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紅樓釵黛]鹹豬手,蟹黃酒 作者:司晨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蟠有些貪婪地望著眼前的年輕公子,從上到下仔細打量。比起柳湘蓮來,眼前的人麵目更加柔和,越發顯得唇若塗朱,麵如傅粉。他隨即又把目光落到那人的手上,見那人手中持了一把白玉柄雕蟠螭紋的折扇,那持扇的手微微抬起,又見手指修長白皙,如玉色般溫潤,不由得張大了嘴,徹底呆住了。
那年輕公子早發覺薛蟠進得廳中來,起初尚不大在意,這時見到他竟這般打量自己,簡直無理之至,不由得皺了皺眉頭,用折扇指了指薛蟠,問旁邊掌櫃的道:“這位難道是你們東家?”
掌櫃的正是陳義家的小三子,他是薛家的家生子,自然知道薛蟠平日的秉性,早煞白了臉,一邊狂給旁邊夥計使眼色,叫他快些尋寶釵來解圍,一邊戰戰兢兢向年輕公子說道:“這位就是我們東家的兄長。”
年輕公子笑道:“這就是了。我原聽說這鋪子的東家是位姑娘的。原想著強將手下無弱兵,特地來見識見識,想不到這滿鋪子裏的人竟是沒有一個知道慧紋的來曆的,更有個呆霸王不知待客禮數。可惜!可笑!”
薛蟠雖有幾分垂涎這年輕公子容貌,但見這人衣飾尊貴,不清楚來曆,原也不敢輕易招惹。但這年輕公子說出“呆霸王”三個字,卻如同捅了馬蜂窩。薛蟠如何不知道自己有這綽號?隻是無人敢在他麵前說罷了。如今見有人竟然敢當麵提起,一來必然是事先打聽清楚來找茬的,二來是狠狠削了他的麵子,薛呆霸王如果能忍得住,也就不叫呆霸王了。當下氣直往上衝,也顧不上別的,直接就變了臉,惡狠狠說道:“你算什麽……”
一句話未說完,卻被一個夥計從後頭死死捂住了嘴巴。薛蟠又驚又怒,一邊掙紮一邊口齒不清的說著什麽。小三子卻比他動作快,早得了寶釵的示意,另一個夥計抱住他的腰,就把他直往屏風後頭拖。緊接著,一陣腳步聲響起,卻是寶釵帶著底下一堆人進來了,不容分說,就衝著那年輕公子行國禮,口稱公主殿下。
卻說寶釵所料半點不差,那來到和瑞記挑理的年輕公子,正是女扮男裝微服出遊的長公主殿下。
長公主殿下起初不過一個不受寵的王爺的女兒,小小的一個郡主,況且父親早過世了,宮裏的皇子皇女和宮外的達官顯貴都沒太把她當一迴事。豈料朝廷在北邊打了敗仗,又不好意思直說打敗了,遮遮掩掩的隻說北邊可汗歸順而來,想要和親。宮裏頭這些金枝玉葉們都是有門道的,門檻精得很,都知道北邊苦寒之地兼蠻夷不堪教化,都不願過去。長公主殿下身邊的小侍女卻暗中出主意,於是長公主殿下憑著一腔血氣,慨然應征,朝廷大喜之下,才有了這長公主的封號。
後來和親不足一年,可汗離奇暴斃,各部落勢力暗湧不斷,又是這個小侍女帶著幾個有能耐的下人四處收集軍事情報,護著長公主逃迴來,憑了獻地圖和機密情報的功勞,在京城貴婦們都不看好的情況下鹹魚大翻身。
話說這小侍女名叫桑落,身份來曆姑且不表,卻是最有心計。現在長公主殿下有功勞在身,又投了太上皇、皇太後的緣法,在皇上跟前正炙手可熱之際,桑落便拿這次收集軍事情報做例子,勸說殿下居安思危,理應廣羅人才。長公主對桑落頗為信服,處處給予方便,由著她張羅。前幾日桑落因見了參加宮選的侍讀名冊,從裏頭圈出幾個有看頭的,同長公主殿下一起察訪參詳。
這日桑落正察訪到寶釵,打聽得寶釵是皇商薛家的女兒,精於經營,常替家裏頭拿主意,隻是有個哥哥拖後腿,就慫恿長公主來她家店裏一探究竟。正趕上為了轉銷商行囤積棉布的事情,好巧不巧先撞上了薛蟠,又遇到了寶釵。
長公主見自己行藏被識破,望著黑壓壓跪了一地的人,心中就有幾分不喜,冷眼望著寶釵,見她一味低著頭,誠惶誠恐為薛蟠的事情賠罪,心中更是不耐煩。卻聽得旁邊桑落笑著說道:“你且抬起頭來說話。”
寶釵聞言抬起頭來。長公主愣了一愣。官宦之女,自幼嬌生慣養,精雕細琢,理應長得不差,更何況有人曾在京營節度使王子騰家的家宴上見過,因此長公主也知道寶釵相貌不俗,卻未曾料到竟比料想中還要豐美許多,一時呆住了。她雖然嫁過一迴人,卻也隻是十六七歲的年齡,如今見了寶釵,心中竟絲毫不起爭奇鬥豔之心,隻默默想道:果是世間鍾靈神秀之氣所鍾。一時之間,她倒把先前的那些不快都拋到腦後了。
桑落見長公主不說話,卻在一旁問道:“你怎知是公主殿下?”
寶釵低聲答道:“原先是不知的。後來看到尊駕手中盤金色洋線番絲鶴氅,才猜出一二。”
桑落眼中精光閃動:“難道這件鶴氅是你親手做的,竟眼熟至此?”
寶釵忙答道:“那年殿下大婚,滿城的裁縫繡娘都在趕製嫁妝,我因幫著描了幾張繡紋花樣子,就記住了。”
桑落笑道:“隻怕是你過謙了。聽說薛家長女才貌俱全,猶精於丹青女工,想來繡那慧紋,自是手到拈來之事。”
寶釵忙答道:“尊駕謬讚了。想那慧紋是姑蘇慧娘的獨門絕技,我等尋常人怎能繡的來?”她見桑落明明是婢女裝束,但明顯頗得長公主倚重,故而更加小心翼翼。
待到長公主迴過神來,寶釵和桑落一問一答,已經討論到姑蘇慧娘是否真個早夭的問題了。
寶釵道:“聽聞姑蘇慧娘精於書畫,偶然間繡一兩件針線作耍,並非市賣之物,也多繡的瓔珞屏風。仿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格式配色皆從雅,又有古人題此花之舊句,或詩詞歌賦不一,皆用黑絨繡出草字來,且字跡勾踢、轉折、輕重、連斷皆與筆草無異。因那一幹翰林文魔先生們,說“繡”字不能盡其妙,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議了,將“繡”字隱去,都稱為“慧紋”。此等針跡,豈是尋常人等能仿的像的。雖有世俗射利者仿其針跡,愚人獲利,也不過是徒具其形罷了。隻可惜偏這慧娘命夭,偏今年年頭上沒了,芳年才十八歲,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
那桑落便冷笑道:“是真個命薄早夭還是借故避世,誰又知道呢?連尊親府上都有人過世了的,你不覺得今年莫名其妙沒的人太多了嗎?”
此話鋒芒畢露,寶釵聞言吃了一驚,不敢接話。桑落等了一等,似乎有些失望。長公主卻不覺得場上氣氛怪異,早興致勃勃接過口去,說起蜀繡和蘇繡的異同,倒也頭頭是道。
“如何?”迴公主府的途中,長公主如此問桑落。
桑落冷笑:“是個膽子小不堪大用的。”
長公主卻奇怪道:“先前你不是說才學高就好了。皇太後娘娘前個還說我莽撞呢,身邊是得有些謹小慎微的人。我看你是嚇到她了。”
桑落愈發不喜,麵上卻不動聲色,隻是說道:“殿下是覺得她生得好,老毛病又犯了吧。”
長公主受桑落照拂頗多,此時不好說什麽,桑落卻說道:“她長成這般相貌,又這般熱心宮選,隻怕想走的仍是國公府賈家大小姐的老路吧。殿下若是想往萬歲身邊插人,倒可以用上一用。”
長公主茫然道:“我所圖惟富貴安樂而已,何必往風口浪尖上頭撞?”心中已是有幾分相信桑落的判斷,頗有些悶悶不樂。
薛蟠驚魂未定,同寶釵迴到家裏頭,把這事大略向薛姨媽說了,又埋怨道:“雖是如此,也不該命底下人那般待我。若是被傳出去,我還有什麽臉麵?”
寶釵道:“事急從權。聽聞這位長公主殿下性子頗急,我是怕哥哥無意間得罪了她。那夥計也吃了哥哥幾巴掌,也就夠了。”心中頗為歉然,已是想著事後要好好撫慰。
薛姨媽聽了,也在一旁說寶釵該用更好的法子,又拍著胸口說好險,末了又道:“這可算是因禍得福,竟見到了長公主殿下一麵?”
寶釵眉間憂色隱隱:“還不知道是禍是福呢,我見她身邊有個小侍女怪異的很,心裏總有些不舒服。”
薛姨媽卻是溢不住的興奮:“你也太過小心了。隻是不該直接道破她行藏的。她既是變裝出來,隻怕不喜人叫破。”
寶釵無奈道:“我先前也這麽想著來的。隻是擔心哥哥衝撞了公主殿下,一時慌張,竟什麽法子也想不起了。後來想想看,這些貴人的性子都古怪的很,若是裝作什麽都不知,當做尋常客人一般,事後被她挑理,又該如何?寧可古板無趣些。”
薛姨媽這才罷了,寶釵想了一想,又問道:“對了,這幾日二姨母可有去過宮裏,娘娘那邊怎麽說?”
那年輕公子早發覺薛蟠進得廳中來,起初尚不大在意,這時見到他竟這般打量自己,簡直無理之至,不由得皺了皺眉頭,用折扇指了指薛蟠,問旁邊掌櫃的道:“這位難道是你們東家?”
掌櫃的正是陳義家的小三子,他是薛家的家生子,自然知道薛蟠平日的秉性,早煞白了臉,一邊狂給旁邊夥計使眼色,叫他快些尋寶釵來解圍,一邊戰戰兢兢向年輕公子說道:“這位就是我們東家的兄長。”
年輕公子笑道:“這就是了。我原聽說這鋪子的東家是位姑娘的。原想著強將手下無弱兵,特地來見識見識,想不到這滿鋪子裏的人竟是沒有一個知道慧紋的來曆的,更有個呆霸王不知待客禮數。可惜!可笑!”
薛蟠雖有幾分垂涎這年輕公子容貌,但見這人衣飾尊貴,不清楚來曆,原也不敢輕易招惹。但這年輕公子說出“呆霸王”三個字,卻如同捅了馬蜂窩。薛蟠如何不知道自己有這綽號?隻是無人敢在他麵前說罷了。如今見有人竟然敢當麵提起,一來必然是事先打聽清楚來找茬的,二來是狠狠削了他的麵子,薛呆霸王如果能忍得住,也就不叫呆霸王了。當下氣直往上衝,也顧不上別的,直接就變了臉,惡狠狠說道:“你算什麽……”
一句話未說完,卻被一個夥計從後頭死死捂住了嘴巴。薛蟠又驚又怒,一邊掙紮一邊口齒不清的說著什麽。小三子卻比他動作快,早得了寶釵的示意,另一個夥計抱住他的腰,就把他直往屏風後頭拖。緊接著,一陣腳步聲響起,卻是寶釵帶著底下一堆人進來了,不容分說,就衝著那年輕公子行國禮,口稱公主殿下。
卻說寶釵所料半點不差,那來到和瑞記挑理的年輕公子,正是女扮男裝微服出遊的長公主殿下。
長公主殿下起初不過一個不受寵的王爺的女兒,小小的一個郡主,況且父親早過世了,宮裏的皇子皇女和宮外的達官顯貴都沒太把她當一迴事。豈料朝廷在北邊打了敗仗,又不好意思直說打敗了,遮遮掩掩的隻說北邊可汗歸順而來,想要和親。宮裏頭這些金枝玉葉們都是有門道的,門檻精得很,都知道北邊苦寒之地兼蠻夷不堪教化,都不願過去。長公主殿下身邊的小侍女卻暗中出主意,於是長公主殿下憑著一腔血氣,慨然應征,朝廷大喜之下,才有了這長公主的封號。
後來和親不足一年,可汗離奇暴斃,各部落勢力暗湧不斷,又是這個小侍女帶著幾個有能耐的下人四處收集軍事情報,護著長公主逃迴來,憑了獻地圖和機密情報的功勞,在京城貴婦們都不看好的情況下鹹魚大翻身。
話說這小侍女名叫桑落,身份來曆姑且不表,卻是最有心計。現在長公主殿下有功勞在身,又投了太上皇、皇太後的緣法,在皇上跟前正炙手可熱之際,桑落便拿這次收集軍事情報做例子,勸說殿下居安思危,理應廣羅人才。長公主對桑落頗為信服,處處給予方便,由著她張羅。前幾日桑落因見了參加宮選的侍讀名冊,從裏頭圈出幾個有看頭的,同長公主殿下一起察訪參詳。
這日桑落正察訪到寶釵,打聽得寶釵是皇商薛家的女兒,精於經營,常替家裏頭拿主意,隻是有個哥哥拖後腿,就慫恿長公主來她家店裏一探究竟。正趕上為了轉銷商行囤積棉布的事情,好巧不巧先撞上了薛蟠,又遇到了寶釵。
長公主見自己行藏被識破,望著黑壓壓跪了一地的人,心中就有幾分不喜,冷眼望著寶釵,見她一味低著頭,誠惶誠恐為薛蟠的事情賠罪,心中更是不耐煩。卻聽得旁邊桑落笑著說道:“你且抬起頭來說話。”
寶釵聞言抬起頭來。長公主愣了一愣。官宦之女,自幼嬌生慣養,精雕細琢,理應長得不差,更何況有人曾在京營節度使王子騰家的家宴上見過,因此長公主也知道寶釵相貌不俗,卻未曾料到竟比料想中還要豐美許多,一時呆住了。她雖然嫁過一迴人,卻也隻是十六七歲的年齡,如今見了寶釵,心中竟絲毫不起爭奇鬥豔之心,隻默默想道:果是世間鍾靈神秀之氣所鍾。一時之間,她倒把先前的那些不快都拋到腦後了。
桑落見長公主不說話,卻在一旁問道:“你怎知是公主殿下?”
寶釵低聲答道:“原先是不知的。後來看到尊駕手中盤金色洋線番絲鶴氅,才猜出一二。”
桑落眼中精光閃動:“難道這件鶴氅是你親手做的,竟眼熟至此?”
寶釵忙答道:“那年殿下大婚,滿城的裁縫繡娘都在趕製嫁妝,我因幫著描了幾張繡紋花樣子,就記住了。”
桑落笑道:“隻怕是你過謙了。聽說薛家長女才貌俱全,猶精於丹青女工,想來繡那慧紋,自是手到拈來之事。”
寶釵忙答道:“尊駕謬讚了。想那慧紋是姑蘇慧娘的獨門絕技,我等尋常人怎能繡的來?”她見桑落明明是婢女裝束,但明顯頗得長公主倚重,故而更加小心翼翼。
待到長公主迴過神來,寶釵和桑落一問一答,已經討論到姑蘇慧娘是否真個早夭的問題了。
寶釵道:“聽聞姑蘇慧娘精於書畫,偶然間繡一兩件針線作耍,並非市賣之物,也多繡的瓔珞屏風。仿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格式配色皆從雅,又有古人題此花之舊句,或詩詞歌賦不一,皆用黑絨繡出草字來,且字跡勾踢、轉折、輕重、連斷皆與筆草無異。因那一幹翰林文魔先生們,說“繡”字不能盡其妙,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議了,將“繡”字隱去,都稱為“慧紋”。此等針跡,豈是尋常人等能仿的像的。雖有世俗射利者仿其針跡,愚人獲利,也不過是徒具其形罷了。隻可惜偏這慧娘命夭,偏今年年頭上沒了,芳年才十八歲,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
那桑落便冷笑道:“是真個命薄早夭還是借故避世,誰又知道呢?連尊親府上都有人過世了的,你不覺得今年莫名其妙沒的人太多了嗎?”
此話鋒芒畢露,寶釵聞言吃了一驚,不敢接話。桑落等了一等,似乎有些失望。長公主卻不覺得場上氣氛怪異,早興致勃勃接過口去,說起蜀繡和蘇繡的異同,倒也頭頭是道。
“如何?”迴公主府的途中,長公主如此問桑落。
桑落冷笑:“是個膽子小不堪大用的。”
長公主卻奇怪道:“先前你不是說才學高就好了。皇太後娘娘前個還說我莽撞呢,身邊是得有些謹小慎微的人。我看你是嚇到她了。”
桑落愈發不喜,麵上卻不動聲色,隻是說道:“殿下是覺得她生得好,老毛病又犯了吧。”
長公主受桑落照拂頗多,此時不好說什麽,桑落卻說道:“她長成這般相貌,又這般熱心宮選,隻怕想走的仍是國公府賈家大小姐的老路吧。殿下若是想往萬歲身邊插人,倒可以用上一用。”
長公主茫然道:“我所圖惟富貴安樂而已,何必往風口浪尖上頭撞?”心中已是有幾分相信桑落的判斷,頗有些悶悶不樂。
薛蟠驚魂未定,同寶釵迴到家裏頭,把這事大略向薛姨媽說了,又埋怨道:“雖是如此,也不該命底下人那般待我。若是被傳出去,我還有什麽臉麵?”
寶釵道:“事急從權。聽聞這位長公主殿下性子頗急,我是怕哥哥無意間得罪了她。那夥計也吃了哥哥幾巴掌,也就夠了。”心中頗為歉然,已是想著事後要好好撫慰。
薛姨媽聽了,也在一旁說寶釵該用更好的法子,又拍著胸口說好險,末了又道:“這可算是因禍得福,竟見到了長公主殿下一麵?”
寶釵眉間憂色隱隱:“還不知道是禍是福呢,我見她身邊有個小侍女怪異的很,心裏總有些不舒服。”
薛姨媽卻是溢不住的興奮:“你也太過小心了。隻是不該直接道破她行藏的。她既是變裝出來,隻怕不喜人叫破。”
寶釵無奈道:“我先前也這麽想著來的。隻是擔心哥哥衝撞了公主殿下,一時慌張,竟什麽法子也想不起了。後來想想看,這些貴人的性子都古怪的很,若是裝作什麽都不知,當做尋常客人一般,事後被她挑理,又該如何?寧可古板無趣些。”
薛姨媽這才罷了,寶釵想了一想,又問道:“對了,這幾日二姨母可有去過宮裏,娘娘那邊怎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