵反悔一般,急急走到她麵前,就了她的掌心,輕輕拍了三下,算是成了“三擊掌”之誓。古人擊掌為誓,是鄭重其事,發誓永不背諾的意思,正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接連三擊掌,更是鄭重其事中的鄭重其事。薛姨媽自小長在王家,王家家風女孩家都不必識字,故而未必知道擊掌為誓的淵源,但是她平日裏最喜看戲打發時間,此時效仿了來,不免洋洋得意。
一擊掌,從此再非薛家人。二擊掌,母女恩情今日斷。三擊掌,生死從此不相幹。
賈母和王子騰夫人、王夫人、王熙鳳等人也是久居深宅,對這出折子戲頗為熟悉的,此時見薛家母女如戲中一般決絕,難免都目不轉睛地看著,心中幾多感慨。
然而不管怎麽說,有薛蝌於堂前再三質詢,有賈母、王子騰夫人這些有誥命的貴婦在旁做見證,寶釵從此之後,就算和薛家脫離關係了。從此薛家富貴貧賤,與寶釵無關;寶釵生老病死,與薛家無關。
薛家家風,是女子根本不必上宗譜的,故而此事之後,隻消寫信迴金陵,向宗族中人略加知會即可,倒也簡單。
“別說我不念舊情。從前跟著你那些人,我一個也不要,仍舊由著他們服侍你。這是他們的契書,你收好了。端看那姓馮的有多少家業,能容忍你空著身子嫁進去,又帶了這一起子人,坐吃山空。”薛姨媽總算了結一樁心事,心中得意,麵上卻不好十分顯露出來,她事先早就命文杏準備好一堆契紙,此時忙拿了出來,手一揮,一堆契紙就砸到寶釵臉上。
其實薛姨媽早就想這般幹了。她的兒子薛蟠是個豪奢揮霍的性子,這幾年薛家家業蕭條了不少,她巴不得多賣幾個人,少做幾鍋飯呢,隻是礙著薛家一直以來隻有買人、沒有賣人的規矩,不好意思開口而已。況且鶯兒一家、陳義一家、再加上一個寶釵的奶娘張嬤嬤,平日裏都是惟寶釵馬首是瞻的,這些時日他們擁著寶釵,竟是一唿百應,前唿後擁的,但凡薛家有事,下人們都越過薛姨媽這個當家主母,直報寶釵定奪,薛姨媽心中早就嫉恨已久了。今時今日隻不過是想法子將他們逐出薛家而已,卻不是真的好心。須知豪奴都是要依附主人家的,如今薛家將這些人驅逐出去,他們失了靠山,隻怕在外頭寸步難行。
姚靜俯身去撿那一堆契紙,看到寶釵平日裏喜歡使喚的人都在其中,心中不由得歡喜起來。她跟薛姨媽打的算盤卻不同。在她看來,這些人能耐著呢,正是她手頭匱乏的人才。姚靜當下袖子一揮,大聲說道:“不勞薛太太掛心。寶釵若是養不活這些人,自有我來養活。”薛姨媽正在得意間,不防姚靜絲毫不給她麵子,從旁這般刺她,當下被噎得臉色發白。
賈母心中卻另有盤算。她老人家活了這麽多年頭,卻不是白活的,深諳有風不能盡駛帆的道理,雖是不看好寶釵將來前途,卻也慮著萬一她借了姚靜鹹魚翻身,重迴貴女之列。姚靜根基淺薄,進退之間沒個儀態,寶釵卻不然,絕非池中之物。賈母見薛姨媽把事情做得難看,就有意留幾分情麵,以防來日不好相見。她側頭想了一迴,就向王熙鳳說道:“不管怎麽說,寶丫頭到底在賈家住了一場。人各有誌,她既是一意要走,我也不便勉強。不過總也不好讓她過於寒酸了。我打算拿出五十兩銀子出來,給寶丫頭湊個份子當嫁妝,你待如何?”
王熙鳳心中一驚,麵上卻笑得歡喜:“正是呢。老祖宗最是善心的。這般再好不過了。”
姚靜心中很看不起賈府裏湊份子的小家子氣,當下便道:“湊什麽份子?沒得讓外頭的人笑話。難道我還替她備不得一份嫁妝不成?”
王子騰夫人笑著說道:“這個主意好。姚先生,我也知道你得了這一場財,千兒八百的銀子不放在你心上。隻是湊份子正是大家的一片心意,你又何必忙著推辭呢。”
王熙鳳也道:“正是這個道理。縱使寶姑娘心氣高,看不上這五十兩銀子,也可以在離開時拿了這銀子擺幾場酒,熱熱鬧鬧地同姐妹們告別一場啊。”原來自賈母知道寶釵自擇馮淵為夫婿後,雖未明言,但賈府上下自有默契,都知道從此便不能再和寶釵來往,以免自降身份。黛玉為了再見寶釵一麵,大著膽子和探春合謀,央求王熙鳳出頭。否則王熙鳳那般精明,從來都不肯忤逆賈母心意的,如何會在這個當口說出這種話?拿了銀子擺酒尚在其次,為的不過是探賈母的口風,希望她默許探春、黛玉等人同寶釵再見一麵,依依話別。
姚靜聽了這話,卻也是心中一動。她同孫穆替寶釵策劃嫁給馮淵的事情時,就一直想著該知會黛玉一聲,隻是先前沒想到薛姨媽會是這般態度,等到想遣人通知黛玉時,卻已經沒那麽容易了。此時王熙鳳既然提起,姚靜心思微動,盤算著用這個當口,讓寶釵再見黛玉一麵,有什麽原本難以出口的衷情,此時也該說出來了,否則將來天各一方,豈不是人生憾事?
王熙鳳見姚靜不再反對,高聲笑著說道:“老祖宗的這個法子真真又新巧又好玩。即使如此,我還得命人拿個筆來,將各位的數字記下才好。”
王熙鳳說這話就是在催著其餘諸人表態了。王子騰夫人想了一想,說道:“既是如此,我隨著老太太,也是五十兩。”心中卻難免肉痛,心道五十兩銀子足足是她幾個月的月錢,想不到賈母一個心血來潮,就這般沒了,暗中把薛姨媽翻來覆去罵了無數迴,嗔怪著若不是她眼皮子淺,也不至弄出這許多事來。
王子騰夫人這般說,王夫人想了一想,斟酌道:“媳婦兒不敢跟老太太比肩,就出二十兩吧。另外我再尋些珠寶首飾給寶丫頭添箱,雖則她離了薛家,從此大家不再是親戚,到底也在賈家住過一段時間,不能太過寒酸了。”言語間已是同寶釵劃清了界限,免得賈家姑娘的聲譽受損。
王熙鳳一向愛財,心中也不願為了做這個人情,白白拿出太多銀子,想了一想,笑著說道:“如此已是一百二十兩了。也堪堪做得一份嫁妝了。想來老太太的意思,不過讓我應個景,湊個整。我就拿出六兩銀子吧,剩下四兩銀子,卻是林姑娘和三姑娘的。想來她們跟寶丫頭姐妹一場,必是願意出的。”
薛姨媽聽眾人如是說,早就黑著一張臉,若非這是在薛家,她是主母,簡直就想拂袖而去了。
賈母聽了王熙鳳的話,目光閃動,皺眉道:“這是林丫頭的意思?”見王熙鳳微微衝她點了點頭,賈母便又道:“既是如此,索性問問看,賈家的姑娘和下人們,還有誰願意送寶姑娘一場的,一並湊了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