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賓館雖然隻是家三星級賓館,但因為其園林式建築且遠離市區,環境幽雅而常常作為政府的各種會議所選地之一。
似乎來晚了些,簽到處已沒幾個人了,林一帆簽到後便急急地去尋會議室,不過還好,還有一個大約也是同道中人,此刻也正在樓梯口急得團團轉就是找不到正道。
“請問你也是來參加團委會議的麽?”那位仁兄倒還算聰明,還知道問個人,盡管普通話不太標準。
“怎麽,還沒找到會議室嗎?”林一帆用臨江話問道,要知道臨江和惠州雖然相隔不遠,行政上也屬於惠州管著,但在語言上卻分屬完全不同的兩個方言語係,所以林一帆一下就聽出那位仁兄是臨江人。
“哎喲,你也是臨江來的?太好了!”
“沒錯,我是紅星集團的林一帆!”林一帆伸出右手。
“紅星集團,知道知道!你好啊,我是臨江教育局的丁書語。”丁書語熱情地和林一帆握了握手。
林一帆聽了心裏一樂,暗想連個普通話也說不標準,居然也能混在教育局。
“那一起走吧!”林一帆晃晃左手的宣傳資料。
兩人便打開看,果然裏麵有平麵說明圖,林一帆暗自慶幸剛在簽到處好在多了個心眼,隨手要了一份。
會議室不大,倒是已坐了個七七八八,兩人便在後排找了個地兒坐了。
“這是我的名片。”丁書語坐定後便在西服內袋裏掏出個精美的小匣,再用他白晰細長的兩根手指夾出張名片小心地遞了過來。
“噢,謝謝!原來是丁局啊!”林一帆半側身恭敬地雙手接了過來一看。原來他是教育局的局長助理兼著團委書記。林一帆不由認真地打量了他一下,卻見他年紀也不大,約莫三十歲不到的樣子,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白。有點那種病態的白,不過臉上倒是沒有那種官宦的浮誇之氣,還算隨和大方。
“客氣了,我就是我們局長的一個大秘罷了。”丁書語擺擺手,不過林一帆能聽得出來稱唿他丁局還是挺高興的。
“不好意思,走得聰忙,我的名片沒帶呢!”林一帆不好意思地道,暗想我壓根就沒有準備名片。
“沒事沒事,我看林先生年紀輕輕的。估計也是仲常委手下的能人幹將了。”丁書語笑道。
“一般般,幹的也是為他人做嫁衣的活。”林一帆也含著笑,迴答卻是很藝術。
“嗬嗬,謙虛了謙虛了!”丁書語道。
兩人又寒喧了一會兒,會議便開始了,意外的居然是惠州團市委的周書記親自主持,不過因為坐在後排的緣故,林一帆沒怎麽看清那周書記究竟長得什麽樣,但聽他的報告做的卻還是官樣文章,了無新意。
直聽得林一帆昏昏欲睡,隻依稀感覺得耳邊有卡嚓卡嚓的拍照聲音,好像是有電視台的記者在。
“醒醒,醒醒!”旁邊的丁書語用胳脯肘捅了捅林一帆道,“散會了!”
“嗯,散會了麽,這麽快?”林一帆睜開眼,坐正了些身子問道。
“怎麽,你還沒睡夠嗎?”丁書語笑道。“下午開分組會可不能這樣睡了!”
“什麽?下午還有會呀?”林一帆輕叫了聲。實在是很無奈。
“那當然了,剛才隻是動員會議而已。”丁書語拉著林一帆站起來道。
“哎。真不好意思,剛剛我可是什麽都要沒聽進去。”林一帆突然想起一事,拉住丁書語問。“下午不會有人提問剛才的會議內容吧?”
“不會的,你以為是我們學校考試呢?下午主要是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工作座談座談。”
“那就好,不過最好還是麻煩你和我講講剛才的內容,以備不時之需啊!”林一帆笑道。
“好說啊,中午請我吃飯就行了。”丁書語嗬嗬笑道。
“做人民教師的可不帶這麽功利的。”林一帆玩笑道。
“教師?嗬嗬,說實話我是一天也沒做過教師。”丁書語倒也老實,不過這也解釋了他的普通話為什麽不那麽標準。
“那好吧,就說定了,中午我請你吃飯。”林一帆隻是這麽一聽,沒有細問丁書語的究竟。
“開個玩笑罷了,聽說中午這邊是管飯的,隻是不提供酒。”丁書語道。
“好像是有這麽迴事,也好,晚上沒事吧,那就定在晚上,正好也能喝些小酒。”林一帆不知道為什麽居然對這丁書語生出了些好感來,也許是他的熱情?也許是他的年紀?也許是他的平易?林一帆心底裏暗問自己,或許就是因為他和他林一帆能夠平等對視吧,應該就是這個理由了。
“好啊,那就這樣說定了。”丁書語居然爽快地答應了,“不過中午我們就自便吧,我還要出去會幾個朋友,就不陪你在這吃了,好吧?”
“沒問題,你請便吧!”林一帆執意把他送到了賓館門口。
“再見!”丁書語迴首道。
“再見!”林一帆看著他向出租車走去,突然又喊道,“丁兄,你以前是做什麽的呀?”
丁書語停住腳步,迴走了兩步笑道:“你很八卦啊,不過告訴你也無妨,我以前是製藥廠的,隻不過找了個好嶽丈,才改行做了人家大秘!”
林一帆笑著揮手道:“曉得了,原來也是個吃軟飯的。”
丁書語聽了也不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而去。
看著丁書語遠去的背影,林一帆越發覺得這丁書語有些可愛了。
吃過中飯,會議組按排了房間給與會者休息,林一帆便主動要求和丁書語分在一個房間。反正他出去了,林一帆也樂得自在,一個人睡了兩個小時。
下午的分組會運氣很好,居然聽說周書記也要參加。倒教林一帆有些不安,不過好在丁書語及時迴來了,多少給他提了提上午的動員內容,方知道這個會議原來是關於待業青年職業陪訓的事。
周書記,四十歲左右,微微發福,天庭飽滿,相貌堂堂。
“這次會議主題上午已經說過了,現在大家談談嘛。都是年輕人,沒什麽不好意思的,結合你們單位的情況談談你們的想法,好的也行,不好的也要。”周書記在大圓桌麵向房門的中間位置坐下後,便先作了如是開場白。
大家都交頭接耳,有的作皺眉沉思狀,有的作頓悟狀頻頻點頭,有的在筆記本上圈圈畫畫,卻住也不肯作出頭鳥先說。
“看來大家很謙虛啊。不要客氣嘛!”周書記把大家掃了一周笑道。
大家還是依然如故,林一帆也盡量低著頭,不與周書記有任何目光接觸,不過心裏還是有些篤定的,為了這個勞什子會議,昨晚自己還是作了些準備的,雖然童吉軒留了一手,沒告訴他有關會議主題,但林一帆想既然是團委的工作會議。那麽就一定是和青年工作離不開的。沒想到今天的主題果然如自己所想。
“那要不這樣吧,我們按照順時針方向。挨個來吧!”周書記似乎有些不耐,更有些不悅。
“那就從我左手邊第一個開始吧!”陪同周書記一起參加的一名不知姓啥名誰的官員接口道。
沒辦法了,隻能是硬著頭皮上了。好在林一帆位置在中間偏後,不過聽著前麵幾個人發言實在是不叫發言,全是官話空話,沒一句是真正點到點子上的,但林一帆偷眼看那周書記含著淺笑,倒仿佛聽得很是受用,還用心在本子上記著什麽,好像記下來的全是金玉良言似的。
林一帆在第五個發言,他微微欠欠了身子,清了清噪子道:“大家好,我是臨江紅星集團的林一帆,大家知道,我們是一個大型的機械製造企業,就業人數幾乎占到整個臨江總就業人數的三分之一強,但是我們在製造這一塊的產能卻在不斷的委縮,不是沒有訂單,也不是利潤低賺不到錢,為什麽?”
林一帆沒有急於往下說,而是頓了一下,環顧了一下四周,見周書記還是臉含笑意,朝他鼓勵似地微微點頭。
“為什麽?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招不到一線技術工人,但另一方麵社會上卻有大量的待業青年找不到工作,不,說得難聽一些就是失業青年,為什麽?”林一帆又停了下來,轉身拉了一把坐在他下首的丁書語對大家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臨江教育局的丁書語局長助理。”
丁書記有些局促地被動地站了起來向大家鞠了個躬,大家也紛紛點頭示意,卻不知林一帆何意。
周書記把背朝椅背上靠了靠,饒有興趣地想聽林一帆說些什麽。
林一帆把丁書語按下座位,接著道:“我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為此我也和丁局私下討論過,我們認為主要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大家知道,我們臨江雖是個工業大市,但說到底還是個縣級市,我們臨江沒有大學,教育工作主要是九年製義務教育,還有就是三年高中教育,但真正上高中和上完高中的卻隻是少數,因為大家都會算這樣一筆帳,三年高中和將來四年大學的成本投入和產出是不成正比的,好不容易讀了三年高中,到頭不一定能考取大學,即便考取了大學,也不一定是好大學,將來出來後也還是找不到好工作,大部分還是做得一線工人,所以我們當地很多人都是上完初中就出來學做工了,但是現在的年青人大家都是知道的,大多誌存高遠,苦的累的是不肯幹的,父母也不舍得讓他們幹,技術吧,又沒有,怎麽辦呢?啃老,要不就在社會上遊蕩。這樣就造成了我們集團那樣的一種人才供應矛盾,當然,我們需要的人才不是那種在實驗室裏搞試驗的精英,而是能夠懂技術,能操作的一線藍領工人。”一口氣談了這麽多,林一帆咽了口口水。
周書記顯然後滿意,並且帶頭鼓起了掌,其他與會者也隻好跟著鼓起掌。
“然後呢?”周書記問。
“我和丁局正在討論在臨江建立職業教育學校的可能性。”林一帆微笑著迴答。
“嗯,不錯,好想法!不過這好像還不夠吧!”周書記果然是做領導的,很能看透問題。
“當然,我們還應該一方麵加強宣傳力度,鼓勵青年人踴躍參加各種專業技術的職業培訓,培訓期可以精減濃縮為半年至一年,這樣也能減少他們的教育成本。另一方麵加強企業的改革力度,大幅度提高一線技術工人的工資收入,隻要他的技術好,生產出來產品質量高,他的收入可以比行政管理人員甚至都高,而且上不封頂,另外還可以引進竟崗製度,鼓勵竟崗竟聘。”
“果然深思熟慮啊,不過,你這個想法有些大啊,這其中涉及到一些政府的財政投入問題,比如說建立一所學校就不是三兩天就能辦到的事,而且企業的改革也是各有異同,因地製宜,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周書記先是稱讚,後是理性分析,擺出難題,最後笑道,“最重要的一點,我們是團委,不是市委。”
周書記的話惹得大家笑了起來。
林一帆也笑,心想,我也就是為了應付你這個會議,結合昨晚準備的資料,臨時起意,胡諂幾句罷了,哪裏當得了真呢。
“不過說實話,林一帆,對了,是叫林一帆嗎?”周書記問。
林一帆點頭稱是。
“不過說實話,林一帆同誌的發言是我聽到的最好的發言,我們團委的工作就是做青年的工作,而青年是我們進行這場偉大的改革事業的生力軍,我們的工作需要務實,但是也需要務虛,像林一帆同誌的發言我們會當作施政建言通過正常渠道向市委市政府反應上去的,雖不在其位,但也要謀其政嘛!”
林一帆聽了,暗地裏踢踢丁書語,兩人相視而笑。
似乎來晚了些,簽到處已沒幾個人了,林一帆簽到後便急急地去尋會議室,不過還好,還有一個大約也是同道中人,此刻也正在樓梯口急得團團轉就是找不到正道。
“請問你也是來參加團委會議的麽?”那位仁兄倒還算聰明,還知道問個人,盡管普通話不太標準。
“怎麽,還沒找到會議室嗎?”林一帆用臨江話問道,要知道臨江和惠州雖然相隔不遠,行政上也屬於惠州管著,但在語言上卻分屬完全不同的兩個方言語係,所以林一帆一下就聽出那位仁兄是臨江人。
“哎喲,你也是臨江來的?太好了!”
“沒錯,我是紅星集團的林一帆!”林一帆伸出右手。
“紅星集團,知道知道!你好啊,我是臨江教育局的丁書語。”丁書語熱情地和林一帆握了握手。
林一帆聽了心裏一樂,暗想連個普通話也說不標準,居然也能混在教育局。
“那一起走吧!”林一帆晃晃左手的宣傳資料。
兩人便打開看,果然裏麵有平麵說明圖,林一帆暗自慶幸剛在簽到處好在多了個心眼,隨手要了一份。
會議室不大,倒是已坐了個七七八八,兩人便在後排找了個地兒坐了。
“這是我的名片。”丁書語坐定後便在西服內袋裏掏出個精美的小匣,再用他白晰細長的兩根手指夾出張名片小心地遞了過來。
“噢,謝謝!原來是丁局啊!”林一帆半側身恭敬地雙手接了過來一看。原來他是教育局的局長助理兼著團委書記。林一帆不由認真地打量了他一下,卻見他年紀也不大,約莫三十歲不到的樣子,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白。有點那種病態的白,不過臉上倒是沒有那種官宦的浮誇之氣,還算隨和大方。
“客氣了,我就是我們局長的一個大秘罷了。”丁書語擺擺手,不過林一帆能聽得出來稱唿他丁局還是挺高興的。
“不好意思,走得聰忙,我的名片沒帶呢!”林一帆不好意思地道,暗想我壓根就沒有準備名片。
“沒事沒事,我看林先生年紀輕輕的。估計也是仲常委手下的能人幹將了。”丁書語笑道。
“一般般,幹的也是為他人做嫁衣的活。”林一帆也含著笑,迴答卻是很藝術。
“嗬嗬,謙虛了謙虛了!”丁書語道。
兩人又寒喧了一會兒,會議便開始了,意外的居然是惠州團市委的周書記親自主持,不過因為坐在後排的緣故,林一帆沒怎麽看清那周書記究竟長得什麽樣,但聽他的報告做的卻還是官樣文章,了無新意。
直聽得林一帆昏昏欲睡,隻依稀感覺得耳邊有卡嚓卡嚓的拍照聲音,好像是有電視台的記者在。
“醒醒,醒醒!”旁邊的丁書語用胳脯肘捅了捅林一帆道,“散會了!”
“嗯,散會了麽,這麽快?”林一帆睜開眼,坐正了些身子問道。
“怎麽,你還沒睡夠嗎?”丁書語笑道。“下午開分組會可不能這樣睡了!”
“什麽?下午還有會呀?”林一帆輕叫了聲。實在是很無奈。
“那當然了,剛才隻是動員會議而已。”丁書語拉著林一帆站起來道。
“哎。真不好意思,剛剛我可是什麽都要沒聽進去。”林一帆突然想起一事,拉住丁書語問。“下午不會有人提問剛才的會議內容吧?”
“不會的,你以為是我們學校考試呢?下午主要是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工作座談座談。”
“那就好,不過最好還是麻煩你和我講講剛才的內容,以備不時之需啊!”林一帆笑道。
“好說啊,中午請我吃飯就行了。”丁書語嗬嗬笑道。
“做人民教師的可不帶這麽功利的。”林一帆玩笑道。
“教師?嗬嗬,說實話我是一天也沒做過教師。”丁書語倒也老實,不過這也解釋了他的普通話為什麽不那麽標準。
“那好吧,就說定了,中午我請你吃飯。”林一帆隻是這麽一聽,沒有細問丁書語的究竟。
“開個玩笑罷了,聽說中午這邊是管飯的,隻是不提供酒。”丁書語道。
“好像是有這麽迴事,也好,晚上沒事吧,那就定在晚上,正好也能喝些小酒。”林一帆不知道為什麽居然對這丁書語生出了些好感來,也許是他的熱情?也許是他的年紀?也許是他的平易?林一帆心底裏暗問自己,或許就是因為他和他林一帆能夠平等對視吧,應該就是這個理由了。
“好啊,那就這樣說定了。”丁書語居然爽快地答應了,“不過中午我們就自便吧,我還要出去會幾個朋友,就不陪你在這吃了,好吧?”
“沒問題,你請便吧!”林一帆執意把他送到了賓館門口。
“再見!”丁書語迴首道。
“再見!”林一帆看著他向出租車走去,突然又喊道,“丁兄,你以前是做什麽的呀?”
丁書語停住腳步,迴走了兩步笑道:“你很八卦啊,不過告訴你也無妨,我以前是製藥廠的,隻不過找了個好嶽丈,才改行做了人家大秘!”
林一帆笑著揮手道:“曉得了,原來也是個吃軟飯的。”
丁書語聽了也不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而去。
看著丁書語遠去的背影,林一帆越發覺得這丁書語有些可愛了。
吃過中飯,會議組按排了房間給與會者休息,林一帆便主動要求和丁書語分在一個房間。反正他出去了,林一帆也樂得自在,一個人睡了兩個小時。
下午的分組會運氣很好,居然聽說周書記也要參加。倒教林一帆有些不安,不過好在丁書語及時迴來了,多少給他提了提上午的動員內容,方知道這個會議原來是關於待業青年職業陪訓的事。
周書記,四十歲左右,微微發福,天庭飽滿,相貌堂堂。
“這次會議主題上午已經說過了,現在大家談談嘛。都是年輕人,沒什麽不好意思的,結合你們單位的情況談談你們的想法,好的也行,不好的也要。”周書記在大圓桌麵向房門的中間位置坐下後,便先作了如是開場白。
大家都交頭接耳,有的作皺眉沉思狀,有的作頓悟狀頻頻點頭,有的在筆記本上圈圈畫畫,卻住也不肯作出頭鳥先說。
“看來大家很謙虛啊。不要客氣嘛!”周書記把大家掃了一周笑道。
大家還是依然如故,林一帆也盡量低著頭,不與周書記有任何目光接觸,不過心裏還是有些篤定的,為了這個勞什子會議,昨晚自己還是作了些準備的,雖然童吉軒留了一手,沒告訴他有關會議主題,但林一帆想既然是團委的工作會議。那麽就一定是和青年工作離不開的。沒想到今天的主題果然如自己所想。
“那要不這樣吧,我們按照順時針方向。挨個來吧!”周書記似乎有些不耐,更有些不悅。
“那就從我左手邊第一個開始吧!”陪同周書記一起參加的一名不知姓啥名誰的官員接口道。
沒辦法了,隻能是硬著頭皮上了。好在林一帆位置在中間偏後,不過聽著前麵幾個人發言實在是不叫發言,全是官話空話,沒一句是真正點到點子上的,但林一帆偷眼看那周書記含著淺笑,倒仿佛聽得很是受用,還用心在本子上記著什麽,好像記下來的全是金玉良言似的。
林一帆在第五個發言,他微微欠欠了身子,清了清噪子道:“大家好,我是臨江紅星集團的林一帆,大家知道,我們是一個大型的機械製造企業,就業人數幾乎占到整個臨江總就業人數的三分之一強,但是我們在製造這一塊的產能卻在不斷的委縮,不是沒有訂單,也不是利潤低賺不到錢,為什麽?”
林一帆沒有急於往下說,而是頓了一下,環顧了一下四周,見周書記還是臉含笑意,朝他鼓勵似地微微點頭。
“為什麽?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招不到一線技術工人,但另一方麵社會上卻有大量的待業青年找不到工作,不,說得難聽一些就是失業青年,為什麽?”林一帆又停了下來,轉身拉了一把坐在他下首的丁書語對大家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臨江教育局的丁書語局長助理。”
丁書記有些局促地被動地站了起來向大家鞠了個躬,大家也紛紛點頭示意,卻不知林一帆何意。
周書記把背朝椅背上靠了靠,饒有興趣地想聽林一帆說些什麽。
林一帆把丁書語按下座位,接著道:“我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為此我也和丁局私下討論過,我們認為主要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大家知道,我們臨江雖是個工業大市,但說到底還是個縣級市,我們臨江沒有大學,教育工作主要是九年製義務教育,還有就是三年高中教育,但真正上高中和上完高中的卻隻是少數,因為大家都會算這樣一筆帳,三年高中和將來四年大學的成本投入和產出是不成正比的,好不容易讀了三年高中,到頭不一定能考取大學,即便考取了大學,也不一定是好大學,將來出來後也還是找不到好工作,大部分還是做得一線工人,所以我們當地很多人都是上完初中就出來學做工了,但是現在的年青人大家都是知道的,大多誌存高遠,苦的累的是不肯幹的,父母也不舍得讓他們幹,技術吧,又沒有,怎麽辦呢?啃老,要不就在社會上遊蕩。這樣就造成了我們集團那樣的一種人才供應矛盾,當然,我們需要的人才不是那種在實驗室裏搞試驗的精英,而是能夠懂技術,能操作的一線藍領工人。”一口氣談了這麽多,林一帆咽了口口水。
周書記顯然後滿意,並且帶頭鼓起了掌,其他與會者也隻好跟著鼓起掌。
“然後呢?”周書記問。
“我和丁局正在討論在臨江建立職業教育學校的可能性。”林一帆微笑著迴答。
“嗯,不錯,好想法!不過這好像還不夠吧!”周書記果然是做領導的,很能看透問題。
“當然,我們還應該一方麵加強宣傳力度,鼓勵青年人踴躍參加各種專業技術的職業培訓,培訓期可以精減濃縮為半年至一年,這樣也能減少他們的教育成本。另一方麵加強企業的改革力度,大幅度提高一線技術工人的工資收入,隻要他的技術好,生產出來產品質量高,他的收入可以比行政管理人員甚至都高,而且上不封頂,另外還可以引進竟崗製度,鼓勵竟崗竟聘。”
“果然深思熟慮啊,不過,你這個想法有些大啊,這其中涉及到一些政府的財政投入問題,比如說建立一所學校就不是三兩天就能辦到的事,而且企業的改革也是各有異同,因地製宜,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周書記先是稱讚,後是理性分析,擺出難題,最後笑道,“最重要的一點,我們是團委,不是市委。”
周書記的話惹得大家笑了起來。
林一帆也笑,心想,我也就是為了應付你這個會議,結合昨晚準備的資料,臨時起意,胡諂幾句罷了,哪裏當得了真呢。
“不過說實話,林一帆,對了,是叫林一帆嗎?”周書記問。
林一帆點頭稱是。
“不過說實話,林一帆同誌的發言是我聽到的最好的發言,我們團委的工作就是做青年的工作,而青年是我們進行這場偉大的改革事業的生力軍,我們的工作需要務實,但是也需要務虛,像林一帆同誌的發言我們會當作施政建言通過正常渠道向市委市政府反應上去的,雖不在其位,但也要謀其政嘛!”
林一帆聽了,暗地裏踢踢丁書語,兩人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