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退兵後,趙逍遙凱旋,迴到洛陽,收到唐中宗李顯的禮遇,進宮都不用通報。因為趙逍遙此時在朝中的威望和勢力,是李顯也無法撼動的。但趙逍遙很快察覺到,在權力的遊戲中,李顯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如此優待自己,是做了虧心事,有點心虛。


    經曆了20多年苦難生活的唐中宗李顯,在擺脫掉母親武則天的鉗製後,重新登上了皇位,恢複了大唐的國號。唐中宗雖然登了皇位,但他對兒子李重俊的做法太過了,將兒子的首級用於奠祭武三思和武崇訓的靈柩,甚至還把兒子的首級掛在朝堂示眾,以儆效尤,這在講究親情的古代並不得人心,大臣們既氣憤又寒心。


    俗話說得好,“虎毒不食子”,唐中宗對待自己的孩子尚且如此,身為人臣的他們,如得罪了皇上,其結局可想而知。很多人暗地裏支持仁義的相王!


    相王李顯文武雙全,還頗有仁義之名。武則天晚年,當時相王李旦被封為皇嗣,其身份等同於太子。而李顯呢,還是那個被母親囚禁在荒蠻之地的廬陵王。若不是武則天晚年開始顧念親情,加之狄仁傑等李唐舊臣的積極遊說,李顯如何守得雲開,闊別20載還可以返迴繁華的長安城?但如何安置李顯,讓一向精明果斷的武則天也犯了難。恰在此時,小兒子李旦為母親解決了這個難題。廬陵王李顯迴朝不久,李旦即以身體微恙無法參與政事為由,奏請武則天讓李顯做太子。武則天順水推舟封李顯為太子,封李旦為相王。李旦的仁義之舉得到了滿朝文武的一片讚揚,這也是後來李旦赤裸裸的“篡位”之舉卻少有人反對的原因所在,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對於李旦的讓賢,韋後當了皇後之後,將當前形勢仔細分析給唐中宗聽:您的皇位可是您的弟弟李旦讓賢才得到的,可難保哪一天他突然後悔了想再要迴皇位呀!而且相王的根基可比咱們深厚得多,您的這個太子之位能不能做得安穩現在還實難下結論。想一想,當年太宗可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才開創一代偉業。我們娘倆可不想再去苦寒之地度日了,皇上,你可要保護好我們娘兩個。


    “放心,皇後,朕一定讓你們無憂!”因為韋後的挑撥,登上帝位後,唐中宗心中起了猜疑,開始有意要疏遠相王李旦,不過在那之前,他先要解決張柬之等老臣,要是他們和相王勾結,那麽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唐中宗果然不出武則天所料,膽小怕事,更怕叛變武則天的朝臣也叛變他。於是,李顯繼位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對有功之臣進行嘉獎,張柬之、崔玄、敬暉等在神龍政變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均受到加封,但是他們五個都是封王,卻失去了相權,隨即就被調離了京城,到了外地。


    也就是說,唐中宗打擊五大功臣的時候,采取的是明升暗降,先封他們為郡王,削奪他們的宰相權力和實權:崔玄暐,博陵郡王;張柬之,封為漢陽郡王;敬暉,平陽郡王;桓彥範,扶陽郡王;袁恕己,南陽郡王。


    當時的李旦因擁立有功,被唐中宗封為安國相王,拜太尉,以宰相身份參與國政。然而在趙逍遙離京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相王李旦也察覺到李顯的擔憂,為了避免骨肉相殘,就上表辭去太尉一職,而且態度堅決,毫無轉圜餘地。


    “好!賢弟既然不想參與國政,那朕也不勉強。”唐中宗答應了。


    但是唐中宗李顯並不放心這個弟弟,又別出心裁地要把李旦立為皇太弟,試探李旦。


    對這一稱唿,李旦堅決推辭,他早已摸清了唐中宗的意圖,對於唐高宗的種種封賞,屢屢不受。


    本來李顯在皇後韋氏的慫恿下,也想把李旦調離京城,除掉他,但很快就有支持相王的大臣上表進諫:“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羅織害之乎!相王昔為皇嗣,固請於則天,以天下讓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內所知。”


    朝中反對浪潮十分強烈,唐中宗更加害怕李旦興風作浪,既然不好追究相王李旦的責任,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剪除他的羽翼,把他的兒子們逐出京城,外調到地方任別駕。


    在李旦的諸子中,李隆基最為刺眼,神龍政變後,因父親擁立之功,李隆基被升為衛尉少卿,主要掌管武庫兵器及守衛宮門,有權調配禁軍。李顯便讓李隆基以臨淄王、衛尉少卿(四品)兼潞州別駕的身份來到潞州。


    潞州是今天山西省的長治市,位於太行山區,戰略地位很重要。不過潞州別駕卻沒什麽重要性,名義上是潞州的副長官,實際上就是個閑職。


    這次外調,李隆基虧大發了,但神龍政變也讓李隆基真切地體會到政治鬥爭的殘酷性: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皇家的鬥爭,是以性命作賭注,輸掉了鬥爭便也就失去了生命。從這場血腥的宮廷政變中,李隆基得到了很多啟示:一個成功的政治鬥爭必須有充足的準備,倉促之下發動的政變隻能是將自己送上斷頭台;發動政變固然要有武將,但出謀劃策的文臣也是不可或缺的,指揮失誤、缺乏果斷的決心是臨陣大敵;要製造有利於自己的輿論聲勢。他也想到趙逍遙早前跟他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到了地方後,猶如魚入大海,鳥上青天,有了廣闊自由的發展空間,也就一聲不吭地去了。


    趙逍遙迴到京城後,發現朝中這些變化,感覺不妙,這權力果然是毒藥,讓人神經錯亂,迷失在人性的黑暗森林。曾經懦弱但是善良的李顯,也開始變得可怕,在暗黑的人性森林裏越走越遠,迷失了自己。


    不久,立儲成為朝野內外普遍關注的大事。此時,唐中宗李顯已經步入知天命之年,早立太子有利於穩定朝綱。中國古代皇位繼承原則是嫡長子繼承製,原本太子之位的第一候選人是唐中宗的第一個兒子、韋後的親生兒子李重潤,但是在武則天晚年,李重潤因與妹妹永泰公主公開議論張易之、張昌宗專權,招人讒構,被武則天逼死。嫡長子掛了,太子之位理所應當由唐中宗的二兒子李重福補上空缺。但李重福的妻子竟是二張的侄女!李重潤出事後,其母韋皇後一直懷疑是李重福為爭奪皇位勾結二張陷害了自己的孩子,為報殺子之仇,使計將其外放,生生斷了他的太子夢。


    此時,李顯的三兒子李重俊也被殺了,安樂公主的那顆不安分的心躁動起來,她百般遊說唐中宗立自己為皇太女。在安樂公主看來,祖母武則天稱帝的先例擺在那裏,自己又為何不能做皇太女呢?更何況祖母武則天在出身上可是矮了自己一大截,雖然武父為唐朝開國功臣,但是武姓在當時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姓氏,而自己的李姓可就不一樣了,那可是當時五大望族之一,而且自己又是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女,自己做皇太女於情於理名正言順。一直對女兒百依百順的唐中宗,這次並沒有馬上答應女兒的無理要求,說需要和朝臣商量一下。


    而且,此時韋後也野心勃勃,20多年的流放生活讓韋後想明白一個道理:權力是個好東西呀,如果沒有權力,甚至連生命都無法保障。而武則天稱帝讓韋後看到了希望:一個女人也能登上權力的最高峰。既然如此,自己為什麽要輔佐李顯?而且,李顯這人也好女色,武則天死後,便把上官婉兒娶了當妃子。唐中宗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又拜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這讓韋後很不安和生氣。


    韋後想要自立,她覺得有必要先拉攏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權勢顯赫的梁王趙逍遙。而且,她尤其是聽太平公主說趙逍遙床上的能力很突出後,就更動心了。李顯身體本來就很虛弱,成了皇帝之後和上官婉兒玩得火熱,和她更是力不從心,敷衍了事。


    韋氏的心,寂寞而起騷動不安,她需要男人,有權有勢的男人,趙逍遙是萬裏挑一,最合適不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曆史之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落凡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落凡心並收藏穿越曆史之門最新章節