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返迴重華宮,先將太子趙擴請出,領了百官,納頭便拜。睍蓴璩傷趙汝愚取出李後的詔書,讀道:“皇帝以疾而至今未能執喪,曾有禦筆,欲自退閑。皇太子擴可承襲皇位。尊皇帝為太上皇帝,皇後為太上皇後。”趙擴聽了,猛吃一驚,雙手不住亂搖,急急道:“這個萬萬不可!父皇正值春秋盛鼎,年富力強,正是大有可為之機。卿等所為,不是欲陷孤於不孝麽?”趙汝愚勸道:“天子當以安社稷,定國家為至孝。今中外人人憂亂,萬一變生,將至太上皇於何地耶?”趙擴無言以對。韓佗胄上前將趙擴扶入靈棚,留正率了文武百官,複又跪倒,三拜九叩,口稱:“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趙擴垂淚道:“你們當真是要置朕於不孝之地了!”
百官拜罷,趙擴便算是登上了大宋皇位。趙擴自光宗患病之時便已參預政事,此刻又有趙汝愚、韓佗胄等為助,上尊號,拜孝宗,倒也進行的井井有條,毫無差錯。
至此,太子趙擴繼承皇位(即宋寧宗)。過不數日,朝廷頒下詔書,傳使四方,詔告新皇即位,並且大赦天下,以示新皇親民之意。寧宗即位伊始,便冊韓氏為皇後,另將趙汝愚升為右相,以表其擁立之功。留正在延和殿吃了光宗那一嚇,一直心神不寧,又知新皇素來親信韓佗胄,再者趙汝愚,韓佗胄二人與自家向來是貌和神疏,如此一來,索性便告了病,請求還鄉。宋寧宗亦不挽留,賜以金帛,準許留正還鄉。不久之後,又將韓佗胄越級提為左相,與趙汝愚同理朝政。不少大員對此心懷不滿,但韓佗胄是皇後娘娘嫡親的叔父,乃正牌的皇親國戚,雖有怨恨,也無人敢言。
畢再遇迴到襄陽之時,宋寧宗即位的消息也已傳到,畢再遇自然毫不知情。入得城來,想起了吳曦、楊震仲兩位義兄,便不禁滿懷興奮,衣裳也顧不得去換,徑來到統製府門外,求見楊震仲。
那守門士卒看畢再遇一身道袍,卻誤以為是哪裏來打秋風的遊方道士,斜著眼張了張畢再遇,漫不在乎地道:“咱們統製大人向來不與和尚道士往來,你還是趕緊走吧,免得在這裏礙眼。”畢再遇愣了一愣,這才省起自家忘了換過衣衫,正要轉身走開,心念一動,暗暗道:“不知楊大哥見了我這等模樣,是否還認得出我?”一時童心大起,便戲言道:“貧道前來求見楊統製,乃是有要事相告,你快去通報。”那士卒曬笑道:“你這牛鼻子能有什麽要緊事?去去,大人沒工夫見你。”畢再遇亦笑道:“實不相瞞,貧道久聞楊統製交遊廣闊,慷慨仗義,這次特地前來,乃是為了向他化一千兩銀子花用。”那士卒唬了一跳,瞪大了雙眼,道:“一千兩銀子!你開什麽玩笑?想銀子想瘋啦?快走開!”畢再遇淡淡道:“既然你不願意去通報,那貧道就坐在這裏等楊大人出來。”說罷走上台階,撩開前襟,大模大樣地在門前坐了。
那士卒又驚又怒,執矛喝道:“你這瘋道士,再不走,我可要不客氣了!”畢再遇雙目微閉,不理不睬。那士卒卻也不敢真個挺矛去刺,倒轉了矛柄,往畢再遇背上打去,口中罵道:“還不快走!”畢再遇頭也不迴,左臂一揮,一把便將矛柄攥在了掌中。再一收一送,那士卒怎擋得住畢再遇千斤神力,蹬蹬蹬連退數步,一交坐倒在地。門內幾個執戟護衛本來在笑嘻嘻的瞧著兩人拌嘴,見到自己人吃虧,忙都快步奔近,將畢再遇團團圍住,喝道:“好個賊道士!竟敢來統製府撒野,當真活得不耐煩了麽?”
正在喧鬧,楊震仲引著幾個幕僚從大堂內步出,遠遠望見,不由皺起眉頭,大聲喝道:“這班混帳小子,亂哄哄地吵些什麽?想討打麽?”一名護衛迴首叫道:“大人,不知道哪裏來了一個瘋道士,硬賴在這裏不走,說是要向您化一千兩銀子,還動手打傷了咱們一個兄弟。”楊震仲聞言大奇,笑道:“這有這般化緣的道士?老楊倒沒見過。”大踏步地走到畢再遇身後,道:“你不是要見俺老楊麽?我就是了,你有什麽話要說?”畢再遇聽見楊震仲發問,強忍了笑意,起身迴頭,打了個稽首,道:“貧道見過統製大人。久聞大人坐鎮一方,威名遠振,今日一見,幸何如之!”楊震仲看這道士一張臉黑的跟鍋底一般,不覺又是一奇,隨口道:“客氣話就免了罷,你來見俺老楊到底為了甚事?”畢再遇整了整身上道袍,正色道:“大人,,江北討金義軍經費不足,貧道特來向大人討借白銀一千兩,以為軍旅開支。”楊震仲愈發摸不著頭腦,擰著眉頭問道:“你到底是什麽人?所言到底是真是假?”
畢再遇看了楊震仲一頭霧水的模樣,不由哈哈大笑,道:“楊大哥,當真認不出小弟麽?”楊震仲心中一動,複對畢再遇左看右看,打量了半晌,翻然醒悟。禁不住心頭狂喜,大步上前,一把將畢再遇牢牢抱住,大叫道:“好兄弟!原來是你!什麽時候迴來的?真真是想煞為兄了!隻是怎麽搞成了這般模樣?想出家去當道士嗎?”畢再遇搖了搖頭,歎道:“此事一言難盡!”楊震仲一邊顧左右道:“快去擺酒,快去!”一邊扯了畢再遇,道:“走,我帶你去見一個人。”畢再遇道:“是誰?”楊震仲笑而不答。
兩人轉到後堂庭院之中,楊震仲扯著喉嚨大叫道:“二弟,二弟,你快出來。看看是誰迴來了!”過了不久,一間廂房的門板〝呀〞地打開,吳曦緩步而出,道:“是誰迴來了?”
吳曦自返鄉奔喪未成以來便一直住在楊震仲處,並未赴和州上任。其間也曾數次入京,求留正允許他迴川,卻一再被拒。此後吳曦便意冷心灰,每日裏都躲在房裏獨自沉思。楊震仲知道他心情不好,每每變著法兒逗他高興,收效卻是甚微。
吳曦出了房門,看楊震仲攜了一個黑臉道士站在院中,卻以為是楊震仲不知哪裏尋了一個會幻術的遊方道士來哄自己開心,便淡淡地道:“大哥,你引一個小道士來做什麽?這兩日我頭痛的緊,甚麽和尚道士的都一概見不得。”楊震仲笑道:“二弟,你再看看他到底是誰。”吳曦皺著眉道:“我怎麽知道他到底是誰?”話雖這般說,還是不由自主地向畢再遇打量了兩眼。一望之下,頓覺這黑臉道士麵龐身形甚為熟悉。定睛再看片刻,不覺〝啊喲〞一聲叫了出來,急步跨到畢再遇身邊,執了畢再遇雙手,喜道:“三弟!當真是你麽?”畢再遇見兩位兄長真情流露,亦禁不住心情激dang,勉強定住了心神,方含笑道:“是,正是小弟迴來了。”他與兩位義兄已有一年多沒有見麵,此刻重聚,自是百感交集。吳曦和楊震仲也是心潮起湧,扯了畢再遇雙手不住問東問西,一時竟忘了讓畢再遇進房歇息.。
百官拜罷,趙擴便算是登上了大宋皇位。趙擴自光宗患病之時便已參預政事,此刻又有趙汝愚、韓佗胄等為助,上尊號,拜孝宗,倒也進行的井井有條,毫無差錯。
至此,太子趙擴繼承皇位(即宋寧宗)。過不數日,朝廷頒下詔書,傳使四方,詔告新皇即位,並且大赦天下,以示新皇親民之意。寧宗即位伊始,便冊韓氏為皇後,另將趙汝愚升為右相,以表其擁立之功。留正在延和殿吃了光宗那一嚇,一直心神不寧,又知新皇素來親信韓佗胄,再者趙汝愚,韓佗胄二人與自家向來是貌和神疏,如此一來,索性便告了病,請求還鄉。宋寧宗亦不挽留,賜以金帛,準許留正還鄉。不久之後,又將韓佗胄越級提為左相,與趙汝愚同理朝政。不少大員對此心懷不滿,但韓佗胄是皇後娘娘嫡親的叔父,乃正牌的皇親國戚,雖有怨恨,也無人敢言。
畢再遇迴到襄陽之時,宋寧宗即位的消息也已傳到,畢再遇自然毫不知情。入得城來,想起了吳曦、楊震仲兩位義兄,便不禁滿懷興奮,衣裳也顧不得去換,徑來到統製府門外,求見楊震仲。
那守門士卒看畢再遇一身道袍,卻誤以為是哪裏來打秋風的遊方道士,斜著眼張了張畢再遇,漫不在乎地道:“咱們統製大人向來不與和尚道士往來,你還是趕緊走吧,免得在這裏礙眼。”畢再遇愣了一愣,這才省起自家忘了換過衣衫,正要轉身走開,心念一動,暗暗道:“不知楊大哥見了我這等模樣,是否還認得出我?”一時童心大起,便戲言道:“貧道前來求見楊統製,乃是有要事相告,你快去通報。”那士卒曬笑道:“你這牛鼻子能有什麽要緊事?去去,大人沒工夫見你。”畢再遇亦笑道:“實不相瞞,貧道久聞楊統製交遊廣闊,慷慨仗義,這次特地前來,乃是為了向他化一千兩銀子花用。”那士卒唬了一跳,瞪大了雙眼,道:“一千兩銀子!你開什麽玩笑?想銀子想瘋啦?快走開!”畢再遇淡淡道:“既然你不願意去通報,那貧道就坐在這裏等楊大人出來。”說罷走上台階,撩開前襟,大模大樣地在門前坐了。
那士卒又驚又怒,執矛喝道:“你這瘋道士,再不走,我可要不客氣了!”畢再遇雙目微閉,不理不睬。那士卒卻也不敢真個挺矛去刺,倒轉了矛柄,往畢再遇背上打去,口中罵道:“還不快走!”畢再遇頭也不迴,左臂一揮,一把便將矛柄攥在了掌中。再一收一送,那士卒怎擋得住畢再遇千斤神力,蹬蹬蹬連退數步,一交坐倒在地。門內幾個執戟護衛本來在笑嘻嘻的瞧著兩人拌嘴,見到自己人吃虧,忙都快步奔近,將畢再遇團團圍住,喝道:“好個賊道士!竟敢來統製府撒野,當真活得不耐煩了麽?”
正在喧鬧,楊震仲引著幾個幕僚從大堂內步出,遠遠望見,不由皺起眉頭,大聲喝道:“這班混帳小子,亂哄哄地吵些什麽?想討打麽?”一名護衛迴首叫道:“大人,不知道哪裏來了一個瘋道士,硬賴在這裏不走,說是要向您化一千兩銀子,還動手打傷了咱們一個兄弟。”楊震仲聞言大奇,笑道:“這有這般化緣的道士?老楊倒沒見過。”大踏步地走到畢再遇身後,道:“你不是要見俺老楊麽?我就是了,你有什麽話要說?”畢再遇聽見楊震仲發問,強忍了笑意,起身迴頭,打了個稽首,道:“貧道見過統製大人。久聞大人坐鎮一方,威名遠振,今日一見,幸何如之!”楊震仲看這道士一張臉黑的跟鍋底一般,不覺又是一奇,隨口道:“客氣話就免了罷,你來見俺老楊到底為了甚事?”畢再遇整了整身上道袍,正色道:“大人,,江北討金義軍經費不足,貧道特來向大人討借白銀一千兩,以為軍旅開支。”楊震仲愈發摸不著頭腦,擰著眉頭問道:“你到底是什麽人?所言到底是真是假?”
畢再遇看了楊震仲一頭霧水的模樣,不由哈哈大笑,道:“楊大哥,當真認不出小弟麽?”楊震仲心中一動,複對畢再遇左看右看,打量了半晌,翻然醒悟。禁不住心頭狂喜,大步上前,一把將畢再遇牢牢抱住,大叫道:“好兄弟!原來是你!什麽時候迴來的?真真是想煞為兄了!隻是怎麽搞成了這般模樣?想出家去當道士嗎?”畢再遇搖了搖頭,歎道:“此事一言難盡!”楊震仲一邊顧左右道:“快去擺酒,快去!”一邊扯了畢再遇,道:“走,我帶你去見一個人。”畢再遇道:“是誰?”楊震仲笑而不答。
兩人轉到後堂庭院之中,楊震仲扯著喉嚨大叫道:“二弟,二弟,你快出來。看看是誰迴來了!”過了不久,一間廂房的門板〝呀〞地打開,吳曦緩步而出,道:“是誰迴來了?”
吳曦自返鄉奔喪未成以來便一直住在楊震仲處,並未赴和州上任。其間也曾數次入京,求留正允許他迴川,卻一再被拒。此後吳曦便意冷心灰,每日裏都躲在房裏獨自沉思。楊震仲知道他心情不好,每每變著法兒逗他高興,收效卻是甚微。
吳曦出了房門,看楊震仲攜了一個黑臉道士站在院中,卻以為是楊震仲不知哪裏尋了一個會幻術的遊方道士來哄自己開心,便淡淡地道:“大哥,你引一個小道士來做什麽?這兩日我頭痛的緊,甚麽和尚道士的都一概見不得。”楊震仲笑道:“二弟,你再看看他到底是誰。”吳曦皺著眉道:“我怎麽知道他到底是誰?”話雖這般說,還是不由自主地向畢再遇打量了兩眼。一望之下,頓覺這黑臉道士麵龐身形甚為熟悉。定睛再看片刻,不覺〝啊喲〞一聲叫了出來,急步跨到畢再遇身邊,執了畢再遇雙手,喜道:“三弟!當真是你麽?”畢再遇見兩位兄長真情流露,亦禁不住心情激dang,勉強定住了心神,方含笑道:“是,正是小弟迴來了。”他與兩位義兄已有一年多沒有見麵,此刻重聚,自是百感交集。吳曦和楊震仲也是心潮起湧,扯了畢再遇雙手不住問東問西,一時竟忘了讓畢再遇進房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